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認為《毒舌大狀》是笑片。

《毒舌大狀》不是通俗笑片,黃子華再三強調這點。有人把這電影跟周星馳的《白面包青天》、《審死官》等比較,只是後者明顯是周氏的個人電影,沒有他,根本沒有那些電影,而前者沒有太多黃子華的個人色彩,準確而言,是黃子華沒有攙雜過多搞笑元素,周氏的電影差不多所有演員都是圍著他團團轉,而《毒》並非為突顯黃子華的個人化表演,反而由他所飾演的資深大律師帶領著其他角色敘述一個伸張正義的故事。他恰如其分地飾演一個有志不得伸的老油條法官,把心一橫要攀附權貴,怎料因輕忽之故連累一位單親媽媽受牢獄之災,人生墜入谷底,繼而洗心革面,重拾初心,排除萬難為單親媽媽洗脫罪名。事實上,整套電影不見得他有多「毒舌」,亦沒有妙語連珠的笑話,但我覺得影片本身就是對權貴發出的一聲笑罵。

電影中的鍾家是隻手遮天的權貴,無數人——包括黃飾演的林涼水——都希望能攀附一下,致使悲劇發生後,令本是窮人出身的曾潔兒(王丹妮飾)身陷囹圄,愛女死於非命。權貴收買證人,阻撓傳媒進入法庭旁聽,甚至叫律師團隊坐滿旁聽席,為的是向證人作出提示。這等戲劇性的情節,營造權貴蟹行之勢,卻被林涼水如老師般教訓,呆若木雞,叫好的、拍爛手掌的,當然是觀眾們,他們會笑著喊道「罵得好」,彷彿鍾家也是他們的仇人一樣,這些反應使我想起兒時看的那些以民初為背景的電視劇,劇中人往戲棚看戲,台上正上演類似包公夜審郭槐的戲碼,每當包大人命令人推出狗頭鍘、虎頭鍘,甚至是龍頭鍘的時候,看戲的人必定大聲叫好,散場時帶著笑容歸家,一齣折子戲就這樣在笑罵聲中落幕,那些看戲叫好的觀眾當然並非權貴,而是黎民百姓,他們因一套戲而獲得笑罵的快感,比看一百套無聊笑片來得更滿足,因為後者往往只能拿一般百姓來開玩笑,正所謂以五十步笑百步是沒有多大意思,但前者嘲諷與笑罵的是高高在上欺人太甚的權貴,觀眾心中的暢快可想而知。

萬物之中,唯獨人會笑,而且不止一種笑,還會配合不同情緒,建構不同層次。我們一般看的笑片中的梗,大多數像博童稚一燦的技倆,大概只有笑點奇低或偏愛幸災樂禍的人才會覺得好笑。孩子看見狗兒團團轉就覺得滑稽,如成人看見小丑般的演員做糗事便捧腹大笑。這都屬於低層次而無法令人滿足的笑。事實上,人易哭不易笑,這不用高深理論支持,要把人弄哭總比比逗人發笑容易,相信沒有幾多人反對。例如你是愛狗之人,看一齣關於狗狗的電影,幾乎不能不掉下幾把淚。尤其當人處於鬱悶的狀態,看一齣夜藝大悲劇,大哭一場,往往比看一套不怎麼好笑的電影來得更舒爽。

按雷勤風(Christopher G. Rea)寫的《大不敬的年代:近代中國新笑史》中列出五種笑法,分別是笑話、笑罵、遊戲、滑稽和幽默。笑罵包含的就是諷刺、謾罵。我個人以為黃子華的棟篤笑較偏向笑罵一類,因此他在《毒》片中的表現,不期然流露這種表演方式。他質問退休資深律師(王敏德飾)以及結案陳詞的補充兩段對白,就是明顯的例子。當社會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下,笑罵是必須存在的,假若無法讓笑罵存在,再多的笑話、再爆笑的滑稽行為,對活在痛苦中的人而言亦於事無補。魯迅的《阿Q正傳》、老舍的《駱駝祥子〉,都有笑罵成份,其對時人時地的諷刺,是超越時空的,有助人修正弊端。然而時弊要被諷刺才能修正嗎?這當然並非絕對,只不過直斥其非往往是治標之法,苦口婆心又顯得隔靴搔癢,諷刺與謾罵鞭辟入裡,戳中要害,讓當事人如坐針氈,受苦者拍案叫絕,圍觀者反躬自省,其表達形式更具藝術成份,可以流傳廣遠,警惕後世。

我認為《毒舌大狀》是笑片,而香港實在需要更多這種笑片,使這個城市的人能提升笑的層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佩格澀思-avatar-img
2023/01/24
這樣介紹起來我有機會也想來看看這部片。謝謝你。你的文章都很棒!
鄭子遴-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24
謝謝你,希望這電影能在台灣上映。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88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2025/03/19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2025/03/19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相信是許多台灣人成長的重要記憶,其中最經典的橋段莫過於與京城第一狀師方唐鏡在公堂之上的唇槍舌戰最為人所樂道。「打我啊笨蛋!」便是狀師方唐鏡為了激怒周星馳,故意在限制黃線跳進來又跳出去所說的蠢話,劇中的周星馳也應方唐鏡的要求痛扁他一頓之後,方唐鏡的主要戲份也隨之退場。 前述
Thumbnail
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相信是許多台灣人成長的重要記憶,其中最經典的橋段莫過於與京城第一狀師方唐鏡在公堂之上的唇槍舌戰最為人所樂道。「打我啊笨蛋!」便是狀師方唐鏡為了激怒周星馳,故意在限制黃線跳進來又跳出去所說的蠢話,劇中的周星馳也應方唐鏡的要求痛扁他一頓之後,方唐鏡的主要戲份也隨之退場。 前述
Thumbnail
《臥龍:永遠的彼日》是一部達成藝術頂標的作品。近五年唐團推出的新作,部部都達到高標以上的分數,從來沒有下滑,整體演出水平非常高。 我最喜歡編劇。陳健星是台灣最佳傳統戲曲編劇,該再得傳藝金曲獎表演藝術最佳編劇獎。健星是台灣師大國文系畢業,鑽研台語文與編劇
Thumbnail
《臥龍:永遠的彼日》是一部達成藝術頂標的作品。近五年唐團推出的新作,部部都達到高標以上的分數,從來沒有下滑,整體演出水平非常高。 我最喜歡編劇。陳健星是台灣最佳傳統戲曲編劇,該再得傳藝金曲獎表演藝術最佳編劇獎。健星是台灣師大國文系畢業,鑽研台語文與編劇
Thumbnail
徐克在大獲成功的《黃飛鴻》系列後,並沒有滿足於既定模式,而是敢於開拓新的武俠樣貌,撤除了原來美化的武打設計、輕盈飄逸的肢體動作,改以更多在泥濘中滾動、鮮血狂湧的畫面,角色們全都變髒、變醜,毫無高手的作派,彷彿江湖人都是一群以暴力維生的怪物,這無疑是武俠的怪物論,徐克把江湖爭鬥還原到武功的原始樣貌,也
Thumbnail
徐克在大獲成功的《黃飛鴻》系列後,並沒有滿足於既定模式,而是敢於開拓新的武俠樣貌,撤除了原來美化的武打設計、輕盈飄逸的肢體動作,改以更多在泥濘中滾動、鮮血狂湧的畫面,角色們全都變髒、變醜,毫無高手的作派,彷彿江湖人都是一群以暴力維生的怪物,這無疑是武俠的怪物論,徐克把江湖爭鬥還原到武功的原始樣貌,也
Thumbnail
大師沒有打我臉,演員倒是有的,某某是否適合演繹某些角色?活了這些年,一直聽到有關爭議。當然跟演員當時的演技水平有關,可是斷言的人也許有「雛鳥情意結」,忽視了觀眾看不到、幕後看得出「演員與角色的連結」,所以過了很多年有些角色被重新發現「演得好」,就能稱之為「打臉」,甚至有人更活自己成演過的角色,是為…
Thumbnail
大師沒有打我臉,演員倒是有的,某某是否適合演繹某些角色?活了這些年,一直聽到有關爭議。當然跟演員當時的演技水平有關,可是斷言的人也許有「雛鳥情意結」,忽視了觀眾看不到、幕後看得出「演員與角色的連結」,所以過了很多年有些角色被重新發現「演得好」,就能稱之為「打臉」,甚至有人更活自己成演過的角色,是為…
Thumbnail
有人三分鐘一碗泡麵,有人慢炖一碗雞湯,只要還有人願意繼續炖出好作品,觀眾的武俠之魂便永遠不死。一旦金風,一朝細雨,說英雄誰是英雄的這片江湖,會一直留在我心底。
Thumbnail
有人三分鐘一碗泡麵,有人慢炖一碗雞湯,只要還有人願意繼續炖出好作品,觀眾的武俠之魂便永遠不死。一旦金風,一朝細雨,說英雄誰是英雄的這片江湖,會一直留在我心底。
Thumbnail
香港導演陳木勝於1996年的一套港產警匪片《衝鋒隊:怒火街頭》有一幕是劉青雲與上司吳廷燁爭執時說「你老母!冚家鏟!」而引來投訴,陳小春向上司說「本人覺得你老母係出於關心和問候嘅助語詞,而冚家鏟係客觀咁形容破碎家庭,我一啲都唔覺侮辱上司,不過可能關Sir身世相近,所以有啲敏感,Sir!」令人拍案叫絕,
Thumbnail
香港導演陳木勝於1996年的一套港產警匪片《衝鋒隊:怒火街頭》有一幕是劉青雲與上司吳廷燁爭執時說「你老母!冚家鏟!」而引來投訴,陳小春向上司說「本人覺得你老母係出於關心和問候嘅助語詞,而冚家鏟係客觀咁形容破碎家庭,我一啲都唔覺侮辱上司,不過可能關Sir身世相近,所以有啲敏感,Sir!」令人拍案叫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