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慈】旁觀者效應v.s.負面效應,這個世界既糟糕又冷酷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凱蒂,28歲,熱愛舞蹈,和女友一起住在紐約一間小公寓。
凌晨3:19,她突然在靠近家裡的街角呼喊「救命!有人砍我!」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撕裂的尖叫聲驚醒整個街訪坊,鄰居們紛紛打開窗簾查看,一個人持刀捅了凱蒂,凱蒂試著逃跑,那人又追上來,有鄰居出聲「放了那女孩吧。」攻擊凱蒂的人第三次回來,發現凱蒂倒在公寓的樓梯口,仍不放過她,一刀一刀的捅下去。
直到凌晨3:50警察接獲第一通電話通報,兩分鐘警察就趕到現場,但已經太晚;通報者向警方坦承,她不想牽扯進去。
隔日紐約時報頭條標題『目睹謀殺而不報警的37人』,大批記者湧入這個街道,大眾嚴厲批判著這群冷酷又麻木不仁的鄰居,心理學者稱之為『旁觀者效應』,因為不想牽扯其中;這又很類似上一篇提到的『動機盲點』。

旁觀者效應是真的嗎?

在作者繼續追訪該事件,有了驚人的發現,事實和當年的報導截然不同。
事發第一時間至少兩名鄰居報了警,但警察沒有來。另一位鄰居兼朋友卡爾目睹第二次攻擊,他跑到另一位朋友蘇菲亞家求救。蘇非亞聽到凱蒂在樓下流血,馬上衝出公寓,最終,凱蒂是在朋友懷中死去的,這個事實對凱蒂的家人來說意義非凡。
報導和真相大相徑庭,記者完全忽略蘇菲亞的受訪內容,其他鄰居們也抱怨媒體扭曲他們的話,那幾年媒體著迷於吹噓名為『漠不關心的流行病』,整件事在媒體鼓吹下變得瘋狂,甚至在事件滿週年的晚上,一名記者跑回現場大喊殺人很好玩,試圖用鏡頭捕捉居民的反應。
實際上,研究人員設計了錯綜複雜的實驗,結果發現,90%的人是會幫助其他人的,善良是普遍存在的。
「大部分目擊者以為自己看到喝醉的女人,如果真的照實報導,這個故事就毀了。」記者後來這麼說。
『負面效應』,由於負面消息比較吸引人的注意,新聞報導會為了收視率,而更傾向進行負面報導,以至於,打開電視看到的都是不公不義的事件,讓觀眾有種置身在糟糕且危險的環境中的錯覺;譬如前兩年一直報導超商顧客不戴口罩又不接受勸導,憤而傷害店員,這類顧客可能才佔總顧客的千萬分之一,這人數可能還遠低於客人多買一個便當送給辛苦打工的年輕店員,後者就鮮少能在媒體曝光。
我們所處的世界遠遠比我們以為的還要美好。
avatar-img
2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icia 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動機盲點』,在描述結構性質上的失敗,在不符合自身利益的考量下,忽略他人的不道德行為。 1998年賓大足球隊的助理教練桑德斯,被檢舉猥褻一名11歲男童,他也向男童母親坦誠犯錯並致歉,接獲檢舉的校警便視為結案。桑德斯因為參與足球慈善活動而有機會認識很多孩子。 隔年,桑德斯自賓大退休,但仍保有體育館內辦
小學一年級的奧斯丁被分配畫蝴蝶,第一次畫出第一張草圖中的蝴蝶,在接受同學的評論後,逐步調整翅膀的形狀及對稱性,在第三次草圖中被指出翅膀不應該又變圓,奧斯丁不氣餒繼續畫,同學在鼓勵他添加圖案,最後奧斯丁準備上色,令人難以置信,最後一張草圖中美麗的蝴蝶是小學一年級的作品。 一個六歲孩子可以自在地面對重新
要求證據是進步的敵人 Amazon的創新決策,特別注重在過程中,而非創新的結果。譬如,專案計畫不是簡報,而是一份6頁的備忘錄,備忘錄中陳述一個問題,和過去考慮過的不同策略,及提出解決方案,並在每次會議開始前,每個人低頭詳讀這份備忘錄。 這個決策流程品質好壞,取決於作者在備忘錄裡的想法的精確度及創意,
這不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但這是我的一部分。 甘蒂絲·沃克Candice Walker,她所服務的化療中心裡的癌症病患都很感激她。 她的任務不只是保護他們脆弱的免疫系統,還有照顧他們脆弱的情緒。經常帶著貝果和咖啡,第一個現身安慰家屬,說的她家貓咪的趣事,或是無意間兩腳穿不同顏色的襪子,逗得病患哈哈大笑。
『動機盲點』,在描述結構性質上的失敗,在不符合自身利益的考量下,忽略他人的不道德行為。 1998年賓大足球隊的助理教練桑德斯,被檢舉猥褻一名11歲男童,他也向男童母親坦誠犯錯並致歉,接獲檢舉的校警便視為結案。桑德斯因為參與足球慈善活動而有機會認識很多孩子。 隔年,桑德斯自賓大退休,但仍保有體育館內辦
小學一年級的奧斯丁被分配畫蝴蝶,第一次畫出第一張草圖中的蝴蝶,在接受同學的評論後,逐步調整翅膀的形狀及對稱性,在第三次草圖中被指出翅膀不應該又變圓,奧斯丁不氣餒繼續畫,同學在鼓勵他添加圖案,最後奧斯丁準備上色,令人難以置信,最後一張草圖中美麗的蝴蝶是小學一年級的作品。 一個六歲孩子可以自在地面對重新
要求證據是進步的敵人 Amazon的創新決策,特別注重在過程中,而非創新的結果。譬如,專案計畫不是簡報,而是一份6頁的備忘錄,備忘錄中陳述一個問題,和過去考慮過的不同策略,及提出解決方案,並在每次會議開始前,每個人低頭詳讀這份備忘錄。 這個決策流程品質好壞,取決於作者在備忘錄裡的想法的精確度及創意,
這不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但這是我的一部分。 甘蒂絲·沃克Candice Walker,她所服務的化療中心裡的癌症病患都很感激她。 她的任務不只是保護他們脆弱的免疫系統,還有照顧他們脆弱的情緒。經常帶著貝果和咖啡,第一個現身安慰家屬,說的她家貓咪的趣事,或是無意間兩腳穿不同顏色的襪子,逗得病患哈哈大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在高雄市長官邸附近舊家所經歷的靈異故事。從小時候的感應能力到一系列驚悚的遭遇,包括在暴雨中一隻神祕的黑色手掌拍打窗戶,展現了靈異事件的神祕與恐怖。
Thumbnail
我的身邊,其實一直都沒有旁觀者。全都是加害者、共犯。同儕、父母、老師、算不上朋友的朋友,這個世界就是惡組成的。 將我推下樓的是一堆人,而不是一個人。而現在卻要求我自癒,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我不想傷害他們,但希望他們也能過得很不好,體驗這種感覺,我不想透過行為傷害他們獲得心靈假釋,但我由衷希望他們過得
Thumbnail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記得我們一起住的時候我們常常去Bondi的那個商場嗎?經常在那個的border書店看雜誌。。。就是那個地方昨天發生隨機殺人事件,真的很無辜。。。今天警察說那個殺人法是神經病人,雖然有那麼多人失去生命和受傷真的很慘,但是殺人犯不是恐怖份子也真是讓人鬆一口氣。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被一個痴線佬無差別地殺死,
Thumbnail
住在樓上的漂亮小姐本來對我很敵視,最後不單問我借錢,還住在我家,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Thumbnail
寂靜的地鐵內傳來一陣槍響,一位男子正開槍掃射另一位女子。為什麼?也許是因為她剛在車廂內狠狠地羞辱了他一頓──他的穿搭、外表、家人。雖然素不相識,但已經醉到神智不清的人什麼話都說得出口。他忍了很久,直到方才才因她的一句話而爆發。 “妳說的孤兒是什麼意思?我的親生父母不會對我感到驕傲?妳他媽的蠢
Thumbnail
Sally在車上一直痛哭,男友的背叛讓她心如刀割。車子停在了她家門口,她勉強走進房子,滿腦子都是男友和那個女人的畫面。她打算洗個澡冷靜一下,卻在打開浴室門時看到了令她難以置信的一幕——男友倒在地上,周圍滿是鮮血! Sally:「啊!怎麼會這樣?!」 她不敢置信自己的眼睛,顫抖著走向男友的屍體。
Thumbnail
近期凱凱受虐致死的事件,掀起了社會真實的一角,許多孩子仍活在暴力、恐懼當中,卻不曾被看見,或因為種種充足的理由被視而不見。報道前的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這一封信,悼念僅活一歲的凱凱
Thumbnail
看著新聞,我受傷了,我想看到的人,都集體受傷了。我很想問為什麼,傷害一個才一歲的孩子,會從中得到什麼呢?我感覺到眼淚就這樣一一滴滴下來,我好傷心。 我曾經因為聽到鄰居家暴而打了很多通電話,里長、警局都告訴我要確定是哪一戶,那種淒厲的哭聲,只要是一個人都是不忍聽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在高雄市長官邸附近舊家所經歷的靈異故事。從小時候的感應能力到一系列驚悚的遭遇,包括在暴雨中一隻神祕的黑色手掌拍打窗戶,展現了靈異事件的神祕與恐怖。
Thumbnail
我的身邊,其實一直都沒有旁觀者。全都是加害者、共犯。同儕、父母、老師、算不上朋友的朋友,這個世界就是惡組成的。 將我推下樓的是一堆人,而不是一個人。而現在卻要求我自癒,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我不想傷害他們,但希望他們也能過得很不好,體驗這種感覺,我不想透過行為傷害他們獲得心靈假釋,但我由衷希望他們過得
Thumbnail
這是兩個原本和睦想並肩作戰一起化解檢舉事件的女人,因一方無心好意之舉,反而引起意想不到的風暴……文章充滿情感與衝突,是關於現代女性生活的真實故事。
那個新聞我也覺得很可怕,之前香港也試過兩名少女在商場被砍死,好慘,但斬人的人是當下瘋了失去理智,兩邊都是慘的。一想到一些無辜的市民無端端遭遇這些不幸,我就會覺得是前世因果,嘗試去理解事件為何會發生。宗教其實也是思緒的出口。 你有沒有想過突然遇上交通意外,或被人斬死,你剩下的是什麼。 我現在如果死
記得我們一起住的時候我們常常去Bondi的那個商場嗎?經常在那個的border書店看雜誌。。。就是那個地方昨天發生隨機殺人事件,真的很無辜。。。今天警察說那個殺人法是神經病人,雖然有那麼多人失去生命和受傷真的很慘,但是殺人犯不是恐怖份子也真是讓人鬆一口氣。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被一個痴線佬無差別地殺死,
Thumbnail
住在樓上的漂亮小姐本來對我很敵視,最後不單問我借錢,還住在我家,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Thumbnail
寂靜的地鐵內傳來一陣槍響,一位男子正開槍掃射另一位女子。為什麼?也許是因為她剛在車廂內狠狠地羞辱了他一頓──他的穿搭、外表、家人。雖然素不相識,但已經醉到神智不清的人什麼話都說得出口。他忍了很久,直到方才才因她的一句話而爆發。 “妳說的孤兒是什麼意思?我的親生父母不會對我感到驕傲?妳他媽的蠢
Thumbnail
Sally在車上一直痛哭,男友的背叛讓她心如刀割。車子停在了她家門口,她勉強走進房子,滿腦子都是男友和那個女人的畫面。她打算洗個澡冷靜一下,卻在打開浴室門時看到了令她難以置信的一幕——男友倒在地上,周圍滿是鮮血! Sally:「啊!怎麼會這樣?!」 她不敢置信自己的眼睛,顫抖著走向男友的屍體。
Thumbnail
近期凱凱受虐致死的事件,掀起了社會真實的一角,許多孩子仍活在暴力、恐懼當中,卻不曾被看見,或因為種種充足的理由被視而不見。報道前的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這一封信,悼念僅活一歲的凱凱
Thumbnail
看著新聞,我受傷了,我想看到的人,都集體受傷了。我很想問為什麼,傷害一個才一歲的孩子,會從中得到什麼呢?我感覺到眼淚就這樣一一滴滴下來,我好傷心。 我曾經因為聽到鄰居家暴而打了很多通電話,里長、警局都告訴我要確定是哪一戶,那種淒厲的哭聲,只要是一個人都是不忍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