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篇—〈做居首的僕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作者:柏恩/台南大專中心主任



30他們離開那地方,經過加利利;耶穌不願意人知道,31因為他正教導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三天後他要復活。」32門徒卻不明白這話,又不敢問他。33他們來到迦百農。耶穌在屋裏問門徒說:「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甚麼?」34門徒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35耶穌坐下,叫十二個使徒來,說:「若有人願意為首,他要作眾人之後,作眾人的用人。」36於是耶穌領一個小孩過來,讓他站在門徒當中,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37「凡為我的名接納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納我;凡接納我的,不是接納我,而是接納那差我來的。」

馬可福音9:30-37


對抗「成為大」的心態

在今天所讀的經文中,使人很容易抓住一種「僕人式的領導學」來成為這段經文的重點。這種僕人式的領導學就是九章三十五節耶穌所說的:「若有人願意為首,他要做眾人之後,作眾人的用人」。若按字面上的理解,這段話容易被當成取得權力的一種方式,但這卻是完全誤解這段話的意思。舉例來說,一個人若著眼於高位而暫時願意屈就於低下的工作,那麼等他爬上心目中的高位後,就再也不想觸碰那低下的工作了。這個人或許會說,我總算熬出頭了,那些過去為了成功所做的辛苦工作現在都可以交給別人,因為我有更重要的任務,就是領導人。若用取得權力的角度來解讀這段話,就永遠不能理解耶穌說這段話的真正意涵。事實上,耶穌說的這一句話,甚至這整段經文都是在邀請我們對抗一種想要「成為大」的心態,耶穌更教導門徒要接待那「像小孩一樣的人」來對抗這種滿心想「成為大」的慾望。


門徒為何不說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雖然只有短短七節,但卻有兩次的場景轉換。若仔細觀察經文,就會發現30節至32節,還有33節至37節這兩組不同的講論有一個相似的情節發展,就是耶穌在的說話完之後門徒都沒有回應。


身為大專團契的輔導,我多少能夠明白在說完話之後沒有人回應的感受。一開始面對這樣的場景真的會有一點緊張,覺得是不是自己講錯話,把場面弄的那麼冷實在不應該。但是隨著經驗的增加,我開始學習判斷學生們沈默沒有回應的意義是什麼。在這段安靜的時間裡,大家有可能是在想,如果是這樣通常只需要在等待一下就會有不錯的討論展開。在這個安靜的時間也有可能是大家不好意思講話,那就代表彼此的關係還不夠讓人感到安全。還有最後一種情況,就是學生事實上不想聽我說話,只想要趕快結束聚會,這背後又有需多複雜的原因需要去理解。


在今天經文中,耶穌教導門徒的第一個地方是從凱撒利亞腓立比,悄悄的,不想讓人知道的經過加利利,在這裡耶穌向他的門徒教導說,「人子將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死後第三天,他將復活。」(九章三十節)。在這裡門徒為何不說話不回應耶穌的教導?門徒的不回應,首先應該不是他們彼此的關係不夠好,畢竟都已經一起旅行好一段時間,一起經歷過那麼多事情。門徒的不回應,應該也不是因為他們不理解耶穌的教導。事實上,這是在馬可福音中耶穌第二次提起這件事。耶穌第一次談論這些事時就是在凱撒利亞腓立比,而且當他說這些話的時候,就受到門徒代表彼得非常嚴厲的責備。耶穌回應彼得說:撒但退去,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心意,而是體貼人的意思。再來耶穌對門徒談論跟隨他其實是要走的一條捨己的道路。「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8:31-35節)。


很明顯,這些話並門徒並不愛聽,因為如今耶穌再次提起自己將要捨命的事情,門徒選擇不回應。其實門徒並非不明白耶穌的教導,也不是不敢問,因為彼得已經問過了,而是他們不同意耶穌所說這些話。


滿心想成為大的門徒

想起來實在令人灰心,即便門徒那麼貼近耶穌與他生活在一起,他們仍對於耶穌所要傳遞的上帝國有很多錯誤的期待。他們很可能期待耶穌能夠復興以色列,帶領民族從羅馬的殖民當中解脫。門徒期待自己因為跟對了人有好的發展。當官員管理百姓,獲得權力,可能是門徒理解耶穌所說得人如何魚的方式。所以在門徒的想像中耶穌絕對不能失敗,因為耶穌的失敗也正代表門徒的投資失敗。然而,耶穌受苦的預言所展示的生命和價值直接打碎這種錯誤期待。從加利利到迦百農的路上,門徒的行動事實上就更加表達了他們對耶穌受苦預言的態度。經文的34節訴說,這一路上門徒都在彼此爭論誰最大。這段經文顯示,門徒雖然只有明白耶穌一半的意思,但卻已經開始為耶穌的離去做預備,而這種門徒間的相互比較,實際上在前面的經文已經埋下伏筆。


馬可福音九章14到29節,紀載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父親帶著自己被鬼附身的兒子來找耶穌的門徒尋求幫助,因為這汙靈在這孩子身上造成了許多困擾。按照經文的描述,因為這靈的攪擾使這個孩子不能說話、時常摔倒在地、口吐白沫、牙關緊鎖、身體僵硬。然而,當父親像門徒求助時,門徒卻趕不出這鬼。最終,父親找到耶穌才順利將這鬼從孩子的身上趕出。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門徒當中到底誰趕不出鬼,誰沒有趕但是可能趕得出去,這些條件都成為了在耶穌離去後爭奪權力位置的籌碼,這或許就是從加利利到迦百農路上門徒一路爭論誰比較大的其中一個議題。


九章二十八節當門徒私底下詢問耶穌為何他們趕不出這鬼?耶穌回答「此種鬼只有靠祈禱才趕會出去。」這句平凡的話卻藏著不一樣的意涵。馬可福音作者將這段門徒趕不鬼的段落安插在兩段耶穌說自己要受苦的預言中間,是暗示這鬼纏在那孩子身上各種狀況,就如同耶穌離開後門徒所要遭遇的情況,而面對這樣的情況唯有用祈禱,從上帝領受足夠的信心來面對。不過,如今這些滿心只想「成為大」的門徒當然不能夠了解耶穌所說這些話的意思。


凡為我的名接納像小孩的

讓我們再次回到今天的經文。到了迦百農耶穌詢問門徒們在路上都在議論些什麼?這次門徒的不答是因為心虛。於是耶穌坐下將門徒叫來,做出慎重的教導,因為他曉得如要讓門徒跟隨他走十字架的道路,就得先除去他們滿心想成為大的念頭。耶穌開門見山的說:「若有人願意為首,他要作眾人之後,作眾人的用人。」接著耶穌領一個小孩,將孩子抱起來對門徒說:「凡為我的名接納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納我;凡接納我的,不是接納我,而是接納那差我來的。」我們會疑惑,這兩段話到底要如何連在一起理解?另外,像小孩一樣的人,又是怎麼樣的人?


在耶穌的時代,有幾種人不被社會看待是一個完整的人,這些人是女人、是小孩。在這裡耶穌所說,接待像小孩一樣的人,不是在指孩子的純真、有創造力等等這些性格特質。而是用小孩子角色來象徵作為代表那些毫無地位的人們。原來「接待像小孩一樣的人」與「居首的就得居尾」的教導兩者的連結在於「身份地位」。耶穌預言自己要受苦被釘,邀請門徒奔走十字架的道路,這路與門徒的想像差異慎大,他們不明白也不願回答耶穌的話,卻只想著要怎麼成為大,想著在耶穌之後誰要當領導者。事實上,耶穌從來沒有要回答「誰比較大」還有教導怎樣可以「成為大」這些獲取地位、權力的技巧。耶穌邀請小孩子進入門徒群體當中,將孩子抱起,用這麼有創意,生動的方式來提醒門徒,仔細看清楚哪些事情才是奔走上帝國道路真正該在意的。耶穌要門徒警醒,你們眼目所看、心思所想,不應是自己如何成為大,而是在你們生活周遭那些連一絲一毫都沒有地位,沒有力量的人。

 

耶穌說若為我的名接納這樣的人,就是接納我;接納我的不是接納我,而是接待差我來的。耶穌這話的意思是指出那位差我來的天父也將這些毫無地位至微小的人事物也看作是自己要照顧的對象,所以,他邀請門徒跟父一樣看重這些人、這些事,如此就是接納上主的道路並願意行出祂的旨意。一個在意至微小人事物的人,他不會誇口自己,也不誇口他所做的工作,但卻會因著他的所作的服事來得到眾人的尊重,使他在上主面前得以居首,得到上主的看重。


做居首的僕人

弟兄姊妹,今天的經文耶穌是對門徒說話,轉換至今日就是對你與我,對我們的教會說話。藉著這段經文耶穌要我們警醒,不要讓這種想要「成為大」的心態給迷惑,爭奪權位時常成為一個信仰群體的破口。這段經文邀請人再次思考與耶穌一同奔走十字架道路的意義是什麼,耶穌邀請人都來成為一個做居首的僕人。居首的僕人,不是要站在眾人面前當領導者,而是要只專注地站在上主面前,持續在意上主在意的事情,更在這些事上成為服事的僕人。從耶穌的教導裡我們已經知道上主在意什麼,祂在意那些毫無分量,至微小的人事物。祂要呼召我們為著耶穌的名來超越自己的人性,學習接納,學習服事委身在這些我們無法從他們身上取得任何分毫好處的人事物身上,而這個就是十字架的道路。


這種對抗「成為大」的警醒不僅要成為我們個人的反省,更加是對教會群體的警惕。盲目的追求信仰群體的增長,很可能使教會偏離十字架的道路而去迎合世界。1930年代的德國教會就是一個實例。當希特勒的納粹政權剛要崛起時,幾乎所有的德國教會都支持納粹,因為希特勒鼓勵人重新投入教會,這被許多牧師與信徒看作為能向國家傳福音,復興教會的好時機。然而,誰也沒想到這樣的一個魅力政治領袖會在奪取權力後實施獨裁統治,造成許多無法扭轉的悲劇。神學家潘霍華牧師,是一位時代的先知,因為他從始至終都反對希特勒,他很早就看出納粹如何利用年輕人的特性來成為自己的工具,為了阻止納粹他選擇加入刺殺希特勒的行動,被捕入獄,最終被處死。他在1944年12月,也就是他被處決前的五個月寫下一首詩寄給他得家人,這首詩的第一段這樣說「良善氣力圍壘,心神真奇妙,忠實閣安寧,保守得安慰」(台語)。潘霍華牧師的文字,所展現的就是奔走十字架道路的人所看見的風景,所經驗到的感受。即便沒有分毫的好處,又飽受極大的苦楚,卻因著看重上主所看重的,就仍然體會上主的同在與安慰。


我們的自己與我們的教會是否也願意預備好,因著看重上主所看重的,來破碎,來服侍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台南大專的大小事
1會員
12內容數
有關長文的內容通常會出現在這裡,這裡記錄著台南大專的大小事,歡迎來認識我們,如果是活動相關的資訊可以到我們的IG粉專查看喔!
2025/04/11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都蘭營會的經歷,從一開始的負面期待到最後的捨不得結束,描述了營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信仰的反思以及對都蘭美麗景色的感受。營會讓作者重新思考信仰和自我,並體會到與夥伴們互相扶持的安心與珍貴。
Thumbnail
2025/04/11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都蘭營會的經歷,從一開始的負面期待到最後的捨不得結束,描述了營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信仰的反思以及對都蘭美麗景色的感受。營會讓作者重新思考信仰和自我,並體會到與夥伴們互相扶持的安心與珍貴。
Thumbnail
2025/03/21
一次臺東生活營的體驗,讓作者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中,感受到了難得的放鬆與隨性,並從學習羊角勾的過程中,體悟到人生歷程中遇到的挑戰與痕跡。
Thumbnail
2025/03/21
一次臺東生活營的體驗,讓作者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中,感受到了難得的放鬆與隨性,並從學習羊角勾的過程中,體悟到人生歷程中遇到的挑戰與痕跡。
Thumbnail
2025/02/27
本文探討馬可福音中巴底買的故事,說明我們如何在生命困境中,從抱怨、行動到渴望美善,最終跟隨耶穌。
Thumbnail
2025/02/27
本文探討馬可福音中巴底買的故事,說明我們如何在生命困境中,從抱怨、行動到渴望美善,最終跟隨耶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章集中在天國群體的生活準則,從謙卑成為主的門徒、關懷失喪者、處理肢體間的衝突,到活出真實的饒恕。耶穌揭示,屬天的價值觀與世俗不同,信徒要以孩子般的單純、僕人的心態與無限的饒恕,來活出合神心意的群體見證。
Thumbnail
本章集中在天國群體的生活準則,從謙卑成為主的門徒、關懷失喪者、處理肢體間的衝突,到活出真實的饒恕。耶穌揭示,屬天的價值觀與世俗不同,信徒要以孩子般的單純、僕人的心態與無限的饒恕,來活出合神心意的群體見證。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十六章記載了宗教領袖對神蹟的試探、彼得對耶穌身份的認信,以及耶穌對門徒講述受難與跟從的代價。這些內容共同揭示了信仰中的認識、委身與捨己的重要,對信徒的屬靈成長提供了深刻的指引。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十六章記載了宗教領袖對神蹟的試探、彼得對耶穌身份的認信,以及耶穌對門徒講述受難與跟從的代價。這些內容共同揭示了信仰中的認識、委身與捨己的重要,對信徒的屬靈成長提供了深刻的指引。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十章記錄了主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出去傳道的教導與勉勵,這一章不僅具有歷史意義,更蘊含深刻的屬靈原則,對今日信徒的使命與生活有直接的啟示與引導。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十章記錄了主耶穌差遣十二門徒出去傳道的教導與勉勵,這一章不僅具有歷史意義,更蘊含深刻的屬靈原則,對今日信徒的使命與生活有直接的啟示與引導。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九章記載耶穌在世上事奉的一段重要歷程,展示祂醫治的權柄、赦罪的權柄,以及祂對罪人與病人的憐憫。整章經文不僅呈現耶穌的神性與人性,更彰顯神國臨到人間的實際意義。以下就此章的主要事件,簡述其屬靈要義。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九章記載耶穌在世上事奉的一段重要歷程,展示祂醫治的權柄、赦罪的權柄,以及祂對罪人與病人的憐憫。整章經文不僅呈現耶穌的神性與人性,更彰顯神國臨到人間的實際意義。以下就此章的主要事件,簡述其屬靈要義。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六章是主耶穌在山上寶訓中的核心段落之一。整章內容環繞門徒在敬虔生活中的實踐與態度,指出真正屬神的生活不在於外在的表現,而在於內裡對天父的單純信靠與敬畏。以下從三個方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六章是主耶穌在山上寶訓中的核心段落之一。整章內容環繞門徒在敬虔生活中的實踐與態度,指出真正屬神的生活不在於外在的表現,而在於內裡對天父的單純信靠與敬畏。以下從三個方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Thumbnail
《馬太福音》24:45-51中,耶穌以忠心和惡僕的比喻,向信徒傳達了極為重要的屬靈信息。這段經文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揭示信徒應有的忠誠與責任,也警戒人們要警醒等待主的再來,因為審判將臨到那些不忠與虛偽之人。
Thumbnail
《馬太福音》24:45-51中,耶穌以忠心和惡僕的比喻,向信徒傳達了極為重要的屬靈信息。這段經文令人印象深刻,不僅揭示信徒應有的忠誠與責任,也警戒人們要警醒等待主的再來,因為審判將臨到那些不忠與虛偽之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耶穌在瑪十六21-27中的首次苦難預言,對門徒的衝擊,以及理解真正的救世主所承擔的使命。文章分析了信仰生活中如何對抗世俗期望與天主旨意之間的差異,並呼籲信徒專注於靈魂的救贖而非世俗的成功,追求永生的真正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耶穌在瑪十六21-27中的首次苦難預言,對門徒的衝擊,以及理解真正的救世主所承擔的使命。文章分析了信仰生活中如何對抗世俗期望與天主旨意之間的差異,並呼籲信徒專注於靈魂的救贖而非世俗的成功,追求永生的真正價值。
Thumbnail
太 23:11: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Thumbnail
太 23:11: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