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西紀錄49—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舍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阿卡西紀錄50—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舍利子》


Q:什麼是舍利子?為什麼人們說只有高僧死後才會有舍利子呢?

A:

舍利子是人體內特殊的結晶體,這種結晶體不同於你們在世間所見的任何物質,因為自然界的結晶多以方形的結晶狀呈現,但舍利子圓潤而光滑,它代表著一種浴火不滅的精神意識。

舍利子在你們所知的世界裡只存在於道行高深的宗教人士身上,但那並非絕對,而是你們忽略了那些不起眼的人,他們所做的貢獻。如果你有機會將那些貧困、又被社會排斥的善良者,將他們施以同樣的手法火化,並檢視他們的遺骨,你也會發現,在他們的遺骨裡存在著相同的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呢?它叫做純潔,是純潔的信念淬煉出這樣一個在世間不可見的東西,這是純潔的信念的結晶。

一個經常沒有煩惱、開懷大笑的人,他不在乎他所處的任何情境,他的心裡沒有任何的糾結,那代表他的身體暢通無阻,沒有阻礙。在這樣順暢又高速的運轉之下,他的身體淬煉出和一般人不同的層次。這些人每天睜開眼睛,看到的不是煩惱,看到的不是憂愁,而是嶄新的一天,一個可以任他施展、讓他發揮的一天。是這樣純淨的念頭,讓他每一天醒來的時候,都可以感受到這個世界給他的祝福,他心中的喜悅是無法形容的,這些喜悅一點一點的在他的身體裡形成了宛如珍珠的物質。

你還記得珍珠是如何從沙子變成珍珠嗎?道理是相同的。蚌類不斷用他的唾液、用他的身形去翻攪、去搓揉這些讓他痛苦的砂石,因為這不停的翻攪,反覆地讓這些砂石摩擦他的身體,最終他用他的肉身將這些砂石包裹,成為一顆閃亮的珍珠。孩子,舍利子就是這樣來的呀!因為在他的身體裡,他再也看不到任何的磨難,任何的痛苦,他已經能夠將他人生中所有的痛苦淬煉成一顆珍珠。一個人的身體裡有越多的舍利子,代表他這一生所含的痛苦有多少。越多的痛苦,最後就能淬煉出越多的舍利子,舍利子是這樣子來的呀!

你們的人體將自己模擬成蚌殼裡的生物,你們不斷地將自己經歷過的痛苦含著、摩擦著、淬煉你自己,到最後,人們發現,你是如何的寬宏大量。而且不只如此,你不只如此寬宏大量,你還能將這些痛苦昇華,你之所以能夠使他們成為舍利子,是因為你知道這些痛苦的本質不是痛苦,它的本質是如此的神聖而純潔,這是愛的結晶。

你們不需要供奉這些舍利子,你們可以欣賞這些舍利子,你們也可以將他們像珍珠一樣串成項鍊,配戴在身上,你們感受這些珍珠的美好,就是在感受這個世界帶給你的美好。你看到那渾圓的珍珠、渾圓的舍利子,它將能夠提醒你:這世間的苦,從來不是苦,而是你不願意與它合一,你始終排斥它,你始終將它視為使你的人生痛苦不堪的、無法在你的身體裡與你共存的東西。但是當有一天,你認出這個苦是你的一部分的時候,你就願意去擁抱它、和它共舞,並且感謝它帶給你生命的豐富與精彩。

這個珍珠,這個舍利子,就是一個這麼精彩的結晶啊!


(註:因為對舍利子的成因極度好奇,又搜尋不到滿意的答案,就進紀錄問。雖然沒有精確的物理知識,但閱讀的過程,愛的能量讓我熱淚盈眶,此刻,物理知識已經不重要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朵莉的阿卡西花園的沙龍
260會員
234內容數
1折折扣碼doristory。自2021年底,朵莉順著生命之流開始了阿卡西的工作與服務,並在為個案閱讀的過程中持續發掘有趣的生命故事,朵莉將這些故事改寫發表後獲得了很大的迴響,讓許多尋找這些故事的人找到療癒他們自己的方法。這個專題將乘載更多生命的故事,留給喜愛聽故事的你。
2024/11/13
「與病痛合一,而不是將自己至於病痛之外,這樣你也不會與其對抗了。由此,痛苦並會自行減弱、消散。原因很簡單:對抗會導致痛苦。如果你與自己的病痛和恐懼同在,就對『療癒』敞開了大門,那麼,療癒便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2024/11/13
「與病痛合一,而不是將自己至於病痛之外,這樣你也不會與其對抗了。由此,痛苦並會自行減弱、消散。原因很簡單:對抗會導致痛苦。如果你與自己的病痛和恐懼同在,就對『療癒』敞開了大門,那麼,療癒便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2024/11/06
「真正的靈修從不以『特異天賦』為焦點。比如耶穌⋯他被看成靈性導師的原因,在於他啟迪與激勵人們認知自身的內在之光。觸動人們內心的,是他的智慧與清明的心智,以及他散發的那種充滿愛的能量。」
Thumbnail
2024/11/06
「真正的靈修從不以『特異天賦』為焦點。比如耶穌⋯他被看成靈性導師的原因,在於他啟迪與激勵人們認知自身的內在之光。觸動人們內心的,是他的智慧與清明的心智,以及他散發的那種充滿愛的能量。」
Thumbnail
2024/10/30
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她的大腦錯亂失常,她確實患了精神疾病。但從靈性角度來看,「這個經歷是我靈魂成長之路的一部分,是一種內在需求,是將黑暗與無意識帶入意識之光裡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2024/10/30
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她的大腦錯亂失常,她確實患了精神疾病。但從靈性角度來看,「這個經歷是我靈魂成長之路的一部分,是一種內在需求,是將黑暗與無意識帶入意識之光裡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聖喜長老 – 2019.07.20於錫蘭  正直寺女眾道場 眾生相尅,以喪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 善修法行,學誦莫犯。行道無憂,世世常安。 敏學攝身,常慎思言,是到不死,行滅得安。 ​當他人帶給我們傷害,無論是行為上造成內心的傷害,或人際關係上間接帶來的傷害,等等以任何的形式傷害我們,但
Thumbnail
聖喜長老 – 2019.07.20於錫蘭  正直寺女眾道場 眾生相尅,以喪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 善修法行,學誦莫犯。行道無憂,世世常安。 敏學攝身,常慎思言,是到不死,行滅得安。 ​當他人帶給我們傷害,無論是行為上造成內心的傷害,或人際關係上間接帶來的傷害,等等以任何的形式傷害我們,但
Thumbnail
當你本身就是寬恕的時候,你不用刻意地去成為一個寬恕的角色,因為你本來就是,因為你就是我們的一分子,你擁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你能夠在我們身上感受到寬恕,你又如何不能寬恕他人呢?
Thumbnail
當你本身就是寬恕的時候,你不用刻意地去成為一個寬恕的角色,因為你本來就是,因為你就是我們的一分子,你擁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你能夠在我們身上感受到寬恕,你又如何不能寬恕他人呢?
Thumbnail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 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
Thumbnail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 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
Thumbnail
你之所以能夠使他們成為舍利子,是因為你知道這些痛苦的本質不是痛苦,它的本質是如此的神聖而純潔,這是愛的結晶。
Thumbnail
你之所以能夠使他們成為舍利子,是因為你知道這些痛苦的本質不是痛苦,它的本質是如此的神聖而純潔,這是愛的結晶。
Thumbnail
原創 善戒法師 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2021-12-15 正自覺者 正自覺者是無需他人教導而自己正確地覺悟了四聖諦的人。 太子成道 悉達多太子艱苦的修行使自己瀕臨死亡的邊緣,他開始瞭解到折磨自己的色身並不是解脫之道,他想: 「無論過去和現在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歷了多麼劇烈、絞心和難以忍受的感受,
Thumbnail
原創 善戒法師 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2021-12-15 正自覺者 正自覺者是無需他人教導而自己正確地覺悟了四聖諦的人。 太子成道 悉達多太子艱苦的修行使自己瀕臨死亡的邊緣,他開始瞭解到折磨自己的色身並不是解脫之道,他想: 「無論過去和現在的婆羅門或苦行僧經歷了多麼劇烈、絞心和難以忍受的感受,
Thumbnail
最古老的《奧義書》至少寫於 3500 年前,它的論述是永恆、美麗的和鼓舞人心的。 史維塔克圖(Shvetaketu)是烏達拉卡(Uddalaka)的兒子。在他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說:『親愛的,現在是你去找老師的時候了,因為我們家族裡沒有人對精神生活感到陌生。』 烏達拉卡對什維塔克圖說:
Thumbnail
最古老的《奧義書》至少寫於 3500 年前,它的論述是永恆、美麗的和鼓舞人心的。 史維塔克圖(Shvetaketu)是烏達拉卡(Uddalaka)的兒子。在他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說:『親愛的,現在是你去找老師的時候了,因為我們家族裡沒有人對精神生活感到陌生。』 烏達拉卡對什維塔克圖說:
Thumbnail
也許吧,我就像你,你也不愛任何人。我們這一類人也許不會愛人。但童稚之人可以,這是他們的神秘之處。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非常的推薦給喜歡看書的人,可能在心靈上會有所轉變。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這幾天又拿出來翻了兩遍。對我而言,好像又有了些不一樣的感覺了。可能跟年紀的增長有關吧!現今的社
Thumbnail
也許吧,我就像你,你也不愛任何人。我們這一類人也許不會愛人。但童稚之人可以,這是他們的神秘之處。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非常的推薦給喜歡看書的人,可能在心靈上會有所轉變。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這幾天又拿出來翻了兩遍。對我而言,好像又有了些不一樣的感覺了。可能跟年紀的增長有關吧!現今的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