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跟朋友聚餐,他推薦我了這本書,認為這可以幫助現在需要大量學新領域知識的我。其實我不常看這類標榜最強XXX方法的書,頂多在書店看了目錄,了解作者分享的脈絡,並跟自己的經驗比較、融合後,就把書放回去了。不過,難得要好且聰明的他願意跟我分享,想必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就買來讀看看。
整體來說,內容不會太深奧,也沒有太多高大尚的說詞,搭配實際且常見的情境,更淺顯易動,我用最近在日本休假的通勤空檔,很快就完讀了😆書中不僅提到很多跟我過去認知一致的作法,包含動筆寫下想法加深印象、透過教人增進學習效果(aka 教學相長)等等,還有一些足以驗證現在進行中的“猜想”,以及意想不到的數據,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新發現。
為了節省紙張和存放空間,我一度放棄紙本,強迫自己用各種數位的形式做筆記,但試了一年多後,我發現寫在紙本上的感覺,依然無法被數位工具取代,即使是用 iPad + 觸控筆也是如此。因此,最近才重新拿出塵封已久的筆記本,慢慢地回歸紙本筆記。
這本書也提到,手寫的效果遠勝過打字,因為透過手寫,才會啟動大腦的重要功能,增進學習的效果。
但是,如果又遇到存放空間的問題,我會不會又「縮」回去,再恢復用數位筆記呢?為了避免一直陷入「紙本」和「數位」來回轉換的迴圈,我想到一個折衷的方法:快速記錄、發想類型的筆記用紙本,要開始歸納、收斂的時候,再回到數位。這是為了保留紙本筆記(動筆手寫)帶來的效果,但留下最終版本的內容時,留在不會有存放限制的數位空間,就不會時常糾結這些老問題。
高中時在補習班遇到一位老師,他一開始上課就建議我們,找一支做筆記、寫作業讓自己有 fu 的自動筆。從那時開始,我就一直在搜集喜歡的自動筆(現役約有14支,可能還會增加XD),在家需要動筆寫些東西時,就從這些筆當中抽選,而不是拿工作隨身的一般用筆,因為用自己喜歡的筆,寫的過程真的比較愉快🎵
長大之後,才發覺也許這就是儀式感:講求天時地利外,還要「器」和,做事的感覺才會到位。作者不僅紙、筆都用指定的品牌,連滑鼠都是,目的就是讓自己做事的時候,保持心情愉快。開心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多巴胺,有助於提升學習力,何樂而不為呢?
老實說,踏入職場的前期,我很不喜歡這句話,因為很常遇到「求有」完成之後,上司根本沒有讓我們有空「求好」,就一直派新任務下來,最後每件事都是「求好」即止。我還不到嚴重的完美主義,但交出無法說服自己「it's good enough」的成果,心裡總是不好受。
工作久了之後,還是很常聽到這句話,但我有新的理解:快速求有,並在期限內逐漸求好。如果為了求好,遲遲不推進工作狀態,最後變成拉一群人下海幫你“救火”,肯定比交出尚有精進空間的成果更糟。以我現在工程師的工作為例,最終目標是要讓功能 work,寫法是否達到最佳效能,或者程式打包是否好看,都不是首要考慮的項目,這些等功能進測試,甚至上線之後,都還可以再改善。
作者提出了「花時間琢磨30分的完成品」的想法,也是類似的道理。先以30分為目標達到「完成」,才有足夠的時間漸漸優化到理想的100分;若直接以100分當作目標,前期投入太多時間,但都未達「完成」,很難在期限內交出相對滿意的成果。
曾經我奉「好好想清楚後再決策」為鐵則,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需要我做決定時,我都不會第一時間提供答案,盡可能爭取些自己想想的時間,再決定怎麼做。然而,在日理萬機後,可能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腦容量在好好地想這些事,甚至忘了有哪些事需要想,久了這個決定已經過了時效,一點用處都沒有。
作者建議從得知問題到下決定,要控制在5秒內,而且具體地指出從「覺得興奮的」和「第一個想到的」選擇,能快速地幫助事情推進。因為在作者參考的研究中發現,在充分理解資訊、具備必要專業知識的條件下,憑直覺快速下的決定,跟深思熟慮後下的決定,其實不會差太多。
也許在工作上跟各種資源分配有關的決策,很難一直這麼快速地下決策,不過,我自己打算先嘗試些折衷的做法。如果要在會議中做決策,就在會議前整理好可能需要問與會者,或者猜想與會者可能會提出的問題,讓自己處於已有充分資訊的狀態,也方便提供給與會者參考,當下可以盡快凝聚共識。如果真沒辦法,必須要再想想的話,我就會套用「今日事,今日畢」原則,當天必須給出一些的想法,無論是一部份但非全部的確定決策,或者無法下決策的考量,總之讓事情能夠推進,減少拖延的可能。
我以前的工作跟發想題目有關,想要命出符合課綱規範,又有創意的題目,真的是難上加難。在聽過領域內的老師、教授提供的建議中,最常聽到的除了多閱讀之外,就是隨時記錄任何可能的點子。也許不會當下想出最終題目的樣貌,但只要判斷有那麼點機會,就把相關的內容記下來,有朝一日就可能派上用場。
雖然這是以前就知道的道理,但從書中看到這個時效只有30秒時,還是有點吃驚。因為靈感乍現時,就是大腦神經元串連的時刻,若放著不管,可能在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這個關聯就消失了,下次什麼時候再連起來,誰也無法保證。
如果能把握時間記下來,除了不容易忘記之外,也可以不斷地查看,藉此加深印象,發想時就能在同樣的時間內,取得更多可用的資源,好好地 brainstorm 一番。
過去在練習科普寫作時,在《寫作課》這本書看到有趣的一句話:Bird by Bird。這句話的緣由暫不在此多述,但它想傳達的意思是,只要確認好目標,一步一步持續地做下去,終有完成的時候。
不過,這個「持續」應該要多久,才能發揮效果呢?作者給的建議是5分鐘。想辦法開始做之後,努力撐過5分鐘,大腦中跟「動力」有關的機制就會啟動,讓大腦感覺到興奮,就能大幅提升繼續做下去的機會。
這跟番茄鐘工作法的25分鐘,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25分鐘跟5分鐘的差距有點大,該怎麼抉擇呢?我的想法是,如果持續5分鐘後,還是覺得意興闌珊,那就表示對這件事還沒有“感覺”,強迫自己做下去也不一定做得好,不如先換別件事做,再回來嘗試,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進展。
因為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人,當中提到的很多例子,多以他觀察日本人的狀況為主,可能跟台灣的情形不同,但或許你的經歷也跟作者看到的現象類似,仍有可參考之處。如果想知道不只是「學」,而是要知道如何「用」的話,歡迎參考本書的方法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