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 語言能傷人也能療癒人/打開心中牢籠的鑰匙在自己身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到這幾張很有感覺的圖片,很貼近我這些年的體會。


raw-image

圖片來源: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2ukAM6EDuCmwxWCEek8doDKj2dtSZQhJA4yPF8aCVFwRLsVUBshhXotj6zVpPLfzl&id=176441163015219&sfnsn=mo


即使本意並非傷害,而是渴望對方的愛與在乎。但許多慣性與不經意的語言,如同刀斧相向,讓對方也反射性地拿起武器,切斷了彼此連結,砍殺了彼此關係,也傷害了旁邊的人的身心。


重要他人長期給予充分的愛與欣賞,讓人建立足夠的自信,即使自己跟他人很不同,也不容易被社會其他質疑的聲音動搖。


因為被愛充分澆灌,因此也能有足夠愛的養分去灌溉別人,去陪伴受傷的人恢復力量。


在社會主流受困的人,只要找到懂得鑑賞自己的人們,便有機會被滋養與見證,成為自己欣賞,同時也被人欣賞的樣子。


當心目中重要的人批判懷疑自己時,影響與傷害如同原子彈在身上炸開一樣。那些負面話語會形成一座心中牢籠困住自己。


愛是流動與循環的,給出去的愛,總有一天會回到自己身上。


即使童年有受傷,只要未來能獲得充分的愛與療癒,也能成長為一個能好好給愛的人。


心裡受困受苦的人,他人給予的建議和讚美不一定有幫助。有時硬要給,還可能反效果讓好意的他人也受傷。


陪伴主角找到他內在世界力量的鑰匙,慢慢開啟心靈牢籠,在一旁陪伴他漸漸恢復生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幸福魔法實踐者明德的沙龍
16會員
199內容數
我喜歡把學習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幸福對我而言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是去活出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當你感受到不被了解,甚至是誤解的時候,是否想要急著解釋或化解彼此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或是自己與他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似乎難如登天,只能任憑抑鬱難伸的情緒在內心蔓延。 《心靈家書的療癒力量》這本書便是作者意識到許多人受困於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與家
Thumbnail
當你感受到不被了解,甚至是誤解的時候,是否想要急著解釋或化解彼此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個性,或是自己與他人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觀念,似乎難如登天,只能任憑抑鬱難伸的情緒在內心蔓延。 《心靈家書的療癒力量》這本書便是作者意識到許多人受困於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尤其與家
Thumbnail
創傷的歷程是靈魂愛與智慧的選擇,為其療癒則是身而為人的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藉由療癒打開內在愛的視野,逐漸接近靈魂層次的意識高度。 最終,你會領悟到,所謂的創傷也僅是見證偉大之愛旅程的一部分,從未離開過愛的懷抱。
Thumbnail
創傷的歷程是靈魂愛與智慧的選擇,為其療癒則是身而為人的你對自己人生的負責。 藉由療癒打開內在愛的視野,逐漸接近靈魂層次的意識高度。 最終,你會領悟到,所謂的創傷也僅是見證偉大之愛旅程的一部分,從未離開過愛的懷抱。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表達。 但表達有時會造成衝突,也會造成傷害,當表達是帶著批判、羞辱、貶低,就會有人感到受傷。當一個人被指責和被批評時,很自然的機制就是「攻擊」、「逃避」和「凍結」的反應。 這種防衛是一種自動化或無意識的反應,當刺激來時,這樣的防衛和反擊會不經思考出現。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親密關係、親子關係,都需要表達。 但表達有時會造成衝突,也會造成傷害,當表達是帶著批判、羞辱、貶低,就會有人感到受傷。當一個人被指責和被批評時,很自然的機制就是「攻擊」、「逃避」和「凍結」的反應。 這種防衛是一種自動化或無意識的反應,當刺激來時,這樣的防衛和反擊會不經思考出現。
Thumbnail
「如果有人此刻看得到你的內心,一定會把你送到急診室。但沒人看得到,所以他們以為你過一陣子就會沒事了。可是你的心沒有好,需要大量的關注和治療。」 我們從小到大都經歷過痛苦, 有的大,有的小, 有的過幾天就好了, 有的卻長期留在我們心中不走。 我們習慣自己咬著牙撐過去, 但內心卻是佈滿創傷。 但是,
Thumbnail
「如果有人此刻看得到你的內心,一定會把你送到急診室。但沒人看得到,所以他們以為你過一陣子就會沒事了。可是你的心沒有好,需要大量的關注和治療。」 我們從小到大都經歷過痛苦, 有的大,有的小, 有的過幾天就好了, 有的卻長期留在我們心中不走。 我們習慣自己咬著牙撐過去, 但內心卻是佈滿創傷。 但是,
Thumbnail
當我願意瞧瞧這個痛苦的朋友,就是開始學著理解,當我們明白『痛苦』,就會提高擁抱『痛苦』的意願,你會想好好安慰、陪伴這個朋友,同樣的,你也會願意溫柔的擁抱自己。
Thumbnail
當我願意瞧瞧這個痛苦的朋友,就是開始學著理解,當我們明白『痛苦』,就會提高擁抱『痛苦』的意願,你會想好好安慰、陪伴這個朋友,同樣的,你也會願意溫柔的擁抱自己。
Thumbnail
當你陷入困境與憂傷時, 請千萬別把自己封鎖起來, 記得讓自己走出去, 協助與服務其他與你有相同情況的人, 別忘了當你有能力協助他人時, 你已經擁有自我療癒的能力。 ---靈通語
Thumbnail
當你陷入困境與憂傷時, 請千萬別把自己封鎖起來, 記得讓自己走出去, 協助與服務其他與你有相同情況的人, 別忘了當你有能力協助他人時, 你已經擁有自我療癒的能力。 ---靈通語
Thumbnail
有些傷害埋的再深 相同的事件在耳裏眼裏時 那心中的波瀾 依舊炸的人心痛 有種強烈的無力感快窒息淹沒 傷心人想要被聽到、需要被聽到,而不是被修補。 某個程度來說,有效的療傷就是傷心被聽到罷了。 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人,之所以快樂,並非刻意忘記失落,而是學會了療癒自己。 療癒自我的過程中
Thumbnail
有些傷害埋的再深 相同的事件在耳裏眼裏時 那心中的波瀾 依舊炸的人心痛 有種強烈的無力感快窒息淹沒 傷心人想要被聽到、需要被聽到,而不是被修補。 某個程度來說,有效的療傷就是傷心被聽到罷了。 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人,之所以快樂,並非刻意忘記失落,而是學會了療癒自己。 療癒自我的過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