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過去借鏡時,我們只會看見已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所有可能發生而未發生的事,眼前所見未必是全貌。
為什麼我們容易掉入經驗陷阱 ?
先來看看「經驗」是什麼 ?
經驗,是我們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所留下的感覺。我們接收環境的刺激,做出反應,然後得到回饋,產生好的或不好的感覺,下次再接觸類似的刺激時,會參考上次的感覺來判斷這次要如何行動。
經驗也是一種商品,我們累積經驗,拿來換取別人的信任。
而我們那麼容易掉入經驗陷阱,主要也源於此。
❶ 我們誤判環境參數
我們身處在複雜、變化迅速且難以預測的環境裡,環境有多複雜,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這句話很貼切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無論是這個人,還是這條河,都已經不同了。」環境變化速度如此之快,大腦接收的各種資訊已經無法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在理想狀況下,許多認知與推理缺陷不會浮上檯面,但現實世界並不理想,我們獲得的各種資訊無法準確反映實際情況,反倒殘缺不全、沒頭沒尾、不清不楚、雜亂無章、模糊隨機、違反預期、間接二手。我們想準確解讀資訊,卻往往弄巧成拙,暴露判斷缺陷,深陷錯誤認知。—《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
我們也喜歡讀那些成功或失敗的故事,但卻只記住當中最令人感同身受的部分,其它細節都丟失了。一個人的成功,可能由許多因素交疊而成,但我只對某個事件特別有感覺,或是高估了某些人、事、物,也就只記住了它,我的經驗組成可能變成 :
某人做了某事 = 成功
完全忽略了不同背景條件的差異,忽略了別人的成功可能是「隨機性」的產物,在「均值回歸」現象下,事件有可能就在不久後會回歸到它不那麼特別的狀態,但我們還陷在裡面。
❷ 為了讓別人信任,大腦需要編故事,把不合理變合理
我們喜歡別人喜歡自己,雖然經驗不那麼完美,但大腦有辦法把它們串成故事和因果關係,讓它們看起來合理,因為是自己編的故事,因此自己對它深信不疑,但在別人眼中,創造出來的故事常常是過於簡化或不切實際。
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在《快思慢想》中稱這個症狀為「眼見即為事實」 (WYSIATI :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也就是我們大腦傾向於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過早下結論。
《
經驗陷阱》這樣提醒我們 :「向過去借鏡時,我們只會看見已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所有可能發生而未發生的事,眼前所見未必是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