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物理博士遇上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哲學

2023/06/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介紹一本由財經傳訊出版的投資書籍,作者在他投資6年後,出了這本書分享他的投資經驗與心得。雖然這不是一本投資致富的範例,但我認為他那幾年的投資心路歷程滿值得分享的。
作者用的是價值投資的方式,精研個股後大膽買進,他在書裡用幾個章節介紹了閱讀財報、安全邊際、投資哲學、內在評價、修正錯誤與眼光放遠的心得。雖然與我常推薦的指數化投資方是不同,但有些投資個股的心得我認為滿值得分享的。
以下我會挑出幾段我覺得滿有價值的部分做分享,有興趣詳讀的人在請自行購書閱讀。
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的選擇,作者認為若能深入了解一家公司,與分散投資相較而言,其風險反而是低的。其邏輯在於,能夠深入研究少數幾檔個股,盡可能了解這些公司的人,就能夠大幅降低他們無知的程度,那麼他們所承受的風險,其實不如一般人認為的那麼大。
對於所投資的公司知之甚詳,比較清楚公司的價值,自然容易買到便宜的價格,買的越便宜自然風險就越低,潛在報酬也越高。
而對於公司的研究不夠深入的人,並不適合集中投資,若只需要達到一定程度的了解,他們對每一家公司投入的時間也不需要多,可以同時調查更多公司,所以他們適合分散投資,分散投資是為了彌補他們對於公司理解的不足。
集中投資者不會平均分配投資組合裡個股的比例,而是會根據看好程度配置,最看好的配置最高比例。而且集中投資者不應該機械式的設定停利或停損點,一切都是基於價值來判斷。
而分散投資人剛好相反,他們對於所投資的個股不瞭解的程度較高,最好平均配置,同時嚴格設定停利停損點,機械式操作,應該是比較合適的策略。然而若不幸遇上黑天鵝事件,集中投資者還是有可能面臨嚴重虧損,所以他們的策略,還要確保黑天鵝事件發生時不會慘遭滅頂。
但作者在最後分享一則他印象深刻的經驗時,也說到,他對一檔他深入分析的個股過分自信,只因為一季的財報非常亮眼,就推估了一整年的可能獲利,且瘋狂的買進,在連漲了三根漲停之後才成功買到。但最後這檔股票卻讓他虧損,因為第四季的獲利遠低於他的樂觀預期。
作者也對技術分析與籌碼面分析給了看法,他認為,技術分析是浪費投資人大量時間的雜訊,想透過技術線型判斷進出時機,希望藉此獲利,對他來說實在是完全不合邏輯的一件事情。
股票是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權,股票價格基本上反映公司的獲利能力,怎麼可能在對公司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僅透過一些技術線圖,就能夠持續在股市獲利。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不會因為某條線和另外一條線以某種形式交叉而提升或下滑。
股價若在某次出現某種線型後真的上漲,那技術分析者就會更加確信這個方法奏效而深信不疑,如果下一次又出現同樣線型,股價卻不漲反跌,他們大概會檢討自己,認為是自己對於圖形的理解錯誤,而不會懷疑技術分析是否根本不合邏輯。
籌碼面分析也是,一家公司不會因為外資買進就導致競爭力提升,也不會因為法人賣出就喪失競爭力,所以在作者的投資極簡主義哲學下,法人買進或賣出都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作者也點出消息面的不可靠,還有總體經濟的無法預測。他認為,投資人不應該把國際政經、原物料價格、匯率等資訊全都丟進大腦分析儀器裡面,而是該反過來思考這家公司的護城河有多深,當一家公司的競爭力夠強時,碰到景氣低迷時正是加碼的好時機。
他的策略並不等同於市面上的存股方式,也不是單純的買進並持有的策略,極簡主義不是完全不思考,或是完全不作為,只是試圖把先天不足的腦容量,盡可能地專注在做重要的事情上。
作者在後面分享了他投資時所寫下的筆記,也分享了一些他過去曾犯過的錯,都可以做為投資人的借鏡。他認為價值投資人應該要專注在公司,而不是股價。
當一家公司獲利持續提升,即使短時間沒有獲得市場關注,股價也沒有明顯反應,但最後終究還是會反應。市場就是由一群追逐利潤的投資人組成,不可能會永遠忽視一個獲利持續提升的優質企業。
對於喜歡研究個股的價值投資人,這本書與您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專題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另一個專題「理財路上該有的觀念」是一套有系統性的理財觀念教學,建議可以先依照文章順序閱讀該專題,建立好正確的理財心態,會更容易理解本專題持續加強的生活理財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