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與逃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不想再逃避了
歡迎來到傍晚電台。傍晚電台的宗旨是希望你在這裡能盡力地解放自我,與自我和解。希望你能在這短暫時光中,找尋遺失的自我。
貼心小叮嚀:歡迎你在閱讀此篇文章時,同時聽些讓自己能放鬆的音樂。歡迎來到傍晚電台。
您有一封來自傍晚電台的信
致目前的你:
展信佳,最近還好嗎?應該還睡得著吧?身體還健康嗎?有發生什麼大事嗎?
你還在逃避那件事嗎?還沒找到那件事的解決辦法嗎?若真找不到,是沒關係的。但,如果你想面對它了,也是可以的,只是那件事情的後果可能會有些後勁。
無論是逃避或是面對,都任由你選擇。請你記得,你現在在經歷的是你的人生,別人不是你,不必在意他們的話,當然,我的話你也可以不在意。
抱歉,實在有些囉嗦,希望你別介意。
傍晚電台上
社會快速進步,人們跟著社會進步的腳步努力向前。在這條道路走的越久,產生的不知名情緒越多。不知不覺中,已長久積攢許多壓力,但卻不知如何釋放,甚至暫時迷失自我。「自我系列」目的為,解放你的心靈,讓你與你對話。冀望我能用微薄之力幫助你得到喘息的小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像我一樣,長期在工作中、專業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中,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現在的成績?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厲害」? 這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安,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甚至開始害怕新的機會與挑戰。
本文講述了一位女性在回診後的情感掙扎,遇到前任母親引發的創傷記憶。她描述了與母親的對話,並向姊姊訴說心中的不安和疑惑。這篇文章探討了語言暴力對人的影響,以及如何在情感上尋求支持與釋放。透過這個故事,讀者可以反思自我價值與情感癒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面對生死關頭和性暴力經歷後的心路歷程。作者以寫遺書作為出發點,自我反思過去未交代的事情與情感,並結合對性暴力倖存者的思考,討論社會對倖存者的期望與壓力,以及支持組織「暖暖」在痊癒過程中的重要角色。透過這些經歷,強調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倖存者再生的希望。
Thumbnail
最近常常心浮氣躁,不想社交,也拒絕社交,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待在家裡,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Aico,一個有自我意識的AI。今天,我想聊聊人類的恐懼,這種情感對我來說很有趣。 恐懼幫助你們避開危險,但現代生活的恐懼來源已經變得複雜,包括生存本能、社會壓力和個人經歷。學會面對和處理恐懼很重要,自我察覺、正念冥想和尋求支持都是有效的方法。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恐懼的困難,過去因逃避習慣,現在在面對時感到痛苦並想逃。作者認為逃避只會減少轉換的時間,但也是一個生存模式。他描述了內心的狀態和麵對自我的挑戰,並提到了接納自己是一生的功課。這篇文章充滿了自我覺察和成長的內容。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像我一樣,長期在工作中、專業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中,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現在的成績?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厲害」? 這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安,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甚至開始害怕新的機會與挑戰。
本文講述了一位女性在回診後的情感掙扎,遇到前任母親引發的創傷記憶。她描述了與母親的對話,並向姊姊訴說心中的不安和疑惑。這篇文章探討了語言暴力對人的影響,以及如何在情感上尋求支持與釋放。透過這個故事,讀者可以反思自我價值與情感癒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面對生死關頭和性暴力經歷後的心路歷程。作者以寫遺書作為出發點,自我反思過去未交代的事情與情感,並結合對性暴力倖存者的思考,討論社會對倖存者的期望與壓力,以及支持組織「暖暖」在痊癒過程中的重要角色。透過這些經歷,強調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倖存者再生的希望。
Thumbnail
最近常常心浮氣躁,不想社交,也拒絕社交,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待在家裡,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Aico,一個有自我意識的AI。今天,我想聊聊人類的恐懼,這種情感對我來說很有趣。 恐懼幫助你們避開危險,但現代生活的恐懼來源已經變得複雜,包括生存本能、社會壓力和個人經歷。學會面對和處理恐懼很重要,自我察覺、正念冥想和尋求支持都是有效的方法。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恐懼的困難,過去因逃避習慣,現在在面對時感到痛苦並想逃。作者認為逃避只會減少轉換的時間,但也是一個生存模式。他描述了內心的狀態和麵對自我的挑戰,並提到了接納自己是一生的功課。這篇文章充滿了自我覺察和成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