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班會課時跟導師班學生們聊起最近的讀書狀況,幾位學生們嘰哩呱啦抱怨著為什麼要學文言文?
我也反問他們:為什麼不學?
學生們說:看不懂而且也用不到啊!
我說:你們覺得學習是什麼?如果學習只為了考試,那是不是太無聊了?
#學海無涯,不該被框架在校園內
確實,我也承認,國高中時的自己,大概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成績很好的學生,但這些封號對長大後的我有什麼意義嗎?我發現還真的沒有。把時間精力放在學科的我,長大後才發現失去的還真不少,少了很多深入探索興趣領域的時間,也少了很多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我發現我的見識是很淺薄的。
如果學習只為了每一次的考試,考完試就結束了,那真的太無趣了。人之所以學習,是因為求知的慾望、學習中帶來的一點一點的成就感,以及因為一點想法轉變而興奮的自己,如果能轉換面對學習的心態,試著用宏觀與一探究竟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個學習機會,每個領域都有其樂趣所在不是嗎?
我希望我的學生們,能保持對學習的熱忱與開放的心態,才能放心讓他們畢業去面對變化萬千且多元的社會。
#工作後漸漸忘了學習的感覺
曾聽一位朋友分享說,求學階段時我們為了一個新的知識激發學習的動機,也會為了學會一項技能從零開始反覆練習,但進職場工作三五年後,原本充滿熱情的我們也會漸漸發現工作上很多是重複的事項、或是每年固定要執行的計畫,這些是讓我們工作得越來越像社畜的原因,因為沒有新的刺激讓我們激起學習的慾望,也就無法在工作上點燃熱情了。
於是他決定每年都要學習一項新事物,而這個事物是跟自己專業領無關的,不用學到專精,目的是讓自己完全成為一位『初學者』!例如:當個鋼琴初學者、又例如學習一個新的語言、一個新的電腦軟體、嘗試新的運動等等,重新找回學習者的初心,透過從無到有的學習過程能讓生活保持新鮮,且能讓學習的慾望源源不絕,長期下來無形之中又幫自己累積了各項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