《方丈尋根記 前傳》 記下我們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1年終,撰寫了《來年‧達明‧會有期》,剛好趕上2022年1月1日刊載在《眾新聞》(1),然後?沒有然後了,《眾新聞》隨後宣佈停運(2)。

《來年‧達明‧會有期》文中,曾經擔憂2022年還會再有《達明一派》演唱會嗎?沒有,但達、明二人在年底其實各有動向。黃耀明移師台灣辦演唱會,2023年一月「邊走邊唱」(3)。劉以達呢?他寫作、製作CD,不是兩件活動,是合併在《方丈尋根記 前傳》(《尋根》)(4)中,packing內有實體書本、實體CD,還夾附了一些小玩意。

為何只有「前傳」?劉以達不是不善詞令、說話結結巴巴、一名只懂彈奏樂器的「方丈」嗎?

“我唔出聲,唔等於無嘢講。” (6頁,前傳首行文字)

raw-image

2022年1月,劉以達在他的Facebook專頁(5),開始撰寫「方丈尋根記」系列,夫子自道其成長歷程及音樂之路。連載期間可謂「群情洶湧」,我指的是大家反應很熱烈。連載至5月,劉以達在專頁進行「方丈緊急民意調查」,探究出版實體書+音樂CD的可能性,然後?然後筆者在12月購得《尋根》。為何只有「前傳」?《尋根》的故事,直到《達明一派》首張EP出版為止,接下來的故事,留待將來「後傳」再見(152頁)。

《尋根》有多吸引?《尋根》是十分常見的60後香港仔自述:「屋邨仔」(彩虹邨長大)、讀書普普通通(方丈自稱「得過且過」)、中學時期在工廠賺取暑期工薪金購買電結他、為延續音樂夢曾奔波於港佛(香港、佛山)兩地辛勞工作……

這是不少香港仔的共同經驗。當然,若只記下形形役役我多苦,有何趣味?《尋根》的文字內容有幾項特色:

  1. 廣東口語說故事

劉以達在電影中的喜感,帶入了文字世界,夾雜了不少自嘲,行文親切,充分發揮廣東口語的鬼馬特色。

2. 媒體與珍貴素材紛陳

方丈用文字說故事,中間會貼出珍貴的舊照片,重現少年達、明,也有不少「陌生人」……其實不是局外人,是《達明一派》音樂路上遇上的人、一眾香港樂壇成員,只不過大家對他們當年的外貌,有點陌生。另一個小驚喜,側面反映了新一代出版的走向。文字內頁會偶爾看見二維碼,原來是舊照片連結、slide show及舊音樂錄音。昔日著書,這麼多照片,要不割愛取捨,只留三數幅畫龍點睛之選(《尋根》沿襲此路);或者硬生生把過多照片塞入版面。至於音樂,充其量隨書附贈一隻CD,現時就可以肆意一點另行展示視聽材料了。步入新世代,技術手段更多,「書」不再單是一段段文字。

3. 隨書附贈CD

其實不是甚麼新玩意,不過,這是劉以達的純音樂CD,劉以達的!起初覺得《尋根》售價有點昂貴,直到實體CD握在手,心頭踏實了。

raw-image

4. 80年代香港樂隊口述歷史

方丈鋪陳自己的成長路,那兒還夾附了香港流行音樂歷史的一部份。80年代中後期,樂隊如雨後春筍般冒起,豈是純屬偶發?細閱《尋根》,不少樂隊成員,識於微時,剛好經歷了「十年磨一劍」的階段、「外部勢力」(各種歐美音樂)的刺激,蠢蠢欲動,差不多都要「今日把示君」。《尋根》有《達明一派》的出道故事,旁及部份80年代香港樂隊成員的成長點滴,例如方丈與黃家駒的互動,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駒口不停”(56頁)。若果未來有人整理詳盡的香港流行音樂口述歷史,《尋根》既使不是先鋒之作,也是承先啟後的一環。

5. 重現往昔社會脈絡

劉以達闖入音樂宇宙的80年代,正是香港風雲變幻之時。劉以達在文字中間,似是刻意或不刻意地插入一些時代標記,例如1984年的士罷駛(6)、1983年黑色星期六等等。這些標記令讀者融情入景,既感受當時方丈作出種種抉擇之際,身處甚麼處境,減少隔岸觀火之感;同時也幫助我們重訪古道,記起香港人曾經走過甚麼陽關道獨木橋。

一次保育的嘗試

《尋根》有多玩味,留待大家繼續發掘。劉以達透過文字,重現80年代band仔們眾生相,幫助我們了解那些年樂隊湧現潮的一點背景,毫無疑問是香港文化史一個篇章。若果更多香港人仿傚方丈的說故事方式,記錄當年所思所想、社會實況,不失為一種平民百姓可以選用的文化保育手段。對,很平民百姓,那些陽春白雪的文化保育,我們未必可以貢獻插手,唯有見步行步,先由小做起。

港人離散四方,都想保存一點香港文化、身份記憶,但這個課題之大,總覺不知從何入手。先不說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7)會否被暗地裡肢解;甚至覆滅。已停業的亞洲電視,其倉庫中存放的六四事件錄影庫存檔案,還健在安好嗎?

無力感很強,但整理自己的故事、寫下我們見證過的事實、保存一點發黃照片舊影音,或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抵抗這種回天乏術的傷感。《尋根》連載期間網絡的反應,已經清楚告訴大家……我們都/還記得那些日子。

最後,《來年‧達明‧會有期》另一個擔憂:「也許2022年不會再有甚麼正常人演唱會」。年終回望,我要向很多新一代的年青音樂人(舊音樂人也有些好樣的)致歉,他們很正常,極用心,努力唱出香港人的故事。


註/延伸閱讀:

(1) 《來年‧達明‧會有期》 (眾新聞,1/1/2022) https:// hkcnews.com/article/49848/達明一派-2021年-香港人-49848/來年‧達明‧會有期

(2) 《眾新聞:創立五年之際主動停運的香港網媒,告別詞稱「風高浪急情況嚴峻」》 (BBC中文,3/1/2022)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9856267

(3) 《邊走邊唱到台灣 - 黃耀明:不能夠讓這個壞的時代,拿走我們尋找快樂的力量》 (BLOW吹音樂,25/11/2022) https:// blow.streetvoice.com/64355/

(4) 《方丈尋根記(前傳)》 (閱讀時代 Hong Kong Book Era) https://shop.hkbookera.com/products/noisbn0010

(5) 《劉以達 Tats Lau》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58086638780

(6) 《香港的士罷駛事件》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hk/香港的士罷駛事件

(7) 《港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面臨「重組」,學者憂「中國研究的麥加」將不復存在》 (BBC中文,25/12/2020)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54415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關間聞的沙龍
29會員
134內容數
關間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站在2022年的現在看著這本2011年出版的書,兩岸三地的文人談書,想法甚至人生觀。閱讀如同美食一般,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喜好口味,又因人生歷練而會對相同的書有不同體悟,每本書都有她的美妙之處,如果可以,不論是否帶著目的,一定都能有所收穫! 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 作者:梁文道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雖
Thumbnail
站在2022年的現在看著這本2011年出版的書,兩岸三地的文人談書,想法甚至人生觀。閱讀如同美食一般,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喜好口味,又因人生歷練而會對相同的書有不同體悟,每本書都有她的美妙之處,如果可以,不論是否帶著目的,一定都能有所收穫! 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書人 作者:梁文道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雖
Thumbnail
若果更多香港人仿傚方丈的說故事方式,記錄當年所思所想、社會實況,不失為一種平民百姓可以選用的文化保育手段。
Thumbnail
若果更多香港人仿傚方丈的說故事方式,記錄當年所思所想、社會實況,不失為一種平民百姓可以選用的文化保育手段。
Thumbnail
在龍騰版高中國文課本第四冊收錄羅智成〈尋找部落〉一文,身為羅智成粉絲的我,為偶像爆肝讀了些論文、作了些講義,以下簡介我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們的羅智成介紹。
Thumbnail
在龍騰版高中國文課本第四冊收錄羅智成〈尋找部落〉一文,身為羅智成粉絲的我,為偶像爆肝讀了些論文、作了些講義,以下簡介我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們的羅智成介紹。
Thumbnail
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前兩年面對的爭議風波如何,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Thumbnail
這檔節目從內容、到設計視覺、宣傳文案,完全是從中國的付費「播客」平台「看理想」上照搬回來的。我不甘心的是,不論駱以軍前兩年面對的爭議風波如何,都不能否認他是臺灣一流的小說家,既然如此,怎麼讓對岸的媒體人搶先我們一步了呢?
Thumbnail
首先,需要记述这极主观的感受。這是本大將五十得六的大優惠買下的書,但也不全是買的,而是配送。在選書沒有囤積而替代的書。是那優惠活動,疫情優惠活動的玩法。 這種書,常在書展書架看過不少,但實在無法引起人,我的注意,頂多就翻兩下,絕無法引起購買慾。 所以,我對這在手的包裝進行過一番審視。這是近二十年前的
Thumbnail
首先,需要记述这极主观的感受。這是本大將五十得六的大優惠買下的書,但也不全是買的,而是配送。在選書沒有囤積而替代的書。是那優惠活動,疫情優惠活動的玩法。 這種書,常在書展書架看過不少,但實在無法引起人,我的注意,頂多就翻兩下,絕無法引起購買慾。 所以,我對這在手的包裝進行過一番審視。這是近二十年前的
Thumbnail
說到古人,你會想到什麼? 「無聊、老掉牙、八股、與我無關……?」 那麼,強烈推薦你可以看看《談情說愛,古人超有哽》一書,因為你會看到過往關於這些古代名人,你所不知道的精彩內容,但是更重要的。 以資訊圖解或傳達的角度來看,我更佩服作者怡慧老師這本書的架構的設計,以及其豐富的閱讀量(才能如此輕易引經據
Thumbnail
說到古人,你會想到什麼? 「無聊、老掉牙、八股、與我無關……?」 那麼,強烈推薦你可以看看《談情說愛,古人超有哽》一書,因為你會看到過往關於這些古代名人,你所不知道的精彩內容,但是更重要的。 以資訊圖解或傳達的角度來看,我更佩服作者怡慧老師這本書的架構的設計,以及其豐富的閱讀量(才能如此輕易引經據
Thumbnail
「臺灣文學史」五個字,儘管聽起來直截了當、霸氣十足,處理起來卻異常困難。島田在命名上的字斟句酌,未必就能完全說是帝國的傲慢;而是臺灣作為一個移民島嶼,其多民族、多文學系統的交會與交錯,本身就不好處理。他想了半天,才勉強使用了拗口的「在臺灣的文學史」。
Thumbnail
「臺灣文學史」五個字,儘管聽起來直截了當、霸氣十足,處理起來卻異常困難。島田在命名上的字斟句酌,未必就能完全說是帝國的傲慢;而是臺灣作為一個移民島嶼,其多民族、多文學系統的交會與交錯,本身就不好處理。他想了半天,才勉強使用了拗口的「在臺灣的文學史」。
Thumbnail
::專欄文章列表〉身邊故事|或者藝術X或者革命|魚與禪繞|字.祭.C.拉.符20/20
Thumbnail
::專欄文章列表〉身邊故事|或者藝術X或者革命|魚與禪繞|字.祭.C.拉.符20/20
Thumbnail
《小說:雙城計畫》展在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3月1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展出,試圖從偽歷史的角度出發,以小說作為發想,通過一系列虛幻建構、難以考據的故事、怪談、軼聞、記述,或是個人的私密回憶、來回絮叨的瑣碎小事,展開台灣與澳洲兩地的探索。
Thumbnail
《小說:雙城計畫》展在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3月1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展出,試圖從偽歷史的角度出發,以小說作為發想,通過一系列虛幻建構、難以考據的故事、怪談、軼聞、記述,或是個人的私密回憶、來回絮叨的瑣碎小事,展開台灣與澳洲兩地的探索。
Thumbnail
閱讀駱以軍的第二本書,上次看完一本《匡超人》,看到有介紹到這一本書,就順便借來看看,看看他的寫作風格是否適合我閱讀,因為不是小說型態,而且有聚焦的對話,相較《匡超人》比較容易閱讀,但就少掉一些故事性質,像是比較長篇式的對談。
Thumbnail
閱讀駱以軍的第二本書,上次看完一本《匡超人》,看到有介紹到這一本書,就順便借來看看,看看他的寫作風格是否適合我閱讀,因為不是小說型態,而且有聚焦的對話,相較《匡超人》比較容易閱讀,但就少掉一些故事性質,像是比較長篇式的對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