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竟然持續十三年每日發行電子報!從前言就可以看到他驚人的輸出量,佩服如此高產的作者。
本書編排是以兩頁為一則的圖文,從心理觀念到實際方法,教大家如何透過「輸入與輸出」來改變現實。這篇文章會分享我認為實用的四個方法,接著從第一點開始說起吧!
輸入與輸出的基本法則
作者提到很多人都是輸入過剩(輸出不足)的情況,無論輸入量再大,只要沒有輸出,就不會成為記憶,成長的關鍵是「輸出量」。透過不斷輸入與輸出,能夠自我成長。作者建議的黃金比例是輸入:輸出 3 : 7,為了做到確實輸出,可以減少輸入時間也無妨。
作者所指的輸出並不只有寫作,分享給朋友或者根據書中內容付諸行動都是輸出的其中一種方式。說明自己學到的東西,可以從「語意記憶」轉換成「情節記憶」。前者為單點的片段式的現象記憶,較容易忘記,後者是過去事件的情節,較不易忘記。
學習前先問「為什麼」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做「雞尾酒效應」,描述在很吵雜的雞尾酒派對中,你還是能很快反應過來別人在叫自己的名字。善用大腦的選擇性注意,可以增加學習效率。在讀書之前,對自己提問,像是「為什麼我看這本書?」、「想從書中獲得什麼?」,能幫助自己更聚焦在想學的內容中,大腦會努力從中去找尋答案。
有了學習的目標,比較不會迷失。
作筆記時,寫下三個覺察與TO DO
在講座上做筆記時,除了記下講座內容中的新發現與重要部份之外,也要寫下自己的內心覺察。演講者所講的內容,可以之後慢慢看筆記就好,但當下的覺察在三十秒內就會消失,錯過自我成長的機會,「TO DO」清單也是督促自己將所學應用到生活中。
我看到這一段時,反省自己容易在講座的當下執著於細節,瘋狂抄寫,即使聽了很多講座,但沒有回去看當時的筆記,更不用說寫下覺察與想法,非常可惜。也盡量不要把筆記寫在講義上,不太可能事後找當時的講義,無法達到重複閱讀的目的。
我回想起自己在講座結束後受訪時,對方往往會問到「剛剛的講座中,你印象深刻的內容是什麼?學到了什麼?」這好像在確認自己學習到的內容,與寫下覺察和TO DO 有異曲同工之妙。
簡單的讀後心得架構
作者分享了任何人可以在十分鐘內就能寫完讀後感想的架構。
「Before」+「發現」+「TO DO」
前半段先寫自己在讀書之前的想法,像是自己有什麼疑問、困擾。後半段(發現加上TO DO)著重在看完書後自己的發現與行動,讀完書後問題獲得什麼樣的解決。(內容範例如下圖)
曾經記錄讀完的書名,看著清單越來越長,心理萌生成就感,但大部分書中的內容我都很模糊,現在寫閱讀心得後,更能記住書中的知識了。
110.08.08 如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