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偏見》(二) 面對偏見,你可以這樣做!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如何處理隱性偏見: 接觸

很多人處理偏見的態度是「無視」,宣稱「我不會考慮性別」「我不會考慮膚色」,來表現自己的客觀與公平。然而這種「假裝偏見不存在」的態度卻往往使隱性偏見更嚴重。因為隱性偏見通常由大腦的直覺系統一執行,如果我們不把這些決定轉到系統二,有意識的察覺偏見,並自主選擇做出沒有偏見的行為,我們就會一直依循我們的習慣行事。

因此處理隱性偏見的第一步是「了解偏見存在」,人類察覺差異是我們的天性,但是當我們看到差異,想要直覺套用刻板印象的時候,如果能夠停下來想想:「真的是這樣嗎?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我也是這麼想嗎?」就可以打破習慣。有個老師在做「自我覺察」練習的時候發現,原來他會下意識的對不同家庭環境的學生做出不同的反應,如果學生家境不錯,當他缺交作業的時候,他會多問一句「怎麼了嗎?」,如果有突發狀況,可以做點通融,但如果學生家境不好,當他缺交做業時,他什麼也不會問,自然也不會知道學生是不是有突發狀況,這是信任感不同造成的,當我們對一個人有信任感的時候,我們比較不會啟動刻板印象去解釋他的行為,而願意多了解他的處境,再做出判斷。

過去不時有美國警察對黑人濫用暴力,誤傷黑人,甚至造成黑人死亡的新聞傳出,從對警察的訪談中,作者發現這些警察濫權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恐懼,出於恐懼,你會把對方物化,每項動作都看做威脅,有的黑人只是要從口袋掏出證件給警察查核,但被恐懼淹沒的警察卻堅信他們看到黑人掏出槍,所以不得不做出正當防衛。要在一夕之間讓警察抹除刻板印象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透過「接觸與建立信任」來使警察在行動之前多想幾秒鐘。洛杉機成立一個新的警察單位,在這個新單位裡,調查犯罪不是最高優先工作,單位的優先工作是與區域裡的社區互動,建立互信關係。警察不是開車巡邏,而是徒步巡邏,他們與迎面而來的居民打招呼,聊天,他們聽取居民的建議,清理過去巡邏會刻意忽略的陰暗小巷,居民在街區地圖上標出有犯罪疑慮的熱點,警察可以加強巡邏。現在警察的工作重點是在維護社區安全,而不是進行逮捕,在沒有值班的時候,警察加入社區棒球隊,與居民一起打球一起比賽。在這樣互信的基礎上,後來當警察看到一個小孩拿著一把看似手槍的物品朝他們跑來,他們沒有立刻警鈴大作,因為他們認識這個小孩,不認為他懷有惡意,後來果然證實那只是把玩具槍。

要讓我們打破刻板印象,中斷依照習慣反應,不只是做到「接觸」就好,還要「為共同的目標合作」,就像警察與社區居民都為了社區安全而努力,共同目標可以讓原本對立的人形成新的共同體,創造出新的感情連結,養成新的習慣。


利用制度打破習慣

有時候處理隱性偏見不只是依靠個人覺察就好,有些情況還需要組織建立規則才能有效介入,中止隱性偏見。根據醫療統計資料,女性被延誤醫療的機率較高,原因是來自對女性情緒化的刻板印象,覺得女性容易反應過度,過度焦慮,所以當女性病人描述症狀,醫生有時不會安排立即的檢查與治療。女性沒有辦法得到即時醫療還有另外一個歷史因素,過去關於疾病或是藥物的研究普遍都以男性為主,缺乏女性相關的研究數據,實際上造成女性對藥物的不良副作用可能性比男性要高出 50% 以上,而且有些疾病症狀少見於男性,但卻是女性的常見症狀,這都可能造成醫生的誤判,如果再加上醫生刻板印象推波助瀾,就可能認為女性的病痛是心理因素,不是生理問題。這種隱性偏見如果只靠醫生的自我覺察,自己排除可能懷有的偏見,恐怕效果有限,這種時候需要醫療系統同步做出改變,例如一個非常簡單的確認清單,讓醫生確認每一個可能性,這種作法打斷醫生判斷的習慣,使他們不只是根據經驗做出診斷,確認清單並不是在代替醫生做決定,而是中斷醫生依照習慣所做出的反應。

利用系統制度來降低偏見影響的另一個有名例子是樂團甄選,過去交響樂團裡面的男性佔了壓倒性的多數,但後來有人試著改變甄選機制,用一面屏幕把評審與樂手隔開,所以樂手在表演的時候,評審不會知道他的性別,結果證明,這種隱藏性別的甄選方式大大提升了女性樂手入選的機率,來到將近四成。我們可以靠評審自己排除可能懷有的隱性偏見,但更有效的辦法是讓系統創造出模糊身份的環境,使刻板印象的作用降到最低。


結構性改變

有時候光是建立制度還不夠,例如一家公司用隱去應徵者身份的方式,招募到更多元的員工,但如果最終他們沒有留下來,或是沒有機會被提拔成有影響力的管理階層,這些改變就無法長久持續下去,因為我們有偏好同類的天性,例如我們可能下意識的偏好錄取跟我們同個學校,有相同運動愛好的新人,結果就造成一個環境同質性越來越高,因此有些根深底固的偏見需要積極性的做法,才能真正創造出消除偏見的環境。

過去麻省理工學院的女性教授一直都佔少數,學校想要改善這個狀況,有人提出要優先招聘女性教授,但有人反對這種積極做法,認為如果優先招聘女性,給女性教授特殊待遇的話,反而會讓她們被貶低,認為她們的研究其實不到水準,只是受到資格保障而已,這反而傷害了女性,甚至女性自己也會自我懷疑,認為自己能力不匹配。但優先招聘並不是降低標準錄取,而是在面對能力相當的候選人中,優先考慮女性,當時麻省理工學院還更進一步,先找到目標的女性教授,然後把她的研究主題做為系上發展的重點。這種積極做法著實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不只女性教授的比例提高,連女學生的比例也大幅提升,這原本不在學校的目標裡,但結果證明女性教授成為很好的榜樣,鼓勵了很多女學生,想要和她們一樣成功。有時候要扭轉根深底固的刻板印象,一開始保障名額的積極作法是必要的,這讓原本承受偏見的少數族群有機會看到未來其他的可能性,與想要成為的榜樣。


感想

要處理隱性偏見,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個人方面,我們要學會自我察覺偏見,才能中斷我們的習慣反應,由系統二接手,有機會選擇做出沒有偏見的行為。系統方面,利用設立規則,刻意模糊會帶來刻板印象的身份,這種作法不用依賴個人排除可能懷有的偏見,常常可以有效把刻板印象的作用降到最低。但有時面對根深底固的偏見,我們需要一些積極性作法,例如設置少數族群的保障名額或是優先錄取弱勢族群,在原本存在偏見的環境中設立榜樣,才有機會讓承受偏見的少數族群看到未來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NEBOOK掘冊的沙龍
21會員
81內容數
喜歡看書,也喜歡把好書分享給更多人,主持 Podcast「MINEBOOK掘冊」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2025/04/11
那不勒斯故事一共有四本書,講述了兩個女主角莉拉與艾琳娜一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11
那不勒斯故事一共有四本書,講述了兩個女主角莉拉與艾琳娜一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是關於北韓的報導故事,作者花了七年的時間訪問了六組脫北者,也就是逃離到中國或南韓的北韓人,透過他們,我們終於知道沒有修飾的北韓真實生活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是關於北韓的報導故事,作者花了七年的時間訪問了六組脫北者,也就是逃離到中國或南韓的北韓人,透過他們,我們終於知道沒有修飾的北韓真實生活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講的是職場裡的的溝通,特別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要如何溝通,才會最有效率,達到目的。
Thumbnail
2025/02/18
這本書講的是職場裡的的溝通,特別是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要如何溝通,才會最有效率,達到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偏見會讓我們沒有認知到事情的樣貌,就做出有誤的行動和決策 因為人會用自己習慣的樣貌,來看待世界,可是這並不是世界的真實樣貌,這會導致我們對世界認知產生很大的偏誤,而且當真實世界與腦中想像產生了衝突時,會感到很大的不舒服。 我們大腦所告訴我們的,可能是錯誤訊息,大腦可能假傳聖旨、欺下瞞上,讓我們做
Thumbnail
偏見會讓我們沒有認知到事情的樣貌,就做出有誤的行動和決策 因為人會用自己習慣的樣貌,來看待世界,可是這並不是世界的真實樣貌,這會導致我們對世界認知產生很大的偏誤,而且當真實世界與腦中想像產生了衝突時,會感到很大的不舒服。 我們大腦所告訴我們的,可能是錯誤訊息,大腦可能假傳聖旨、欺下瞞上,讓我們做
Thumbnail
非黑即白,從來就不是端看人品好壞的好方法。 不過比起深入理解一個人的複雜性,在看到每個人的片面時,就直接地給予一個定義,對於每天要處理過多資訊的我們來說,卻是相對容易的做法,因此時常陷入過於果斷的二分法中。在台灣從小的教育裡,就開始上述的文化養成,例如……
Thumbnail
非黑即白,從來就不是端看人品好壞的好方法。 不過比起深入理解一個人的複雜性,在看到每個人的片面時,就直接地給予一個定義,對於每天要處理過多資訊的我們來說,卻是相對容易的做法,因此時常陷入過於果斷的二分法中。在台灣從小的教育裡,就開始上述的文化養成,例如……
Thumbnail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
Thumbnail
台大經濟系學會候選人提出歧視性政見--「LGBTQ與狗不得在會中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引起社會譁然。很多人發文,表示國家花這麼多資源教育出來的優秀學生,竟然在品格與文明水平上腐朽不堪。
Thumbnail
如果說顯性偏見是人們主動選擇的信念,那麼隱性偏見就是一種習慣,它來自我們的生活環境中,透過媒體,學校,社群網路等管道,將刻板印象深植於我們腦中。隱性偏見的可怕之處是,我們常常沒有察覺到這是偏見,或是我正處在偏見之中,因為它們往往不是出於惡意或是個人成見,卻在日積月累之下造成巨大影響。
Thumbnail
如果說顯性偏見是人們主動選擇的信念,那麼隱性偏見就是一種習慣,它來自我們的生活環境中,透過媒體,學校,社群網路等管道,將刻板印象深植於我們腦中。隱性偏見的可怕之處是,我們常常沒有察覺到這是偏見,或是我正處在偏見之中,因為它們往往不是出於惡意或是個人成見,卻在日積月累之下造成巨大影響。
Thumbnail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害怕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刻,也許你正在經歷這樣的煩惱,又或者你已經度過這個時期。但是要如何定義「與他人不同」呢?如果一個人身上,同時擁有許多「不一樣」的標籤,他會受到更嚴重的排斥,還是反而得到比較正向的對待呢?
Thumbnail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害怕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刻,也許你正在經歷這樣的煩惱,又或者你已經度過這個時期。但是要如何定義「與他人不同」呢?如果一個人身上,同時擁有許多「不一樣」的標籤,他會受到更嚴重的排斥,還是反而得到比較正向的對待呢?
Thumbnail
就業歧視真的無所不在,包括我們自己也都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踩到了紅線。然而,在實務上當我們提供職重服務時,不論是跟雇主接洽,或是跟專業人員討論,也常常會遇到這類狀況,更常見的尤其是「刻板印象」,特別是對身心障礙者來說,刻板印象的影響力更是巨大,而會導致求職者或專業人員放棄找工作。
Thumbnail
就業歧視真的無所不在,包括我們自己也都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踩到了紅線。然而,在實務上當我們提供職重服務時,不論是跟雇主接洽,或是跟專業人員討論,也常常會遇到這類狀況,更常見的尤其是「刻板印象」,特別是對身心障礙者來說,刻板印象的影響力更是巨大,而會導致求職者或專業人員放棄找工作。
Thumbnail
看到留言說「老公手機打開,刷一排銀行美眉」XD,不禁莞爾(刻板印象之其實銀行的男行員也很多好嗎)。 警界一直以來的基層和長官之間的論戰(雖然是不平衡的),似乎永遠沒有止歇的一天,基層常常無法理解所謂上位的「官」既有或新的措施到底在想什麼,但又受限於五斗米的上肩,加上一直以來存在軍警的特殊權力關係,
Thumbnail
看到留言說「老公手機打開,刷一排銀行美眉」XD,不禁莞爾(刻板印象之其實銀行的男行員也很多好嗎)。 警界一直以來的基層和長官之間的論戰(雖然是不平衡的),似乎永遠沒有止歇的一天,基層常常無法理解所謂上位的「官」既有或新的措施到底在想什麼,但又受限於五斗米的上肩,加上一直以來存在軍警的特殊權力關係,
Thumbnail
無意識偏見,是當處於需要短時間判斷及決定的情況,人們會根據自身文化、成長環境及個人經驗,自動形成判斷,過程中人們難以察覺自己的偏見。 求職者為了增加面試成功率,不妨了解布里斯托大學所列出的,招聘過程中人資常犯的偏見。
Thumbnail
無意識偏見,是當處於需要短時間判斷及決定的情況,人們會根據自身文化、成長環境及個人經驗,自動形成判斷,過程中人們難以察覺自己的偏見。 求職者為了增加面試成功率,不妨了解布里斯托大學所列出的,招聘過程中人資常犯的偏見。
Thumbnail
人類有種思維傾向叫刻板印象思維(stereotypical thinking),意思是我們會基於一個人的群組身份(例如職業、國籍、性別等等)去判定對方的性格或行為特徵。例如日本人很有禮貌、韓國人都有整過容、美國人都是自大的、富二代都是不學無術、窮小子都是早當家等等,例子多不勝數。人類傾向迅速地基於一
Thumbnail
人類有種思維傾向叫刻板印象思維(stereotypical thinking),意思是我們會基於一個人的群組身份(例如職業、國籍、性別等等)去判定對方的性格或行為特徵。例如日本人很有禮貌、韓國人都有整過容、美國人都是自大的、富二代都是不學無術、窮小子都是早當家等等,例子多不勝數。人類傾向迅速地基於一
Thumbnail
香港政府強行運用《緊急法》通過了《反蒙面法》,目的是打擊示威者及方便警員執法。可是,相關法律不應用於刻意隱藏警員編號的警隊,實在難以服眾。不論哪一方,面容都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身份信息。當我們的身份得以掩蓋,就會讓自身與社會的影響力脫離,從而掙脫社會的道德束縛,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情⋯⋯
Thumbnail
香港政府強行運用《緊急法》通過了《反蒙面法》,目的是打擊示威者及方便警員執法。可是,相關法律不應用於刻意隱藏警員編號的警隊,實在難以服眾。不論哪一方,面容都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身份信息。當我們的身份得以掩蓋,就會讓自身與社會的影響力脫離,從而掙脫社會的道德束縛,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