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5歲必看!糖尿病併發症順序與機率一次整理:預防失明腎損心血管疾病,遠離慢性病威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文將會用白話文詳細解釋,糖尿病併發症發生之原因、糖尿病併發症機率、眼睛腎臟血管中風失智等糖尿病併發症發生順序。)

本文大綱:
◆糖尿病併發症出現的原因(白話文)
◆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不影響生活,治本糖尿病的方法

圖片來源:胡廷岳藥師公益環島演講台南場

圖片來源:胡廷岳藥師公益環島演講台南場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發明低門檻的健康方法」,提供一般大眾好用的健康生活技能。因而預防生病,減少吃藥。公益環島演講的時間地點:《減藥藥師公佈欄
延伸閱讀:「不想吃藥,何時才可以停血糖藥?」糖尿病長年纏身,兩大治本建議!別再擔心血糖藥吃多久。


糖尿病併發症

身在醫療大國台灣的各位夥伴,其實早就清楚知道,當糖尿病控制不良時,會導致「中風、失明、手麻腳麻、洗腎、截肢」的一系列併發症了。

但老實說這些併發症出現的機率真的大嗎?到底幾年後才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呢?還是都只是醫療人員嚇嚇民眾的台詞而已?

身為推廣治本慢性病、減少吃藥的藥師胡廷岳,我當然不能眼睜睜看著你併發症惡化,洗腎中風失明,藥物越吃越多。對我來說,我相信我們絕不是故意生病,我們全都是因為沒時間好好運動、好好吃飯,才會淪落必須透過吃藥以維持健康與生命。

因此,本篇文章廷岳我將為你介紹糖尿病控制不良的併發症,包括其出現原因、機率、出現順序、好發年齡等等知識總整理。最後也提供你做得到的解決方法。

(相關文章:長期吃藥,身體變成藥罐子?減藥藥師教你四招,減去慢性病、止痛藥、多餘用藥!)

一、糖尿病併發症出現的原因

你有看過蜜餞嗎?把天然水果泡在高濃度的糖水裡面好幾天,水果自然就會變得皺巴巴的,好像縮水了一樣。沒錯,這就是眼睛、腎臟長期泡在高血糖的血液裡面最後的樣子。

如果我們再把血管的形狀簡單區分成「細長的微血管」以及「粗獷的動脈靜脈」。當我們的血管縮水時,你覺得是「細長的微血管」最先受到影響,還是「粗獷的動脈靜脈」呢?想必是前者吧!

那就表示,如果再讓我們的血糖一直高下去,充滿「細長的微血管」的眼睛、腎臟、四肢末端、神經細胞...,就真的有危險了。我光想像就起雞皮疙瘩。

以下一一介紹發生機率。

二、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1. 「細長的微血管受損-四肢末端神經」

    糖尿病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導致感覺和運動神經元的受損。這會導致一系列的症狀,如手腳發麻、異常疼痛、感覺異常等等。根據研究,糖尿病患者中有50%以上的人會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而50歲以上的病人比較常見。

    但這還不是神經受損最嚴重的情況。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麻木的情況下,很容易不知道自己正在受傷,導致腳底傷口感染和潰瘍等問題,最後引發敗血症死亡或截肢(我阿祖就是因此切除了右腳小指頭)。而且,如果連神經都出問題了,血管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2. 「細長的微血管受損-失明洗腎」

    微血管併發症是糖尿病控制不良「最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洗腎(台灣保持世界第一)。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中有40%以上的人曾經出現微血管併發症。另外,台灣洗腎的人口裡面,有70%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良。

    再強調一次,100個洗腎的人裡面,有70個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良導致洗腎。

    這些「微血管受損併發症」通常會在罹患糖尿病後拖延個10年左右才會出現。而眼睛的部分則是5年。如果人還好好的,請趕快控制好血糖;反之如果糖尿病已經拖延很多年了,眼科檢查、腎功能檢查、心電圖簡答,都能及時發現並救回這些不可逆轉的併發症。
  3. 「粗獷的動脈靜脈受損-中風失智」

    大血管併發症是糖尿病併發症裡最嚴重的併發症了,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腦血管病變(血管性失智)和周邊血管病變(小中風)等。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中有20%以上的人曾經出現大血管併發症。

    中風的人竟然只有20%?其實這機率很合理。因為你通常會先經歷「失明、洗腎、手麻腳麻」等等小血管的問題,才會輪到大血管併發症。你再不注意到高血糖症狀也很難了。

以上就是糖尿病控制不良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多半都發生在40~60歲之間,希望能引起各位讀者的重視,及早保持血糖穩定,避免併發症的發生。但你一定又會想問:飲食控制好難啊,我好苦惱啊!廷岳藥師有什麼好建議嗎?

有的。

三、不影響生活,治本糖尿病的方法

誰不想要健康?我相信我們絕不是故意生病,我們全都是因為沒時間好好運動、好好吃飯,才會淪落必須透過吃藥以維持健康與生命。既然併發症不能逆轉,那麼就只能針對糖尿病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倒是關於「糖尿病該如何逆轉、什麼情況下無法逆轉」這件事情,我之後再另外寫文章介紹給大家聽。我先回來解釋解釋輕易治本糖尿病的方法。

我這裡有些小技巧,可以幫助各位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夠控制高血糖症狀,例如:

  1. 吃菜配飯:如果可以的話,請將主食改成纖維質高的食物,例如全麥麵包、地瓜、綠色蔬菜。你沒看錯,我建議你把綠色蔬菜當成主食,利用它吃到飽。這樣一來,你不但可以增加飽足感,還可以降低體內的葡萄糖吸收速度。(相關文章:血管減齡指南:天冷了,吃什麼預防中風?給三高族的減藥建議)
  2. 不要壓抑:醫護人員常常強調:請避免喝含糖飲料。但如果我真的討厭喝水、很想喝飲料,我們還能怎麼做呢?我建議你可以改喝無糖茶或咖啡,或是用切片檸檬或花草茶泡出來的飲料取代。(相關文章:我怎麼幫助糖尿病病人喝飲料又減去血糖藥?「討厭水味、愛喝飲料」的減藥藥師建議。)
  3. 餐餐吃飽:請將蛋白質攝取量增加,例如多吃豆腐、雞胸肉、魚肉海鮮等食材,這些食物會使血糖上升的速度較慢,同時還可以增加飽足感,讓人不容易感到餓。不會餓就不會亂吃零食了,你說是吧?
  4. 遠離陷阱:一般來說,吃便當不如吃自助餐、炸物不如燒烤。如果偶爾還想吃大餐?可以讓自己成為「主糾」,主動成為訂餐廳那個人,幫朋友挑選較為健康的選擇,簡單幫所有親友避開高糖、高醣、高脂肪等食物。

我相信我們絕不是故意生病,我們全都是因為沒時間好好運動、好好吃飯,才會淪落必須透過吃藥以維持健康與生命。總結來說,吃菜配飯、吃飽,選擇高蛋白質、高纖維質的食物,避免喝含糖飲料,都是可以幫助忙碌的你控制好高血糖症狀、糖尿病併發症的好方法。

想要預防臥床嗎?我相信答案絕對不是狂吃藥。「治病」不只是吃藥吃保健食品的行為而已。如果我們從今天開始能持續執行「做得到的健康生活習慣」,簡簡單單,全世界的人都能治本慢性病、減少吃藥。(相關文章:逆轉糖尿病?專家分享4招免於併發症,防範中風失智失明你可以這樣生活!)

為了你發明做得到的建議,把問題治本解決,就是我穿上白袍環島演講的意義。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以下還有超多減藥文章)

* 如果你沒時間學習、沒時間找答案、也沒有多餘的健康可以讓你慢慢拖延,我把老百姓做得到的糖尿病減藥建議,全都整理好了:醫療榜暢銷課程【不靠吃藥,幫全家人降血糖:治本糖尿病零基礎減藥筆記】是市面上唯一以減藥、根除慢性病為目標的正規教學:歡迎點此,免費試閱第一單元。

*

環島演講中!歡迎邀約演講:名片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創造「不費力又自願行動的健康生活」,想在2030 年底以前,讓台灣每一個人都能控制好慢性疾病,與我的爸媽一樣。關於為什麼我要環島演講

我是廷岳,人人都知道平常要運動要養生、要預防臥床,但其實連醫師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立志幫全台灣的長輩,找到【做得到的健康生活】!必須降低健康的門檻,人人才能健康起來、減少吃藥、預防臥床。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吃藥之後,然後呢?──從文明病纏身,到減少吃藥的第三人生》一書,醫療榜第八名,已在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三民線上書局,以及各大線上線下書局販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的沙龍
1.1K會員
131內容數
當我公益演講時,民眾來問我問題,我只有一次說服他的機會、還必須盡量保有這個人原來的習慣。所以我給的「低門檻養生建議」必須超實用、超簡單、又超有道理。漸漸的,已經蒐集100種方法、蒐集成一本故事集了。
2023/05/15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5/15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5/03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2023/05/03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2023/04/24
你也知道橄欖油很棒、211健康餐飲食計畫很好,但你根本就沒時間煮對吧?我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3+1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3/04/24
你也知道橄欖油很棒、211健康餐飲食計畫很好,但你根本就沒時間煮對吧?我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3+1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天氣寒冷時,很多人會覺得手腳冰冷而想要泡泡熱水,但是如果不小心可能會泡出大問題。」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蒲啟明醫師指出,「糖尿病患可能發生感覺比較遲鈍的狀況。」以下四個是診間患者常遇到的狀況,也是最容易造成糖尿病足傷口潰瘍的因素。
Thumbnail
「天氣寒冷時,很多人會覺得手腳冰冷而想要泡泡熱水,但是如果不小心可能會泡出大問題。」國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蒲啟明醫師指出,「糖尿病患可能發生感覺比較遲鈍的狀況。」以下四個是診間患者常遇到的狀況,也是最容易造成糖尿病足傷口潰瘍的因素。
Thumbnail
人都會生病,有些病還會影響其他器官,尤其是影響到「眼睛的視力」。 甲狀腺問題(Graves 氏病)、糖尿病、高血壓、重症肌無力、修格連氏症候群(乾燥症)。
Thumbnail
人都會生病,有些病還會影響其他器官,尤其是影響到「眼睛的視力」。 甲狀腺問題(Graves 氏病)、糖尿病、高血壓、重症肌無力、修格連氏症候群(乾燥症)。
Thumbnail
本篇文章廷岳我將為你介紹糖尿病控制不良的併發症,包括其出現原因、機率、出現順序、好發年齡等等知識總整理。最後也提供你做得到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本篇文章廷岳我將為你介紹糖尿病控制不良的併發症,包括其出現原因、機率、出現順序、好發年齡等等知識總整理。最後也提供你做得到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從小到大新聞總說:中風就會臥床、就會越吃越多藥。唉,但突然就要我健康飲食、運動,真的好難阿!有沒有什麼不費力的減藥方法呢?那麼這篇低門檻「血管減齡指南」一定會很適合你。
Thumbnail
從小到大新聞總說:中風就會臥床、就會越吃越多藥。唉,但突然就要我健康飲食、運動,真的好難阿!有沒有什麼不費力的減藥方法呢?那麼這篇低門檻「血管減齡指南」一定會很適合你。
Thumbnail
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功能下降,造成心臟輸出量不夠、身體器官血流量不足的狀況。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怡凡強調,由於心臟輸出量不符合身體需求,會對全身器官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心臟衰竭並非單純的心臟問題,而是全身性的疾病!
Thumbnail
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功能下降,造成心臟輸出量不夠、身體器官血流量不足的狀況。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怡凡強調,由於心臟輸出量不符合身體需求,會對全身器官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心臟衰竭並非單純的心臟問題,而是全身性的疾病!
Thumbnail
張阿姨就診後得知來這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屏東基督教醫院張雲德主任評估後認為要盡快處理。張阿姨接受微創手術,使用氣球導管擴張術將血管的管徑擴張開來,並使用塗藥球囊降低再次阻塞的可能。 術後張阿姨復原得很順利,很快又能回到公園運動,即使走4000公尺都沒有問題,相當開心!
Thumbnail
張阿姨就診後得知來這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屏東基督教醫院張雲德主任評估後認為要盡快處理。張阿姨接受微創手術,使用氣球導管擴張術將血管的管徑擴張開來,並使用塗藥球囊降低再次阻塞的可能。 術後張阿姨復原得很順利,很快又能回到公園運動,即使走4000公尺都沒有問題,相當開心!
Thumbnail
「醫師,我爸的手又突然舉不起來!是不是又中風?!」病患兒子焦急地問。 經醫師檢查判斷,該病患是再度中風,須盡速住院治療。翻了翻病歷,醫師問道:「伯伯已經一年沒有回診,他有在其他醫院追蹤嗎?」病患兒子回覆:「上次中風住院治療後,他有吃藥一段時間。後來恢復得不錯,所以就沒繼續吃藥…」。
Thumbnail
「醫師,我爸的手又突然舉不起來!是不是又中風?!」病患兒子焦急地問。 經醫師檢查判斷,該病患是再度中風,須盡速住院治療。翻了翻病歷,醫師問道:「伯伯已經一年沒有回診,他有在其他醫院追蹤嗎?」病患兒子回覆:「上次中風住院治療後,他有吃藥一段時間。後來恢復得不錯,所以就沒繼續吃藥…」。
Thumbnail
三十多歲的王先生已經有10年的糖尿病史,BMI身體質量指數都在35左右,因為工作的關係,飲食很不正常,血糖控制相當不穩定。 仗著年輕,而不太關心血糖的他,在值勤時突然因為胸悶、胸痛而被送進急診室。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放入血管支架。
Thumbnail
三十多歲的王先生已經有10年的糖尿病史,BMI身體質量指數都在35左右,因為工作的關係,飲食很不正常,血糖控制相當不穩定。 仗著年輕,而不太關心血糖的他,在值勤時突然因為胸悶、胸痛而被送進急診室。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緊急安排心導管手術,放入血管支架。
Thumbnail
「醫師,我最近都覺得胃不太舒服。」50多歲的廖先生說,因為幾個月前在工作中突然感到胸痛,緊急送急診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立刻做心導管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並置放支架,出院後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Thumbnail
「醫師,我最近都覺得胃不太舒服。」50多歲的廖先生說,因為幾個月前在工作中突然感到胸痛,緊急送急診發現是心肌梗塞,於是立刻做心導管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並置放支架,出院後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Thumbnail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黃馨慧表示,這名67歲男性,起初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理學檢查發現左腳踝微腫,由於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雙雙上升,初步臆斷下肢蜂窩性組織炎,安排住院。 發燒寒顫、右上腹痛、倦怠?小心是肝膿瘍症狀 肝膿瘍有致命風險,嚴重恐釀敗血性休克
Thumbnail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黃馨慧表示,這名67歲男性,起初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理學檢查發現左腳踝微腫,由於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雙雙上升,初步臆斷下肢蜂窩性組織炎,安排住院。 發燒寒顫、右上腹痛、倦怠?小心是肝膿瘍症狀 肝膿瘍有致命風險,嚴重恐釀敗血性休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