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知道?當心「肝長膿」,肝膿瘍找上門恐藏致命危機

更新於 2022/05/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糖尿病不知道?當心「肝長膿」,右上腹痛、倦怠,肝膿瘍找上門恐藏致命危機。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編按:你知道自己的血糖值嗎?大部分人恐怕都是不知道的,畢竟血糖不像血壓容易自行測量。一名67歲男性,因下肢蜂窩性組織炎住院治療,醫師以靜脈抗生素治療,同時檢查發現病人血糖過高,醣化血色素11.6%,新診斷第二型糖尿病。然經抗生素治療,病人仍然高燒不退,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發現其肝臟有兩顆肝膿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黃馨慧表示,這名67歲男性,起初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理學檢查發現左腳踝微腫,由於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雙雙上升,初步臆斷下肢蜂窩性組織炎,安排住院。
住院後以靜脈抗生素治療,同時檢查發現病人血糖過高,醣化血色素11.6%,新診斷第二型糖尿病。然經抗生素治療,病人仍然高燒不退,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兩顆肝膿瘍,經過超音波導引抽吸肝膿瘍後,左腳後來發展成壞死性筋膜炎,開刀清創後,病人整體症狀逐漸改善。

發燒寒顫、右上腹痛、倦怠?小心是肝膿瘍症狀

黃馨慧指出,肝膿瘍是發生在肝臟的感染症,會造成肝臟局部組織壞死,形成膿包。病人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經過一段時間後身體會出現發炎反應,像是發燒寒顫、右上腹痛、倦怠等症狀。

肝膿瘍男性病患較多,好發50歲以上、常患有糖尿病

肝膿瘍男性病患比較多一些,且好發50歲以上。台灣本土統計資料顯示,肝膿瘍死亡率約8.2%,跟早年死亡率高達5成相比,已大幅降低。統計發現肝膿瘍的致病菌多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同時病人也常常有糖尿病。
黃馨慧說,肝膿瘍的治療主要是抗生素與膿瘍引流,療程長短與膿瘍的大小、數量以及治療反應等有關。多數病人透過抗生素和引流這兩種方式,即可達到治療效果,只有極少數病人需要動手術。

肝膿瘍有致命風險,嚴重恐釀敗血性休克

肝膿瘍最致命的情況,是細菌跑到血液中,造成菌血症,嚴重甚至導致敗血性休克。若是雷伯氏菌,還有可能隨血液跑到眼睛造成眼內炎、跑到骨頭造成骨髓炎、跑到肌肉變成肌肉膿瘍等等。
多數肝膿瘍的病人在治癒後,不會反覆發作。糖尿病也是肝膿瘍的危險因子,因此糖尿病人務必妥善控制血糖,減少感染的風險。
(本文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遠見雜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近期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增加,且個案以無症狀或輕症者居多,但糖尿病病人仍需提高警覺,若確診新冠肺炎,病程轉變為重症或死亡的風險約是一般人的2到3倍[1],若合併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之糖尿病病人,罹病後康復情況可能更差[2] 。 一、要定期回診及檢查:
文/食品藥物管理署 「醫師,我的眼睛旁邊最近開始長這個耶!」年輕女孩指著眼睛周圍的小凸起,露出困擾的表情。事實上,這種眼周小顆粒,屬於皮膚組織增生,可能是皮膚息肉、汗管瘤、粟粒腫等8種狀況。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請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為民眾說明「眼周小顆粒」的各種可能:
4大美肌飲食偏方大解析 文/閱讀,對身體好! 肌膚的問題五花八門,雖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透過飲食根治所有問題,但只要了解自己的肌膚狀況,並加強相關飲食知識,便能透過選擇適合自己肌膚狀況的飲食或是食材來緩解、減少問題,讓肌膚狀況好轉,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光彩,也能夠更有自信。 吃豬腳可以補充膠原蛋白?
肌膚偏乾性的人容易長細紋或黑斑,若是想維持肌膚膨潤彈性,可選擇富含維生素A、C、E的食材,像胡蘿蔔、甜椒、苦茶油、堅果等,都能改善皮膚粗糙、脫皮的情形,另外像莓果、海鮮、黃豆、雞蛋等也有助維持肌膚淨白,改善黑斑情況。 維持肌膚膨潤的食材(適合肌膚乾澀、肌膚鬆弛的人) 2. 甜椒(維生素C):
文/閱讀,對身體好! 人們想要隱藏自身樣貌的原因是不安全感,因為展現真我時,難以預測對方會有何種反應,深怕會出現有關自己的負面評價,若造成蝴蝶效應,還要面對不知會不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不安,因為感受到危險,所以不願意展現真正的自我,寧願安全的保護自己。 裝乖給人看,只會累死自己 延伸閱讀
文/洪毓琪 知名導演、演員明金成上月20日才和妻子迎接龍鳳雙胞胎,沒想到據媒體報導,其8日晚間疑因心肌梗塞,突感身體不適,送醫急救不治,享年51歲。近來天氣變化大,劇烈的溫差變化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民眾除做好保暖防寒外,更要避開4大情境,多留意身體的變化,若出現異常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近期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增加,且個案以無症狀或輕症者居多,但糖尿病病人仍需提高警覺,若確診新冠肺炎,病程轉變為重症或死亡的風險約是一般人的2到3倍[1],若合併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之糖尿病病人,罹病後康復情況可能更差[2] 。 一、要定期回診及檢查:
文/食品藥物管理署 「醫師,我的眼睛旁邊最近開始長這個耶!」年輕女孩指著眼睛周圍的小凸起,露出困擾的表情。事實上,這種眼周小顆粒,屬於皮膚組織增生,可能是皮膚息肉、汗管瘤、粟粒腫等8種狀況。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請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為民眾說明「眼周小顆粒」的各種可能:
4大美肌飲食偏方大解析 文/閱讀,對身體好! 肌膚的問題五花八門,雖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透過飲食根治所有問題,但只要了解自己的肌膚狀況,並加強相關飲食知識,便能透過選擇適合自己肌膚狀況的飲食或是食材來緩解、減少問題,讓肌膚狀況好轉,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光彩,也能夠更有自信。 吃豬腳可以補充膠原蛋白?
肌膚偏乾性的人容易長細紋或黑斑,若是想維持肌膚膨潤彈性,可選擇富含維生素A、C、E的食材,像胡蘿蔔、甜椒、苦茶油、堅果等,都能改善皮膚粗糙、脫皮的情形,另外像莓果、海鮮、黃豆、雞蛋等也有助維持肌膚淨白,改善黑斑情況。 維持肌膚膨潤的食材(適合肌膚乾澀、肌膚鬆弛的人) 2. 甜椒(維生素C):
文/閱讀,對身體好! 人們想要隱藏自身樣貌的原因是不安全感,因為展現真我時,難以預測對方會有何種反應,深怕會出現有關自己的負面評價,若造成蝴蝶效應,還要面對不知會不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不安,因為感受到危險,所以不願意展現真正的自我,寧願安全的保護自己。 裝乖給人看,只會累死自己 延伸閱讀
文/洪毓琪 知名導演、演員明金成上月20日才和妻子迎接龍鳳雙胞胎,沒想到據媒體報導,其8日晚間疑因心肌梗塞,突感身體不適,送醫急救不治,享年51歲。近來天氣變化大,劇烈的溫差變化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民眾除做好保暖防寒外,更要避開4大情境,多留意身體的變化,若出現異常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走進診間的原因是什麼? 這裡不需要繳交作業給營養師 會給成績單的是自己的身體好好誠實面對自己吧。 醫療人員,是份職業,但也要帶有著熱忱 我可以按照書上的guideline一條一條衛教完 但大多的我們都還是想要費點心思,讓你真正明白 因為就我們的視角,現在血糖不控制好,後續會真的很難受的。
Thumbnail
這麼認真,為什麼血糖還是高居不下? 個案似乎並沒有像是「我真是個乖學生」 比較像假裝沒聽到忽略過去 不太對勁!
Thumbnail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 「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 「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Thumbnail
「那是一位壯年在職糖尿病患者,因為覺得看東西有暗影,而發現是雙眼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左眼伴隨黃斑前少量玻璃體出血」牛津眼科診所院長趙效明醫師指出,「今日有多元眼內注射藥物可選擇,施打頻率略有不同。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可以雙管齊下抑制血管不正常增生,且有機會快速減少視網膜積液、血液滲漏的藥物。在
Thumbnail
「50歲以上民眾、糖尿病患者、有黃斑部病變的家族病史等高風險族群,都要記得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濕性老年性黃斑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症狀,王元聖醫師強調,「黃斑部病變會損害視力,拖越久、治療效果越差。若等到黃斑部已經萎縮、結痂,便難以恢復視力,對生活造成很大的衝擊。」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1.01 本集來聊聊巴金森病初期徵兆有哪些呢?可以怎麼觀察? 初期症狀真的要很有愛才能發現,大家平常也多關心親友的狀況 ■巴金森病要掛哪一科? ■新聞報導-侯孝賢導演有3個異狀被懷疑有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跟阿茲海默症分不清楚? ■ 巴金森病有年輕化的傾向嗎?
Thumbnail
現在,解決包養價格的問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而這些並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問題是, 我認為, 米歇潘曾經提到過,生命是一條艱險的峽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帶著這句話,我們還要更加慎重的審視這個問題: 包養價格,到底應該如何實現。 這樣看來, 既然如何, 總結的來說, 佚名在不經意間這樣
Thumbnail
進入秋天的星期一,今天最早起床的是小寒。 『好期待今天啊!』 下樓吃完早餐,距離上課還有一小時,讓他幫忙照顧蟲蟲。 「要快快長大喔!」 媽媽們和小雨難得差不多時間起床,三人接續吃早餐。 卉庭的法令紋好明顯 「媽,我該出門了。…今天放學就直接回家?我知~」 喊一下在房間的小寒,該出門上學了。
Thumbnail
柚子貍 從0到1媒體人x斜槓 (柚子貍&安妮動物園) https://open.firstory.me/embed/story/cksx6wjntf3bj0822c5vtkotm?description=1 本集重點:整集都很精彩,歡迎全集收聽,或您也可以依照自己興趣依序跳著聽 1.走失的老狗會用眼
Thumbnail
別只顧著戴口罩! 強健又平衡的免疫力, 才是對抗疾病和疫情的最佳武器! 別再讓原本不該流行的疾病肆虐全球, 醫學博士親身實踐── 「原始飲食」是對免疫系統最有利的吃法!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走進診間的原因是什麼? 這裡不需要繳交作業給營養師 會給成績單的是自己的身體好好誠實面對自己吧。 醫療人員,是份職業,但也要帶有著熱忱 我可以按照書上的guideline一條一條衛教完 但大多的我們都還是想要費點心思,讓你真正明白 因為就我們的視角,現在血糖不控制好,後續會真的很難受的。
Thumbnail
這麼認真,為什麼血糖還是高居不下? 個案似乎並沒有像是「我真是個乖學生」 比較像假裝沒聽到忽略過去 不太對勁!
Thumbnail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 「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 「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Thumbnail
「那是一位壯年在職糖尿病患者,因為覺得看東西有暗影,而發現是雙眼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左眼伴隨黃斑前少量玻璃體出血」牛津眼科診所院長趙效明醫師指出,「今日有多元眼內注射藥物可選擇,施打頻率略有不同。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可以雙管齊下抑制血管不正常增生,且有機會快速減少視網膜積液、血液滲漏的藥物。在
Thumbnail
「50歲以上民眾、糖尿病患者、有黃斑部病變的家族病史等高風險族群,都要記得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濕性老年性黃斑病變(nAMD)與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症狀,王元聖醫師強調,「黃斑部病變會損害視力,拖越久、治療效果越差。若等到黃斑部已經萎縮、結痂,便難以恢復視力,對生活造成很大的衝擊。」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1.01 本集來聊聊巴金森病初期徵兆有哪些呢?可以怎麼觀察? 初期症狀真的要很有愛才能發現,大家平常也多關心親友的狀況 ■巴金森病要掛哪一科? ■新聞報導-侯孝賢導演有3個異狀被懷疑有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跟阿茲海默症分不清楚? ■ 巴金森病有年輕化的傾向嗎?
Thumbnail
現在,解決包養價格的問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 而這些並不是完全重要,更加重要的問題是, 我認為, 米歇潘曾經提到過,生命是一條艱險的峽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帶著這句話,我們還要更加慎重的審視這個問題: 包養價格,到底應該如何實現。 這樣看來, 既然如何, 總結的來說, 佚名在不經意間這樣
Thumbnail
進入秋天的星期一,今天最早起床的是小寒。 『好期待今天啊!』 下樓吃完早餐,距離上課還有一小時,讓他幫忙照顧蟲蟲。 「要快快長大喔!」 媽媽們和小雨難得差不多時間起床,三人接續吃早餐。 卉庭的法令紋好明顯 「媽,我該出門了。…今天放學就直接回家?我知~」 喊一下在房間的小寒,該出門上學了。
Thumbnail
柚子貍 從0到1媒體人x斜槓 (柚子貍&安妮動物園) https://open.firstory.me/embed/story/cksx6wjntf3bj0822c5vtkotm?description=1 本集重點:整集都很精彩,歡迎全集收聽,或您也可以依照自己興趣依序跳著聽 1.走失的老狗會用眼
Thumbnail
別只顧著戴口罩! 強健又平衡的免疫力, 才是對抗疾病和疫情的最佳武器! 別再讓原本不該流行的疾病肆虐全球, 醫學博士親身實踐── 「原始飲食」是對免疫系統最有利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