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友誼的綻放與凋零:從《親密》看社會對男性之間關係的既定框架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親密|Close|2022|法國、比利時、荷蘭|Lukas Dhont
電影裡的兩位小男孩雷米與里歐共度童年,共享同份親密的關係,這是屬於他們之間的默契與歷程。猶如開頭的一場戲,倆人身在「秘密基地」裡玩耍,閃躲著「不存在」的敵人/夥伴,肆意地往前奔跑,嬉戲笑鬧地穿越那一片冶豔繽紛的夢幻花圃。不用過多言語,唯有他們了解這樣的遊戲趣味何在。也因如此,這種「親密空間」無法容忍第三者,甚至更大群體的出現,是專屬於倆人私密的場域——包裹著最純真、純粹的簡單,但願是永遠年少不羈的彼得潘樂園。而在這場戲裡另一層更深的含義是,他們遊戲裡想像中的追捕與談話所指向的是來自社會群體的框架和目光。
一旦進入龐大群體的視野,人們便憑己意在任何事上附加定義、註解或甚至加以曲解、變形。然而這些想法、談話甚至是人們下意識隨意的發言,只是講者無心聽者有意罷了。電影裡,「有色眼光」及「流言蜚語」引起了一連串的紛爭,也間接牽連一名少年之死的謎團。本作的核心關乎於青少年面對來自社會群體(同儕)的評價,他們是如何定義、排解的,是選擇忠於自我的步調抑或是質疑、受限在「別人如何看待我」的困境之中?回朔於個體本身在「我」與「他們」之間,彼時年少時期的困惑、敏感執拗的心理狀態,仍是最值得關注的部分。導演盧卡斯東特不加以掩飾的讓鏡頭對焦在每個人的面容上,從情緒再到眼神的轉變,都一一指向里歐與雷米的關係或許在他人眼中是有些「怪異不妥」的。從青少年視角的延伸,里歐自然發覺這樣的目光是「熾熱」的過於灼人,令他感到不適,也正因這份在意,他不想再與雷米走得如此親密。
如同前半段,里歐與雷米迎來國中新學期的開始,校園中充斥交談、熱絡不絕的景象。與此同時,鏡頭慢慢放大,景框裡充斥著人潮,里歐與雷米逐漸「淹沒」其中,分不清模樣。此景間接預示著倆人的關係將被嘈雜喧囂的「第三者們」分裂,容納二人親密關係的樂園將被徹底顛覆,將一步步招至毀滅性的抨擊,美麗卻又短暫不已。
而里歐開始連續拒絕、迴避雷米,則雷米反而不在乎他人,依然故我地與里歐有著親暱成習慣的互動,他不明白曾形影不離的倆人為何要特意分開,生疏彼此。著有〈Deep Secrets〉的作家尼奧比·韋(Niobe Way)就曾談到:「男生不是一開始在情緒上就顯得疏離,他們是逐漸變得疏離的。」不解對方的憂愁和煩惱,忍不住大打出手的他們表達不滿的意見就是打架。打——是最直接的感受輸出,有時候也會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一種變相溝通,這幕更鋪墊到後續里歐參加冰上曲棍球的選擇,其實承接了性別意識的議題,他想讓自己變「強壯」,同時頭盔也「遮掩」了里歐最真實的想法。
談及性別意識,電影有意扭轉男性的刻板印象,在兩場戲中,鏡頭直接特寫里歐哭泣的容貌,一改他總是在外人面前展現「不在乎一切」的輕鬆態度,其實不免俗也會在他人面前流淚,展現出較為脆弱的瞬間。哭泣從不是女性特例,但卻有人會認為男性不該隨便流眼淚;男性不該只伴隨堅強、獨立的標籤,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有女性生來的纖細及敏感。從里歐與雷米在花團錦簇的環繞下,正正展示了倆人剛強與柔情合一的形象,超越男性與女性的另一種美麗。其二,則是女性與男性友誼的「親密」不同之處,在既定形象裡大眾普遍能接受女性之間牽手、擁抱,這種較為柔和的表達方式,但在男性之間較不被肯定,甚被延伸出貶義的詞彙以及聯想到同性之愛的各種可能,這部分在影像裡有明顯被捕捉到的實例。
後半段的劇情直轉急下,全以譜寫里歐面對摯友死亡時的痛心傷悲;表面上的「沒事」並不代表一切,在無人的角落裡,迎來的是無窮的黑暗,那些誤會與委屈隨著雷米的逝去一樣難以釋懷,成為他心中無法跨越的一道檻。而雷米母親的關心和靠近反倒讓里歐無所適從,直到最後說出:「是我拒絕了他。」一切才有所轉變。手上的木棍掉落,緊繃的神經、防禦的神情,因雷米母親的一個擁抱紓解,母親淚水不斷滑落眼眶,但生前雷米的主動卻無法換來這樣真情的相對,如同海報上樣式的雷米,他背對著大眾視野,我們亦看不到他的臉,圖像更像是一場幻想出來的夢境、和解;多希望他們能找回最原本的相處之道,自由且不受拘束的快樂與無邪。
另外有一點是,就是《親密》與1970年代的國片《跑道終點》在劇情上有極為雷同的鋪陳。凡至兩位男孩的年齡、後續的死亡、開頭的黑色畫面處理,躲進「秘密基地」玩鬧、與對方母親坦白等情節,在相隔五十年後兩者竟能相互呼應。前者不輕易定義「親密」關係,如同英文片名「close」的一體兩面,既飽含親密卻也擁有封閉之意,愛的形式和方法不該是狹義的,任何關係也不應被妄言評論,而本作更未將倆人的關係確立,永遠只存在於未完的現在式。後者的《跑道終點》則真的設置許多隱晦的線索留待觀眾無限遐想,只是從當年的民風思想來談,描繪同性戀愛的劇情實在過於先鋒更是彼時的禁忌話題,所以只能不斷地跑,「跑到終點」⋯⋯。
另一個深刻的點則是電影裡對美學色彩上的安排,當接近結尾時,里歐回到開頭倆人躲進的空房裡時,他凝視著玻璃反光的倒影呆杵,牆上刷著黃色的油漆,黃色是里歐眼中看到的雷米,是他口中的小黃鴨——最別具獨特的一抹色彩。而黃色也成了影片裡里歐身上最常出現的顏色,髮色、上衣皆用米黃色系來陪襯,此設計意義感受到倆人親密的形影不離,不分彼此,到某一刻更是「你成了我」、「我成了你」的重疊相似。而雷米則是以紅色作為代表色,紅色的房間、上衣、褲子,好似他特有的直接熱情、不假思索。無獨有偶,海報的主視覺色彩也依紅色做基底,像是沈浸在雷米的內心世界裡,有一種眷戀不捨之感,然而最終我們並不知道雷米最深處的想法究竟是什麼?它永遠埋藏於「秘密」之中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有病的其實是我媽,卻要我去諮商》:寫給青少年和家長的圖文書之讀後心得分享青少年與家長的關係在青春期時常處於緊張狀態,這本以漫畫方式呈現心理學主題的書籍,輕鬆有趣地探討青少年時期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網路成癮、依附關係、憂鬱症等,適合讓家長瞭解青春期的煩惱,提供因應方法。書中談到心理疾病的知識,提供了鼓勵面對困難的訊息,適合對心理疾病不瞭解的人閱讀。
Thumbnail
avatar
微力_說
2024-06-01
【青春怎麼辦 #1】帶著「目的性」和青少年進行有意義的討論,傾聽孩子真誠的聲音台灣展翅協會「青春怎麼辦」Podcast首集邀請公共電視「青春發言人」製作人鄭淑麗分享製作節目的觀察及趣事,談到在搜集青少年想法和觀點的過程中,打破很多「我以為」的青少年世界觀。如何讓青少年覺得你真的懂他,用青少年親近的語言及容易吸收的方式呈現?在愛情、性、自傷/殺等議題選擇及呈現形式的挑戰等。
Thumbnail
avatar
台灣展翅協會
2024-03-03
「戀風草十年有成,青少年持續閱讀」之青少年文學獎十年前,2013年,開啟戀風草青少年書房。開始辦舉親子講座,辦少年/青少年讀書會,辦青少年文學獎,後來又辦了青少年文學營。今年給自己的SLOGAN:「戀風草十年有成,青少年持續閱讀」。 戀風草每年的重頭戲就是戀風草青少年文學獎,今年邁入第八年。逐漸成為青少年學子所關注的一項徵文比賽。今年的
Thumbnail
avatar
藍天白雲--一車二人三餐四季模式已啟動
2023-11-18
【央廣】生活有辦法:青少年為什麼容易成為詐騙集團車手?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 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並且手法多元,例如:傳統的賣愛心筆、ATM轉帳、人頭帳戶、網購詐騙等等等,許多詐欺集團的成員是多是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 為什麼詐騙集團會利用青少年作為犯罪工具,而青少年們為什麼會想從事詐騙工作呢? 本週許律師將討論與詐騙相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avatar
知言法律事務所
2023-10-26
戀風草十年有成,青少年持續閱讀--青少年讀書會介紹最近戀風草都在回憶這十年來我們做了哪些事情。 2013年,開啟戀風草,就開始辦親子講座,辦少年/青少年讀書會,辦青少年文學獎,後來又辦了青少年文學營。 . 今年給自己的SLOGAN:「戀風草十年有成,青少年持續閱讀」。 . 今天特別來說一下「青少年讀書會」。青少年讀書會主要以主題式閱讀
Thumbnail
avatar
藍天白雲--一車二人三餐四季模式已啟動
2023-09-26
與青少年孩子聊天有趣味—導讀《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你平常都跟孩子聊什麼呢?你有沒有被青春期孩子嗆聲:「爸(媽),跟你聊天很無聊耶!」?有沒有覺得孩子小時候明明都會黏著你,要跟你講東講西、說秘密,怎麼一進入青春期,就明顯感到差異,你有沒有覺得很難跟孩子溝通、孩子越來越不愛跟你聊天,那到底是你很難聊?還是孩子不想跟你聊?請想想每天你最常跟孩子講些什麼?
Thumbnail
avatar
Evelyn怡怡
2022-11-14
家有青少年:青少年的憂鬱/焦慮症狀,可以透過這些方式改善!青少年出現憂鬱和焦慮症狀的比例越來越高,而我們可以透過兩種路徑,改善青少年的症狀或思考方式,以減緩他們的痛苦感受。
Thumbnail
avatar
Veronica|喜歡紫色的臨心研究生
2022-10-25
家有青少年:如何幫助他們渡過情緒風暴?青春期是一個人快速轉變的時期,無論是生理或心理,都正在經歷一場「風暴式」的變化。因此,青少年也比較容易在各方面出現潛在的危機;但是,青春期也會為青少年帶來有利的改變。
Thumbnail
avatar
Veronica|喜歡紫色的臨心研究生
2022-09-28
『家中有孩童與青少年,你知道他們活動量夠嗎?』根據200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以及2018年更新內容,身體活動包含,每天參與至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活動,且包含阻力訓練,能夠給予骨質刺激的活動,至少一週三次以上,但是普遍10歲以上的孩童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指標,目前對於六歲以下的孩童並沒有清楚定義,但是研究中3~5歲的孩童有在身體活動的有較高的健康優
Thumbnail
avatar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
2022-07-04
有關種種失去的青少年小說—《書海情緣》Words in deep blue,意外地令人著迷的好故事《書海情緣》的主角瑞秋,正值花漾年華的18歲,積極又聰明的她,原本應該要進入預備進入大學生活的,但卻因一起意外,使她的人生發生巨變——深諳水性的弟弟卡爾意外溺水,待家人們發現、瑞秋把卡爾拉回岸上時,已挽不回他的生命。年輕生命的驟逝,總是讓人憂傷。這憂傷讓瑞秋也彷彿沉到海底,無法呼吸。
Thumbnail
avatar
夜貓的夜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