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VS 失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質疑你的現狀?!

今天跟大家聊聊面對「失敗」的態度以及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先提出質疑,為你的現狀、生活習慣、傳統、習俗等等的社會共識,抱持懷疑的態度。

失敗VS.成功

當我們提到「失敗」,它的相反詞「成功」就會隱隱約約的腦海中浮現出來。似乎當一個人做一件事情卻以失敗收場,就代表他並不成功。失敗與成功是一體兩面,個人的成功是從失敗中記取教訓,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失敗,學到下次如何扭轉局勢,才能夠取得開啟成功的鑰匙。

事實上,成功與失敗是一直的存在。没有「失敗」也不會有「成功」。失敗並不是一個沒有出口的結局。就是因為我們曾經失敗過,在比較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成功,以及如何成功。如果我們能承認這一點,才能重新定義價值觀,形塑能讓自己成功的新觀念與新習慣。新觀念與新習慣能塑造新的文化。

為什麼我們要塑造新的文化呢?現在的文化不好嗎?停留在習慣的一切不好嗎?

大家還有印象的話,臺灣在40、 50年前,如果問任何一個人,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我想應該會有90%的人回答:公務員。在當時大部分的人認為能考上公務員就是取得金飯碗,然後基本上你的人生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公務員可以享受最優惠的存款方案、最吸引人的退休條件、比一般人少將近一半的水電費支出,能被分配或請調到離家裡最近的公家機關上班,太多好康說都說不完,可以說是「錢多、事少、離家近」具代表性的工作。因為,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成功的定義就是口袋有錢、有享受公家飯碗的權利。回過頭來,我們談談在40、 50年後的現在,如果問你,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我想不會有90%的人想也不想的說,當個公務員吧!

那麼,這40、 50年後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讓這些觀念有了365度的轉變?

我們先來打個比方。假如30年前的你還是個15歲的孩子,你初中剛畢業。**大人會要你開始準備考取公務員。**這個在現代聽起來有點奇怪的觀念,在當時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所以,在這樣環境長大的你,當然不會覺得奇怪,更不會反抗或有其他意見,因為,在你們的村子裡,在當時能上初中的孩子,除了其他需要繼承家業的要學習商業技巧、或是繼續升學未來當醫生、律師、老師的人以外,其他人會為了考上公務員為終生職業做準備。

於是,你在當時也順利考上了公家機關,成為公務人員。在30年後的現在,你45歲。在這30年中你曾享受最優惠的存款方案、最吸引人的退休條件、比一般人少將近一半的水電費支出,能被分配或請調到離家裡最近的公家機關上班,然而,後來這幾十年,政府為了消弭人民對公務人員預算與社會成本的質疑或人民對公務人員的最優福利的不滿而必需選擇做出微調。在你看來似乎不太公平,因為一直以來,考上公務員本來就代表著能享受這些福利,以及在你65歲退休之後能夠享有跟前人相同的福利。而現在45歲的你,拿了跟一般勞工差不多的福利,跟其他的公務員前輩比起來,好像並沒有你想像中的占了許多優勢。所以,現在的你,可以定義自己「成功」嗎?

raw-image

Photo by Razvan Chisu on Unsplash

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結果。不過我們不單單只用結果論,現在的你,可以重新定義價值觀,雖然你尚未真正遭遇「失敗」,不過我們可以重新打造新的文化。新文化之所以能形成,代表人們質疑現在的狀態或現有生活方式,對於現在保有的傳統、習俗、習慣等等的社會共識抱持懷疑的態度

社會共識說穿了只是集體共識。集體共識的形成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有相同程度或等量的看法。有可能某些人只是跟著人潮推進,人云亦云,毫無自己的想法。主要由一個比較巨大的力量來支持這個集體共識,所以,這個共識並不代表絕對的正確,更不表示你能因此受益或有所成長。

當你知道維持現狀,則無法幫助我們遇見更好的自己,開創有期待中的未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去調整現狀呢? 如果無法時時刻刻讓自己存有對現狀的懷疑與好奇、保持學習。我們只是單純走著前人的腳步,於是,我們最後的成就,不過也跟其他人一樣罷了。

更多集體共識的例子,例如,在我們的父母親那一代,或是到了現代,或多或少都還有一些人認為,男生應該從事醫生、律師,或主管的工作;護士則應該由女生擔任。

你或許來不及在30年前打造新文化,但是你現在一定可以。如果你願意,你將會發現30年後的你,在回顧30年前的現在,你能發現自己有哪裡不一樣呢?

新的文化所代表的是,以新觀點為導向,調整舊思維,發展成新的觀念和習慣。由於我們曾經經歷過失敗,因為失敗帶來的教訓,在我們通盤學習後,因此有了新的信念。因為了解做某件某些事情的結果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出調整,才能調整生存條件到最適合我們的狀態。

raw-image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成功;失敗」VS「命中; 没投中」

或許我們可以用另外一種態度來詮釋自己的「失敗」。如果我們這麼的輕易定義自己的成敗。失敗這2個字,就好像是大魯蛇(Loser)一樣。現在我們不妨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失敗」。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玩過或看過別人射飛鏢吧。我也相信在玩投射飛鏢的當下,不管是新手或是老手都一定是非常的專注在命中目標。然後呢?不論你的努力程度如何,多少都會有不小心失敗的機率。想想看,如果你在當時總是很難命中目標,你會不會認為自己一輩子對射飛鏢這件事完全不行嗎?我想如果以射飛鏢這個遊戲來看,應該不會真的有人把没命中目標當作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因為,我們都知道射飛鏢本身只是一場遊戲,而沒有設中目標的人也單純只是因為失誤,只要調整自己的技巧,下次再來一次就好了。在投射飛鏢時,雖然知道那只是一場遊戲,相信你一定也是全力以赴的好好的玩。

利用射飛鏢的經驗,我們回到剛剛的「失敗」主題。如果認為失敗是個大災難,從此再也無法爬起來,那麼「失敗」這2個字就好像是刺青一般,烙印在我們身上,跟著我們走一輩子。相反的,將「成敗」用「命中或失誤」的概念來看待每一次的事件,不但會讓我們成長,而且能讓我們更想挑戰下一場遊戲。畢竟,我們現在經驗到的事件也只是人生的一個很小的部分,比起我們未來要面對的其他大事,今天的小事件一點都微不足道。

不論我們現在正在處理的是大事還是小事。相信你一定至少用了8成的努力,但是後來的結果可能並不如你的預期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認為只要調整自己的技巧,或許我下次就能正中紅心。

成功與失敗都是生命過程的其中一部分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玩過一個遊戲.用一張空白的紙上面只畫了一個點&一個線或一個圓弧&一條線。 自行發揮,想想看要如何用這2個元素來完成一張圖。

在我們看來一張白紙上只有這2個元素,但是在完成圖之後,你會發現這2個元素都已融入圖中,無法分開彼此。因為沒有那些元素就沒有辦法成圖。反之,沒有這個完成圖也就凸顯不出這2個元素的重要性。成功與失敗都是生命過程的其中一部分;就像在一張圖上的點、線、面,都是製圖過程的其中一部分,不會只是單獨的存在,他們各自代表了這個圖的其中一部分。

「失敗」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讓你害怕

聚焦結果在處罰上 VS. 聚焦結果在學習

“如果你一邊玩一邊喝,等一下不小心打翻了杯子,把水撒到滿地都是,媽媽就會打你的小手手。”

結果孩子,不論是什麼原因但是他真的打翻水了,猜猜如果你是這個孩子,你會怎麼做呢?我想你心裡一定很擔心、很害怕,因為,等一下一定會被媽媽修理。

所以,如果你是孩子,你可能會怎麼做,才可以避免被媽媽修理呢?

  1. 你可能會害怕的躲起來。
  2. 撒謊說是狗狗不小心把它打翻了;或是,你看到小弟弟把它弄翻的。
  3. 隨便拿家裡的衣服或毛毯,把濕地板蓋住,這樣媽媽就不會發現地上濕濕的。

另外一個例子,直接告訴孩子:“一邊玩,一邊喝水容易打翻杯子喔!如果不小心打翻杯子,水就會灑得滿地都是,也會讓別人滑倒。” "所以,如果地上都是水,記得拿抹布幫忙將地板擦,才能保護自己和別人不會滑倒。"

我們對照一下以上這2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將結果聚焦在處罰上。當孩子把水杯打翻了,不論他是不是故意的,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馬上打他的小手,他學到的是:每次做錯事情一定會被修理,所以,不能被人家發現他做錯事。孩子學會,找方法來掩蓋失敗。可能會編造更多的謊言,意圖圓更多謊言。

第二種說法是將結果聚焦在學習。當我們引導他,請他自己到廚房拿抹布擦乾打翻水的地方。那麼在下一次即便孩子真的很調皮,不小心在玩耍的當中打翻水,也會知道如何處理善後,防止別人跌倒。

結語

We learn for progress, not perfection.

我們並非為了完美而學習。我們為的是能進步,所以從失敗中學習。透過學習,我們成長茁壯。

「失敗」的經驗並不是要擊倒我們,而是在幫助我們停下來檢視哪裡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只要我們還在向前走,就一定會遇到挫敗,有時大;有時小。這些經驗都只是人生的一部份,没有挫折就無法很清楚的從價值觀中定義成功。「失敗」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就以為人生game over了。停留在評斷自己的「失敗」人生,不敢爬也走不出來的自己。

總結

如果你想成功:

  1. 失敗中記取教訓,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失敗,學習如何調整扭轉局勢的方法。
  2. 承認成功與失敗是一直的存在,才能形塑導向成功的新觀念與新習慣。
  3. 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先提出**質疑,**為你的現狀、生活習慣、傳統、習俗等等的社會共識,抱持懷疑的態度。
  4. 和射飛鏢的經驗相似,面對人生的每一個挑戰都只是遊戲一場,我們全力以赴,好好的玩,沒有人記得清楚你你沒投中幾次,只要再調整自己的技巧,或許下次就能正中紅心。
  5. 成功與失敗就像圖上的點、線、面,都是製圖過程的其中一部分,没有任何一個元素是單獨的存在,他們各自代表了這個圖的其中一部分。成功與失敗都是生命過程的其中一部分。
  6.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讓你恐懼害怕。
  7. 將「失敗」結果論。聚焦結果在處罰上,我們從此害怕失敗;聚焦結果在學習上,我們知道如何從錯誤中學習。
avatar-img
51會員
185內容數
您將會在這裡接收到各種主題的學習觀點與分享,發掘不同生活上的觀察視角,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它角落的故事與產業新趨勢。🌱內在思考 👁️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茉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要提升生活效率?提前規劃是關鍵。本文分享提前規劃的好處,並以聽完後提供3個讓規劃更容易的方法。最後提醒讀者:不要害怕求助。
想要提升生活效率?提前規劃是關鍵。本文分享提前規劃的好處,並以聽完後提供3個讓規劃更容易的方法。最後提醒讀者:不要害怕求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少人一生都在追求成功,但多數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可能是找不到方法,或是過於激進,也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算成功,畢生追求的是別人眼裡所認為的成功。 我認為追求成功的重點是在於那個過程,而非僅看是否達到那個所謂成功的目標,我們的未來都會因為我們目前所做的決定而改變,而我們的選擇與決定,通
Thumbnail
從職業生涯到個人生活,都在不同層次的需求中追求成功,而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皆不同,這是一個主觀且多樣的過程。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出發,探討了成功與個人不同需求的滿足過程之間的關係,對於成功是否應有多元定義的思考。
成功是多樣且主觀的,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可能是名聲、感情、或內心的平和。對我而言,成功是考上好的大學,選擇理想的職業,並找到愛我的人。成功的定義不應由社會決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唯有你自己能決定什麼是成功。
「成功的人生」是什麼? 這是我一直以來很困惑的。 做為人一定要成功嗎?一定要成為「有用的人嗎?」   回想兒時的記憶, 學校的作文題目常常是「成功的人生」「理想的職業」「如何成為有用的人」, 從小開始,每個人都被這樣教導, 從小開始,我們就一直思考要麼樣有用、有理想、最後成功。  
Thumbnail
成功與幸福是每個人所希望達到的境界,這篇文章探討了成功的定義,追求不卑不亢的自信,以及通過具體練習方法逼近理想中的自己。作者分享了對於個人定義成功模樣的思考和探索過程。這些獨特的見解和經驗分享將為讀者提供不同的啟發。
何謂成功? 功成名就算成功嗎? 讀上名校算成功嗎? 寫作作品不暢銷就算失敗嗎? 工作失利找不到方向就算失敗嗎? 這些都來自於每個人對於成功詮釋,且會經由人生不同歷任、歲月對於成功有所不同,然而這本與成功有約中內容,透過學習、摸索,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路徑,這本書籍出版將近30周年,但近期重
Thumbnail
  「追根究柢,撿垃圾的人和醫生一樣重要,因為如果他不工作,疾病就會蔓延,所有工作都有其尊嚴。」─馬丁·路德·金恩   何謂成功?或者如何成功?一般對成功的認識不外乎,認為「成功是99分的努力加上1分的運氣。」或者「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要努力。」似乎只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努力、再努
沒有人不想要成功。不管是自我定義的成功、還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人皆趨之若鶩。但到底怎樣才能成功?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聊到成功有沒有方程式,我笑著說如果成功有方程式,人人都是成功人士了。 事後回想,為什麼不能人人都是成功人士呢? 似乎我早已被社會上約定俗成的成功定義給迷惑了,難道我天真的以為事業有成賺大錢,有權有勢有名譽地位才算是成功嗎? 來來來,重新思考吧,人生怎麼可能簡單區分為成功或失敗?人生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少人一生都在追求成功,但多數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可能是找不到方法,或是過於激進,也有人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算成功,畢生追求的是別人眼裡所認為的成功。 我認為追求成功的重點是在於那個過程,而非僅看是否達到那個所謂成功的目標,我們的未來都會因為我們目前所做的決定而改變,而我們的選擇與決定,通
Thumbnail
從職業生涯到個人生活,都在不同層次的需求中追求成功,而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皆不同,這是一個主觀且多樣的過程。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出發,探討了成功與個人不同需求的滿足過程之間的關係,對於成功是否應有多元定義的思考。
成功是多樣且主觀的,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可能是名聲、感情、或內心的平和。對我而言,成功是考上好的大學,選擇理想的職業,並找到愛我的人。成功的定義不應由社會決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標準,唯有你自己能決定什麼是成功。
「成功的人生」是什麼? 這是我一直以來很困惑的。 做為人一定要成功嗎?一定要成為「有用的人嗎?」   回想兒時的記憶, 學校的作文題目常常是「成功的人生」「理想的職業」「如何成為有用的人」, 從小開始,每個人都被這樣教導, 從小開始,我們就一直思考要麼樣有用、有理想、最後成功。  
Thumbnail
成功與幸福是每個人所希望達到的境界,這篇文章探討了成功的定義,追求不卑不亢的自信,以及通過具體練習方法逼近理想中的自己。作者分享了對於個人定義成功模樣的思考和探索過程。這些獨特的見解和經驗分享將為讀者提供不同的啟發。
何謂成功? 功成名就算成功嗎? 讀上名校算成功嗎? 寫作作品不暢銷就算失敗嗎? 工作失利找不到方向就算失敗嗎? 這些都來自於每個人對於成功詮釋,且會經由人生不同歷任、歲月對於成功有所不同,然而這本與成功有約中內容,透過學習、摸索,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路徑,這本書籍出版將近30周年,但近期重
Thumbnail
  「追根究柢,撿垃圾的人和醫生一樣重要,因為如果他不工作,疾病就會蔓延,所有工作都有其尊嚴。」─馬丁·路德·金恩   何謂成功?或者如何成功?一般對成功的認識不外乎,認為「成功是99分的努力加上1分的運氣。」或者「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要努力。」似乎只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努力、再努
沒有人不想要成功。不管是自我定義的成功、還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人人皆趨之若鶩。但到底怎樣才能成功?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聊到成功有沒有方程式,我笑著說如果成功有方程式,人人都是成功人士了。 事後回想,為什麼不能人人都是成功人士呢? 似乎我早已被社會上約定俗成的成功定義給迷惑了,難道我天真的以為事業有成賺大錢,有權有勢有名譽地位才算是成功嗎? 來來來,重新思考吧,人生怎麼可能簡單區分為成功或失敗?人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