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記載,亞當夏娃的兩個兒子該穩和亞伯,因為不公平的問題,引起爭戰兇殺,成為上帝創造人類以來第一宗謀殺案。另外兩個活寶雙胞胎以掃和雅各,也因著名利關係演變成仇人,一個要殺掉另一個。人類的起始,就有了戰爭;有了戰爭,就要用武力,或者攻擊,或者防衛。戰爭在人世間的歷史中,未曾稍歇。
在「諾曼地大空降」影集中,有一段的主題被冠以「為何而戰」,此乃大哉問。片中一個十八歲的美國兵,看著報紙告訴另一位不太會閱讀的同袍「他們說,德國人實在是非常非常壞的人,因此要打敗他們!」那位傾聽者問德國人為什麼壞,讀報的人聳聳肩說:「他們說的。」
「戰火浮生錄」這部法國片中,一位俄國士兵,原是大學教授,被徵兵到東戰場作戰。他在冰天凍地中有氣無力的行軍著,心中告訴他美麗的妻子說:「發動戰爭的人,是那些忌妒別人有幸福家庭的人!」不久之後,他被槍彈擊中,死不瞑目的倒在雪地中。
日本戰後小說「人間的條件」,是一位反對日本人對外作戰的作家所著。主人翁是作家自己的影射,他被迫參軍作戰,一直維持著高度的道德標準,拒絕為虎作倀。然而他的命運,卻是在戰敗後,逃亡在中國東北的山嶺平原間,受盡中國人凌辱,最後在夢幻愛妻的臉龐中,飢餓的凍死於荒郊中。
任誰都希望和平過幸福的生活,但在台灣的百姓,一直蒙在戰爭的陰影中。是誰要戰爭?統治者?爭自由者?有野心者?或者,歷史的命定終必如此?人都懼怕戰爭,但擁有戰爭機器者,都希望發動戰爭。強國統治者如此,弱國夜郎又何嘗不是?我們身為平民的,毫無置啄之地,只能祈禱遠離戰爭,平安度日。
我,曾是當兵的。在那段服義務役的日子,只覺一切是荒謬。我們需要群居,我們需要治理;但一個為戰爭目的而存在的團體,就脫離理性與道德,為的是要有殘忍的兇殺膽量。軍隊,是個什麼樣的面貌呢?我只是窺其一斑,卻似看到了全部。我想紀錄這一段特別的回憶文字,讓人知道珍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