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好好跟你說話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

你害怕與人相處嗎?你是不是覺得跟人溝通真的超累?有時候,原本的一片好意,反過頭來,卻讓自己遍體鱗傷。

NG的語言傳達

「他就是聽不進去我說的話?他那麼情緒化,到底要怎麼跟他溝通嘛?」

用其他角度來看,當你覺得對方聽不進你說的話時,有可能是你的同理心不足,造成「我根本沒聽懂對方需要什麽」。

大多數人在收到別人的委屈與抱怨時,回應的方式大概都是這樣的:

給建議:直接告訴對方你認為不錯的方法:「我覺得你應該要⋯⋯」。我們忘記了,身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是他不是你

× 火上加油:認同、煽動對方,讓對方更火。

「你應該去找他理論⋯⋯」 「真的太過分了⋯⋯」

× 否定對方:阻止或否定對方的感受。

「你不要這樣想啦⋯⋯」、「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你太敏感了。」「他該不會做這種事吧」

× 分析:試圖理性分析事件。

「我認為你自己也搞不清楚問題的真正原因⋯⋯」 「以邏輯的角度來看,你的做法不對⋯⋯」

× 說教:用說教的方式來說服。

「如果你一直這麼想的話,那就是把自己限制住了⋯⋯」

× 開示:無論哪種情況,都導向信仰、宗教

「你知道嗎?這一切都是因果輪迴⋯⋯」

× 同情:以憐憫來表達理解對方的心情

「你好可憐喔。」 「我完全可以理解你的感受。」 「好慘喔!那你以後怎麼辦?」

× 勝過對方:講一個自己的故事,讓對方覺得他的問題没什麼

「這沒什麼,我還比你慘哩⋯⋯」

× 分散注意力:故作輕鬆似的開玩笑,或岔開話題,企圖轉移對方注意力

「好了啦,這就是人生!我們午餐要吃什麼?」

× 批判:不留情面的直接批判

「是你太傻了⋯⋯」 「我早跟你說過了,你還是學不會⋯⋯」 「你一直抱怨到底有什麼用?」

× 指示:下指導棋

「好啦,不要坐在那裡抱怨了,我們出去走走⋯⋯」

× 收集訊息:詢問一堆陳年歷史

「這種事過去曾經發生過嗎?」 「這件事發生多久了?」

× 合理化:替另一方辯護或說情

「你也應該為他想一想,他也夠可憐的⋯⋯」

以上的說法,會說出這些話的人,也許真的覺得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聽到的人,就會覺得没那麼好受。那種無法被同理的感受,只會讓抱怨的人陷入自我懷疑與惱怒中,感到憤怒、難受、委屈,甚至在不知不覺中,也被同化,漸漸學會使用暴力語言對待別人;另一方面,也讓一心一意想要幫忙的人覺得對方太固執,難以溝通。長遠來看,這種無效的溝通方式,最後演變成:「算了說了也没用」雙方的關係僵住了,只能在原地打轉。

今天介紹一本好書。作者賴佩霞<<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這六堂課分別是,溝通、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同理心。書中介紹了馬歇爾·貝特拉姆·盧森堡(Marshall Bertram Rosenberg)盧森堡博士所創的「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來加強自己的同理心,改善溝通品質,達成雙方需求雙贏。透過四個簡單的步驟,讓我們覺察自己真正的感受與需要,再運用客觀的語言提出需求,進行有效的溝通。透過傾聽、提問、對話,釐清對方的需要,找出雙方認同的行動方案。

這本實體書的封面是一隻可愛的長頸鹿。這張圖想表達的是,想要好好說話,應該採用長頸鹿的語言,而不是柴狼的語言。長頸鹿的語言溫柔堅定,以非暴力溝通為基礎,而財狼的語言步步進逼的批評語言。

說話的方式對了,對方才會有被同理的感覺,他人的需求也才能被滿足。語言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讓人沉浸在幸福裡。命運是由你口中說出來的結果,邀請您一起收聽閱讀茉莉「我想好好跟你說話」。

raw-image

Photo by charlesdeluvio on Unsplash

「非暴力溝通」四大步驟:

  1. 觀察(Observations):不帶偏見與評斷,只看事實。

你知道你是否容易與人起衝突呢?往往從我們說出口的第一句話,就可以決定未來的結果。好與壞,取決於你們的對話習慣。

一旦我們帶著成見看事情,就會將看到的事情做分類,貼標籤:好或壞;正常或不正常;正面或負面。例如,「你又來了!你每次都…」。其實,你可以平心靜氣耐心陳述事實:「今天下班後,我一回到家,看到你的襪子放在大門口。」如此而已。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從地上撿到一千元然後放進口袋,你會以為他想據為已有,還是以為他要拿去警局呢?又如果你剛好在前幾天掉了錢包,你可能會很自然的認為他一定想據為已有,是小偷。如果只是單純的觀察那個人呢?你看到了他從地上撿到一千元然後放進口袋的事實,後面的故事,也只是猜測而已。

2. 感受(Feelings):只針對當下「自己真正的感受」,描述自身内心狀態。

針對自己的感覺,坦誠自己的感受,覺得自己很没用;覺得很孤單;覺得很充實。不談我們對別人言語或行為的評價,例如「我覺得你好冷漠」,更不將怒火推到別人的行為或言語上。坦誠自己不表示你在對方面前示弱,而是放低身段,開口向別人求助。表達你的感受,才有機會抽絲剝繭發現自己的需要;了解你的感受,才能發現自己的需求,清楚自己想要被滿足什麼需要。

3. 需要(Needs):釐清自己心中真正需要被滿足的需要。具體描述自己的需要。

在關係中,我們需要對方做什麼來滿足你的需求?我們需要信任、渴望歸屬感、重視這段關係的連結、希望能被理解、被接納。如實的告訴他吧!

以婚姻為例,如果你想結婚,你的理由是什麼呢?想與你愛的人共同分享生活點滴嗎?因為你需要被照顧嗎?還是需要一個高富帥或白富美來讓自己看起來過得不錯呢?一個需要被愛或被照顧的人,是將自己的幸福快樂交給對方。我們的幸與不幸,完全取決於對方,得看他是否願意提供幸福的解藥:如果他愛我,我就會得到滿足;如果他不愛我,我就永遠都不會快樂。我們賦予對方向我們情緒勒索的能力:「如果,你跟我離婚了,那我就一無所有了」、「如果你不要我了,那我該怎麼辦?」。

先弄清楚自己當下的感受、自己想滿足什麼需要,不能單靠「某個人」或「某個東西」來填補心裡空虛。

清楚並明確地知道自己的需要,才能避免在是非上爭論不休。一個哭鬧不休的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媽媽抱抱」,不過,當我們問他原因時,孩子可能說不上來真正的感覺,只知道自己的生氣跟不開心。很多父母因此責備孩子動不動就愛哭;有些大一點的孩子抱怨父母比較疼妹妹,不疼他。當孩子用批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知時,父母則採取責怪的態度;「你都當人家大姐姐,怎麼還跟妹妹計較?」。一樣的道理,長大後的我們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時,就會用批評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這麼做只會招來對方的反擊。

對他人的批評,其實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要。~盧森堡

經常抱怨的人往往是因為不清楚自己的需要。需要在這裡指的不是「我需要買一部車開去上班」的物質需要,它更不是表面上的「我想要開心或不開心」,而是放諸四海皆準,無論貧富在心理層面上的需要,例如,「我想與你擁抱」的需要。

大部份話不投機的老夫老妻,彼此都還存愛意,不過因為無法辨識自己與對方的需求,所以,習慣性的埋怨,以為這樣就能讓對方看到自己的貢獻,就能得到對方的肯定跟感動。不過當被對方拒絕的時候,我們就成了受害者,覺得自己渺小、無助、曲解愛的本質,令人想掙脫這個關係。

4. 請求(Requests):將自己的需要具體的告訴對方。對方能幫助我什麼?說出你的觀察、感受、需要。

大部份人不清楚自己「要」什麼,單純告訴對方「不要」做什麼,不但令人反感、對方也不知道他可以怎麼做、像是施加壓力給對方,而大部份的人都是在比較放鬆舒服的氣氛下,才能把話聽進去,做出好的判斷與選擇。因此,明確的指出你的需求,才能引發具體的行動。

任何試圖給對方壓力,讓人覺得內疚,一旦他人不答應你的請求就生氣、受挫,從而逼迫對方都是在「要求」對方。如果你告訴對方,「不行,你不能再抽煙了!」然後,對方不答應或不理你呢?我想你一定覺得生氣又難受。於是,雙方關係起了裂痕。但是,如果你告訴對方,「我們的工作量都很大,當你覺得壓力大想抽根煙時,你也可以過來找我聊聊,我也希望工作告一段落時有人可以陪我去花園散散步。」。當對方聽到這個貼心的話語時,回答的層面會比較柔和,即使被拒,也能理解。

請求是為了維持與對方持續的溝通。請求是雙方面的,可讓人理解、允許被拒絶。保持好奇並同理對方,專注他人的需求與感受後提出的方案才是請求。最後,我們的目的是為了邀請對方一起做改變,而不是為了要改變對方而做請求。提出你的需求,讓對方滿足你的需要;同時,也邀請對方提出他的需求,兩人一起合作,成全彼此。最後,你可能會發現雙方的需求相同,你們意見不合之處是因為立場不同。請跟我一起擁抱這個世界,讓彼此的生命更加美好!

以下是請求的三個條件:

明確、正向、具體行動。

不說「我「不要…」、「你為什麼不…」,「我不要你對我大吼大叫」; 「不要邊吃飯邊看手機」、「你為什麼不把房間整理一下呢?」,而是做出明確的請求:「我們可以一起將這裡的垃圾包好」「我們一起輕聲細語對話吧!」

結語

聽完了這一集,你希望自己經常收到長頸鹿語言還是財狼的語言呢?如果你也希望能夠收到長頸鹿的語言,那我們是不是也一起同理別人,用長頸鹿的非暴力的語言好好跟別人說話呢?以下是用「非暴力溝通」四大步驟整理:

1. 觀察(Observations):客觀觀察事實。

2. 感受(Feelings):描述自己當下的感覺。

3. 需要(Needs):具體描述自己真正的需要。

4. 請求(Requests):說出你的觀察、感受、需要。調整自己的思考角度,學習從認為「別人需要改變」的說話模式,昇華成「為了我們的美好將來,一起做調整」的高品質提升。

「今天下班後,我一回到家,看到你的襪子放在大門口。我很重視家裡的乾淨與衛生,看到髒襪子放在那裡我感覺不雅觀,你可不可以答應我一起維持這個家的乾淨,好嗎?」

當我們越了解自己、熟悉自己後,才會有相同的能力猜中對方的心思與需求。透過非暴力溝通的練習,我們可以學習到自己可以控制並承擔的部分。當我們說出事實與想法,不夾帶強迫與抱怨,將話說清楚,希望對方知道我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

最後,我認為這本書很適合處理「關係」。當我們醒來後的每一天,遇得到的伴侶、小孩,朋友、父母親等等。由於與這些人的經常往來,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機率也會比較高。然而由於他們與你的關係密不可分,讓我們或多或少都在相處上都帶有壓力。如果我們能夠善用這本書提到的「非暴力溝通法」,就能擁有一個與他人共好的「關係」。

Resource: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

作者:賴佩霞

    50會員
    179內容數
    您將會在這裡接收到各種主題的學習觀點與分享,發掘不同生活上的觀察視角,以及發生在世界上其它角落的故事與產業新趨勢。🌱內在思考 👁️ 學習觀點 💡超越自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前言 非暴力溝通是已故知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開創的,他分別用了「豺狼」和「長頸鹿」來代表暴力溝通及非暴力溝通,暴力溝通就像豺狼一様,領域性、控制欲及攻擊性強,習慣自我防衛,凡事總要爭個輸贏;另外非暴力溝通就像長頸鹿一様,有更高更廣的視野及高度,還有一顆強大的心,願意聆聽與包容。而非暴力溝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被紛擾纏身而亟欲想找人傾訴嗎?或是你時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種人是即便他人沒有發出求救訊號,就急著高談闊論並下指導棋,而這樣的感受總是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站在制高點的位置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互動模式與姿態顯然是無法勝任陪伴者的角色。 然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3/11/19 書名: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作者:賴佩霞 閱讀動機 會接觸到這本書,很單純是因為賴佩霞,選擇了成為郭台銘競選總統之路時的副手搭檔,好奇google了她一下,發現除了藝人的身分之外,竟然還有暢銷作家這頭銜,不免就想把她的作品借來研究了一下!
    Thumbnail
    此書闡釋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學 若可以 米雅好期待每個人都能閱讀至少一次 如此這個世界應該真的會像個地球村 彼此和諧友愛 誤會&心結也從此不存在了 溝通這件事更像是一種交流 非暴力交流 聽起來也是通用的呢! 那麼到底在交流什麼? 我想就是感受
    Thumbnail
    「你怎麼對我說話這樣?」六十多歲的父親生氣地大喊 「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還想我對你說話多有禮貌?」我也不客氣地大吼回去 對於父母親,一直抱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他們很愛我,家境不富裕的二人,盡了最大努力讓孩子不愁吃穿,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其實說話對於我的職業來說,是一種必須,甚至是一種肯定。 可是這有時候僅在於單向的訴說,而非雙向的溝通,當換了一個對象後,平起平坐,你有對我有錯,但無法好好表達的情形,甚至是「你得聽我的」那種心態,就根本是0溝通。 沒錯,沒有遇到根本就不會知道,原來說話是需要練習的。 語言創造我們的命運,我們說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前言 非暴力溝通是已故知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開創的,他分別用了「豺狼」和「長頸鹿」來代表暴力溝通及非暴力溝通,暴力溝通就像豺狼一様,領域性、控制欲及攻擊性強,習慣自我防衛,凡事總要爭個輸贏;另外非暴力溝通就像長頸鹿一様,有更高更廣的視野及高度,還有一顆強大的心,願意聆聽與包容。而非暴力溝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被紛擾纏身而亟欲想找人傾訴嗎?或是你時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種人是即便他人沒有發出求救訊號,就急著高談闊論並下指導棋,而這樣的感受總是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站在制高點的位置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互動模式與姿態顯然是無法勝任陪伴者的角色。 然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3/11/19 書名: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作者:賴佩霞 閱讀動機 會接觸到這本書,很單純是因為賴佩霞,選擇了成為郭台銘競選總統之路時的副手搭檔,好奇google了她一下,發現除了藝人的身分之外,竟然還有暢銷作家這頭銜,不免就想把她的作品借來研究了一下!
    Thumbnail
    此書闡釋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學 若可以 米雅好期待每個人都能閱讀至少一次 如此這個世界應該真的會像個地球村 彼此和諧友愛 誤會&心結也從此不存在了 溝通這件事更像是一種交流 非暴力交流 聽起來也是通用的呢! 那麼到底在交流什麼? 我想就是感受
    Thumbnail
    「你怎麼對我說話這樣?」六十多歲的父親生氣地大喊 「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還想我對你說話多有禮貌?」我也不客氣地大吼回去 對於父母親,一直抱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他們很愛我,家境不富裕的二人,盡了最大努力讓孩子不愁吃穿,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其實說話對於我的職業來說,是一種必須,甚至是一種肯定。 可是這有時候僅在於單向的訴說,而非雙向的溝通,當換了一個對象後,平起平坐,你有對我有錯,但無法好好表達的情形,甚至是「你得聽我的」那種心態,就根本是0溝通。 沒錯,沒有遇到根本就不會知道,原來說話是需要練習的。 語言創造我們的命運,我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