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閱讀書目(中)
經濟的多元樣貌
去年在修「不動產經濟學」期間不經意閱讀了幾本與「新自由主義」有關的書籍,對自由經濟在時間與空間地理上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有初步的概念,前面二本便是圍繞著這個主軸,第一本是經濟的縱向歷史發展,第二本是橫向的地理影響。接著二本探討合作經濟,參考需多歐洲經驗,也提供我們自由經濟以外的思考。
《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
這本書有專篇心得筆記,雖然現在回頭看有很大的篇幅其實跟書籍沒有太多關連,但還是請直接
點擊觀看。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直白,這本書取材自作者彼得‧希夫 Peter D. Schiff與安德魯‧希夫 Andrew J. Schiff的父親艾爾文.希夫在一次全家開車出遊時為了消磨時間,給兩個兒子講的「魚的故事」,是帶有經濟學基本知識的有趣故事。書籍以圖畫書的方式解說各種概念,每個小故事都是類比人類發展史的某些階段,說明經濟發展過程,然後連結到真實事件或社會情況,非常簡單易懂。
《流動、掠奪與抗爭:大衛.哈維對資本主義的地理批判》
太好惹,這篇也有專篇心得筆記:
請進。一週內生這麼多字有點靈感枯竭,雖然知道應該每天分配一點養成自律好習慣也才能累積素材,但就是忍不住拖到每個月月底(怎麼開篇就在懺悔惹?)。
作者鄒崇銘老師的《
流動、掠奪與抗爭》與《
跟著大衛.哈維讀資本論》都像是讀者的閱讀筆記 ,這本書主要梳理大衛.哈維歷來的著作,並比較類似的研究。書中的七個篇章做歸類,看得出作者想在每篇開頭引述一個城市的狀態帶出接下來要介紹的概念,但我覺得作者很努力的想要疏理各種理論,並且和既有的城市經驗連結,但這本書不過八萬字卻要濃縮二十幾個抽象的理論概念,光是名詞解釋就要花費許多篇章,以至於資訊量龐大的讓人難以消化。書中時不時用圖表整理理論概念,但其實還是需要花很多時間思考理解。內容很硬相對難讀,不過在看完後整理筆記反覆翻閱時,覺得這其實是本蠻適合剛踏入大衛.哈維理論世界的初學者的入門書。
《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
這本書是在
獨立出版聯盟舉辦的書展中看到就被吸引閱讀的。作者陳怡樺在參加了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臺南分社的合作教育課程後,在2016年透過群眾募資前往合作運動起源地英國採訪當地29個合作社及機構,整本書比較偏向採訪報導,就個合作經濟單位做簡單的介紹,閱讀起來十分輕鬆。但也因為書裡沒有特別介紹什麼是合作社、什麼是合作經濟,對於合作社如何運作、社員入社後的工作及獲利分潤模式、持股的概念,以及跟一般的公司、協會有什麼差別,其實都無法從書中得到解答。
不過令我覺得新鮮的是,書中介紹的案例除了以消費為主的合作社外,也有一些是社區合作形成的經濟體,以在地勞動力推動交通、能源、經濟、居住等,例如:布里斯托爾港周圍運營的
Bristol Ferry,集結在地渡輪經營者投入部分資金提升服務品質;同樣在布里斯托爾當地社區以在地貨幣
Bristol Pound跳脫自由經濟下產品無限上綱的競爭,創造另類的在地經濟價值;
Energy4All透過社區股份籌措發展資金,促進社區在地綠色能源生產與營運;當然也有如Abeona住宅合作社,以「使用」取代「所有」的方式經營居住空間。關於合作住宅,下一本書有更多的案例介紹。
另外,前年在OURs舉辦的一場探討合作住宅的講座中聽聞臺灣也有
合作社法,但實際運作受到融資、稅務等機制限制較難普及。這本書也能提供許多關合作社經營的想像。
《互住時代:打造社區共融生活的合作住宅》
這本書是去年難得閱讀的紙本書,書中介紹許多「合作住宅」的案例。本書原文作者方孟珂(Michael LaFond)及拉瑞莎‧茨維特科娃(Larisa Tsvetkova)為
id 22創造性永續協會(id22: Institute for Creative Sustainability),協會以德國柏林為基地推動各種創新的社區倡議計畫。這些計畫重視地方自發性,不僅限於居住使用,也有許多利用社區空地或既有建物作為文化中心、農耕經營等案例,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都市空間營造方法。而臺灣出版則由
OURs都市改革組織編譯,OURs是倡議空間政策為主軸的非營利組織,關注土地、住宅、都市開發、歷史保存等議題,在推動住宅政策改革、社會住宅等都扮演很關鍵的角色,近幾年則致力推動「合作住宅」,這本書也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版。
什麼是「合作住宅」?我的認為是介於自由市場的「商品住宅」與政府提供的「社會住宅」之間的居住方式。等等,我似乎還需要為「社會住宅」加註釋,社會住宅與國宅或合宜住宅最大的差異在於所有權歸屬政府,不論由誰經營,居住者都只能承租使用而不得買賣,社會住宅的興建、經營成本與收益不論賺賠都歸政府。
合作住宅則是將合作經濟套入居住模式,它不屬於政府也不是可以被自由買賣的商品。有點跳脫想像,尤其我們習慣商品化的房屋市場,而這本書的優點是除了美美的案例空間圖外,書中也較少了許多案例建立的機制,最常見的是由法人持有不動產的所有權,入住的自然人可能是單純租賃者,也可能為持股人——有投資資金並可以分潤者,但只能買賣股權而不能交易住宅本身。合作住宅的另一個特色是大多數會強調居民自治或共同參與,概念是將一般公寓大廈的「管理維護」從金錢資本替換成社會資本:以居民參與分工方式取代委託物業管理公司、節省居住成本;以消費合作社模式經營商業空間籌措經費、建立社區自主經濟循環。書中也介紹土地與金融政策如何輔助合作住宅的機制建立,是值得一翻再翻的案例參考書。
我想我們無法複製他國的模式,但仍舊可以作為推動多元居住的參考,雖然覺得這本書的資訊雖然有些破碎,沒有相關背景其實有點難理解行程背景與為什麼要這麼做,但覺得它提供了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想像,是可以推廣給大眾的書。
跳脫編年的主題史
對,我也很想問,怎麼又是歷史?我也今天才知道原來我這麼喜歡看過去的故事。
《光天化日搶錢:稅賦如何形塑過去與改變未來?》
這是一本從稅務觀點看歷史的書,人群聚成社會後的團體生活有很多事務的支絀因與個人無直接關係,所以無法以直接消費的方式讓單一個體支付相對應的金額,例如社會福利與教育以及社會保護的國防與消防等等都是一種社會集體支出,為籌措該筆經費而徵收的便是稅費。國家要向誰徵收這筆稅費,富人、戰俘,還是在國土範圍內工作或生活的所有人?要如何徵收,清點戶口以落戶人口數——姓氏的產生;以房屋樣式向窗戶、煙囪課稅——街景改變的原因之一;還是從源頭扣繳——向所有的收入(所得、消費)收稅?這些稅費稽徵又會對人民造成什麼影響?都是直得思考的問題。
另一方面,課徵稅賦是只為支出考量,還是也可以作為社會資源的分配手段——累進或單一稅率的設計向富人徵收較高額的稅費;或是向資產階級非屬勞動付出的所得課稅——地價稅:自然資源的持有價值不應全屬私人、增值稅:土地價值上漲應屬公共投入而非個人努力。特別喜歡這一部分的思維哲學。
書中也提到稅賦與革命、戰爭甚至疾病的關聯,覺得很適合搭配〈
時間的女兒〉podcast一起收聽。其中提到現代民主國家的形成在歷史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是分配稅賦的支出,做有效的公共投資,這個概念在《
小島經濟學》的自由經濟演化簡史中能更直覺的理解。
《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這本書分了22個主題,每個主題分別請了不同的作者來介紹臺灣的電影發展。本來以為會看到像《
錯置臺北城》(啊,好像絕版惹)中描述黃春明電影〈
兒子的大玩偶〉以影像畫面呈現出舊時的城市面貌與地景變化,閱讀後才發現書中撰寫的題材非常廣泛,其中不乏探討臺語電影的興起與沒落背後代表的資金挹注與政權變化;歌仔戲的現場表演到搬上螢幕的轉型發展;金鐘獎、電影展扶持的新興創作如何培養新一代的作家及遭遇的困境;紅遍數十年的瓊瑤影視反映作者怎麼樣的個人人生經歷;以及如二二八、白色恐怖等事件闡述隨資訊及考證技術成熟連帶的影像表現的差異。是一本探討藝術表現與社會氛圍、政經時代、技術等因素之間的關聯的書籍,也是我平時不太容易接觸的類型,讀起來很有趣。
另外在附錄中請到在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任職的林亮妏談「數位修復」的技術與倫理,其中談到修復後的電影呈現的樣子應該如同首次觀眾見到的樣貌,還是如同影片創作者想呈現的樣貌;數位化時是否應為了使放映效果良好而修改畫面、更改字幕樣式還是應該保留原本的錯誤等等問題,都讓我覺得很像在看修復歷史建築時的掙扎,有種跨領域的同理,十分有趣。
《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
為什麼這本書會歸類在主題歷史呢?這本書得作者安德魯‧詹金森ANDREW JENKINSON是一位胃繞道手術醫師,其實扣除第三部分很像訪間健康書籍似的訓誡外,書中有很多從人體器官、經濟、社會演化過程探討現代飲食方式的研究,是否正確我無從判斷,但這些以人體研究及調查資訊為基礎的飲食論理讓我覺得很新鮮有趣。
關於性別與教養焦慮
關於性別,常看到網路上論戰父權及女性主義,我自認自己情感道德觀有點低落到與所處的社會標準脫軌,以前覺得這或許和成長背景有關,最近卻越來越覺得可能比較偏向天生的,但無論如何對於這些觀點背後的成因仍是很感興趣,後面介紹的書籍從社會群體與性別剝削,到家庭、親子關係到個人焦慮,議題上大致由大到小排列。
《當女孩成為貨幣:一位社會學家的全球超富階級社交圈臥底報告, 揭開以性別、財富與階級不平等打造的派對勞動產業赤裸真相》
這本書的作者
艾希莉.米爾斯 Ashley Mears是位紐約大學社會學的博士,在學期間兼職過模特兒而使她有機會接觸掌握容貌資本的公關。抱著好奇與研究精神,她向這些夜店公關聯繫,跟著公關與女孩們進入上流社會的夜生活。這本書以田野調查附加社會學理論的方式呈現,作者在書中並沒有大力指責性別不平等,而是藉由一段時間密切的接觸、融入與觀察呈現VIP社交圈中的消費情形。其中充斥著各種專門販賣給非常富有的人的極高價「特殊商品」,這種消費行為與我們熟知的經濟學(供需法則)及大眾消費主義有很大的差異,而這些特殊商品最常見的便是容貌符合「模特兒等級」的年輕女孩所圍繞出的場所氛圍。
書中描繪的上流社會的夜生活很少涉及直接將女性商品化這種簡化的關係,更多得是藉由收集「頂尖容貌」的女性彰顯自己擁有的特殊地位。閱讀完後覺得書中的角色關係大概可以分成三類,一是擁有這種特殊容貌資本的女孩,她們或懂或不懂、或利用或被利用的接觸上流社會,多數女孩樂於以自己姣好的容貌從中獲取想要的東西——異於常態的玩樂方式、人際關係、優越感,而書中也指出這種看似合意的相互利用其實正是剝削發揮成效的最好時候。然後是維繫模特兒女孩與富人夜生活的公關,這些公關有很高的比例來自非白人種族,這並非單純的種族歧視可以描述,因為種族和階級特殊性而被認定為「外人」的公關暨無法參與,卻又輕易掌握獲得豐富社會資本的特權。最後是握有金錢資本消費者們,作者幾次參與富豪奢華的香檳宴,大肆揮霍財富並帶有強烈的競爭性。
這本書有很多可以談的內容,有機會想整理單篇心得。
《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
如果《
當女孩成為貨幣》是隱晦地描述掌握資源權力者利用階級結構,刻意營造出合意的假象以消費他人外貌、彰顯經濟實力與社經地位,那這本《隱形性產業》就是赤裸的寫下利用社會對性別、族群的不平等,迫使他人成為商品的過程。作者白曉紅是位定居英國的文字工作者,與前一本書一樣,作者潛入英國移民性工作者的生活圈,暗訪那些未受法律保障、遭結構性剝削的女性。
書中比較多是個案故事,但藉由這些故事作者也談到許多來自東歐、中國等人口輸出國本生的就業問題,也談到英國的政策如何促使移民落入更糟的處境,而這也不僅僅是性產業該不該合法的問題。就像在閱讀《
奴工島》時一度覺得為什麼必須用我國資源救濟在母國待不下去而來「非法」就業的移工,我想在英國法律不願面對的背後多少帶有一些排外的概念,但閱讀這類書籍時,常會想到
林立青的《
如此人生》文案這麼寫到:臺灣人笑貧又笑娼,笑貧就可以不去面對社會不公,笑娼就可以無視於結構壓迫。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 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
作者吳曉樂擔任家庭教師時見聞的很多家庭(奇葩)故事。能請得起家教的家庭,在生活上必有一定的水準,多數家長期望的是較高的教學品質能達到成績進步的結果,但書中的故事與學業「成功」八竿子打不著,沒有任何方式教你拿一百分、考上臺大(雖然作者是臺大法律系),更多的是作者在與學生教學之間觀察到的問題,這些學習或是學生的問題背後都是一個或多個家庭問題的反射。
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生小孩?這個問題這幾年一直在我腦中徘徊,我很幸運的不用在過年期間面對親戚關懷,但曾有同輩在面臨這類問題時分享她父母的質疑——因為不可能想清楚,以想清楚再做為藉口而不做是一種不負責任。這邏輯合不合理有待商榷(而且覺得或多或少是父母想以自己很負責把你養大了作為情緒勒索的說詞),但父母對孩子的責任與愛是否自然而然、與生俱來?一邊閱讀會一邊思考故事中這些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是否能直接歸為愛的表現?就作者的觀察,認為許多家長們更傾向把孩子視為所有物,我覺得其實即使是父母,也常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學習如何愛孩子。
作者在後記也寫了自己的故事,並說明這本書所選的故事在作者心裡都代表著一種「典型」:父母犧牲自己的人生為子女換取高水準的學習環境,卻也變相是將自己的期待強制加諸在孩子身上;以孩子的成績評價自己是否為成功的母親,卻往往忽略孩子的本質是分數無法反映的;家境富裕、智商高的學生在父母雙方的親戚將他作為攻擊彼此的旗子的環境中迷失自我;父母、親戚間對同儕的比較心態,如何抹殺學生的差異性及天份;當然也有母親在伴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經歷,在妻子、母親甚至是媳婦的角色中面對來自外界的衝突,卻也避免將自己承受過得不好經歷帶給孩子。
我們所經歷的學校教育,或許是在歷史發展上經過多次嘗試後被認定是當下最「有效率」教學方式,但這樣一體適用的方法卻常常忽略個人特質,更從未考量生長環境。我們習慣找尋標準答案或依循成功方式,但在學習的路上一樣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一個世俗眼中的成功模範,也可能將一個孩子的天賦摧殘殆盡,而後者卻少人關心。閱讀這本書時,也像是在自己身上探尋那些在學生時期留下的傷疤,思考它們是如何生成的又能如何治療。
還有一個值得討論的部分是這些故事中幾乎缺乏「父親」的角色。我曾在〈
像陳晉文這樣的台灣男人〉文章中看到作者解析〈俗女養成記〉中女主角的父親,我覺得劇中這位善於表達愛意,積極參與女兒成長的父親是位「非典型」的臺灣男性。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父親」極少參與孩子的教育甚至成長,更有一些故事中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考好、成功的小孩才有被愛的資格。就我自己的成長環境,我認為爸爸難以走入家庭才是常態,我們其實無法過於苛責單一個體或性別,但就如作者期盼在教學路上,有一天能走入一個家庭看到父親不只是經濟上的角色,也是參與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環。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
這是一本有點懸疑的家庭故事集,總共四個故事環環相扣,結構上有點像《
13・67》(?)。故事圍繞著一些家庭關係的問題,有人看起來光鮮亮麗、人見人愛,但一旦出現「瑕庛」便似乎不可被原諒的糟家庭遺棄;也有人在成長背景的先天條件充滿瑕疵,卻幸運的在長大的過程中融入社會。在故事中可以看見各種對「母親」這個職業的挫折、犧牲及焦慮,也會讓人不禁思考過去常聽聞媽媽對子女「無私的付出」是如何地違反人性與邏輯?
《上流兒童》
這是一個有「教養焦慮」的媽媽的故事,作者是寫《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吳曉樂。故事沒有過多描述婚姻與家庭的倫理觀念,女主角的從成長、交往到步入婚姻、教養孩子,從來沒有人告訴女主角該怎麼做,而女主角在網路上、媽媽社群中所查詢、學習的案例,反而造成他更深的焦慮。科技進步讓我們能夠輕易獲得更多資訊,當許多人明亮的生活陳列在自己面前便容易克制不住比較的心態,甚至檢討起自己為什麼比不上他人。
其實我覺得父母是一種孤單的職業,作者在劇情和心境的掌握都蠻有技巧的,書中以女主角的視角描寫很多在抉擇時的孤獨及掙扎——自己的人生尚且可以追責過去的環境,誰對過去那些自己無法掌握的事情沒有遺憾?但孩子的未來卻必須掌握在我的手中,所以更加步步為營。只是暫且不論什麼是「成功」,那些邁向成功的方式,又有多少帶了「幸存者偏差」的陷阱?
我仍然不太懂為什麼要為他人(孩子)的人生負責?或是為什麼要將自己的遺憾寄託在他人(孩子)的人生中?我甚至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人生規劃要有婚姻的里程碑?但覺得閱讀這本書會對努力經營家庭的女性有更多的同理。
中場休息again
我也很驚訝,居然還有(中),真是沒完沒了越挖越深的坑,越寫越想掐死那個沒有即時整理心得筆記、債留未來的自己。
不過覺得值得分享的一點是,性別及家庭議題是我去年新碰觸到的領域,覺得使用讀墨的另一個好處是比起降低書籍購買價格的「勸買」機制,讀墨更會舉辦各種活動來「勸讀」。讀墨不論是使用者等級、紅利點數都不是單從購買金額累積,更多的是以閱讀時數、完讀數量或書籍評論賺取,而每個月會舉辦不同主題的閱讀馬拉松活動,增加不同領域的觸及率,除了紅利點數的獎勵外也藉由數位小徽章的收集增加使用者的參與意願,也因而在去年接觸了許多不常閱讀的類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