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建議「打麻將」預防失智?家人打麻將依舊失智的實際例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發明低門檻的健康方法」,提供一般大眾照顧自己的能力。因而預防生病,減少吃藥。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相關文章:管制性止痛藥會讓人成癮嗎?副作用很強嗎?減藥藥師的看法是什麼?
相關文章:失智發生的3個主因?衛教專家用「牛郎織女」神譬喻。失智症早期症狀全解析!

說起失智預防,一般人應該都會這樣覺得:「如果想要預防大腦退化,那麼多動腦應該就沒問題了吧?」然後就在退休之後,馬上搬出麻將桌、湊齊四人,天天跑來動腦打麻將。

但為什麼我會說這樣是沒用的呢?有沒有更加適合預防失智的動腦建議呢?其實動腦的方向並沒有錯,只是大家誤會動腦的意思了。身為環島公益演講,四處推廣「改變習慣,避免吃藥」的減藥藥師胡廷岳,我會在這篇文章解釋給你聽。


人的大腦是怎麼退化的?

關於「人的大腦是怎麼退化的?」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人體的退化機制——節能,開始說起。你知道嗎?只要是活著,不管是我們坐著、趴著、躺著,光是拼命的呼吸,人體也會消耗能量。

但如果我們持續不停地消耗能量,身體就會因此感到緊張啊!身體會擔心:「如果今天都吃不到食物該怎麼辦」「如果明天生病了,無法去覓食該怎麼辦」。因此,刪除不必要的細胞、阻止多餘的能量消耗,這就是身體最頻繁使用的節能方法。

那怎麼知道誰是不必要的細胞呢?「久不運動的肌肉」(肌少症)、「久不負重的骨頭」(骨質疏鬆)、「久不使用的大腦區塊」(失智)。久不使用!就是這些退化疾病總有一天會跑出來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預防失智的時候,專家們都要求我們:多多動腦了。

但問題來了,那為什麼我卻不推薦家中長輩打麻將呢?

這可能就要問問,為什麼打麻將並不會真的「動到腦」。


怎麼動腦才有用?

我太太的外公外婆,是個最會打麻將(他們是教我如何打麻將的師傅)、最努力在養成運動習慣的兩位長輩(他們每天準時去游泳池游泳)。但最近卻被診斷出了失智前期,甚至外公的失智還突然變得很嚴重,甚至曾經忘了怎麼讓自己離開游泳池的水道,在泳池裡泡了好幾個小時......。

這讓我非常難過。為什麼?他們幾乎就是我老後的標竿:天天運動、天天打麻將,為什麼卻依舊失智了?

我後來翻遍了研究、詢問了老人醫學科與腦神經的醫師,我才發現到這個問題:我們太習慣於這些習慣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

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我們已經太習慣通勤,所以根本不會浪費腦力去記得,今天通勤路上又經過了多少紅綠燈。就像這些麻將高手、運動高手,平常就已經太習慣於游泳了、太習慣於打麻將了,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訓練到大腦」、光靠「最不耗能的反射動作」就能執行這些行動。

就像我剛剛說的,身體很喜歡「節能」。只要身體習慣了某項行為,身體自然就會讓你習慣於這些習慣,利用最不耗能、最簡單的方式,幫助你達成目的。然後把能量留給其他更重要的地方。

這下子就清楚明瞭了:打麻將並不是無法預防失智,而是打麻將應該讓「平常就沒有打麻將的人」學習怎麼打,這樣才會動到腦;游泳也應該讓「平常沒有游泳習慣的人」下水練習,體會什麼是浮力、該攜帶什麼裝備去游泳池,這才會真正的學到知識。而不是已經打麻將一輩子的人,想要預防失智時,卻還在天天打麻將。

這讓我想到曾經有一句話提到:我們一輩子只有使用到大腦的10%。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也許其他的90%就是拿來開發、學習新東西的呢?(想想原始人處境就很清楚了,對原始人來說,每天光好好活著就要不停克服困難與學習新東西。)

因此,「最好的動腦方法」,我建議你應該要跟「運動訓練」一樣:讓自己感到微微的不舒服。例如以下的建議。


最好的動腦建議

學習新知識

例如:讓原本沒在煮飯的人,跑去烹飪教室;幫助退休的自己報名社區大學的課程,去學怎麼彈吉他、寫書法。讓自己的大腦接受新刺激。

另外,也不一定都要把自己關在教室裡。你可以環遊世界、環島、甚至用與過去不一樣的方式環島,對於大腦來說都會是「新的挑戰」,是刺激的、是困難的、是微微不舒服的。這樣有懂我的意思了吧!

結交新朋友

如果不喜歡「學習」。其實交朋友也可以!因為新朋友就會帶你去學習新東西。而且我們有時候都會因為沒有伴、因為眼前的小小困難放棄原本在做的事情,這只要事先結交新朋友(例如山友、跑友、密室逃脫友、飯友、筆友),讓他帶著你走,其實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了。

另外,新朋友也能刺激你的表達技巧、與人應對模式。你看,這對於不常出門的我們來說,不就是新的挑戰了嗎?

結語

關於「讓自己微微不舒服」這件事情,讓我想到,我曾經為了演講與顧問服務所需,特別花錢報名了健身C級教練執照。其中健身老師就是這樣對我們說的:「根據研究文獻,運動必須微微的不舒服、超過一點點平常的運動量,這樣肌肉才會變得強壯」。

就像古人總說:用進廢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那麼大腦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最好的動腦建議,人人都不一樣。並不是「天天打麻將」的建議可以適用於每一個人,也許適合不習慣打麻將的你、但根本就不適合擅長打麻將的他。

我用我的家人當作例子分享讓你知道,甚至失智完全沒有治療的好方法,只能延緩。說真的,廷岳還是老話一句,預防勝於治療、照顧好自己才能減少吃藥。

減藥最好,我是廷岳。(下方還有更多減藥文章)

*

環島演講中!歡迎邀約演講:名片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創造「自願行動的健康生活」,想在2030 年底以前,讓台灣每一個人都能控制好慢性疾病,與我的爸媽一樣。關於為什麼我要環島演講

我是廷岳,人人都知道平常要運動要養生、要預防臥床,但其實連醫師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立志幫全台灣的長輩,找到【做得到的健康生活】!必須降低健康的門檻,人人才能健康起來、減少吃藥、預防臥床。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相關文章:拒絕健康檢查的長輩?這藥師教你如何讓他們願意去看醫生)
(相關文章:失智發生的3個主因?衛教專家用「牛郎織女」神譬喻。)

◆其他低門檻治病建議:《低門檻養生的100種方法
◆其他簡單醫學故事:《阿嬤的醫學字典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雨非-avatar-img
2023/05/03
老了也要有社交圈,有課上,持續學習及進步!
雨非 沒錯!舒服的圈子!
avatar-img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的沙龍
1.1K會員
131內容數
當我公益演講時,民眾來問我問題,我只有一次說服他的機會、還必須盡量保有這個人原來的習慣。所以我給的「低門檻養生建議」必須超實用、超簡單、又超有道理。漸漸的,已經蒐集100種方法、蒐集成一本故事集了。
2023/05/15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5/15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4/24
你也知道橄欖油很棒、211健康餐飲食計畫很好,但你根本就沒時間煮對吧?我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3+1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3/04/24
你也知道橄欖油很棒、211健康餐飲食計畫很好,但你根本就沒時間煮對吧?我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3+1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3/03/17
控制高血壓五個字,你早就聽膩了吧。是的,有沒有同時過上喜歡的生活,高血壓卻可以控制得很好的建議呢?
Thumbnail
2023/03/17
控制高血壓五個字,你早就聽膩了吧。是的,有沒有同時過上喜歡的生活,高血壓卻可以控制得很好的建議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大腦愈用愈靈光,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族也逐漸了解「認知儲備」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跟我們身體的肌肉一樣,愈鍛鍊,會長得愈多,等到老了神經退化甚至失智了,之前額外鍛鍊所「儲存」下來較多的神經結構,可以讓我們依舊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大腦認知功能。 但是大腦的鍛鍊跟肌力的鍛鍊很像,要困難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大腦愈用愈靈光,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族也逐漸了解「認知儲備」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跟我們身體的肌肉一樣,愈鍛鍊,會長得愈多,等到老了神經退化甚至失智了,之前額外鍛鍊所「儲存」下來較多的神經結構,可以讓我們依舊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大腦認知功能。 但是大腦的鍛鍊跟肌力的鍛鍊很像,要困難
Thumbnail
 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高齡者的日常生活裡逐漸也被新科技滲透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帶來的馴化甚至鈍化。因為追求便利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快速的數位化、網路化、科技化的同時有可能使老年人失去利用其餘的身體功能反而加速老化!成功大學的白明奇醫師提出了「三動兩高」的預防性概念,口號很間單:
Thumbnail
 就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而言隨著資訊技術快速進步,高齡者的日常生活裡逐漸也被新科技滲透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帶來的馴化甚至鈍化。因為追求便利應運而生的各種服務快速的數位化、網路化、科技化的同時有可能使老年人失去利用其餘的身體功能反而加速老化!成功大學的白明奇醫師提出了「三動兩高」的預防性概念,口號很間單:
Thumbnail
年齡漸長,身體與心智功能的退化是必經的過程,保持正向的心情與態度,維持或調整良好習慣,每個人都可帶領自己或家人邁入健康老化的生活。
Thumbnail
年齡漸長,身體與心智功能的退化是必經的過程,保持正向的心情與態度,維持或調整良好習慣,每個人都可帶領自己或家人邁入健康老化的生活。
Thumbnail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女兒呀,你有看到我的手機嗎?」王女士問。 「你剛剛放進皮包了呀。」女兒說。 「對耶,竟然會忘記。」王女士拍拍額頭說。 「你好像越來越健忘,而且反應變得比較慢。」女兒說,「應該要做個檢查。」
Thumbnail
「女兒呀,你有看到我的手機嗎?」王女士問。 「你剛剛放進皮包了呀。」女兒說。 「對耶,竟然會忘記。」王女士拍拍額頭說。 「你好像越來越健忘,而且反應變得比較慢。」女兒說,「應該要做個檢查。」
Thumbnail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 ​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這是我第一次去YMCA帶領桌遊活動時,長輩們的回應。因為沒有接觸過桌遊,對新的、未知的,人類的本能反能都是先抗拒。​ ​ 玩桌遊是一個不分年齡的活動。玩桌遊有6大好處你又知道幾個呢?​ ​ ​ ▍活化大腦 ▍​ ​ ​
Thumbnail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 ​ 「我沒玩過桌遊欸」,「我不會玩啦!」這是我第一次去YMCA帶領桌遊活動時,長輩們的回應。因為沒有接觸過桌遊,對新的、未知的,人類的本能反能都是先抗拒。​ ​ 玩桌遊是一個不分年齡的活動。玩桌遊有6大好處你又知道幾個呢?​ ​ ​ ▍活化大腦 ▍​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