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最高學習法》記不住怎麼辦 ?

《INPUT最高學習法》記不住怎麼辦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INPUT最高學習法》將學習放入(IN)並且至於(PUT)大腦中,才算是真正的INPUT

《INPUT最高學習法》將學習放入(IN)並且至於(PUT)大腦中,才算是真正的INPUT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跟我有一樣的困擾,
從小不論是看什麼樣的訊息資訊,大多很容易忘記
(特別是課本,漫畫除外XD)
可能看了一本書只會記得其中1%,剩下99%幾乎都忘了...
甚至有時候可能更慘?

就在去年底,特別苦惱這個問題的時候,便遇到了這組套書,
《INPUT最高學習法》與《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分為上、下共2本,
不過output其實才是第一本,input才是續集;
但對我而言我覺得應該先把「如何正確輸入學習好」,
再來煩惱如何更妥當的輸出才是真,所以先看了《INPUT最高學習法》這本書

這套書是由一位日本得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所編寫,由春天出版社印製,
書中一共有6大單元80個小章節(技巧),告訴你怎麼做輸入才是正確的方式,以及為什麼過去會輸入失敗,併在做後第7單元做總結應用
書中每一個小章節都不多,透過簡單明瞭的文字,圖文並茂的方式,讓人很容易就能明白他要表達的資訊,並且很容易吸收

在書的前言中,有提到一個小實驗,這個實驗要求175人盡可能回想過去一週在網路上看看到的情報。但結果發現,每個人能回憶起來的數量,大約只有3.9則。也就是說,平均一人一天看20則,一週至少有140多則,結果卻只記得其中3%,剩下97%看似都白費了?! 原來我們的記憶力都這麼差!?
(不過我看到的時候,突然有點安心,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XD)

《INPUT最高學習法》的單元中,有三個章節特別喜歡,
可能是覺得很適合現在的我吧~

l 輸入應該重質勝於量:品質好的輸入,決定了成長曲線

l 深入閱讀:以輸出為前提加速深讀

l 磨練觀察力:透過反覆觀察+提問訓練觀察力

過去有意的大量閱讀很多資訊,但卻常常想不起來自己到底看了什麼,讀了這本書書後,看到書中有提到「濾盆式」這個閱讀方式,才發現我就是這種類型的人耶!有種如雷灌頂的感覺,原來我以前都做錯了!!
在不對的時間用速讀,難怪只能短暫記憶,而不是深入閱讀識海中
(難怪我怎麼唸/看效果都不好)

以我自己來說,
光是朝著這三個小章節得方向去改進,去好好的練習「輸入」,
應該是可以讓自己增加不少功力吧?!

我覺得這是一本很適合當工具書的書,肯定要列入年度收藏的!
開始期待自己的改變了~

avatar-img
Rena想說說的沙龍
18會員
35內容數
「閱讀使人成長」最喜歡的是閱讀後的沉澱,更重要的是閱讀後的執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ena想說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想來跟大家推薦一本書! 相信這本書應該已經很多人聽過了, 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本讓我覺得相見恨晚的書~
這段時間以來,國際又或財經新聞中,時常能聽到「地緣政治」這個詞,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格字詞熟不熟悉?對於我而言,可以算是一知半解 人家說「想要打敗敵人,就必須要瞭解敵人」...
在買書時,選擇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書名感覺「有趣」就這樣 很好奇這本書它在說什麼,它想說什麼? 花了不少時間在閱讀它,對過去比較少接觸這類型書的我來說,第一次看時覺得有點疲憊...需要花點時間去吸收它裡面的內容資訊;在閱讀的同時,幾乎是每一個章節段落,就會因為它而開始回想,我是不是這樣?平常有...
出社會一段時間了,剛畢業的那幾年,存到的錢大都花吃喝玩樂上,甚至還有裸辭的勇氣,幾乎可以說是花到零存款,甚至差點負債(現在回首想想以前的自己真是瘋了XD)...
記者:「會不會覺得大家看了電影之後,覺得你是一個花瓶?」 林志玲:「...那我現在覺得說,花瓶中裝的是小喬如水的水。」 這段話是我對志玲姐姐最深刻的印象的一句,也是讓我從這句話開始再次認識到這位女性的智慧...
當時和朋友在誠品閒晃時,突然浮出了一個想法,不論是從FaceBook、Podcast、線上課程...等,幾乎吸收與接觸的,幾乎都是跟商業有關的資訊,總覺得自己最近好像接觸了太多的理性,而少了點感性,就在這時候遇見了《因為尋找,所以看見》...
今天想來跟大家推薦一本書! 相信這本書應該已經很多人聽過了, 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一本讓我覺得相見恨晚的書~
這段時間以來,國際又或財經新聞中,時常能聽到「地緣政治」這個詞,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格字詞熟不熟悉?對於我而言,可以算是一知半解 人家說「想要打敗敵人,就必須要瞭解敵人」...
在買書時,選擇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書名感覺「有趣」就這樣 很好奇這本書它在說什麼,它想說什麼? 花了不少時間在閱讀它,對過去比較少接觸這類型書的我來說,第一次看時覺得有點疲憊...需要花點時間去吸收它裡面的內容資訊;在閱讀的同時,幾乎是每一個章節段落,就會因為它而開始回想,我是不是這樣?平常有...
出社會一段時間了,剛畢業的那幾年,存到的錢大都花吃喝玩樂上,甚至還有裸辭的勇氣,幾乎可以說是花到零存款,甚至差點負債(現在回首想想以前的自己真是瘋了XD)...
記者:「會不會覺得大家看了電影之後,覺得你是一個花瓶?」 林志玲:「...那我現在覺得說,花瓶中裝的是小喬如水的水。」 這段話是我對志玲姐姐最深刻的印象的一句,也是讓我從這句話開始再次認識到這位女性的智慧...
當時和朋友在誠品閒晃時,突然浮出了一個想法,不論是從FaceBook、Podcast、線上課程...等,幾乎吸收與接觸的,幾乎都是跟商業有關的資訊,總覺得自己最近好像接觸了太多的理性,而少了點感性,就在這時候遇見了《因為尋找,所以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