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學以致用法》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陣子跟朋友聚餐,他推薦我了這本書,認為這可以幫助現在需要大量學新領域知識的我。其實我不常看這類標榜最強XXX方法的書,頂多在書店看了目錄,了解作者分享的脈絡,並跟自己的經驗比較、融合後,就把書放回去了。不過,難得要好且聰明的他願意跟我分享,想必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就買來讀看看。

整體來說,內容不會太深奧,也沒有太多高大尚的說詞,搭配實際且常見的情境,更淺顯易動,我用最近在日本休假的通勤空檔,很快就完讀了😆書中不僅提到很多跟我過去認知一致的作法,包含動筆寫下想法加深印象、透過教人增進學習效果(aka 教學相長)等等,還有一些足以驗證現在進行中的“猜想”,以及意想不到的數據,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新發現。

書籍封面。取自讀墨 Readmoo: https://readmoo.com/book/210141353000101

書籍封面。取自讀墨 Readmoo: https://readmoo.com/book/210141353000101


Verified

紙筆&數位混合筆記

為了節省紙張和存放空間,我一度放棄紙本,強迫自己用各種數位的形式做筆記,但試了一年多後,我發現寫在紙本上的感覺,依然無法被數位工具取代,即使是用 iPad + 觸控筆也是如此。因此,最近才重新拿出塵封已久的筆記本,慢慢地回歸紙本筆記。

這本書也提到,手寫的效果遠勝過打字,因為透過手寫,才會啟動大腦的重要功能,增進學習的效果。

但是,如果又遇到存放空間的問題,我會不會又「縮」回去,再恢復用數位筆記呢?為了避免一直陷入「紙本」和「數位」來回轉換的迴圈,我想到一個折衷的方法:快速記錄、發想類型的筆記用紙本,要開始歸納、收斂的時候,再回到數位。這是為了保留紙本筆記(動筆手寫)帶來的效果,但留下最終版本的內容時,留在不會有存放限制的數位空間,就不會時常糾結這些老問題。

儀式感

高中時在補習班遇到一位老師,他一開始上課就建議我們,找一支做筆記、寫作業讓自己有 fu 的自動筆。從那時開始,我就一直在搜集喜歡的自動筆(現役約有14支,可能還會增加XD),在家需要動筆寫些東西時,就從這些筆當中抽選,而不是拿工作隨身的一般用筆,因為用自己喜歡的筆,寫的過程真的比較愉快🎵

長大之後,才發覺也許這就是儀式感:講求天時地利外,還要「器」和,做事的感覺才會到位。作者不僅紙、筆都用指定的品牌,連滑鼠都是,目的就是讓自己做事的時候,保持心情愉快。開心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多巴胺,有助於提升學習力,何樂而不為呢?

先求有再求好

老實說,踏入職場的前期,我很不喜歡這句話,因為很常遇到「求有」完成之後,上司根本沒有讓我們有空「求好」,就一直派新任務下來,最後每件事都是「求好」即止。我還不到嚴重的完美主義,但交出無法說服自己「it's good enough」的成果,心裡總是不好受。

工作久了之後,還是很常聽到這句話,但我有新的理解:快速求有,並在期限內逐漸求好。如果為了求好,遲遲不推進工作狀態,最後變成拉一群人下海幫你“救火”,肯定比交出尚有精進空間的成果更糟。以我現在工程師的工作為例,最終目標是要讓功能 work,寫法是否達到最佳效能,或者程式打包是否好看,都不是首要考慮的項目,這些等功能進測試,甚至上線之後,都還可以再改善。

作者提出了「花時間琢磨30分的完成品」的想法,也是類似的道理。先以30分為目標達到「完成」,才有足夠的時間漸漸優化到理想的100分;若直接以100分當作目標,前期投入太多時間,但都未達「完成」,很難在期限內交出相對滿意的成果。

Suprised

5秒下決定

曾經我奉「好好想清楚後再決策」為鐵則,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需要我做決定時,我都不會第一時間提供答案,盡可能爭取些自己想想的時間,再決定怎麼做。然而,在日理萬機後,可能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腦容量在好好地想這些事,甚至忘了有哪些事需要想,久了這個決定已經過了時效,一點用處都沒有。

作者建議從得知問題到下決定,要控制在5秒內,而且具體地指出從「覺得興奮的」和「第一個想到的」選擇,能快速地幫助事情推進。因為在作者參考的研究中發現,在充分理解資訊、具備必要專業知識的條件下,憑直覺快速下的決定,跟深思熟慮後下的決定,其實不會差太多。

也許在工作上跟各種資源分配有關的決策,很難一直這麼快速地下決策,不過,我自己打算先嘗試些折衷的做法。如果要在會議中做決策,就在會議前整理好可能需要問與會者,或者猜想與會者可能會提出的問題,讓自己處於已有充分資訊的狀態,也方便提供給與會者參考,當下可以盡快凝聚共識。如果真沒辦法,必須要再想想的話,我就會套用「今日事,今日畢」原則,當天必須給出一些的想法,無論是一部份但非全部的確定決策,或者無法下決策的考量,總之讓事情能夠推進,減少拖延的可能。

30秒存靈感

我以前的工作跟發想題目有關,想要命出符合課綱規範,又有創意的題目,真的是難上加難。在聽過領域內的老師、教授提供的建議中,最常聽到的除了多閱讀之外,就是隨時記錄任何可能的點子。也許不會當下想出最終題目的樣貌,但只要判斷有那麼點機會,就把相關的內容記下來,有朝一日就可能派上用場。

雖然這是以前就知道的道理,但從書中看到這個時效只有30秒時,還是有點吃驚。因為靈感乍現時,就是大腦神經元串連的時刻,若放著不管,可能在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這個關聯就消失了,下次什麼時候再連起來,誰也無法保證。

如果能把握時間記下來,除了不容易忘記之外,也可以不斷地查看,藉此加深印象,發想時就能在同樣的時間內,取得更多可用的資源,好好地 brainstorm 一番。

5分鐘持續下去

過去在練習科普寫作時,在《寫作課》這本書看到有趣的一句話:Bird by Bird。這句話的緣由暫不在此多述,但它想傳達的意思是,只要確認好目標,一步一步持續地做下去,終有完成的時候。

不過,這個「持續」應該要多久,才能發揮效果呢?作者給的建議是5分鐘。想辦法開始做之後,努力撐過5分鐘,大腦中跟「動力」有關的機制就會啟動,讓大腦感覺到興奮,就能大幅提升繼續做下去的機會。

這跟番茄鐘工作法的25分鐘,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25分鐘跟5分鐘的差距有點大,該怎麼抉擇呢?我的想法是,如果持續5分鐘後,還是覺得意興闌珊,那就表示對這件事還沒有“感覺”,強迫自己做下去也不一定做得好,不如先換別件事做,再回來嘗試,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進展。


因為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人,當中提到的很多例子,多以他觀察日本人的狀況為主,可能跟台灣的情形不同,但或許你的經歷也跟作者看到的現象類似,仍有可參考之處。如果想知道不只是「學」,而是要知道如何「用」的話,歡迎參考本書的方法試試看!

11會員
39內容數
世界不斷變動,總有些新奇的事物,等待我去發掘、剖析與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貓想享 的其他內容
在這科技爆炸性成長的時代,無論是Email、各種社交軟體、即時通訊程式,節省了許多聯繫上的成本,以及集結許多(看似)好用的功能。但這些工具,並不預期地提升生產力,甚至形成阻礙。《沒有Email的世界》是作者所期待的世界,提出反對Email的理由,以及沒有Email依然能好好工作、提升生產力的方法。
會知道《彼岸花盛開之島》這本書,是因為我的朋友圈裡有人宣傳它——旅日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作品。加上我對書名中引用「彼岸花」,更好奇書中的劇情為何。這裡分享我讀後對於「彼岸花」在此書中不同層次的含義。
《取材.執筆.推敲》對創作必經的三個階段,提出了應該要注意的重點,雖然不見得對所有的寫作文體、題材都適用,但其中仍有許多讓我產生共鳴之處。
因為對「英語字典」的主題感興趣,而書名又以「失落詞」跟「詞典」矛盾地結合,讓我決定好好讀完這本書——《失落詞詞典》。
在這科技爆炸性成長的時代,無論是Email、各種社交軟體、即時通訊程式,節省了許多聯繫上的成本,以及集結許多(看似)好用的功能。但這些工具,並不預期地提升生產力,甚至形成阻礙。《沒有Email的世界》是作者所期待的世界,提出反對Email的理由,以及沒有Email依然能好好工作、提升生產力的方法。
會知道《彼岸花盛開之島》這本書,是因為我的朋友圈裡有人宣傳它——旅日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作品。加上我對書名中引用「彼岸花」,更好奇書中的劇情為何。這裡分享我讀後對於「彼岸花」在此書中不同層次的含義。
《取材.執筆.推敲》對創作必經的三個階段,提出了應該要注意的重點,雖然不見得對所有的寫作文體、題材都適用,但其中仍有許多讓我產生共鳴之處。
因為對「英語字典」的主題感興趣,而書名又以「失落詞」跟「詞典」矛盾地結合,讓我決定好好讀完這本書——《失落詞詞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從書本中濃縮還原、比較異同和提出閱讀八問等方法。同時還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並強調了實用性。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
Thumbnail
善用好讀的排版指南,提高使用者持續閱讀的意願。主軸將圍繞於好讀,雖與視覺排版相近,卻有些許的不同;本文所提及到的任何觀念,來自於經驗或是過去所學,不須奉為圭臬,而是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好快來到七月了💦,剛準備完期末考的我花了點時間整理了自己讀書的方式,也趁這個機會分享給有需要的人,雖然我的成績一直以來都沒有到非常好,但是跟身邊的朋友分享完他們都說很受用,於是讓我有想分享一下自己讀書的心得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學生、研究者或任何渴望提升學習力的人, 這篇文章適合你。 專注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讓你產生深刻的學習馬太效應。 這不僅是學習效率的提升, 更是知識深度的擴展。 ▋理由1 - 深入理解理論基礎 聚焦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夠讓你深入理解其理論基礎, 為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這是一個分享讀書&考試技巧的部落格,定期更新讀書新法、科學實證的資訊,協助讀者蒐集「如何有效率讀書」的資訊。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從書本中濃縮還原、比較異同和提出閱讀八問等方法。同時還提供了撰寫有效讀書心得的技巧,並強調了實用性。通過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使讀者從閱讀中獲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並加以應用到實際生活或工作中。
Thumbnail
善用好讀的排版指南,提高使用者持續閱讀的意願。主軸將圍繞於好讀,雖與視覺排版相近,卻有些許的不同;本文所提及到的任何觀念,來自於經驗或是過去所學,不須奉為圭臬,而是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好快來到七月了💦,剛準備完期末考的我花了點時間整理了自己讀書的方式,也趁這個機會分享給有需要的人,雖然我的成績一直以來都沒有到非常好,但是跟身邊的朋友分享完他們都說很受用,於是讓我有想分享一下自己讀書的心得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學生、研究者或任何渴望提升學習力的人, 這篇文章適合你。 專注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讓你產生深刻的學習馬太效應。 這不僅是學習效率的提升, 更是知識深度的擴展。 ▋理由1 - 深入理解理論基礎 聚焦於一本經典之書, 能夠讓你深入理解其理論基礎, 為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這是一個分享讀書&考試技巧的部落格,定期更新讀書新法、科學實證的資訊,協助讀者蒐集「如何有效率讀書」的資訊。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