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語文5--「行春」還是「走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陳傳義 拍攝
在新春期間,新聞媒體大量湧現「走春」一詞,指的是台灣的一種習俗:在農曆新年期間,到處行走,拜訪親友長輩或遊賞風景。河洛語說「ㄍㄧㄚ。 春」。
現今國語白話的「走」,意指兩腳交替跨出緩步前進,古人用的是「行」字。《論語.雍也篇》有「行不由徑」句子,古文「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皆為此義。表達這個意思,河洛語說「ㄍㄧㄚ。ˇ」(),所以「ㄍㄧㄚ。 春」就是「行春」,兩字連讀,第一字轉調成第一聲(上平),類似「驚天動地」的「驚」字。的確有人寫「行春」,較多見於文化界,但媒體與普羅大眾卻越來越常使用「走春」。
「走」字在河洛語讀為「ㄗㄠˋ」,意思是奔跑,快速地前進,其實就是古代的本義。《孟子.梁惠王篇》有「棄甲曳兵而走」,成語有「奔走呼號」「鬥雞走馬」「走為上策」,都是這樣解釋。後來也引申出「逸脫」「不小心而洩漏」的意思,例如「走漏」、女性最怕的「走光」;另外還有「偏離標準(或原有)狀態」之義,例如「走味」的咖啡、機器「走鐘」了(我對「鐘」字的正確性持高度懷疑,但似乎逐漸約定成俗)。
因此,我認為寫「行春」比較妥適,許多研究河洛語的人士也主張「行春」才正確,並找出不少古人詩文佐證。你不覺得「走春」兩字怪怪的嗎?如果你用河洛語唸「走春」(ㄗㄠ ㄘㄨㄣ),恐怕會產生些「笑果」。我們想想,出去拜訪親友也好,遊賞風景也好,一路用跑的嗎?或者,誰希望春天「走脫」而去呢?誰又願意春天偏離了該有的狀態?
註:注音依據[王俊明]編著<臺語常用字彙集>,表鼻音,ˇ表第五聲(下平),聲音先略沉之後尾音略上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1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傳義(R_Z_)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農曆過年期間,台灣人有到廟宇燒香拜神祈求庇佑的習俗。不少宮廟因聲名遠播,吸引大量信眾前來參拜,甚至還須交通管制。人流一多也會吸引大官、政客過來「接地氣」,擴大群眾基礎,所以中央與各地方的官員、民意代表拜廟祈福的新聞,總是充斥媒體版面。而廟宇搶頭香、求發財金,以及首長發紅包、抽國運籤則成為每年春節的風
[柴契爾]夫人是20世紀英國重要的政治家,第一位女首相,以蘇聯送給她的外號「鐵娘子」聞名於世。但對於想一窺她生平的人,讀此書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本書不算自傳,其中所記載的期間,只限於她擔任英國首相的11年半歲月。 書中觸及許多歷史大事,包括英國的罷工、英國政壇的變動、福克蘭戰爭、北約關係、北愛爾蘭問題
每年冬季晴日,台灣經常被污濁的空氣籠罩,越往南越嚴重。其實,空氣污染是全球性的問題,污染物隨大氣環流擴散到世界各地。據報導,台灣地區的大氣污染物就有四成來自境外,即使我們不斷提升汽機車廢氣排放標準,發電廠努力減煤,空氣仍難以期待長保澄清乾淨。 空氣污染危害人類的健康實在不可忽視。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空
這個字在今日的報刊、書冊和網路文章中,似乎不常被使用,而多在人名、店名或商品名出現。讀友如果不查字典,你知道怎麼正確發音嗎?其實,這個字在唐詩、宋詞以及古文裡,倒頗常見,諸如「蓬門未識綺羅香」「來日綺窗前」「轉朱閣低綺戶」「新詩綺語亦安用」「遺我一端綺」等。倘若讀友有諷誦古詩詞的雅好,相信應該會正確
 .拜託大家多多體貼旁人,不要購買燃放煙火、鞭炮,不要擾人又散布潛在的風險;  .台灣的宮廟祭典能戒掉煙火、鞭炮。既然已有若干廟宇不燒香不焚金紙,少放甚至不放鞭炮,並非完全做不到;  .各級政府少放煙火,以免民眾誤認為官家帶頭鼓勵,也節約公帑。  .修訂法規,限制販賣的機構(或商店)、購買的條件與數
2023年,民國112年,就要到了。大家新年快樂,請接受我的誠摯祝福,願諸位順遂平安。 往昔在更換日曆本之前,都會去書局買「賀年卡」,寄給許多親戚、師長和朋友。現在受惠於電腦、數位相機與網路的進步,這些年就自己製作虛擬賀卡,藉由電子訊號疾速又廣泛地發送,還免貼郵票。圖案設計算不上專業,請多包涵,畢竟
農曆過年期間,台灣人有到廟宇燒香拜神祈求庇佑的習俗。不少宮廟因聲名遠播,吸引大量信眾前來參拜,甚至還須交通管制。人流一多也會吸引大官、政客過來「接地氣」,擴大群眾基礎,所以中央與各地方的官員、民意代表拜廟祈福的新聞,總是充斥媒體版面。而廟宇搶頭香、求發財金,以及首長發紅包、抽國運籤則成為每年春節的風
[柴契爾]夫人是20世紀英國重要的政治家,第一位女首相,以蘇聯送給她的外號「鐵娘子」聞名於世。但對於想一窺她生平的人,讀此書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本書不算自傳,其中所記載的期間,只限於她擔任英國首相的11年半歲月。 書中觸及許多歷史大事,包括英國的罷工、英國政壇的變動、福克蘭戰爭、北約關係、北愛爾蘭問題
每年冬季晴日,台灣經常被污濁的空氣籠罩,越往南越嚴重。其實,空氣污染是全球性的問題,污染物隨大氣環流擴散到世界各地。據報導,台灣地區的大氣污染物就有四成來自境外,即使我們不斷提升汽機車廢氣排放標準,發電廠努力減煤,空氣仍難以期待長保澄清乾淨。 空氣污染危害人類的健康實在不可忽視。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空
這個字在今日的報刊、書冊和網路文章中,似乎不常被使用,而多在人名、店名或商品名出現。讀友如果不查字典,你知道怎麼正確發音嗎?其實,這個字在唐詩、宋詞以及古文裡,倒頗常見,諸如「蓬門未識綺羅香」「來日綺窗前」「轉朱閣低綺戶」「新詩綺語亦安用」「遺我一端綺」等。倘若讀友有諷誦古詩詞的雅好,相信應該會正確
 .拜託大家多多體貼旁人,不要購買燃放煙火、鞭炮,不要擾人又散布潛在的風險;  .台灣的宮廟祭典能戒掉煙火、鞭炮。既然已有若干廟宇不燒香不焚金紙,少放甚至不放鞭炮,並非完全做不到;  .各級政府少放煙火,以免民眾誤認為官家帶頭鼓勵,也節約公帑。  .修訂法規,限制販賣的機構(或商店)、購買的條件與數
2023年,民國112年,就要到了。大家新年快樂,請接受我的誠摯祝福,願諸位順遂平安。 往昔在更換日曆本之前,都會去書局買「賀年卡」,寄給許多親戚、師長和朋友。現在受惠於電腦、數位相機與網路的進步,這些年就自己製作虛擬賀卡,藉由電子訊號疾速又廣泛地發送,還免貼郵票。圖案設計算不上專業,請多包涵,畢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偶然在油管(YT)瞟到一則立法委員[謝龍介]的演說影片(註1),內容在為國會改革宣講,並批判當前的執政黨。他全程使用河洛話,並展現其說話的特色,時常帶入俚語、俗諺或古賢格言,然而我猜小編由於修為不足而產生誤會,以致字幕出現一些錯誤。[謝]立委的河洛話頗被引為學習之模範,唯恐
Thumbnail
逆風奔跑前行,堅信答案就在前方。
Thumbnail
就鄙人的印象,把「啟事」寫成「啟示」較為常見,反之則不多。我不懂為什麼,因為「示」字較好寫嗎?還是把「啟示」理解成「告示」了?
Thumbnail
今á日咱beh來紹介ê語詞是沿路,沿路ê意思to̍h是kui chōa路,tī路--ni̍h,咱做例來解說ta̍k ê to̍h真好理解:「早起去peh山,沿路ê風景真súi,空氣mā真好。」「旅行ê siāng尾1日,已經無預定ê行程,goán沿路nā看tio̍h siáⁿ心適ê所在,to̍h隨時
Thumbnail
《早春尋李校書》(818年) 中唐 · 元稹 款款春風澹澹雲un5,柳枝低作翠櫳帬(裙)kun5。 梅含雞舌兼紅氣,江弄瓊花散綠紋bun5。 帶霧山鶯啼尚小,穿沙蘆筍葉纔分hun。 今朝何事偏相覓,撩亂芳情最是君kun。 這裡來說兩個疊詞! 款款.徐緩貌。唐杜甫《曲江》詩:“穿
Thumbnail
《紅錦帶花》,宋 楊萬里 天女風梭織露機,碧絲地上茜欒枝ki。 何曾繫住春歸腳,只解縈長客恨眉bi5。 節節生花花點點,茸茸曬日日遲遲ti5。 後園初復無題目,小樹微芳也得詩si。 叚字的論證: 先看「叚」字孳乳家族字群釋義: 叚:《集韻》舉(ku2)下(ha6)切,𠀤音
前幾天教小朋友功課,看到了幾個錯字,唸了幾句後順便叫他訂正。回頭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說「錯」字呢?錯有不對的意思嗎? 於是立刻和小朋友一起想「錯」的造詞,有錯誤、錯失、過錯、認錯等等,上述都有不正確的意思。但我又想到交錯、錯身而過、錯落有致,甚至連「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都想出來了,可是這
現今母語推廣的熱度越來越高,不論是個人興趣,或是保留文化的使命感,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上,總免不了想要寫下來。而一些前輩老師,還有博學多聞的學者專家,也提供了很多台語文的書寫方式。 在簡單整理過後,目前現行大致可以分成三類,即全漢字、半漢字半台羅,以及全台羅三種。為了更清楚說明,就
Thumbnail
每天打開手機,就會有大量的訊息、影片透過社群平台傳到我們的眼裡,簡體字也隨之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我實在不喜歡簡體字。 有人說簡體字有易書寫易學習的優點。我不否認簡體字少了一些筆畫,寫起來省時便利,但在現代,幾乎人人用鍵盤輸入,少有手寫的機會,這項優點早已不再重要。而說容易學習,那可未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偶然在油管(YT)瞟到一則立法委員[謝龍介]的演說影片(註1),內容在為國會改革宣講,並批判當前的執政黨。他全程使用河洛話,並展現其說話的特色,時常帶入俚語、俗諺或古賢格言,然而我猜小編由於修為不足而產生誤會,以致字幕出現一些錯誤。[謝]立委的河洛話頗被引為學習之模範,唯恐
Thumbnail
逆風奔跑前行,堅信答案就在前方。
Thumbnail
就鄙人的印象,把「啟事」寫成「啟示」較為常見,反之則不多。我不懂為什麼,因為「示」字較好寫嗎?還是把「啟示」理解成「告示」了?
Thumbnail
今á日咱beh來紹介ê語詞是沿路,沿路ê意思to̍h是kui chōa路,tī路--ni̍h,咱做例來解說ta̍k ê to̍h真好理解:「早起去peh山,沿路ê風景真súi,空氣mā真好。」「旅行ê siāng尾1日,已經無預定ê行程,goán沿路nā看tio̍h siáⁿ心適ê所在,to̍h隨時
Thumbnail
《早春尋李校書》(818年) 中唐 · 元稹 款款春風澹澹雲un5,柳枝低作翠櫳帬(裙)kun5。 梅含雞舌兼紅氣,江弄瓊花散綠紋bun5。 帶霧山鶯啼尚小,穿沙蘆筍葉纔分hun。 今朝何事偏相覓,撩亂芳情最是君kun。 這裡來說兩個疊詞! 款款.徐緩貌。唐杜甫《曲江》詩:“穿
Thumbnail
《紅錦帶花》,宋 楊萬里 天女風梭織露機,碧絲地上茜欒枝ki。 何曾繫住春歸腳,只解縈長客恨眉bi5。 節節生花花點點,茸茸曬日日遲遲ti5。 後園初復無題目,小樹微芳也得詩si。 叚字的論證: 先看「叚」字孳乳家族字群釋義: 叚:《集韻》舉(ku2)下(ha6)切,𠀤音
前幾天教小朋友功課,看到了幾個錯字,唸了幾句後順便叫他訂正。回頭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說「錯」字呢?錯有不對的意思嗎? 於是立刻和小朋友一起想「錯」的造詞,有錯誤、錯失、過錯、認錯等等,上述都有不正確的意思。但我又想到交錯、錯身而過、錯落有致,甚至連「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都想出來了,可是這
現今母語推廣的熱度越來越高,不論是個人興趣,或是保留文化的使命感,在學習語文的道路上,總免不了想要寫下來。而一些前輩老師,還有博學多聞的學者專家,也提供了很多台語文的書寫方式。 在簡單整理過後,目前現行大致可以分成三類,即全漢字、半漢字半台羅,以及全台羅三種。為了更清楚說明,就
Thumbnail
每天打開手機,就會有大量的訊息、影片透過社群平台傳到我們的眼裡,簡體字也隨之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我實在不喜歡簡體字。 有人說簡體字有易書寫易學習的優點。我不否認簡體字少了一些筆畫,寫起來省時便利,但在現代,幾乎人人用鍵盤輸入,少有手寫的機會,這項優點早已不再重要。而說容易學習,那可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