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筆:《最高學以致用法》 + 《最高學習法》

KT-avatar-img
發佈於KT看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這本書

感謝朋友推薦這兩本書!
作者是日本的樺澤紫苑醫生,主要講如何汲取知識(input)與用書寫、說話等方式傳達知識或資訊給其他人(output)。
另外自己實踐獲得的知識想法也算是種output,就像我讀了這兩本書後做了心得筆記發表在方格子這裡,一方面在統整獲得的知識一方面也和旅人分享。

output!

output!



輸出就是說寫練習,文案就是output的基礎,輸入的東西需在腦中消化並重複輸出腦袋才記得住,否則只是濾盆式般地接受資訊而已,並沒有內化成真正的知識,經過複誦、實踐、講授給他人這些知識才不只是個「稍微有印象」的資訊。







raw-image


知識放在海馬迴的暫存區大約2-4週,需要在2周內進行3次以上的輸出,東西才會轉存於顳葉(叫長期記憶)。















個人的關鍵tips

  • 作筆記的方式:記憶力加深程度寫>打字紀錄
  • 讀書的話畫螢光筆及註記可提升記憶
  • 可進行摘要訓練,例如看一本書寫150字摘要進行輸出訓練
  • 有靈感的話30s就要記錄下來
  • 發呆也可以 活化大腦,運動可增強記憶力
  • 實驗證實:換不同環境閱讀也可增強記憶

其他觀點

  • 要以輸出為前提來輸入,例如美術館看畫,因為想發表更深刻的心得及觀察所以逛展覽時會更用心,有去旅遊或看到新事物時就要立刻進行輸出(照片、感想、重點等),看完當下記憶力最為顯著。
  • 當說出願望的時候盡量以願景導向比目標導向更好!
    例如「我要成為xx王」而不是「我要找到xx寶藏」。


感想

  • 內頁排版簡潔還有搭配示意圖,很好讀但是不好翻,還是推推。
    output這本讀冊已無法賣二手,大家吸收完就賣書good job!


  • 發現上畫畫課時老師也有提到書中類似的概念(跳箱理論、舒適圈痛苦圈等比例),輸入就是聽得懂他講甚麼,輸出就練習這樣,不練習只聽他講真的沒啥用。
  • 看得懂別人在說甚麼,但無法試著表達自己的狀況的話也還是不會,目前是輸入輸出都少的狀態,輸入>>>>輸出。
  • 平常不太會寫文章的我也開始在vocus這裡和噗浪嘗試「整理性質」的output,雖然還無法創造出動人的故事或創意,但這就是我的output開始。


  • 喜歡的YTer分享「創造後展示可以帶給人快樂」(output)的觀點。
    一半認同一半不認同,不認同的點是因為如果「太在意別人看法」和「認為自己的作品很爛」同時發生的情況下(r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T的沙龍
12會員
53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自我改造實驗區。改造包含「精神」、「生活」與「外表」。
K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作者是日本人阿俺(日文名:なにおれ),原本是個上班族後辭職經營部落格副業,雖然沒有原本的工作賺得多錢,但阿俺和妻子用少少的生活費用創造富足的生活!每一天都過的用心滿足。
Thumbnail
2025/03/20
作者是日本人阿俺(日文名:なにおれ),原本是個上班族後辭職經營部落格副業,雖然沒有原本的工作賺得多錢,但阿俺和妻子用少少的生活費用創造富足的生活!每一天都過的用心滿足。
Thumbnail
2025/03/19
這本書中提出的核心觀念是「不執著」,透過培養對外界事物的包容心與內心的穩定,來提升生活的平衡與幸福感。 本作為暢銷書《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續集,承接上一本的寫作模式:整理各種應對人生個面向的重點金句來闡述更多可以應用生活的「禪練習」。
Thumbnail
2025/03/19
這本書中提出的核心觀念是「不執著」,透過培養對外界事物的包容心與內心的穩定,來提升生活的平衡與幸福感。 本作為暢銷書《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續集,承接上一本的寫作模式:整理各種應對人生個面向的重點金句來闡述更多可以應用生活的「禪練習」。
Thumbnail
2024/02/06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被討厭的勇氣》是為了讓讀者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綜觀阿德勒思想,也就是宛如「地圖」般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本書則是為了能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意即讓我們知道如何朝著前作所提示的目標前進,也可說是行動方
Thumbnail
2024/02/06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被討厭的勇氣》是為了讓讀者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綜觀阿德勒思想,也就是宛如「地圖」般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本書則是為了能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意即讓我們知道如何朝著前作所提示的目標前進,也可說是行動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97%的輸入是白費的。學習以腦科學為基礎的輸入法,告別無效學習。
Thumbnail
97%的輸入是白費的。學習以腦科學為基礎的輸入法,告別無效學習。
Thumbnail
最高學以致用法 + 最高學習法 這兩本偶然在誠品書局看到 是日本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提升學習能力的著作 書的封面就很吸引人 以下說明這兩本書最重要的核心理念 學習最重要的訣竅就是輸出>輸入,要讓自己的吸收能力提升,最重要的就是輸出,不論是當老師、寫報告、做練習題等,這些輸出的重要性遠遠大於閱讀或上課等
Thumbnail
最高學以致用法 + 最高學習法 這兩本偶然在誠品書局看到 是日本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提升學習能力的著作 書的封面就很吸引人 以下說明這兩本書最重要的核心理念 學習最重要的訣竅就是輸出>輸入,要讓自己的吸收能力提升,最重要的就是輸出,不論是當老師、寫報告、做練習題等,這些輸出的重要性遠遠大於閱讀或上課等
Thumbnail
這本書是《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的 系列續作! 裡頭教會我最重要的幾件事: 1. 克服資訊焦慮-透過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 2. 高效閱讀的技巧 3. 有效聆聽該注意的事 4. 如何強化記憶力 符合科學且我實際運用之後對學習效率有顯著提升,值得推薦
Thumbnail
這本書是《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的 系列續作! 裡頭教會我最重要的幾件事: 1. 克服資訊焦慮-透過有方向有目標的學習 2. 高效閱讀的技巧 3. 有效聆聽該注意的事 4. 如何強化記憶力 符合科學且我實際運用之後對學習效率有顯著提升,值得推薦
Thumbnail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跟我有一樣的困擾, 從小不論是看什麼樣的訊息資訊,大多很容易忘記 (特別是課本,漫畫除外XD) 可能看了一本書只會記得其中1%,剩下99%幾乎都忘了... 甚至有時候可能更慘? 就在去年底,特別苦惱這個問題的時候,便遇到了這組套書, 《INPUT最高學習法》與《OUTPUT最高學以致
Thumbnail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跟我有一樣的困擾, 從小不論是看什麼樣的訊息資訊,大多很容易忘記 (特別是課本,漫畫除外XD) 可能看了一本書只會記得其中1%,剩下99%幾乎都忘了... 甚至有時候可能更慘? 就在去年底,特別苦惱這個問題的時候,便遇到了這組套書, 《INPUT最高學習法》與《OUTPUT最高學以致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的樺澤紫苑醫生,主要講如何汲取知識(input)與用書寫、說話等方式傳達知識或資訊給其他人(output)。 另外自己實踐獲得的知識想法也算是種output,就像我讀了這兩本書後做了心得筆記發表在方格子這裡,一方面在統整獲得的知識一方面也和旅人分享。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的樺澤紫苑醫生,主要講如何汲取知識(input)與用書寫、說話等方式傳達知識或資訊給其他人(output)。 另外自己實踐獲得的知識想法也算是種output,就像我讀了這兩本書後做了心得筆記發表在方格子這裡,一方面在統整獲得的知識一方面也和旅人分享。
Thumbnail
這本書每一篇的篇幅 2-4 頁,很適合通勤的時候閱讀。書中有蠻多作者獨到的看法,統合作者自身的「流派」,加上與他人共通的學習方法,綜觀來看,CP值相當高。
Thumbnail
這本書每一篇的篇幅 2-4 頁,很適合通勤的時候閱讀。書中有蠻多作者獨到的看法,統合作者自身的「流派」,加上與他人共通的學習方法,綜觀來看,CP值相當高。
Thumbnail
作者是一名日本精神科醫師,每年持續出版三本書籍、每日更新部落格及發表文章,主張”輸出”的重要性,例如每讀完一本書,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後會容易忘記書中的內容,這個時候就要透過與他人分享,或是寫出心得感想來加強記憶﹐所謂"輸出"。
Thumbnail
作者是一名日本精神科醫師,每年持續出版三本書籍、每日更新部落格及發表文章,主張”輸出”的重要性,例如每讀完一本書,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後會容易忘記書中的內容,這個時候就要透過與他人分享,或是寫出心得感想來加強記憶﹐所謂"輸出"。
Thumbnail
如果,你現在可以書寫,那就請你不要再看這篇文章,吸收知識了,因為輸出比輸入重要太多了。 這幾年來,我習慣把閱讀的書籍,有感覺的地方掃描起來,整理成一個資料夾,想著以後書寫時,肯定有機會用上。屆時,我只要從電腦上調閱出來即可。 然而,我卻發現我在書寫時,用到的資料少之又少。
Thumbnail
如果,你現在可以書寫,那就請你不要再看這篇文章,吸收知識了,因為輸出比輸入重要太多了。 這幾年來,我習慣把閱讀的書籍,有感覺的地方掃描起來,整理成一個資料夾,想著以後書寫時,肯定有機會用上。屆時,我只要從電腦上調閱出來即可。 然而,我卻發現我在書寫時,用到的資料少之又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