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兩邊即是錯》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我們太習慣用分別去標籤生活裡遇到的人事物,好知道他們之於我的相對位置,同時進一步衡量彼此的距離,揣測未來發展的可能。這些分別,不外乎對錯、是非、善惡、好壞。這些分別,用得是我們自幼習得,在人生中不斷淬鍊修正的一把尺,或當遇到不熟悉的領域,或是意志力薄弱時,用他人給予的一把尺。

在分別的過程中,我們會心生好惡,覺得有些人好,有些人壞,有些人值得靠近,有些人需要遠離。

分別前,我們理所當然,分別後,我們心安理得。

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皆為受到為外在貼上的標籤所影響,甚至引導。如果他人犯下我認定的錯,那我的斥責是應該的,甚至是必要的。反過來說,當他人作出我認定的好,那我會不自覺地親近他,認為我倆性質相像,可以當個朋友。不論我們是否拿著同樣的一把尺來衡量自己的行為,或是作為自己行止的指南針,當別人的言行舉止在我們設下的分別表裡是傾向正值,我們會讚賞,反之,會想要斥責和遠離。

很多困擾,正會依分別而生。例如和踩盡內心地雷的人在同一室裡工作,那簡直就是無間地獄,日日輪迴不見盡頭。那人的談吐、穿著、就連呼吸都是那麼令人發自內心的厭惡,光是想到工作就感到疲累,甚至清醒後直想賴床,不到最後一刻不願離開被窩。整辦公室裡最愛講話的那人偏偏就愛找你,尤其在你最心死的時刻,他總是對你有話可說。

有時候打分正向,也會產生困擾。好比說,在你心裡打了滿分的大好人,不把你當朋友看待,那肯定會很失落。某日午餐,你和這位大好人同桌吃飯,發現他每一口都會張大著嘴唧吧唧吧的,讓你倒盡了胃口。又或者,你把他當好人看待,他卻當你認定的壞人為好友,而且從來不曾糾正那人的錯誤,看在你的眼裡真是扼腕。

分別的好處在於即刻掌握局勢,清楚場上眾人的定位,以及自己該採取的態度和行為。壞處是,每個人在你的眼裡都不是人,他們只是他們言行舉止的象徵,只是你所貼上的標籤,只是好壞、對錯、善惡、是非,只是單純的喜歡和不喜歡,如此扁平、殘缺且冷酷。

如果不分別,那又該如何呢?倘若你願意撕下所有標籤,不去分別他人,那麼你的心情不會輕易起伏,會慢慢見到眼前的人的整體樣貌,無整無礙地進入到你的心裡。你不會輕易為他動情或動怒,更不會拿單一行為去衡量或象徵對方整個人的價值。

倘若你能對人、對事、對物皆不分別,那你便能逐步看見不受扭曲的實相,也是邁向無我的第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2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行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非黑即白,從來就不是端看人品好壞的好方法。 不過比起深入理解一個人的複雜性,在看到每個人的片面時,就直接地給予一個定義,對於每天要處理過多資訊的我們來說,卻是相對容易的做法,因此時常陷入過於果斷的二分法中。在台灣從小的教育裡,就開始上述的文化養成,例如……
Thumbnail
非黑即白,從來就不是端看人品好壞的好方法。 不過比起深入理解一個人的複雜性,在看到每個人的片面時,就直接地給予一個定義,對於每天要處理過多資訊的我們來說,卻是相對容易的做法,因此時常陷入過於果斷的二分法中。在台灣從小的教育裡,就開始上述的文化養成,例如……
Thumbnail
我們太習慣用分別去標籤生活裡遇到的人事物,好知道他們之於我的相對位置,同時進一步衡量彼此的距離,揣測未來發展的可能。
Thumbnail
我們太習慣用分別去標籤生活裡遇到的人事物,好知道他們之於我的相對位置,同時進一步衡量彼此的距離,揣測未來發展的可能。
Thumbnail
以前的我,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非黑即白,所有的人事物都只能靠兩邊站,沒有中間值的可能,而抱持著這樣的觀念,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會比較嚴苛。 例如身邊的人犯了一個錯誤之後,可能就會收回對他原先的所有好感,甚至會將他歸納於「壞」的那一方,從此再也不聯繫。 但是隨著看到的事情多了,也漸漸變得比較能理解,人在面臨很
Thumbnail
以前的我,總是認為這個世界非黑即白,所有的人事物都只能靠兩邊站,沒有中間值的可能,而抱持著這樣的觀念,對待事物的看法也會比較嚴苛。 例如身邊的人犯了一個錯誤之後,可能就會收回對他原先的所有好感,甚至會將他歸納於「壞」的那一方,從此再也不聯繫。 但是隨著看到的事情多了,也漸漸變得比較能理解,人在面臨很
Thumbnail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抵便是如此吧!真實世界裡的善與惡、錯與對從來也沒有辦法分得清楚又明白——終究,我們活的只是自己的人生。只是人,而非神......
Thumbnail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抵便是如此吧!真實世界裡的善與惡、錯與對從來也沒有辦法分得清楚又明白——終究,我們活的只是自己的人生。只是人,而非神......
Thumbnail
📷📷​ 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 有哪個人沒碰過不和己意、與自己不對盤的人呢?? 而針對這些有毒的關係(人事物)你應該立馬斷捨離 下列六種人只要在你的生活中出現 別花時間考慮了~就請直接選擇斷、捨、離吧!! 1 虛情假意毫無真誠的人 2 對你惡意能量滿貫的人 3 永遠將"利益"擺第一的人
Thumbnail
📷📷​ 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 有哪個人沒碰過不和己意、與自己不對盤的人呢?? 而針對這些有毒的關係(人事物)你應該立馬斷捨離 下列六種人只要在你的生活中出現 別花時間考慮了~就請直接選擇斷、捨、離吧!! 1 虛情假意毫無真誠的人 2 對你惡意能量滿貫的人 3 永遠將"利益"擺第一的人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舒適的距離到底該怎麼界定或者維持? 交會之後,錯身朝迥異的方向前進頭也不回?或者並行一段時間、爾後各赴前程就好? 最穩定的,是平行線嗎? 但,有沒有可能,在看不見的方向、角度、維度,根本早就漸行漸遠,甚至,從來沒有靠近過?所有交會與平行,都只是單一介面的表象,或者想像? 俗稱的,冷了。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舒適的距離到底該怎麼界定或者維持? 交會之後,錯身朝迥異的方向前進頭也不回?或者並行一段時間、爾後各赴前程就好? 最穩定的,是平行線嗎? 但,有沒有可能,在看不見的方向、角度、維度,根本早就漸行漸遠,甚至,從來沒有靠近過?所有交會與平行,都只是單一介面的表象,或者想像? 俗稱的,冷了。
Thumbnail
有朋友曾經提問,怎麼知道在臉書上貼文是出自分享還是炫耀?這是她對於使用臉書的疑慮。對我來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自己的心。如果是出於分享,寫出來的文字就是基於分享,如果是為了炫耀,那麼不論文字如何修飾,讀者都會感覺得出來。
Thumbnail
有朋友曾經提問,怎麼知道在臉書上貼文是出自分享還是炫耀?這是她對於使用臉書的疑慮。對我來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自己的心。如果是出於分享,寫出來的文字就是基於分享,如果是為了炫耀,那麼不論文字如何修飾,讀者都會感覺得出來。
Thumbnail
只怪自己看錯人
Thumbnail
只怪自己看錯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