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光筆記】島內移民在長濱,開創「共存」的地方創生樣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島內移民,是我在打工換宿的咖啡店中和客人聊天時聽到的名詞,說的是許多台灣人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已不再與美、加、澳洲的那些熱門移民城市所掛勾,人們開始在這座島嶼內尋找自己新的一方安身之處,人口開始流動進各地美好的山海美地裡。

的確,長濱或台東的許多地方,都與多數台灣人位在城市裡的原生家園大不同,同時擁有著面向太平洋的湛藍海景,有海岸與中央山脈壯濶的山巒,以及在花東縱谷間隨風舞動的遼闊稻浪。而台東縣占據本全島超過1/10的土地,卻只分佈不到全台1/100的人口,每個人不只在這裡有更多的空間,連時間都感覺不像許多城市那般緊迫,我在台東的日子,生活的抽離感、脫離感,真像是到了遺世獨立的人間淨土。

raw-image

而台東這片大地也溫柔而自在地接納來自各地的人們,從我打工換宿所在的咖啡店(嘎嘎嗚賴賴),認識很多新朋友的私房民宿(阿紫心家),有超厲害料理的海產店(邱爸爸海產),到長濱鎮上的獨立書店(書粥)......

來這裡落腳的大家來自許多不同的地方,有台北、新北、台南、台中、高雄......島內移民們,都恰如其分地在長濱、在台東找到自己的位子。

當時和我聊天的這對夫妻,太太說自己也是島內移民,過去曾在竹科擔任高階管理人的她,在人生最煩悶的幾年被台東這片美好的大地所拯救,便和提早退休的先生選擇在台東鹿野落腳,在山海間放鬆身心,再隨著興趣以個人的私廚料理再啟人生新章節。

而像這樣被台東拯救的人生故事,不只是這對可愛夫妻的親身經歷,更一致地出現在其他島內移民的過往,在這裡,不論是決定東遷安居晚年的退休族,或是決定在這裡實踐不一樣夢想的年輕人們,大多有段逃離原本生活的過程,然後在台東想通,並在這片土地停下腳步,許願餘生都能與岸邊的浪聲或是縱谷裡的稻浪為伴。

島內移民的加入也對地方帶來正面影響,以長濱為例,原本這裡是人口外移數一數二嚴重、人口更是極為老化的鄉鎮,而這個人口逐漸稀薄的地區,近年因為島內移民的加入,人群裡開始有了新面孔,許多新的想法進入了在地生活之中,許多的實驗也蓬勃發展著,這片土地正因為這些實踐家、夢想家們,湧動著生命力。


「地方創生」這個自日本誕生並在近年被國內廣為討論的新興運動,開始取代我國原本既有的「社區營造」等名詞,在台灣各處發酵。就國發會的定義,地方創生是「盤點各地『地、產、人』的特色資源,以『創意、創新、創業、創生』的策略規劃,開拓地方深具特色的產業資源」

不只中央與地方政府開始重視,也有些專責單位開始輔導與介入,例如「TTDC 台東設計中心」便算是台東發展的一個重要基地(在本趟旅程中也曾巧遇TTDC的採訪團隊來店裡喝咖啡)。

全台各地不乏傑出的地方創生案例,但我對地方創生的想像,大多還是由各地文創園區、實驗聚落所構築,在這些經驗裡,地方創生總是帶著點衝撞感的,不論是在老舊市場內長出藝術工作營,或是在老屋開啟的改造計畫、或是在特定區域進行的彩繪,這些成果給我一種「在陳年的土壤上長出異色的花朵」的感覺,雖然美麗,但時常顯得有些突兀,甚至有些不協調。

而近年疫情對觀光業的影響,更打亂了各地對地方創生的進展:

為了快速滿足高漲的國內觀光需求,宛如複製貼上的商業模式,讓台灣許多的特色城鄉開始趨同演化為網美打卡點,景點長出和地方連結薄弱卻又在全台高度同質的市集或夜市,更甚者,一些地方多了不明的吉祥物,或是出現嚴重改變城鎮風貌的彩繪、還有大幅改變地景的公園或人工建物(甚至為了迎合國人對日本觀光的渴望而在各地冒出小京都的奇異景象......)

近年商業力量與政府的介入雖引入了更多的資源,但急於求成與迎合市場的做法,卻為部份區域的地方創生帶來末日,鄉鎮間相互搶著觀光客,各式的投資加碼如煙花乍然一現,無法創造永續的回流客,地方發展仍不見生機,加速了城鎮的衰竭。


但在長濱我見識到由這裡的島內移民所啟動,一場自核心便有所不同的創生浪潮。在長濱最傑出的例子我認為是「書粥」,一個目標是讓偏鄉小鎮也有個不熄燈獨立書店的計畫,開店的每一天都在開創這個地方書店實驗的新局,在Google Map上找不到地標的書粥,書店本身也隱然生長在長濱的街道上,以一種不起眼、不搶眼的姿態,寧靜地存在著;我所在的咖啡店「嘎嘎烏賴賴」,店齡也才2歲,但在老闆情侶倆的努力下,整合老物與手工感的佈置,整間店彷彿已經在那與海共存許久;只接熟客的私房民宿「阿紫心家」在當地也不過6年,主人阿紫已完全的融入了台東熱情與悠閒的基因,心家隨著季節變幻,永遠有驚喜等待著遠方的旅人們......

這些地方都是由島內移民們所創造的全新場域,卻與長濱這個地方柔和的共存著,彷彿它們本來就存在那一般,和長濱一同成長、成熟,並驕傲地與土地一同老去。

raw-image
「來這裡從來不為了改造什麼,我的目標是讓書粥就像本來就在那一樣,正因為長濱沒有什麼需要被改變的,所以大家才來這裡尋求改變的不是嗎?」

在旅程中因緣際會巧遇來自台南的書粥店長耀威,他如此的說著,對他來說,在長濱做獨立書店,不是把自己定位為地方的革命者、創新者,而是謙遜的學習者,在長濱的日常裡尋找自己前進與改變的力量。

是的,在長濱努力的島內移民們所做的地方創生,不必靠著鏟平老房子來創造渡假氛圍、也不用靠著建些地景奇觀來吸引觀光客,當年被當地的景色感動而決定留下的他們,選擇了更深入地方去發掘特色,也對土地更為尊重與疼惜,他們的努力,使長濱慢慢成為吸引人的景點,使路過的遊客們更願意停下腳步,也為我們這些短居的旅人們留下了獨特的記憶。

因為他們,我對地方創生有了全然不同的想像,相信各地的土壤也一定能長出具在地特色的花朵,創生也可以有如此自然共存的樣態。看著某天在聚會中,地方上的島內移民們開懷的笑著,聊著自己下一步準備開拓的田野,或是準備整建的空間......

我相信這群臉上掛滿笑容的島內移民們,將在這片土地上,找到與地方共存的創生最佳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核仔動力—開啟鐵與火的新視界
54會員
51內容數
長光沙龍是一個融合多元題材的小平台,從少見技能的【行動打鐵計畫——鐵與火的魅力】系列看課堂間點燃的樂趣,或是想看我記錄生命日常的【燦爛常光的美好時刻】,甚至是我的個人奇妙創作【麻瓜獵奇事件簿】,這裡會有些有趣的題材打開你的視野!
2024/01/24
我在12月中有了機會前往台灣最重要的華德福基地之一:宜蘭慈心華德福觀課!這次謝謝慈心的詩閔副校長為我安排了二位資深老師的課程:穆傳蓁老師的《營養學》、郭朝清老師的《圓錐曲線》,2門8年紀乍看都是很硬的課,將為我帶來什麼樣的養分,實在令我期待。
Thumbnail
2024/01/24
我在12月中有了機會前往台灣最重要的華德福基地之一:宜蘭慈心華德福觀課!這次謝謝慈心的詩閔副校長為我安排了二位資深老師的課程:穆傳蓁老師的《營養學》、郭朝清老師的《圓錐曲線》,2門8年紀乍看都是很硬的課,將為我帶來什麼樣的養分,實在令我期待。
Thumbnail
2024/01/15
因著淑如理事長熱情,去年更有了機會可以入校親眼去見識一下潮厝華德福教育的現場。謝謝協助安排的秀姿老師、斐茹老師,還有中學部的幾位老師(昭佑、喬木、致德、郁儒、壹婷、惠萍老師等),我12月總算有機會踏入真實的教學場域,看老師們發揮的魔法了!期待這又會是一趟奇妙旅程,一如潮厝總是給我的那樣。
Thumbnail
2024/01/15
因著淑如理事長熱情,去年更有了機會可以入校親眼去見識一下潮厝華德福教育的現場。謝謝協助安排的秀姿老師、斐茹老師,還有中學部的幾位老師(昭佑、喬木、致德、郁儒、壹婷、惠萍老師等),我12月總算有機會踏入真實的教學場域,看老師們發揮的魔法了!期待這又會是一趟奇妙旅程,一如潮厝總是給我的那樣。
Thumbnail
2022/09/05
看著土壤長出自己播種的作物、捧著結實累累稻米的重量、聞著咖啡豆被烘出了潛藏的香氣,這樣快樂乍看簡單其實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與力氣,但聽著秀蘭宏亮的笑聲,我相信她真的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Thumbnail
2022/09/05
看著土壤長出自己播種的作物、捧著結實累累稻米的重量、聞著咖啡豆被烘出了潛藏的香氣,這樣快樂乍看簡單其實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與力氣,但聽著秀蘭宏亮的笑聲,我相信她真的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週五晚上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道瓊跌了1.69%、納斯達克跌了2.2%、S&P500跌了1.71%、與台股連動最密切的費半跌了3.28%。台積電ADR則是跌落了200元的整數關卡、NVIDIA則是大跌了4.05%。美股的科技巨頭們在昨日都過得不是太好。道瓊和S&P500都創了今天以來最大的跌富。週一
Thumbnail
週五晚上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道瓊跌了1.69%、納斯達克跌了2.2%、S&P500跌了1.71%、與台股連動最密切的費半跌了3.28%。台積電ADR則是跌落了200元的整數關卡、NVIDIA則是大跌了4.05%。美股的科技巨頭們在昨日都過得不是太好。道瓊和S&P500都創了今天以來最大的跌富。週一
Thumbnail
雖然工會及公司都有安排員工轉職,但招工單位大多只要35歲以下的青壯年,年齡偏大又只有煤礦工作經驗的老礦工都沒地方去。跟1980-90年代因礦場關閉而失業的台灣老礦工很相似,難以在職場再找到長期穩定工作,許多僅能在當時大量興起的房地產建案中,輾轉從事清潔打掃的工作。
Thumbnail
雖然工會及公司都有安排員工轉職,但招工單位大多只要35歲以下的青壯年,年齡偏大又只有煤礦工作經驗的老礦工都沒地方去。跟1980-90年代因礦場關閉而失業的台灣老礦工很相似,難以在職場再找到長期穩定工作,許多僅能在當時大量興起的房地產建案中,輾轉從事清潔打掃的工作。
Thumbnail
〈島〉的亞繪美就像是《海中沉睡的鑽石》中已遠離端島的朝子,身處繁華的東京卻無心理依託,只能心繫年少時於端島生活的回憶。《海中沉睡的鑽石》之編劇野木亞紀子,蒐集材料時應該看過〈島〉吧。
Thumbnail
〈島〉的亞繪美就像是《海中沉睡的鑽石》中已遠離端島的朝子,身處繁華的東京卻無心理依託,只能心繫年少時於端島生活的回憶。《海中沉睡的鑽石》之編劇野木亞紀子,蒐集材料時應該看過〈島〉吧。
Thumbnail
《海中沉睡的鑽石》(海に眠るダイヤモンド)是日本TBS系「日曜劇場」、於2024年10至12月間播出的一齣電視劇。劇情內容主要以1955至1964年間的長崎端島為背景,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間的情感故事,故事後段並提到1974年的閉山,端島停止採煤、人員完全撤離而成為無人島。
Thumbnail
《海中沉睡的鑽石》(海に眠るダイヤモンド)是日本TBS系「日曜劇場」、於2024年10至12月間播出的一齣電視劇。劇情內容主要以1955至1964年間的長崎端島為背景,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間的情感故事,故事後段並提到1974年的閉山,端島停止採煤、人員完全撤離而成為無人島。
Thumbnail
上週五的台股在美股的激勵之下漲了454 點,成交量回到了4,000 億之上, 指數最後收在了22,349點。美股在經過週四的大漲之後,在週五晚上小漲小跌休息了一下,上週說台積電應該要從940 點上漲至 960 點,在經過的一週的時間,美國的PPI與CPI表現符合預期,指數都大幅度地回升。
Thumbnail
上週五的台股在美股的激勵之下漲了454 點,成交量回到了4,000 億之上, 指數最後收在了22,349點。美股在經過週四的大漲之後,在週五晚上小漲小跌休息了一下,上週說台積電應該要從940 點上漲至 960 點,在經過的一週的時間,美國的PPI與CPI表現符合預期,指數都大幅度地回升。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Thumbnail
 島內移居」正逐漸形成風潮,相對於過去大家想在退休後到鄉下或理想的城市買塊地,蓋間別墅,現在大家似乎不再執著於置產,其實蓋別墅或買房子卻只有假日去住,也會有問題,變成每次去都要整理打掃,反而享受不到度假的悠哉,在我看來,不如省下蓋別墅的錢,想度假就入住鄉間的民宿更自在、更快樂。    
Thumbnail
2014年,我們萌生移居鄉下、自耕自食的念頭。那年第一次來到台東海岸線,覺得這裡跟台灣其他地方的鄉下很不一樣,大概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吧。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美麗的海岸山脈。尤其長濱這裡更是有種與世隔絕之感,離大城市花蓮和台東,都要兩個小時的車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工廠的污染...
Thumbnail
2014年,我們萌生移居鄉下、自耕自食的念頭。那年第一次來到台東海岸線,覺得這裡跟台灣其他地方的鄉下很不一樣,大概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吧。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美麗的海岸山脈。尤其長濱這裡更是有種與世隔絕之感,離大城市花蓮和台東,都要兩個小時的車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工廠的污染...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非虛構寫作有的時候讀起來特別沉重,同鄉的這本著作描述的是多數東南亞移工在臺灣的處境,熟悉的一廣,或說東協廣場發生的故事,雖然就在生活周遭,但實話說來並不熟悉,但因為讀了這本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臺中移工聚集的地點非一廣莫屬,想年輕時候還曾經到那裏瞎買一些流行商品,如今成了移工的集散地。作者為了打入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Thumbnail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由記者簡永達耗時七年,從臺中第一廣場開始,跨越臺灣與越南多個城市所採集合成的故事,整本書分為「地下社會」、「危險之島」、「異鄉家人」、「人權大浪」四大主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