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hatGPT架構的小說大綱
avatar-img
貓想享

用ChatGPT架構的小說大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間六年制的住宿學校,專收12到18歲的青少年學生。這間學校有個特別的傳統:從滿月的第一天開始,例行舉辦為期7天的自主學習週——為了那些在滿月時展露出特殊能力的學生,讓他們度過7天的變化期。

主角基於一些原因,來到這間學校就讀。但他其實沒有什麼特殊能力,於是在自主學習週,他被編列在另一個小組中。雖然一開始沒有特殊能力,讓主角覺得格格不入,但跟其他同學相處後,也發現了他們也有各自的困擾。

有天,開始有學生失蹤的通報。有個邪惡實驗組織,想透過生物技術,延續這些學生擁有的特殊能力。主角想跟其他同學拯救被抓走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這個實驗組織的背後,藏著更加黑暗的陰謀。他們必須一邊對抗邪惡勢力,一邊解開神秘學校的種種秘密。


以上是我還在取材的小說大綱。因為一開始只想到以「滿月」、「青春期」、「特殊能力」這些要素來組合,所以先用了這三個關鍵字,請ChatGPT擬一份小說大綱。

以關鍵字請chatGPT擬一份小說大綱

以關鍵字請chatGPT擬一份小說大綱

雖然是擬出了一份架構完整的大綱,但內容都太老梗了(狼人與獵人之間的情節我覺得挺常見的),恐怕不能直接拿來用。不過這份大綱,有給了我一個自己沒想到的要素:惡勢力。

我原本想像的大綱裡,欠缺了衝突部分,於是我把原本的關鍵字,再重新思考可以加入新要素的地方,自己擬了一份小說大綱:

場景設定在校園,集結了一些在滿月時會展現特殊能力的學生。主角雖然也在這間學校就讀,但並沒有什麼特殊能力,一開始覺得格格不入。但跟其他同學相處久後,也發現自己沒有察覺到的一面。當開始出現學生失蹤通報時,才發現是一個邪惡實驗組織搞的鬼。主角想要拯救他們,在過程中也發現意想不到的祕密跟陰謀。

雖然我自己寫的內容更詳細,不過想寫的重點跟上面寫的差不多。我把自己你的小說大綱再給ChatGPT詢問意見後,他的回覆如下。

給ChatGPT修改後的小說大綱

給ChatGPT修改後的小說大綱

嗯......雖然保留了大多數我的設定,不過也加了不少新的資訊。像是主角其實也有特殊能力這件事,不在我原本的設定內。邪惡實驗組織的目的是創造出更強大的人類,雖然很符合「邪惡」的設定,但我原本想要做點不一樣的。

最後,我僅擷取ChatGPT與我設定相符的部分——這間學校有秘密——潤飾原本的敘述,產出本文一開始的這段大綱。


對於人物、世界觀設定,我覺得ChatGPT還沒有足夠的創意,產出不太一樣的想法。但在創作者已經有初步想法的情形下,ChatGPT偶爾能提出一些沒想到的point,且潤飾敘述的部分,也還有些參考價值。

不知道真正開始寫小說正文時,ChatGPT的功力是否會再增強,給我更驚豔的建議呢?

avatar-img
貓想享
11會員
40內容數
世界不斷變動,總有些新奇的事物,等待我去發掘、剖析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貓想享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有在校園、街道上,看過頭毛黑黑,身體是棕色,移動緩慢,甚至動也不動的鳥呢? 因為其移動緩慢、動也不動的樣子,很多人也稱牠「大笨鳥」。但牠的真正名字叫做「黑冠麻鷺」,在臺灣漸漸變冷的時候,就會在綠地、公園發現牠的蹤跡。 在此記錄我與牠第一次碰面,以及之後認真觀察的心得。
前陣子剛放完長達10的春節連假,想到隔天要開始工作,就覺得緊張、鬱悶。想在假期的最後一天,做些什麼收心或開工的「儀式」,至少讓自己比較心甘情願地面對要上班的事實。藉此回顧了我的儀式,以及如何建立短期的儀式感。
因為對「英語字典」的主題感興趣,而書名又以「失落詞」跟「詞典」矛盾地結合,讓我決定好好讀完這本書——《失落詞詞典》。
為什麼「壽司恐怖份子」會做出超越常識底線的行為呢?也許在建立的過程中少了些什麼。
大年初一,遇見雙「ㄧㄥ」
從2022年末到最近,繪圖、寫作、簡報這三項跟工作相關的任務,迎來重大衝擊——它們都有對應的AI軟體,且能做出大致符合需求的內容。 然而,仰賴AI產生內容的同時,我們獲得了什麼,又(即將)失去了什麼呢?
你是否有在校園、街道上,看過頭毛黑黑,身體是棕色,移動緩慢,甚至動也不動的鳥呢? 因為其移動緩慢、動也不動的樣子,很多人也稱牠「大笨鳥」。但牠的真正名字叫做「黑冠麻鷺」,在臺灣漸漸變冷的時候,就會在綠地、公園發現牠的蹤跡。 在此記錄我與牠第一次碰面,以及之後認真觀察的心得。
前陣子剛放完長達10的春節連假,想到隔天要開始工作,就覺得緊張、鬱悶。想在假期的最後一天,做些什麼收心或開工的「儀式」,至少讓自己比較心甘情願地面對要上班的事實。藉此回顧了我的儀式,以及如何建立短期的儀式感。
因為對「英語字典」的主題感興趣,而書名又以「失落詞」跟「詞典」矛盾地結合,讓我決定好好讀完這本書——《失落詞詞典》。
為什麼「壽司恐怖份子」會做出超越常識底線的行為呢?也許在建立的過程中少了些什麼。
大年初一,遇見雙「ㄧㄥ」
從2022年末到最近,繪圖、寫作、簡報這三項跟工作相關的任務,迎來重大衝擊——它們都有對應的AI軟體,且能做出大致符合需求的內容。 然而,仰賴AI產生內容的同時,我們獲得了什麼,又(即將)失去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