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魔蟲人間》陳浩基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同本書對陳浩基簡介是以「左手寫《遺忘‧刑警》,右手寫下《魔蟲人間》」稱之,同有默契,我也認同如此劃分。陳浩基在擅長的推理及驚悚可以俐落地分開處理,自然也能與之合併,而《魔蟲人間》正是他用「推理外皮的驚悚小說」為我們帶來的最新力作。


細究《魔蟲人間》,網路上依然能找到在明日工作室出版的口袋書版本,那亦是第一集的原型。即便不經由後記得知兩本創作時程是怎麼反應作者寫作狀態,我認為一二集有著實差異,可從故事架構可以看出端倪。第一集敘事手法相對簡單,角色心境著墨有限,讀者們齊一列隊進入故事,毫無障礙,讀得順暢但似乎卻顯得少了什麼。這個針刺般的疑惑在第二集便獲得解答。第二集可以說是第一集的升級版,劇情設計更為複雜,隨登場角色增加,第一集薄弱的世界觀愈發清晰。我們更能從作者之所以要設計這些特殊種族是不是有意暗示什麼為方向去揣測。在我們所見只是冰山一角,能勾引讀者往下探究的衝動,第二集來來回回劇情疊加,成功做到引人入勝進入陳浩基世界。


不曉得這算不算作者習慣或某種偏執?陳浩基的推理總會在故事最後再進行「翻轉」,同理,《魔蟲人間》(不論一二)也以此操作,但或許是故技重施,我倒認為第二集的翻轉驚艷程度已不如第一集,即便第二集劇情精彩程度更勝第一集。此外,陳浩基也提到,《魔蟲人間》未來有發展長篇的規劃空間,從一開展至二,便當發得爽快,這讓身為讀者的我不時感到訝異,好像故事隨時都可以終結在這一集。但也因為篇幅遞增,讓第一集主角「異子」裕行的角色性格更加深刻糾結。如果說第一集是為了創造及毀壞主角,第二集就是要在多方立場中找到主角的定位。


讀起來流暢之餘,也讓我思索驚悚小說帶給讀者的想像空間是否有限? 這源自即便作者再怎麼想呈現一片駭然畫面,所用之詞彙有限,讀者接收並且建構想像再怎麼說僅止於某個規模。如果不是從內心擷取的陰暗,而是強調畫面感,血腥、噁爛、驚駭,那就只成了義務性存在元素。這是不是代表,文字上的驚悚表達依然有限,我們還是得靠圖像去輔助,甚至提升一個層級?


整體來說,一二集節奏偏快,可讓讀者一鼓作氣讀完的俐落完全歸功於作者對文字熟練度掌握。而且整個故事的核心「蟲族」對照「人類」在競逐社會資源這點上,沒有誰對誰錯的模糊界線讓劇情更具咀嚼性。面對反派不再只是反派的設定,反英雄更拉近我們與書中角色距離。儘管必須要以血腥撲鼻的視覺氛圍營造生命與畜生的差異,更能在這樣的道德拉扯中尋找角色追求的存在意義是什麼。是會讓人期待後續的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6會員
185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是一部充滿緊湊情節及細緻氣味描寫的臺灣犯罪小說。楊寧的天賦與失去弟弟的復仇行動,讓本書成為了作者對犯罪電影經典的重新演繹。程春金也是本書最有魅力的角色,對他的描寫可說是氣味四溢。全文敘事結構上很像戲劇的拍攝方式,猶如預告其影像化的可能性。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是一部充滿緊湊情節及細緻氣味描寫的臺灣犯罪小說。楊寧的天賦與失去弟弟的復仇行動,讓本書成為了作者對犯罪電影經典的重新演繹。程春金也是本書最有魅力的角色,對他的描寫可說是氣味四溢。全文敘事結構上很像戲劇的拍攝方式,猶如預告其影像化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第一季的作品,算有意思的題材(雖然也不是新的題材),就一位冒險者死了以後變骷髏人活過來的故事,而且他變成骷髏人之後持續獵殺同類(?)居然還可以進化,長出肉來變殭屍之類東東,最終還變成吸血鬼勒! 其實是有點胡鬧的作品,作者卻寫得很認真,而且世界觀還滿大的,除了主角的狀況以外,還有更多其他訊息
Thumbnail
2024第一季的作品,算有意思的題材(雖然也不是新的題材),就一位冒險者死了以後變骷髏人活過來的故事,而且他變成骷髏人之後持續獵殺同類(?)居然還可以進化,長出肉來變殭屍之類東東,最終還變成吸血鬼勒! 其實是有點胡鬧的作品,作者卻寫得很認真,而且世界觀還滿大的,除了主角的狀況以外,還有更多其他訊息
Thumbnail
這部影集改編自暢銷懸疑推理漫畫,但是衝著柳樂優彌追劇的我並沒有讀過原作,整部劇對我而言是很新奇的設定。一口氣追完劇後,整體感想一言難盡……
Thumbnail
這部影集改編自暢銷懸疑推理漫畫,但是衝著柳樂優彌追劇的我並沒有讀過原作,整部劇對我而言是很新奇的設定。一口氣追完劇後,整體感想一言難盡……
Thumbnail
這篇短文只是前兩集的小感,我原本就對吃人這個主題興致勃勃,但想再多閱讀一點資料,同時我訂的一本關於食人歷史的書籍也在等待書店發貨,屆時等把手邊資料閱讀並消化後會再寫一篇長字數的影評,還望各位知悉。
Thumbnail
這篇短文只是前兩集的小感,我原本就對吃人這個主題興致勃勃,但想再多閱讀一點資料,同時我訂的一本關於食人歷史的書籍也在等待書店發貨,屆時等把手邊資料閱讀並消化後會再寫一篇長字數的影評,還望各位知悉。
Thumbnail
閱讀數量 2022年10月閱讀總數為41本,其中12本為文字書,但依然是漫畫佔最多,10月最後一個星期放假,所以才可以瘋狂閱讀。 小說:6本 散文:4本 漫畫:26本,共9套 兒童文學:2本 繪本:3本 主題閱讀 10月的主題是回到故鄉,所以看了《你不能再死一次》和《鬼地方》,事實上兩本都是文學性很
Thumbnail
閱讀數量 2022年10月閱讀總數為41本,其中12本為文字書,但依然是漫畫佔最多,10月最後一個星期放假,所以才可以瘋狂閱讀。 小說:6本 散文:4本 漫畫:26本,共9套 兒童文學:2本 繪本:3本 主題閱讀 10月的主題是回到故鄉,所以看了《你不能再死一次》和《鬼地方》,事實上兩本都是文學性很
Thumbnail
也許讀完不那麼愉快,但,可以激起很多的漣漪,讓你反思很多的事情。我真的很推薦這本漫畫。(※我從圖書館借書)
Thumbnail
也許讀完不那麼愉快,但,可以激起很多的漣漪,讓你反思很多的事情。我真的很推薦這本漫畫。(※我從圖書館借書)
Thumbnail
曾以各短篇故事轟動一時,《奇奇怪怪》可謂近年最具代表性的驚悚恐怖類漫畫,不論是靈異、寫實、科幻、奇幻等類型,作者吳城垈皆能掌握故事調性,並且以天馬行空、出其不意的情節與結局驚艷讀者,展現他獨特的構思與畫風。
Thumbnail
曾以各短篇故事轟動一時,《奇奇怪怪》可謂近年最具代表性的驚悚恐怖類漫畫,不論是靈異、寫實、科幻、奇幻等類型,作者吳城垈皆能掌握故事調性,並且以天馬行空、出其不意的情節與結局驚艷讀者,展現他獨特的構思與畫風。
Thumbnail
故事原型為王登鈺在二○一三年獨立出版的同名繪本,黏稠的意象、濃烈的文字被重新烹調為漫畫,並由他的動畫團隊齊力加熱加料起鍋上桌。 怪獸、特攝迷必定能滿意的怪誕畫面經營,意外適合親子共讀的編劇調性。如此奇書應該要品味一下吧。
Thumbnail
故事原型為王登鈺在二○一三年獨立出版的同名繪本,黏稠的意象、濃烈的文字被重新烹調為漫畫,並由他的動畫團隊齊力加熱加料起鍋上桌。 怪獸、特攝迷必定能滿意的怪誕畫面經營,意外適合親子共讀的編劇調性。如此奇書應該要品味一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