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驅動的工作與學習革命,你準備好了? 頂尖數位思想家伊藤穰一教你打造適應未來的思維與技能--《AI 時代生存聖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AI時代生存聖經

AI時代生存聖經

本文要點:

1. 未來已來:生成式 AI 帶來的影響

  • AI 已從「概念」轉變為改變社會的現實。
  • 作為「合作夥伴/副駕駛」而非替代者,生成式 AI 是人類的最佳助手。
  • AI 將重塑工作生態,人類需聚焦於創意性與策略性工作。

2. 未來工作與學習模式的革新

  • 工作者像 DJ,組織與優化 AI 提供的素材,提升創意成果。
  • 學習進入「獨自學習」時代,AI 強化弱項,支持專業與興趣發展。
  • 善用AI 成為隨時請教的學習夥伴,提升學習效率與效果。

3. 善用提示詞與AI互動

  • 精準提示詞是與 AI 高效互動的關鍵,包括角色設定、步驟指導及輸出格式要求。
  • 不同生成式 AI 需不同策略,需反覆嘗試與修正以獲得理想結果。
  • 提示詞撰寫是未來「AI 技能」的核心素養。

------------

從2023年起,對人類來說,AI 所產生的影響已經從「概念」「想像」「可能性的討論」,轉化爲正在改變人類社會的現在進行式。到底AI是威脅,還是超強的助力,類似這樣的辯證也持續在進行中。

《AI 時代生存聖經》以深入探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對我們生活、工作方式,以及社會變遷的影響為主軸。它結合了科技趨勢分析、實際案例和未來展望,幫助讀者掌握如何在 AI 驅動的時代中生存與發展。

《AI 時代生存聖經》作者伊藤穰一(Joi Ito)是舉足輕重的日本企業家、創投家和學者, 1966 年 6月19日出生於日本京都。

2011 年,伊藤穰一被任命為 MIT 媒體實驗室(Media Lab) 所長,成為該實驗室首位日籍所長。在任期間,他致力於推動創新研究和跨領域合作。提出了“獨特性、影響力和魔力”作為媒體實驗室活動的指導方針。

他也是多家重要科技公司的創辦人與投資者,並曾擔任Sony 公司戰略顧問、Mozilla Foundation 董事。2019年 9月,伊藤辭去了包括 MIT 媒體實驗室所長在內的多個職務。2021年12月起轉任千葉工業大學變革中心所長,並於 2023年7月起擔任該校第14任校長。

伊藤穰一被視為網路世界的頂尖思想家,他特別關注新興科技發展,並強調在快速變革的時代中保持創新與適應能力的重要性。他主張以開放、靈活的思維來面對數位時代的挑戰,並致力於推動教育/學習領域的創新。

因為作者結合了學術與實業的豐富經驗,《AI 時代生存聖經》帶給讀者的是兼具視野高度的觀點與實用性的指引。

生成式 AI 是「合作夥伴」角色,而非替代、淘汰人類

「生成式 AI更適合當作 copilot(副駕駛),幫助我們產生創意、撰寫各種文件的初稿,或對文件提出建議,而非當成搜尋引擎來查證事實。」AI可以幫助人類完成繁瑣的任務、創意發想和腦力激盪。這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工具的應用,而是一種新型人機協作模式的具體實踐。「生成式 AI 就像靈感的起點,能成為我們腦力激盪過程中的合作夥伴。」對於需要激盪才能引發創意的工作者,AI 現在就是你隨身、隨時可以討論的最佳工作夥伴。

AI 對未來工作生態的重塑

生成式AI 使許多職業的日常工作徹底改變:

  • 以往工作中「麻煩」「重複」「複雜」之處,AI可以輕易代勞
  • 能快速整理文字、改寫文稿,轉換文章調性語氣
  • 協助進行研究、調查,以連貫的脈絡進行大量文本搜尋與資料彙整
  • 瞬間提供多種創意發想切入點
  • 成為腦力激盪的夥伴,協助打磨構想
  • 不再需要親自做草稿、草圖
  • 提供程式設計的初稿,非專業人士也可以運用
  • 翻譯,消除語言障礙
  • 視覺設計:AI 生成初步的設計方案,設計師進一步調整風格和細節。

也因此,未來的專業人士需要轉向更專注於創意性、決策性和策略性的工作。「未來,人類的主要工作將會是以『發想』以及優質的『選項』為基礎,打磨出更卓越的創意點子,而具體呈現發想的『實際執行』將由生成式 AI完成。

伊藤穰一以「工作將變得像DJ一樣」來形容與AI協作的工作者:DJ並非作曲家或演奏、演唱者,而是以掌握調性、擷取與組合既有樂曲、混音等方式讓音樂發揮不同的生命力與創意。未來的工作者就像DJ,負責組織和協調,無需親自執行每一個細節,使用 AI 提供的基礎內容進行優化,將不同的素材混合,重新排列、加工,創造好的工作成果。

另外,對管理者來說,「看人」和「用人」的能力將成為核心能力,儘管 AI 能為管理者提供大量客觀數據,但人性化的判斷仍不可或缺。管理者需要結合 AI 的分析結果與團隊成員的個人情況,做出兼顧效率與情感的平衡決策。

AI 時代對於學習與思考啟發的革新

未來的學習將進入「獨自學習」的時代,應該擺脫傳統的「從0開始」「克服弱點」模式,而是運用 AI 為我們的弱項賦能,專注於個人興趣的探索和專業領域的深入發展。

就如同當計算機發明、普及之後,人們就無須親自進行複雜的運算過程,而交給機器代勞一般。將來我們可以把時間更專注投入於必須親自體驗才能得以掌握技術的學習類型。

或者,讓AI 成為兼具指導者與夥伴,隨時可以請教、討論的角色,《AI 時代生存聖經》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傑佛瑞里特用以下的提示詞架構與ChatGPT對話:

你是OOOO(幫AI做角色設定,例如:統計學家、專業文字編輯)接下來我要請教你有關OOOOO的問題,你的任務是盡可能詳細的回答我,請根據以下範本所規範的「為了繼續深入討論的多個選項」回應:選項 1. 詳細引用參考文獻回答 選項2. 批評我所提出的問題 選項3.將我的問題換一個方式問 選項4.改變話題,針對其他問題提問與回答 選項 5. 要求我詳加解釋或進一步說明。我會從你的回應中選擇一項繼續問問題。

用這個方式,就可以善用AI生成的內容刺激我們發想,把AI轉化成自己的學習與腦力激盪夥伴。

另外,傳統學習方式往往依賴於收集大量資料,而 AI 能快速協助整理和分析數據。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使用各種 AI 工具來進行查詢並解決問題。

因此在 AI 時代,自主學習變得更加重要。因為只要你想學的,AI都可以成為你學習起始的導師,學生不再僅僅被動接收信息,而是主動發現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案。教育的重點已從培養“全能型”人才轉向更注重專業領域的發展。AI 技術能幫助學生更快地發現並發展自己的專長,讓學習更個人化和更有效。

與AI對話的語法:提示詞撰寫

和AI溝通,雖然運用的是我們慣用的人類語言,但仍需要讓AI清楚掌握我們的指令,精準地提供我們期望的結果。

提示詞是我們與生成式 AI 互動的關鍵,AI輸出的品質優劣非常依賴於提示詞的設計,強調撰寫明確且結構化的提示詞是未來「AI 技能」的重要部分。

有效運用提示詞的作法:

  • 建立通用格式:建立適用於多種場景的通用提示詞格式,並根據具體需求微調關鍵內容。例如,一個圖像創作的提示詞弱適用於生成印象派風格的風景畫,僅需更換對「風格」的設定,即可產生其他影像風格的作品。
  • 了解提示詞的架構:提示詞雖然採用自然語言書寫,但其作用類似於「寫程式」。掌握提示詞的結構,將有助於更精確地掌控 AI 生成的結果品質。

書中列舉了一些撰寫提示詞的基本技巧,例如:

  • 明確說明希望 AI 扮演的角色(例如「請以專業營養師的角度撰寫飲食建議」)。
  • 使用分步驟式指示,幫助 AI 理解問題並生成更高品質的答案。
  • 將希望的輸出格式明確寫出(例如「請提供以列表格式呈現的建議」)。
  • 不同類型的生成式 AI(如文本生成 AI 與圖像生成 AI)需要不同的提示詞撰寫策略。例如,圖像生成 AI 的提示詞需包含要像照片般寫實還是繪畫?包括詳細的風格、細節元素描述。
  • 提示詞應具備明確的目標,由於 AI 對輸入優先順序的重視程度,較早輸入的指令會得到更高的優先權重,因此應將關鍵要求置於提示詞的開頭。
  • 反覆嘗試與修正:提示詞可能因爲不夠清晰或具體,導致 AI 回答偏離我們預期的情況,需通過反覆修正來獲得理想結果。
  • 一定要確認AI提供內容的正確性,避免AI提供虛構、不確實的事實引用


若你對於AI的了解與運用還屬於片段、初階程度,《AI 時代生存聖經》是一本很好的啟蒙書,幫助你快速建立對生成式AI的理解與開始運用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40.1K會員
212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4/12/09
很多人認為改變是一件苦差事,事實上,最難搞的對象往往是「我們自己」。面對人生目標時,我們有可能處在三個不同的區間裡:舒適區、潛能區、混亂區--當目標設定太高、想做的太多時,我們就從舒適區一下子掉進混亂區。《把夢想變實現的起點思維》要教我們用三層目標+四大燃料從舒適區前進潛能區,實現自己目標的好方法。
Thumbnail
2024/12/09
很多人認為改變是一件苦差事,事實上,最難搞的對象往往是「我們自己」。面對人生目標時,我們有可能處在三個不同的區間裡:舒適區、潛能區、混亂區--當目標設定太高、想做的太多時,我們就從舒適區一下子掉進混亂區。《把夢想變實現的起點思維》要教我們用三層目標+四大燃料從舒適區前進潛能區,實現自己目標的好方法。
Thumbnail
2024/11/29
《高效原力》顛覆傳統生產力觀念,主張效率來自於「愉悅心態」,而非自律與拼命努力。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結合醫學與心理學專業,提出以快樂促進成功的科學基礎。透過三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幫助讀者提升效率。全書提供54項實踐建議,教你在注重要事務的同時保持輕鬆愉悅,不僅能完成更多,還能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
Thumbnail
2024/11/29
《高效原力》顛覆傳統生產力觀念,主張效率來自於「愉悅心態」,而非自律與拼命努力。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結合醫學與心理學專業,提出以快樂促進成功的科學基礎。透過三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幫助讀者提升效率。全書提供54項實踐建議,教你在注重要事務的同時保持輕鬆愉悅,不僅能完成更多,還能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未來人類的主要工作將會是以『發想』及優質的『選項』為基礎,打磨出卓越的創意點子,而具體呈現發想的『實際執行』將由生成式 AI完成。」 伊藤穰一以「工作變得像DJ一樣」形容與AI協作的工作者:負責組織和協調,無需親自執行細節,使用 AI 提供的基礎內容進行優化,將不同的素材混合,排列、創造好的成果
Thumbnail
「未來人類的主要工作將會是以『發想』及優質的『選項』為基礎,打磨出卓越的創意點子,而具體呈現發想的『實際執行』將由生成式 AI完成。」 伊藤穰一以「工作變得像DJ一樣」形容與AI協作的工作者:負責組織和協調,無需親自執行細節,使用 AI 提供的基礎內容進行優化,將不同的素材混合,排列、創造好的成果
Thumbnail
三位分享人都認為,沒有一項科技可以超越或取代人類的積極學習的態度,唯有學習才能帶來革命性的創新思維。他們也判斷,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科技創新只會為人類的工作帶來實際且有用的減輕與加速的作用,但在全面取代人類這件事情上,我們無需過度焦慮與慌張,掌握工具,應用工具,讓工作事半功倍才是科技創新為人類
Thumbnail
三位分享人都認為,沒有一項科技可以超越或取代人類的積極學習的態度,唯有學習才能帶來革命性的創新思維。他們也判斷,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科技創新只會為人類的工作帶來實際且有用的減輕與加速的作用,但在全面取代人類這件事情上,我們無需過度焦慮與慌張,掌握工具,應用工具,讓工作事半功倍才是科技創新為人類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變世界與工作職場。隨著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複雜,它正在自動化越來越多的任務,這導致某些行業的工作崗位流失。然而,人工智能也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它正在以多種方式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 本文將介紹在AI 人工智能時代,想成為贏者的「7個重要新工作心態!」
Thumbnail
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變世界與工作職場。隨著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複雜,它正在自動化越來越多的任務,這導致某些行業的工作崗位流失。然而,人工智能也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它正在以多種方式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 本文將介紹在AI 人工智能時代,想成為贏者的「7個重要新工作心態!」
Thumbnail
2023年度關鍵字 如果說2022年的年度關鍵字是NFT, 那麼2023年的年度關鍵字就是AI。 那我也可以預言一下,2024年的年度關鍵字應該是元宇宙+AI。 記得我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曾經提過一個竹子成長的故事,這影片的重點有兩個,第一是凡事都需經過醞釀,才會成功。第二是任何事情在剛起步的
Thumbnail
2023年度關鍵字 如果說2022年的年度關鍵字是NFT, 那麼2023年的年度關鍵字就是AI。 那我也可以預言一下,2024年的年度關鍵字應該是元宇宙+AI。 記得我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曾經提過一個竹子成長的故事,這影片的重點有兩個,第一是凡事都需經過醞釀,才會成功。第二是任何事情在剛起步的
Thumbnail
2016當AI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南韓棋王時,世人意識到AI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現在已不是驚訝電腦也會分土豆的年代,而是AI竟發展到有辦法擊敗造物主人類。此新聞一出,世人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各自看法,當未來AI逐漸普及後,重複性高的勞力工作將逐漸被取代。
Thumbnail
2016當AI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了南韓棋王時,世人意識到AI發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來,現在已不是驚訝電腦也會分土豆的年代,而是AI竟發展到有辦法擊敗造物主人類。此新聞一出,世人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各自看法,當未來AI逐漸普及後,重複性高的勞力工作將逐漸被取代。
Thumbnail
因為covid疫情的關係,反倒促進遠端工作相關技術,與不需要大量人為介入的AI技術的成長。 在AI領域深根多年的李開復在2018年就提出,未來的30年將有45%以上的工作將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 但科技的發展難道就是為了造就更多人失業? 更何況現在程式設計的缺額是粥多僧少。 這與蘇老師的想法一致。
Thumbnail
因為covid疫情的關係,反倒促進遠端工作相關技術,與不需要大量人為介入的AI技術的成長。 在AI領域深根多年的李開復在2018年就提出,未來的30年將有45%以上的工作將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 但科技的發展難道就是為了造就更多人失業? 更何況現在程式設計的缺額是粥多僧少。 這與蘇老師的想法一致。
Thumbnail
2030年是說遠不遠的未來,我們的工作生態會變成怎樣?我們要寫出怎樣的2030工作地圖,來看看落合陽一和堀江貴文先生的想法。
Thumbnail
2030年是說遠不遠的未來,我們的工作生態會變成怎樣?我們要寫出怎樣的2030工作地圖,來看看落合陽一和堀江貴文先生的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