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024】《最高學習法》:激發最大學習效率得輸入大全

2023/08/0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97%的輸入是白費的

有個實驗,請175個人盡量回想過去一周在網路上看過的資訊。結果顯示,每個人平均只記得3.9則。也就是說,以平均一天看到20則資訊來計算,一週就是140則,卻只記得4則,這表示資訊吸收率只有3%。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過去我們花那麼多時間滑手機、看新聞、以及其他資訊,不就在浪費時間?


這本《最高學習法》是樺澤醫生上一本《最高學以致用法》的續作,建議兩本一起搭配服用,效果更佳,因為輸入跟輸出是一體兩面的,在了解輸出的方法之後,如果還能再有效的提高輸出力的輸入,那就能夠達到自我成長的螺旋梯一般的相輔相成,把INPUT跟OUTPUT力同時開到最大。


如果還沒看過《最高學以致用法》,這裡幫你做個作者的簡單介紹。

樺澤紫苑,精神科醫師,也以作家的身分出版了三十本著作,被稱為「全日本輸出量坐大的精神科醫師」,以下是作者的一部分輸出成績:

  • 每日發行電子報,持續十四年
  • 每日更新FB,持續九年
  • 每日更新YT,持續六年
  • 每日三小時以上的寫作,持續十二年
  • 每月兩場以上的新作講座,持續十年
  • 每年平均出版二至三本書,持續十一年


而這麼龐大的輸出量,並沒有犧牲樺澤醫師太多的時間,事實上,醫生每天只用空檔時間,就可以每月閱讀二十至三十本書、每天使用手機三十分鐘以下、每天十五到二十分鐘的網路資料收集。究竟他是怎麼做到的?所有他為何如此高效率的有效輸入的方法,都在這本書裡,並拆分成80個簡單、好實踐的小章節,可以當作案頭書,時時拿出來複習,為高效率的輸入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於本書,我摘錄了四個重點:


輸入的基本法則:記住才算是輸入

輸入指的是將情報放入(IN)並且至於(PUT)大腦中。

如果沒有辦法把剛剛交收到的訊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表示資訊沒有真正盡到你的腦中,這就是所謂的「左耳進、右耳出」,不記得任何內容,那剛剛那段時間等於是浪費了。我們都不希望浪費時間,因此,學習重點要擺在能夠確實吸收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學習:運用的黃金比例是3:7,寧可進到腦袋的東西少一點,但經過大量的操作(包含回想、寫下來、說給別人聽、分享至網路等),反而可以更好的將所學真正地融進腦中。

留下記憶的「讀」、「聽」、「看」


以輸出為前提加速「深讀」——讀

作者認為,閱讀的重點在於「深入閱讀」,而非「快速讀完」或「讀的多」。他將這種方法稱為「深讀」。所謂的深讀,就是以「能夠針對內容進行討論的程度」來閱讀,而且,可以花十分鐘和他人說明內容,能夠做到這種程度才叫做「能夠進行討論的水準」。當然作者並不是否定速讀,只是做事要一步一步來,所謂的「快」,也得要建立在「正確」之上,沒有吸收到東西的快,是沒有意義的。


也就是說,要做到深讀,就必須以「輸出為前提」來閱讀,而且讀完之後要確實做到輸出。我認為確實做到輸出這句是重點,原因是,如果我們可以做任何形式的輸出,不管是寫成讀書心得、發表網路文章、或是說給別人聽,那都表示我們已經確實吸收資訊,已經經過咀嚼之後,產出的內容,所以還是要回到吸收資訊的原點,我們究竟是為何要吸收資訊呢?如此一來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作筆記」可提高專注力——聽

作筆記可以使大腦活化。作者在《最高學以致用法》有提過,「寫」可以刺激大腦的網狀激活系統(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簡稱RAS),一旦RAS受到刺激,大腦會集中注意力在眼前的事物上,開始努力地吸收情報。


每當作者看完病,向病患說明藥物的副作用後,會要求對方複誦一次,這時候會有兩種狀況,「沒做筆記的患者」通常一臉木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他們完全想不起來。相對的,「有作筆記的患者」多少還能說出幾個重要的副作用。原因不是因為他們看著筆記回答,而是資訊確實記載大腦裡了。


也就是說,邊聽(聽課、看病、會議紀錄等)邊作筆記,可以更加專注在對方說的話上,也比較不容易露聽重要訊息,對聽到的內容更加了解。


兩週內反覆輸入三次,加強記憶——看

大家應該有這樣的經驗:發生重大事件時,記得特別清楚,而且不容易忘記,然而會有深刻印象,是因為根據新聞等級的重大與否來留在腦內的嗎?其實不是,今天不管發生多重大的事,只要你沒有放在心上,你也不會有記憶點。那麼到底是為何,能使那些新聞對我們產生深刻的記憶?原因在於重複。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各家媒體會爭相報導,從晨報、午間、傍晚、夜間新聞,都會不斷地播報一樣的內容,就算你看煩了,轉到別台,仍然還是只會看到這些內容。


已就是說,反覆輸入可以使大腦更容易記住。上面我們提到,藉由作筆記,能夠專注在聽到的內容,並將其記錄下來,而寫下的筆記如能再搭配「兩週內輸入三次以上」,就能將筆記內容牢牢地記住了。

以最短時間達到最大效率的網路活用術:看新聞


八成的新聞都是自己不需要的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手一支手機,很大部分的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就算在盥洗、換裝,出門前這段時間沒有看,搭上通勤工具時也會拿出來殺時間。究竟,有這麼多的資訊是我們所需的嗎?我們真的有必要在一大早就開始不停地接受這些無限量的資訊嗎?


人有所謂的「大腦黃金時間」,發生在起床後的2~3小時,這個時候的專注力非常高,訪間很多提倡早起XX小時,是黃金XX小時,要好好把握,把這段時間用來做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能夠增加產能的事,道理就是如此。可是,大部分的人,卻把這段時間用來塞入過多的網路資訊,在上班前,大腦的使用率已經拉到最高、使用空間幾乎被占滿,可想而知,接下來一天的表現多少有影響。


再說,那麼多的網路資訊,真的都是我們需要的嗎?人的時間與大腦資源有限,經常輸入那些對自己不重要的訊息,除了甚麼印象都沒留下之外,也占用你過多的時間。事實上,當你放棄當「資訊恐慌人」之後你會發現,對你生活根本沒影響,而且生活品質反而提升了,因為日常生活有八成的資訊都是你不需要的,換言之,我們把火力集中在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資訊上(與自己領域相關、自己關西的議題),不但釋放了大腦的容量,也多出了很多時間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時候的身心狀態自然很好。

後記:累積是為了以後


這是個很有趣的經驗。有輸出經驗的朋友會知道,當你能夠輸出的那一刻,你會突然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來自「我很慶幸自己過去的努力」、「過去的努力果然沒有白費」、「果然派上用場了」這類的感觸,而這樣的反饋,又會再促使自己繼續累積材料,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會用的上這些材料。如此輸出→輸入→輸出→輸入的往復,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循環。《原子習慣》裡提到,我們學習過的東西不會白費,它只是存起來了,就是這個道理。


很多人都想吸收更多的知識,而把重點放在對「量」的追求,其實我也是這樣。在讀完本書之後,了解到學習的「質」才是首要顧及的,至於量,只要把質顧好,慢慢的就能夠累積起來了。所以說,持續的習慣比輸入的量來的重要。當然,累積一定要時間,肯定沒有那麼快,但也不用為此就感到氣餒,畢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不需要去想時間的問題,我們要想的是,只要這件事對我有益、對他人有益,那麼做就對了,而且從現在開始。


最後我想說,其實我們一個人能做的是有限,再怎麼能幹的人都不是超人,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把對於外界的干擾減到最低,沒有那麼多事對我們重要,我們只要關注對我們有幫助的那兩成事就夠了,並且把自己關注的議題和自己專業的能量開到最大,盡可能的分享、回饋社會,為社會做個有用的人比厲害的人來的重要。

37會員
42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不分類讀書心得、閱讀筆記,偶爾偶爾分享一些自己的小事,歡迎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