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領導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12/02/26(日)士林靈糧堂主日訊息:天國領導學/丁家蘊牧師
《馬太福音》20:20、24
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她兩個兒子雅各、約翰上前來求耶穌:「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的國裡,一個坐在你的右邊、一個坐在你的左邊。」其餘的十個門徒聽見了,就惱怒。
從這經文看來:當時12個門徒以及雅各、約翰的母親,都是以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去看待領袖的地位。
一、世界的價值觀:
這個世界認為領袖是要「操權」、「管束」部屬。
《馬太福音》20:25
對於門徒之間的爭論,耶穌叫了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這就是這個世界對於「領導者」的定位:在上位的,用權勢控制下面的人。所以眾人都想要爭競、比較、往上爬;好爭奪、擁有與掌控更多的權力和資源。
但耶穌提醒我們「不可以這樣」。
二、天國的價值觀:
《馬太福音》20:26-28
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誰就要作別人的用人。誰願為首,誰就要作別人的僕人。正如我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一樣。
天國領袖的價值觀,是作僕人、作用人;具體一點講,就是要「服事人」。
《屬靈操練禮讚》一書的作者傅士德,在書中提到:如果我們要了解並實行「真正的服事」,就必須要從「自義的服事」中,分別出來。
(一)何為「自義的服事」?它有7個特徵:
1、來自於人為的努力、精心設計和計算結果。
2、關心「成績」以獲取成就感。
3、想要「被看見」被讚賞。
4、期待「回饋」;當回報不如預期,就失望。
5、選擇性的服事,挑自己認為值得的做。
6、受個人情緒影響,憑「感覺」服事。
7、只存在於「當下」,服事之後交差了事。
(二)如何區別「真正的服事」?相對於以上7個特徵,所不同的是:
1、出自於內心、聽見上帝的聲音,自發性的願意服事。
2、不分大小,喜悅所有服事的機會。
3、私底下安靜地享受服事的滿足,不會在意別人是否看見;因為知道神已看見。
4、以服事為樂,不計較收穫。
5、不挑。
6、不受「感覺」控制,反而是會以服事來控制感覺。
7、自動自發地回應他人的需要,已將服事人化為一種生活方式。
三、神喜悅的服事態度
《馬太福音》18:1-4
門徒問耶穌「天國裡誰是最大的?」
耶穌叫來一個小孩站在他們當中,然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的樣式,斷不能進天國。凡是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才是最大的。」
小孩子的謙卑,表現在他的倚靠!他不是憑自己的能力,乃是倚靠、信賴他的父母。
我們謙卑的服事,原是表現出我們對父神的態度。是否真的全心倚靠祂、信賴祂。我們就當做到以下三點:
(一)為主而做,補上需要
服事既然是為主而做,就應該把更多的考量放在「哪裡有需要」,就去到那不足的地方「補上」。這樣就能夠默默地去做別人看不見的事,也才能夠越服事、越甘甜。
(二)忠心
《哥林多前書》4:2「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
好久以前一位教會的執事曾經安慰我說「妳一個人做3個人的事」,我就自怨自艾、為什麼我的工作比別人多!結果神光照我:
《哥林多前書》15:10
「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就的。並且祂所賜給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路加福音》12:48
「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
我有做3個人工作的能力,實在是因為有神與我同在;神也不是徒然給我的,當然我就要有相對更多的付出。我在明白了之後就悔改,不再計較!
我們若清楚自己的本位是「管家」,神透過讓我們去服事人的過程,來煉淨我們;使我們知道自己是為了管理神家的事,才被賦予權柄的,我們就會樂於被賦予去做更多人的僕人、用人;也就不至於心中有苦毒、埋怨,反而是更加地忠心。
(三)喜樂合一
《以弗所書》4:1-3保羅勸慰眾門徒們,說:「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要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給你們)合而為一的心。」
所以,同工們要彼此欣賞、彼此幫補,合而為一!就如同耶穌親自為12個門徒一一洗腳一樣,並且呼籲門徒們也要「彼此洗腳」,說:「我(耶穌)已經給你們(門徒)做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
最後,既然我們都知道了這個「在天國什麼樣的人可以為大」的道理,就願我們都能夠彼此幫補、一起竭力去追求「在天國為大」!
avatar-img
2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四叔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12/02/12(日)士林靈糧堂主日信息:劉群茂主任牧師講「天國的策略」 一、對群眾佈道:歡迎一切願意進到教會的人 二、訓練門徒 (一)常同在 (二)恩膏門徒 (三)傳承使命
112/02/19士林靈糧堂主日訊息: 天國的裡面與外面 一、裡外一致 二、誠實面對我們的裡面 三、從裡面到外面
112/02/12(日)士林靈糧堂主日信息:劉群茂主任牧師講「天國的策略」 一、對群眾佈道:歡迎一切願意進到教會的人 二、訓練門徒 (一)常同在 (二)恩膏門徒 (三)傳承使命
112/02/19士林靈糧堂主日訊息: 天國的裡面與外面 一、裡外一致 二、誠實面對我們的裡面 三、從裡面到外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馬可福音第九章中耶穌對門徒的教導,提醒信徒在追求信仰與服務時,不應被成為大的慾望所迷惑。耶穌透過接納小孩的比喻,呼籲門徒要謙卑地服務他人,學習成為眾人的僕人,以此走上十字架的道路。透過深入的神學探討,強調在上帝的國度中,真正的偉大來自於為他人付出而非追求權力。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29章14-17節「「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的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子,沒有盼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的手而來,都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 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 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 直到他憐憫我們。—詩篇‬ ‭123‬:‭2‬ ‭ 這是聖經中描述敬拜最貼切的詞句。但若我們不了解什麼是奴僕,我們就不會了解什麼是敬拜。 現代人對奴僕的觀念大不同以往,我們追求的是自由再自
Thumbnail
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在2001年出版的小說:《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是由詹姆士.杭特(James C. Hunter)原著,張沛文翻譯的小說。向讀者展示:什麼才是真正的領導,一個領導者如何在領導中展現「僕人心態」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主內人互稱弟兄姊妹,在神面前都是一家人,彼此不論斷,不批評,只有和睦,沒有紛爭,像是純潔的羊兒,能得神的喜悅,這是神當初的意念,和理想,我們在主裡就是合而為一的,是主裡的一家人,我們要維護主當初的意念和理想,要名符其實的行在主面前。
Thumbnail
聖山教會從開始語言教學,醫療,主日兒童敬拜和我們的團契聚會已經有了近兩年的時間。求神幫助我們能以保羅為榜樣,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把那位肉眼無法看到的慈愛的救主耶穌以生命的實踐表達出來。當好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的特命全權大使,服侍這裡的鄉民,服侍孩子們,讓大家能夠認識神跟隨神見証神奇妙的作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馬可福音第九章中耶穌對門徒的教導,提醒信徒在追求信仰與服務時,不應被成為大的慾望所迷惑。耶穌透過接納小孩的比喻,呼籲門徒要謙卑地服務他人,學習成為眾人的僕人,以此走上十字架的道路。透過深入的神學探討,強調在上帝的國度中,真正的偉大來自於為他人付出而非追求權力。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29章14-17節「「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的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子,沒有盼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的手而來,都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 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 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 直到他憐憫我們。—詩篇‬ ‭123‬:‭2‬ ‭ 這是聖經中描述敬拜最貼切的詞句。但若我們不了解什麼是奴僕,我們就不會了解什麼是敬拜。 現代人對奴僕的觀念大不同以往,我們追求的是自由再自
Thumbnail
台北商周、城邦文化在2001年出版的小說:《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是由詹姆士.杭特(James C. Hunter)原著,張沛文翻譯的小說。向讀者展示:什麼才是真正的領導,一個領導者如何在領導中展現「僕人心態」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主內人互稱弟兄姊妹,在神面前都是一家人,彼此不論斷,不批評,只有和睦,沒有紛爭,像是純潔的羊兒,能得神的喜悅,這是神當初的意念,和理想,我們在主裡就是合而為一的,是主裡的一家人,我們要維護主當初的意念和理想,要名符其實的行在主面前。
Thumbnail
聖山教會從開始語言教學,醫療,主日兒童敬拜和我們的團契聚會已經有了近兩年的時間。求神幫助我們能以保羅為榜樣,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把那位肉眼無法看到的慈愛的救主耶穌以生命的實踐表達出來。當好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的特命全權大使,服侍這裡的鄉民,服侍孩子們,讓大家能夠認識神跟隨神見証神奇妙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