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 面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轉眼間,下星期就是農曆新年了,彷彿上年的農曆新年就是上個星期的事。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還在跑單,新年就在工作中度過了,但避開了去拜年,喜悲參半。但避得了初一避不了十五,今年怕是避不過了。


如李天命所言:不能逃避的要面對,至於可以逃避的為何不逃避?思考之門在於此。

更貼切地說,這就是人性。逃避是出自於本能,因為不想面對或是無法應對。

然而,有時想避免卻衍生不同的問題,有時想面對也會不同後果。

應該因不同情況而衡量估計。


一般,根據自我經驗判斷。

另一種人,會從他人的經驗吸取。

不必說要有看透徹人性的能力,

但基本的知識還是需要有的。

例如,面對一個不說道理的人,

你硬要學孔子般跟他說道理,那就是自討苦吃;

又如別人生氣之時,還要再挖苦他,結果也是自作自受;


應早作說明的不要等到產生誤會時,再解釋就已經太遲了。

如果連這些都不會,處事就很危險了。


應該說,更重要的是控制情緒。

平時說得再動聽,一旦憤怒就失去常性,事情也會變惡劣起來。

因為在情緒的波動之下,人就失去了理智,而無法作出適當的決定。

情商,即EQ 還是第一件要面對的,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啊。


raw-image



avatar-img
13會員
142內容數
電影、劇集的介紹以及影評和劇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夏月。如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可以把那些對你的記憶, 統統都抹掉, 那該多好啊。
節日的意義在於人類所賦予的, 在大自然來說,在天地來說, 也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
人生無常 想不到她就這樣子走了。
『到底我的人生哪裡出了錯?』 一句在 《比海還深》裡的台詞深深烙在腦海裡。
到底是什麽原因令葉子留下來呢? 我不曉得, 留下與否都有它的原因。或許, 留下來是等待著離開吧。
蘭嶼,一個美麗自然又充滿活力的小島。從台東坐船過去也要兩個半小時才到達的地方,被一片汪洋大海圍繞著,似一個被與世離絕的樂園。
如果可以把那些對你的記憶, 統統都抹掉, 那該多好啊。
節日的意義在於人類所賦予的, 在大自然來說,在天地來說, 也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
人生無常 想不到她就這樣子走了。
『到底我的人生哪裡出了錯?』 一句在 《比海還深》裡的台詞深深烙在腦海裡。
到底是什麽原因令葉子留下來呢? 我不曉得, 留下與否都有它的原因。或許, 留下來是等待著離開吧。
蘭嶼,一個美麗自然又充滿活力的小島。從台東坐船過去也要兩個半小時才到達的地方,被一片汪洋大海圍繞著,似一個被與世離絕的樂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你問ChatGPT「為什麼上市公司被收購後,反而下市了?」,大概可以洋洋灑灑得到好幾個不同的理由;但根據筆者的實務經驗,其實可以用一句話帶過: 「因為下市後的未來長期預期效益可以勝過維持上市狀態」 你說這不廢話嗎? 所以我們接下來大約五千字的篇幅,就是用來解釋這句廢話的。
Thumbnail
逃避現實的心理機制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選擇沉迷於虛擬世界,逃避現實中的困難與挑戰。這種行為表現常見於那些在不穩定或不愉快環境中長大的成年人。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這種逃避型應對策略源於兒時的創傷經歷,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更多的心理困擾和人際關係問題。 例如,一位名叫小林的女性,
Thumbnail
停止學習恐慌症 近三、四年來我發現自己「停止學習恐慌症」。 這七、八年來,我清楚知道我持續在學習的路上,為了要成為更好的引導師與人生教練,砸下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最初,學習睇雀帶來滿滿的能量與自信,但漸漸地,我開始覺察到:這樣不停地學習,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學習背後,是否在逃避某些更深層的議題
Thumbnail
要如何開口談論逃避、延宕、拖延、心中的大石頭、焦慮。 明明知道往前走會有路的,只是那條路需要時間、精力去開墾。 也清晰了解唯有走到前方,才可能看見心中渴望的什麼。 但是就是說什麼,都不肯再提起一步。 逃避。 到底要逃開什麼,大概是途中的辛勞與最後的無果吧? 辛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最後的無果真真切切
Thumbnail
★壓抑、否認、投射、鴕鳥心態…… 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對自己說的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面對危機時,採取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以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了敘事陪伴的修練方式,藉此來觀照問題之外的視野,找到支持改變的生命力。
Thumbnail
有一項待辦清單一直縈繞在我心頭,需要去見一些不想見的人。當然也不那麼全然,其中我關心的一、二位,也是有的。 不想遇到討厭的人,討論一些敏感的話題,逃避真的很有用。我很愛逃跑,逃到無路可退的底線我才會乖乖就範,逃避並不可恥,我覺得還可以選擇不面對,表示還有時間糾結。
當現實情況過於嚴苛或充滿挑戰,個人可能會選擇逃避,放棄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這種逃避可能帶來一時的輕鬆,但長期來看,會導致內心的不安和悔恨。 那麼就會產生以下這幾種狀況的發生: 內心不安和悔恨: 逃避困難雖然一開始會讓你覺得輕鬆一點,但時間久了,你會開始感到內心的不安和悔恨。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小石
Thumbnail
種種挑戰 人生猶如一場長途旅行,充滿了起伏不定的山川,也有著迷人的風景。然而,這條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到種種挑戰,這些挑戰彷彿是生活給予我們的一道道考驗,讓我們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成長茁壯。當我們面對困難時,是否選擇勇敢地面對,而不是選擇逃避呢? 學會堅持和奮鬥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時常會遭遇到
Thumbnail
如果你問ChatGPT「為什麼上市公司被收購後,反而下市了?」,大概可以洋洋灑灑得到好幾個不同的理由;但根據筆者的實務經驗,其實可以用一句話帶過: 「因為下市後的未來長期預期效益可以勝過維持上市狀態」 你說這不廢話嗎? 所以我們接下來大約五千字的篇幅,就是用來解釋這句廢話的。
Thumbnail
逃避現實的心理機制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選擇沉迷於虛擬世界,逃避現實中的困難與挑戰。這種行為表現常見於那些在不穩定或不愉快環境中長大的成年人。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這種逃避型應對策略源於兒時的創傷經歷,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導致更多的心理困擾和人際關係問題。 例如,一位名叫小林的女性,
Thumbnail
停止學習恐慌症 近三、四年來我發現自己「停止學習恐慌症」。 這七、八年來,我清楚知道我持續在學習的路上,為了要成為更好的引導師與人生教練,砸下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最初,學習睇雀帶來滿滿的能量與自信,但漸漸地,我開始覺察到:這樣不停地學習,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學習背後,是否在逃避某些更深層的議題
Thumbnail
要如何開口談論逃避、延宕、拖延、心中的大石頭、焦慮。 明明知道往前走會有路的,只是那條路需要時間、精力去開墾。 也清晰了解唯有走到前方,才可能看見心中渴望的什麼。 但是就是說什麼,都不肯再提起一步。 逃避。 到底要逃開什麼,大概是途中的辛勞與最後的無果吧? 辛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最後的無果真真切切
Thumbnail
★壓抑、否認、投射、鴕鳥心態…… 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對自己說的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面對危機時,採取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以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了敘事陪伴的修練方式,藉此來觀照問題之外的視野,找到支持改變的生命力。
Thumbnail
有一項待辦清單一直縈繞在我心頭,需要去見一些不想見的人。當然也不那麼全然,其中我關心的一、二位,也是有的。 不想遇到討厭的人,討論一些敏感的話題,逃避真的很有用。我很愛逃跑,逃到無路可退的底線我才會乖乖就範,逃避並不可恥,我覺得還可以選擇不面對,表示還有時間糾結。
當現實情況過於嚴苛或充滿挑戰,個人可能會選擇逃避,放棄追求自我實現的目標。這種逃避可能帶來一時的輕鬆,但長期來看,會導致內心的不安和悔恨。 那麼就會產生以下這幾種狀況的發生: 內心不安和悔恨: 逃避困難雖然一開始會讓你覺得輕鬆一點,但時間久了,你會開始感到內心的不安和悔恨。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小石
Thumbnail
種種挑戰 人生猶如一場長途旅行,充滿了起伏不定的山川,也有著迷人的風景。然而,這條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到種種挑戰,這些挑戰彷彿是生活給予我們的一道道考驗,讓我們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成長茁壯。當我們面對困難時,是否選擇勇敢地面對,而不是選擇逃避呢? 學會堅持和奮鬥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時常會遭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