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智慧學院 | 為何中國需要皇帝,美國不用?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皇帝的作用是甚麼? 為何中國對於帝制,有很強烈的需求,近代中國使用選舉產生領導人的制度,短期的反轉,都無法抵抗長期的趨勢。五千年的歷史,從秦始皇開始,2000年帝制的不斷更迭,始終綿延不斷。用中央集權制度,來統治諾大的中國,一定有其好處,中國也因此曾經稱霸全世界。這時候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美國不需要皇帝,也能夠達到今天的高度? 本文嘗試層層扒開,直指這個問題的核心。
皇帝的作用掌管生殺大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手段,可以擺平各種利益衝突。當皇權被削弱,擺不平丞相/宦官/外戚或是地方割據軍閥勢力的時候,就是中國準備大亂的時候,所以,自古以來,普遍的思維邏輯就是要維持皇權的集中,避免天下大亂。最近看到中國逐漸走回集權的道路,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遇到的問題也會發生在向美國這種大國身上,為何美國沒有這個問題?

第一層次

中國相對於美國,強調競爭造成過度內捲,容易產生利益衝突矛盾:
撇除先秦百家爭鳴的時代不看,中國有大部分的歷史,絕大多數人有差不多的哲學思想,做著差不多的產業,但凡掌握到了新的竅門,不知道如何用有系統的方式把它固化下來,讓後人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只著重於讓自己的子子孫孫可以有所謂的祖傳獨家秘方,生生世世可以吃這碗飯,相較於自我實現,比較注重對於自身子孫的傳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導致人與人互相猜忌,效率不高,無法促成精細分工,讓效率得到質與量的飛越,造成了嚴重內捲,需要仲裁者擺平利益。一旦天子殞落,沒有人可以擺平的時候,社會無法有效地做比較利益以及精密分工,大多數人都在同一個層面上做競爭,同樣的工作或是生產模式,遍地都是,減少競爭的方式就是發動戰爭,把對方拿下,簡單而粗暴。
美國從建國之初,就是一個民族大熔爐,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在各地形成不同民族的聚落,直至今日這種現象還存在。美國土地廣大,人口相對稀少,不同文化之間,有生存空間,加上美國政體採用聯邦制,等同於許多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法律,但是遵循著一個最高指導原則,美國憲法,來組成國家。在美國,不同民族之間,有許多隔閡,至今也無法完全的融合所有的文化,自然也難形成甚麼教條,或是固定的體系,彼此只能互相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與想法,有著不一樣的需求,不一樣的生產條件,不一樣的宗教信仰,自成一國,法律也不同,且互不打擾。在不侵犯自由的前提下,予以尊重,確保了多樣性,各佔山頭,不至於廝殺在一起。美國著名的反壟斷法,也藉由不斷的分拆大型壟斷企業,確保能維持多樣性來促進產業的效率與技術的提升。
以上這些解釋只能說明表象問題,這時候就要問了,強調競爭造成過度內捲的本質是甚麼?

第二層次

中國相對於美國,缺乏以小搏大的創新思維:
中國人擅長把既定的生產方式,做得更好,更有效率,講究的是獨門的秘訣,只傳給自己的後人,世世代代在同樣的基礎上面,能夠延續下去,做人不可以數典忘祖,要傳承祖業的思想,根深蒂固。中國父母在孩子成年的時候,仍然抓著不放,主導孩子的就業與未來發展方向,使得人格過度依賴年長者與權威,沒有辦法及早的取得自主性與完整性,發展方向也被嚴重的限制住了。
美國人擅長用新的思維方式來做新的嘗試,認為失敗是常態,而且願意去試錯。天馬行空的想法,都能用西方的邏輯思維還有演繹邏輯,慢慢地找到一些發展基礎,美國鼓勵小朋友不怕害怕問出蠢問題,也不會被過分的打壓,或是有所謂的長尊幼卑的概念。對於所有可能性保持開放性。並且,美國父母在孩子成年的時候就會放手,任其發展,維護孩子人格的自主性與完整性,對於生長軌跡沒有諸多限制,只能要過自己的日子,獨立自主,要做甚麼,父母都是不過問的。
以上這些解釋只能說明表象問題,那缺乏以小搏大的創新思維的本質是甚麼?

第三層次

中國以家庭為最小單位,美國以人為最小單位
中國家庭觀念講求傳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兒女基本上被看做是整個家族的財產,所謂人丁興旺,多一個人口,可以幫忙家族擴展地方勢力,人多好辦事,有關係沒關係的本質,也深植華人的心中,成了華人的DNA,各種鄉愿,不講道理,不求真,只求相對安穩的概念,促成了家天下的誕生,而這世界哪來這麼多家族勢力,地方勢力,這時候就無法避免的,要從這些家族勢力找一個大家都恐懼且信服的強者,來進行資源分配,以及權力的集中,來擺平所有利益家族團體。由於子女是整個家族的財產,他的婚配要門當戶對,他的發展要受長輩的鉗制與篩選,也就無法有自信的創新展開拳腳來幹,只有像朱元璋這種沒爹沒娘的,才有機會贏來一個巨大的成長,大多數人,一出生命運就被大致底定。
美國強調每個人的獨立性,獨特性,以及自主性,只要確保自己的小孩能夠盡應盡的社會義務,不傷風敗俗,不做任何的職涯干擾,也促成了美國非常多元的人生成長路徑,一家子做不同行業的比例非常的高,也註定促成了,必須和不同家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合作的必要性。想當然耳,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思維模式的人,互相碰撞在一起的時候,產生了極大的互補性,每個人的成長軌跡又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個人特質,就會產生源源不絕的想法與創意。加上沒有家族利益的鉗制,所有人都可以放開拳腳去幹,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在美國只有少部分的家族企業不斷的傳承,大部分的人做完一個創新,覺得無趣了就把公司賣掉,再去搞另一個創新,在美國,守舊的成本比創新的成本大得多,產生了美國人不斷創新源源不絕的背景。

結論

美國相對於中國強調創新,而非競爭,那為什麼能夠避開競爭廝殺? 因為有源源不絕的點子在不斷的誕生,源源不絕的新商業模式,有效的避開了競爭,持續能以小搏大,那為什麼能夠有源源不絕的創意? 因為美國注重每個人的獨立人格發展,小孩不是家庭的財產,有自由的天空與發展路徑,輔助其他民族熔爐的特點,藉由不斷的創新,擺脫嚴重內捲廝殺的困境,也就不需要有甚麼家族來壟斷甚麼特定產業,自然也就不需要甚麼皇帝來操持生殺大權,擺平各方利益,只需要尊重憲法,與維持各州的法律,就能夠運作下去,相對於中國,少了很多人跟人之間的磨擦與鬥爭,這些在創新面前都只是浪費時間,沒有效益罷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0會員
126內容數
帶你用上帝視角,針對市面上具有高度價值的影片/論文/書籍,用東方取象,與西方邏輯辯證的角度同時出發,跟著我一起來探討宇宙萬事萬物的本質,隨時隨地都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思維旅行。作者在台積電 / 聯發科等科技產業有累計10年的資歷,近期對於人工智慧,東方易經,西方辯證邏輯,還有佛法向內求有深度興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