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聰明卻散漫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教出孩子的行動力》

前言

你有注意到嗎?一個會跟你爭辯、辯才無礙的小大人,或是一個學校成績名列前茅、乖乖牌的好學生,我們以為他可以自己收拾房間,也能準時完成功課。只要大人有要求,他們的生活自理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為什麼就是很多的孩子明明就很聰明,卻散漫、拖拖拉拉,非要大人拿起棍子威脅才硬著頭皮完成,或是動不動就大哭大鬧。是因為父母太寵小孩或家庭教育失敗嗎?

問題出在這些孩子可能缺乏組織統整與執行力。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欠缺執行能力

除了父母基因的遺傳、家庭環境跟成長的經驗之外,其他像是過動症、注意力缺乏,或是孩子的發展比較落後等等的因素,都會讓我們懷疑自己的孩子怎麼會與同年齡的孩子差那麼多呢?

這本書的目的

要如何協助這些迷茫的孩子呢?這裡推薦一本書,《教出孩子的行動力:11種執行力訓練,輕鬆搞定聰明又散漫的孩子》(Smart but Scattered: The Revolutionary "Executive Skills"Approach to Helping Kids Reach Their Potential)作者:Peg Dawson, Richard Guare。兩位作者皆是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失調中心的心理學家與行為分析師博士。

本書指導我們如何調整孩子的心智習慣模式。這些方法適用1到13歲的孩子。首先,找出孩子的問題點,接下來擬定策略,讓孩子在執行過程中累積成功經驗。父母不需要使出誘拐、嘮叨、哄騙就能讓孩子主動完成該做的事。

本書提供了幾個還不錯的概念:

  1. 提供可行的溝通策略:停止教訓孩子的衝動,才能開始解決他們正在面對的問題。
  2. 提供一個適合孩子的可行架構,讓孩子透過反覆的體驗,學會如何應用這個架構。
  3. 列出28個日常案例、分析、解決方案。有些案例可以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有些概念則可做參考。
  4. 藉由因果關係來改變孩子的行為。
  • 前因。調整孩子的外部環境,降低環境變化而引發的失控情緒;改變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引導孩子自我學習。
  • 行為:直接教孩子如何執行。協助孩子了解每項任務之間的因果關係與邏輯,將概念連結、推向另一個成功的模式,累積解決問題的經驗。
  • 後果:用讚美、激勵和獎勵制度強化執行能力。

5. 完成執行力的步驟

  • 明確定義想解決的問題。真正想要讓孩子學會什麼?
  • 設定目標
  • 依照孩子比較弱的執行能力,與孩子討論需要遵守的行為項目。
  • 設計表格或清單,引導孩子達到目標應該要執行的步驟有哪些。
  • 使用圖文、計時器或App等等工具做提醒。
  • 監督並且支援孩子,用清單提醒孩子照著sop執行,並內化成個人習慣。
  • 父母可以減少監督的頻率,將責任交給孩子。

raw-image

Photo by Robert Collins on Unsplash

本書讓我覺得很受用的地方:

  1. 目標圖像化的應用,讓孩子印象深刻。

有一個例子是當孩子想要一台電動玩具,父母親就把孩子的希望成為達成目標的誘因。為了讓孩子開展儲蓄計劃,知道他自己距離目標還有多遠,他們將孩子的願望,也就是一台電動玩具,將玩具的圖片做成拼圖。每一片拼圖相當於五塊錢。每當孩子存夠了等值金額時,拼圖也被部份完成。當孩子看得到目標正在進行中,才有動力繼續進行。

第二個案例為了解決孩子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度。一位母親為孩子設計了3~4個圖片,做為隔天不同地點的抵達優先順序。例如,母親準備了車子、銀行、學校、運動場,然後在每一張圖片後面貼上魔鬼氈,一旦母親隔天需要更改地點順序,就會在前一天將圖片按照時間順序排好,一大早孩子進到車子裡就會看得到當天的行程順序。用這個方法解決了孩子因為地點更換而焦慮問題,導致情緒失控的問題。

還有一個圖像化的例子。當父母親想要改善當父母親在講電話時,孩子在旁邊干擾的情境。 所以,大人在電話旁邊放了一張卡。卡片上面畫了車子和樂高。當大人在講電話時,他們就會給孩子看卡片,要求孩子從裡面挑一件他們現在想要玩的車子玩具或樂高。

  1. 本書也分享了許多受用的量表做參考使用:執行能力評量表、計劃表、任務流程檢核表、改善進度表、紀錄表、解決問題工作表。依照不同年齡、不同時期、不同目的與目標協助這些迷糊又挫敗的孩子。
  2. 對於比較難以察覺大人情緒的小孩,作者也提出幾個不錯的建議,教導孩子如何解讀對方的臉部表情。
  3. 玩猜猜看遊戲:先把電視機的聲音關掉,再依據電視裡的主角臉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然後跟孩子一起猜猜看那個人的想法跟感受。
  4. 玩偵探遊戲:跟孩子討論,當對方隱藏情緒時,是不是也能看出對方的感覺。例如,對方無意識的把玩東西可能代表焦慮。順便帶領孩子辨識自己的行為也可能會在無意識下,間接觸發了別人的某些情緒。

辨識十一種執行能力

書中歸結十一種執行能力。舉個例子來解釋這些執行力,當孩子準備到廚房倒水喝,流程可能會是:

  1. 杯子
  2. 將杯子桌上
  3. 冷水壺
  4. 握住冷水壺
  5. 將冷水壺的水進杯子
  6. 將杯中的水
  • 孩子一開始會在廚房選擇先拿杯子還是冷水壺呢?(優先順序規劃力)
  • 當孩子在廚房瞄到櫃子裡的餅乾時,忍住先拿吃幾片餅乾來吃的衝動。(反應意志力、目標堅持力)
  • 如果廚櫃没有杯子了,他可能會認定家裡其他人忘了將杯子歸位,所以他必需要先安撫自己的情緒,去流理臺找一找。(情緒控制力、變通力)
  • 突然想到上次亂放杯子而打破的經驗,所以這次要將杯子放往桌子裡面一點。(工作記憶力)
  • 可能倒太快,不小心將水杯倒滿,將水濺到桌上,因為怕被罵,等一下要記得擦桌子。(後設認知力)
  • 最後,將杯中的水掉(目標堅持力)

以上例子,孩子的目標任務是倒水喝。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涉及到思考及行為的執行力。

思考的執行力,例如:

  • 工作記憶:執行任務時,將過去的經驗應用在當下或未來的處境。
  • 優先順序規劃:決定事情的輕重緩急。從不同選項中出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 組織力:用有系統、有邏輯的方法掌握資訊或物件。將東西做好分類與歸位。
  • 時間管理:時間的分配。在有限的時間內將任務完成。
  • 後設認知:退一步,站在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並分析整體事件的能力。

行為的執行力,例如:

  • 反應抑制:三思而後行的能力。
  • 情緒控制:情緒管理。在短時間內從負面的情緒中恢復的能力。
  • 持續專注:當注意力分散、覺得疲勞或無聊,仍能保持專注。
  • 目標堅持力:能持續完成任務,不會因為其他的事務分心或拖延。
  • 任務啟動力:立即設計並展開計畫。
  • 變通力:面對障礙、挫折或錯誤時,配合現狀,調整計畫,接受替代方案。

以上十一種執行能力也是大部分人都具備的。如果執行能力能夠被精準的辨識,那麼我們才能準確的找到執行的方案。

專家一致認為過動症的孩子在反應抑制力上明顯缺乏。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到其它執行能力的發展,如變通力以及情緒控制力;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任務啟動力會比較差,也會影響到持續專注、和目標堅持力。

另外,時間管理比較差的孩子也會影響到他的優先順序規劃力;而工作記憶力 也會影響到組織力。不同執行力之間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

當我們能清楚辨識孩子的強項與弱項,將強弱項互補,提供學習引導、建立解決事情的架構模式,讓孩子收到不同的學習經驗以供未來使用。也可以利用親子強項的不同,找出最好的合作模式。

結語

大部分的父母會儘量避免讓孩子經歷挫敗。但是,帶領這個小大人接觸不同的情境與任務,或是任由孩子跌倒摔跤的失敗經驗,在不讓他們灰心喪志的前提下,才能幫助他們走向獨立。作者提醒了我們:永遠當孩子的啦啦隊,為他們加油打氣。

Resource

教出孩子的行動力:11種執行力訓練,輕鬆搞定聰明又散漫的孩子 by Peg Dawson & Richard Guar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茉莉的沙龍
51會員
189內容數
您將會在這裡接收到各種主題的學習觀點與分享,發掘不同生活上的觀察視角,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它角落的故事與產業新趨勢。🌱內在思考 👁️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
茉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農曆新年期間的習俗由來與老鼠娶親的故事,以及臺灣父權社會的縮影。
2025/04/09
農曆新年期間的習俗由來與老鼠娶親的故事,以及臺灣父權社會的縮影。
2025/04/09
隨著農曆新年的熱鬧氣氛逐漸退去,馬上就要迎來我們的**元宵節**啦! 元宵節也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節日,說到元宵節,大家腦海裡會浮現什麼畫面呢?吃湯圓、賞花燈,還有……對了,就是各地精彩的慶祝活動! 其中,有一項活動非常特別,那就是**鹽水蜂炮**!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這項讓人熱血沸騰(讓人覺得
2025/04/09
隨著農曆新年的熱鬧氣氛逐漸退去,馬上就要迎來我們的**元宵節**啦! 元宵節也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節日,說到元宵節,大家腦海裡會浮現什麼畫面呢?吃湯圓、賞花燈,還有……對了,就是各地精彩的慶祝活動! 其中,有一項活動非常特別,那就是**鹽水蜂炮**!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這項讓人熱血沸騰(讓人覺得
2025/04/09
一場沙雕展 去年在苗栗有一場沙雕展,當我走近沙雕成品的現場時,看到令我驚嘆的場景。一座座比人還高的沙雕作品就在我的眼前。其中,我看到裡面有二個像妖怪的作品,一個張開手掌 靠著一隻耳朵,好像仔細的在聽遠方的聲音。另外一個則是將手放到他的額頭上方,睜大眼睛似乎想要看清楚前面的影像。猜猜看這二隻長的像妖
2025/04/09
一場沙雕展 去年在苗栗有一場沙雕展,當我走近沙雕成品的現場時,看到令我驚嘆的場景。一座座比人還高的沙雕作品就在我的眼前。其中,我看到裡面有二個像妖怪的作品,一個張開手掌 靠著一隻耳朵,好像仔細的在聽遠方的聲音。另外一個則是將手放到他的額頭上方,睜大眼睛似乎想要看清楚前面的影像。猜猜看這二隻長的像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孩子未能將活動依照大人想要的方式完成很可能是大腦執行功能發育未完全所致。執行功能被形容為大腦中的交通警察,負責調節專注力、決定事情優先順序和彈性思維。與其指責,不如先暫停,觀察及理解孩子的困難,給予適量的協助及支持。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在幼兒期的教育這邊,筆者的心法就只有一個:「習慣成日常」。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孩子心中,對於學習的認知,來自於「累積」。越聰明的孩子,越可能因為自身的智慧反噬,在小時候依靠天分輾壓,忽略累積的重要,剩下的就是在哪階段撞壁。越早其實越好,等到大學才遇到學習挫折,自我放棄的機率就越高。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常常聽到有人動不動就說「這樣我怎麼教小孩?」。很好,能夠覺察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確實許多人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他們所直覺採取的方式,根本是在摧殘小孩。好像除了物理及心裡的暴力手段外,沒有其他教育方法。
Thumbnail
常常聽到有人動不動就說「這樣我怎麼教小孩?」。很好,能夠覺察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確實許多人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他們所直覺採取的方式,根本是在摧殘小孩。好像除了物理及心裡的暴力手段外,沒有其他教育方法。
Thumbnail
教養資訊氾濫的時代,最有憑有據、能按表操課的劃時代教養書! 讓忙碌的父母快速掌握重點,化解育兒的各種焦慮!
Thumbnail
教養資訊氾濫的時代,最有憑有據、能按表操課的劃時代教養書! 讓忙碌的父母快速掌握重點,化解育兒的各種焦慮!
Thumbnail
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內容部分引用自書籍 艾絲特‧沃西基是位在高中教書三十多年的老師,同時也運用自己的教養方式,成功教出三位能獨立思考、富有同理心、也各自開創不同成就的女兒。他提出的「TRICK」教育方式,目標培育出負責任的人。 身為媽媽的我,也期望自己能教孩
Thumbnail
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內容部分引用自書籍 艾絲特‧沃西基是位在高中教書三十多年的老師,同時也運用自己的教養方式,成功教出三位能獨立思考、富有同理心、也各自開創不同成就的女兒。他提出的「TRICK」教育方式,目標培育出負責任的人。 身為媽媽的我,也期望自己能教孩
Thumbnail
有些小朋友對於邏輯思考很強,在數學、自然這方面更是他們得心應手的科目,和他們接觸過後會發現他們會對一些項目專研的很透徹,經常可以說出超出年齡的驚人知識,對有興趣的事物侃侃而談;有另外一些小朋友則是擅長運動,跑步、打球、游泳完全難不倒他,但是只要遇到較無趣、乏味的寫字練習他們往往都會有很大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有些小朋友對於邏輯思考很強,在數學、自然這方面更是他們得心應手的科目,和他們接觸過後會發現他們會對一些項目專研的很透徹,經常可以說出超出年齡的驚人知識,對有興趣的事物侃侃而談;有另外一些小朋友則是擅長運動,跑步、打球、游泳完全難不倒他,但是只要遇到較無趣、乏味的寫字練習他們往往都會有很大的情緒反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