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意過「你孩子思辨的能力」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柬埔寨事件,讓許多希望能快速成功的年輕孩子,陷入到人生的危機,並認為如果可以在短時間內,達成社會大眾所期待的「成功」,將會光耀門楣、成為有能力的人。
也因為受到外在因素「高薪、輕鬆、話術」的吸引,以及內在因素「工作經驗不佳、生涯探索未定、甚至是家庭、朋友、社會期待」,常常讓我們容易「跟著情緒走」,而難以進行較深度的「思辨」。
但往往,在網路媒體自動奉上,每個生命都是食指瞬間滑動的年代,許多訊息都是被動的接收,在此時,思考並辨別訊息的能力,就變得格外需要被珍惜。
然而,你有留意過「孩子的思辨能力嗎?」
  • 那個思辨是,當孩子告訴你,他要當的Youtuber時,
你是緊張地告訴他「不可以!」,還是可以有耐心的陪他談談關於他對Youtuber的想像。
  • 那個思辨是,當你看到孩子不斷的在刷抖音與IG時,
你是像個快要炸開的壓力鍋,告訴孩子「現在!馬上!不要再玩了!」,還是可以跟孩子討論抖音與IG吸引孩子的地方?
  • 那個思辨是,當孩子告訴你「我喜歡XXX,我想跟他告白」時,
你是突然放大瞳孔,緊張地告訴孩子「你才幾歲!現在就想談戀愛!考試成績很好膩」,還是可以好奇孩子的愛情世界,了解他發生甚麼事了?
我們的腦有個「前額葉皮質」部位,主要負責協助我們進行計畫、決策、對事件的判斷與處遇想法,更是協助我們進行思辨時,重要的認知能力控制中心,但這個部位的成熟卻是約莫25歲。
然而,在孩子長大的歷程中,你有巧妙的訓練你孩子「前額葉皮質-思辨的能力嗎?」因此,你願意好奇探問孩子做決定背後的因素。
如果還沒有開始,請記得「留意你孩子思辨的能力喔!」
圖-攝影師:Collin Guernsey :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791654/
avatar-img
19會員
16內容數
本專題透過筆者訪談現代繼母真實的生活概況,並以十二條守則,端看繼母在社會角度的定位、夫妻關係、姻親關係、自身關係;並希望透過本專題,讓身為繼母的你,或是您身邊朋友正處於重組關係,提供多一份提醒與思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販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某一次講座當中,有個母親分享,他為了要跟孩子培養聊天時間,以及讓孩子懂得反省自己與瞭解自我優勢能力,於是母親每天睡前都讓小姐弟分享「今天在學校三件好棒棒與沒有好棒棒的事。」 母親說:「我就當跟他們聊天,也讓他們去回顧每天的生活自己很棒的表現,與需要反省的地方。」 姐姐很珍惜這樣的時光,因為那是可以
嘿,臺灣史上最長的年假,而這十天,你好嗎? 初五的時候,久違的朋友傳了這封訊息給我,「這幾天我都覺得悶悶的,可以感受到別人對我的不友善。」 我是過年忙前忙後大掃除的那個人、也是負責準備供品祭拜的那個人, 更是年夜飯總是忙到最後一刻、洗碗洗到最後一刻的那個人。 而我不知道,這樣努力的我,假期過的好嗎?
在某一次講座當中,有個母親分享,他為了要跟孩子培養聊天時間,以及讓孩子懂得反省自己與瞭解自我優勢能力,於是母親每天睡前都讓小姐弟分享「今天在學校三件好棒棒與沒有好棒棒的事。」 母親說:「我就當跟他們聊天,也讓他們去回顧每天的生活自己很棒的表現,與需要反省的地方。」 姐姐很珍惜這樣的時光,因為那是可以
嘿,臺灣史上最長的年假,而這十天,你好嗎? 初五的時候,久違的朋友傳了這封訊息給我,「這幾天我都覺得悶悶的,可以感受到別人對我的不友善。」 我是過年忙前忙後大掃除的那個人、也是負責準備供品祭拜的那個人, 更是年夜飯總是忙到最後一刻、洗碗洗到最後一刻的那個人。 而我不知道,這樣努力的我,假期過的好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妥善運用前額葉的功能,它將會是我們未來的關鍵.. 前額葉是大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負責許多高級功能,包括決策制定、規劃、社會行為和自我控制等。要正確地應用前額葉的功能,可以考慮以下幾個策略: 1. **持續學習和挑戰大腦**:參與需要複雜思考和決策的活動,如學習新技能、解
判斷力,作為一種思考能力和行動能力,影響著我們在面對各種情況下所做出的決定。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看似叛逆或漫不經心的國中少年們在想些什麼呢
Thumbnail
在當今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世界裡,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資訊的爆炸,孩子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各種選擇和困惑。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家庭成為了培養孩子判斷能力的主要環境。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判斷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教育孩子思考和判斷的任務是每位家長的責任與使命。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更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夠自信地做出正確的抉擇。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家長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答案。透過提出開放式問題,鼓勵他們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是否有錢,因為財力可以塑造環境,也能創造資源。 也有人說小孩的起跑點在於父母的智商,如果父母皆是高學歷或聰明過人,那小孩肯定也不會笨。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頗有根據與邏輯,只是可曾想過如此會讓小孩對父母抱有希望或怨懟呢? 曾經聽聞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尚可的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夠妥善運用前額葉的功能,它將會是我們未來的關鍵.. 前額葉是大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負責許多高級功能,包括決策制定、規劃、社會行為和自我控制等。要正確地應用前額葉的功能,可以考慮以下幾個策略: 1. **持續學習和挑戰大腦**:參與需要複雜思考和決策的活動,如學習新技能、解
判斷力,作為一種思考能力和行動能力,影響著我們在面對各種情況下所做出的決定。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看似叛逆或漫不經心的國中少年們在想些什麼呢
Thumbnail
在當今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世界裡,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資訊的爆炸,孩子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各種選擇和困惑。而在這個關鍵時刻,家庭成為了培養孩子判斷能力的主要環境。家庭教育在培養孩子判斷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教育孩子思考和判斷的任務是每位家長的責任與使命。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更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夠自信地做出正確的抉擇。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家長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答案。透過提出開放式問題,鼓勵他們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