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只要積累學識、鍛鍊技能,在職場上嶄露頭角並非難事;現今,光擁有亮眼的學歷與成就還不夠,懂得經營人際關係,已成為求職、升遷與獲得重用的關鍵。你是善於交流的人嗎?一起修習三大攻略,管理你的人脈,成為跨世代的意見領袖!
勇於交談
根據調查,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會憑「第一印象」與他人互動。其實,拋開既有定見、敞開心胸交流,就有機會打開友誼之門。
韓國律師金有真,在半工半讀的求學時期,經常寫信給景仰的業界人士,請教關於法律的問題。她原以為那些信件會石沉大海,沒想到,陸續收到友善的回覆。鍥而不捨的魚雁往返,不僅讓她學到許多新知,還有人向她提出邀請:「我們常一起吃早餐,不少法官、律師都會參與,分享彼此的工作經驗。如果妳有興趣,歡迎加入。」
日後,那群早餐會上結識的夥伴,在金律師出社會後,成了與她相輔相成的良師益友。建立關係的第一步,就是「勇於交談」,讓主動而不失禮貌的善意,成為彼此的第一印象,同時敦促自己跨出舒適圈,練習與不同特質的人相處。
樂於給予
然而,單就與人接觸,無法建立真實的連結。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真誠地奉獻,內心才能得著滿足。」
在英國,有一位一百歲的女士貝莉,每週至少會花四小時在咖啡廳協助收銀。多年前她的丈夫離世,頓時失去重心,直到她開始在咖啡廳服務,才找回生活的熱情。凡是常客,都將貝莉當作老朋友,總要和她打聲招呼;咖啡廳經理也被她的精神鼓舞,不吝讚許:「貝莉總是看見需要就去付出,簡直太棒了!」因著貝莉的慷慨,這間咖啡廳供應的不單是飲食,更是跨領域的交流空間。
若缺乏良善的動機,只想著追求私利,心靈將常感空虛;反之,樂於分享的人,卻能發揮影響力,形成正向循環的人際關係。
精於管理
無論遠近親疏,若期待關係細水長流,就必須加以管理;而管理人際關係的金鑰,在於勤勞地經營。定期聚餐、共組讀書會,或是為對方引薦資源,皆是經營關係的好方法。
企業家艾倫就是絕佳實例。每週,艾倫都會將讀過的知識內容彙整,從中挑選三至五則優質的文章,寄送給他的客戶,並在信中註明「為你精選」;後來艾倫參加一場餐會,大夥自我介紹時,那些他名片夾內的客戶,全都瞭然於心地驚呼:「原來你就是艾倫!」
起初,客戶對艾倫的印象不深,彼此只有交換名片;但自從每週閱讀電子郵件,艾倫的名字漸漸如同老朋友一般,讓客戶產生親切感。精心管理人脈,讓制式化的聯絡資訊,變作友誼的恆溫器。
人脈經營之先,是自我經營。讓我們從「交談」開始,成為關係的開拓者;培養「給予」精神,立下關係的美好根基;勤於「管理」人脈,用心為每段情誼施肥與澆灌,等候結實纍纍的豐收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