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很骯髒嗎?選舉跟我有甚麼關係?
跟過去的講座執行方式不大一樣(雖然我也一段時間沒參與了),這次的講座是先由分享人小坤坤以簡報和口述的方式呈現候選人在選舉前兩個月的行程,和一些選舉助理的日常和一些幕後小故事,爾後分享人才會回答參與者的提問。
小坤坤說自己在求學的過程裡,遇到了一些身障同學,也清楚地看到他們被體制壓迫卻無法為自己發聲。他想為這些同學們做些什麼,同時也想讓自己被看見。
台灣的政治人物都在做什麼?
在政壇中打滾多年,可能很多政治人物,對於支持度的重視蒙蔽了貢獻社會的初衷。另一方面,我們總是在新聞上看到政治人物有哪些引發爭議的言行舉止,甚至緋聞等等。腥羶色新聞更有記憶點和討論度,為了流量,網路記者總喜歡寫這類新聞,同時演算法推播這類新聞給我們,科技操縱和守門人的交互作用之下,加深了一般人對政治人物負面印象,我們便留下了「政治骯髒齟齬」的印象, 但我們可能對於他們的日常工作卻知之甚寡。
候選人都在做什麼?
候選人的行程包含跑公祭、站路口、參與各式各樣地方活動如老人食堂與拜訪、親子活動和參加喜宴等等,晚上也有酒攤,給予民眾親近的形象。這部分以心理學和行銷學的角度來說,「曝光效應」確實能起到作用,人對於實體看到與碰到的人事物也更能產生好感和信任,對熟悉的「面容」也會有責任感。
站路口也是必不可少。以我們的視角來看,看能只是瞄一眼走過去,但對於一些曝光度少、沒有媒體願意報導的候選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好,可能還很省成本的曝光方式。
剛好這學期有一堂課,老師邀請一位攝影記者來課堂上演講。講師在跑新聞的過程中,看見不同候選人的不同態度,光是看候選人和民眾之間的互動也能看出這場活動是「誰的主場」。講師還說,有些候選人對不是支持自己的民眾比較冷淡,而有些候選人即使面對不支持自己的民眾也會熱情地主動握手。我想,即使民眾不會轉變自己的政治立場,他們也總不會對這樣的候選人反感吧。
小坤坤對候選人下的註腳是:不停與人接觸的服務業。他也相信「握手」的影響力。他說:「握到第二次就穩了,握到第三次就會投了。」
本來我對於「跑公祭」是很疑惑的,不過在留言區看到有少部分的人也表態「跑公祭在地方或是比較鄉下的地方真的很重要。」小坤坤也向我們解釋,由於傳統觀念認為「死者為大」,尤其是長輩過身時,候選人的到場也會給民眾留下敬老尊賢的印象。從最淺最表面的角度來看,若是幾乎所有候選人都出席了,僅有一人沒有出席,民眾更是容易對該候選人留下較差的印象。
候選助理都在做什麼?
候選助理的行程想當然耳與候選人高度重疊,例如候選人站路口時,跟在候選人附近揮手、發面紙。當候選人忙著交際應酬時,努力透過各種管道為候選人做好行銷宣傳。
如果在人力銀行搜尋「議員助理」的關鍵字,會發現工作內容包含行政以及公文處理,有一些也會要求活動企劃與執行,或是新聞稿撰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