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的印記-以「黑暗榮耀」瞭解背景心理知識

創傷的印記-以「黑暗榮耀」瞭解背景心理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創傷」(trauma)是指個人在某一段生命時間內,經歷到身體或心理的負面衝擊後,所留在個人身心部份的痕跡或「遺跡」,或說後遺,諸如身體的損傷疤痕,或心理上的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因為我是一個心理師,茲就心理面的創傷提出看法,「心理創傷」發生及後續處置極為重要,因為心理創傷可能導致創傷者往後生活上情緒調控、生活品質及世界觀的激烈變化。一個人可能外表光鮮亮麗,實則內心已傷痕累累,影響他行事作風,要近距離密切接觸後才感覺得到,據說像仙女一般已逝的黛安娜王妃,也曾有過往的童年創傷。

筆者認為心理創傷的一個特點是把人釘在過去創傷時間流中,減損了活在當下的全然感知經驗的能力,或是反過說個人的心理常常停駐在某個過去時間點的記憶,那時的記憶若感知到的情緒是屬於負面的時候,個人可能在那時經歷一個創傷事件。它表現的樣式繁多,最常觀察到的是在創傷時刻中知覺的異常性,比如人們在地震時所看到的牆壁都扭曲了,或者看到一個人當場被車子撞擊、自己被電捲棒燙傷的身心痛楚感知‥,以及人們一再回想「如果那時候,我能夠如何如何‥」而想更動已發生事件的劇本(意即充滿懊悔地想像過去可以重來的話,能有不同的決定和選擇),那也可能已然告成心理創傷,只是程度還不至於到PTSD那種暴露在可能死亡或身體傷害的情況,這就好像在個人的生命時間軸線中,烙印了一個標記,成為醒目的回想標的。

這個創傷標的,成為一種印記,讓人難以遺忘。若是這個人有身體的傷疤,好比韓劇「黑暗榮耀」中的女角文同珢被校園霸凌後所留下的全身燙傷傷疤,只要一感覺到這個傷疤,就會喚起當時受到傷害的心身經驗狀態,心理上的傷疤則是化做為下列情況:當接收到類似創傷情境的物理刺激時,會喚起當時受到傷害的心身經驗狀態,比如在超市中聽到物品掉落的巨大聲響,從戰場退伍的老兵馬上趴在地上瞬間以為是地雷爆炸。這種「類以創傷情境的物理刺激」或「會喚起當時受到傷害的經驗之刺激」,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叫做「喚起物」(reminder)。

當生活外在環境滿是「喚起物」,你可以想見當事人生活是多麼痛苦,他幾乎被過去的創傷回憶占滿,除非他能改寫傷痕或「喚起物」新的意義,不然他總是經驗著創傷感。而創傷往往連帶著衝擊到創傷者的自我感覺,讓創傷者自我感覺不良,有時他會歸咎於自己,認為自己一定是做錯了什麼或是哪裏不好才會在生命中遭到如此糟糕的遭遇,畢竟我們社會常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被惡報了,故反推他就是惡。當創傷者進一步把受傷歸咎於自己時,很可能討厭自己而出現自殘、酗酒、藥物濫用及產生憂鬱情緒的問題,做事也失去了效能,也可能自我放逐。

而我們在實務上是先看到這些結果(自殘、酗酒、藥物濫用、憂鬱情緒、自我效能低落、自我放逐‥),就要反推可能有創傷的存在。

在此,因為訊息量頗多,就此先打住,往後有機會的話,我們會述及創傷的處理原則。以韓劇「黑暗榮耀」為例,心理師關注的是創傷如何治療,而不是「一洩我心頭之恨」的復仇,而哀悼受傷的自己是可能的方法。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6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