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适应了做客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跟我以前一起合作做移民业务的朋友,又问起我最近找工作的进展。他已经搬到墨尔本了,原因是他在那里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八年前,跟我们一起移民到南澳的同伴,绝大多数都搬到墨尔本或悉尼去了。只剩下我和另一家。
想当初我随同家人从阿德莱德出发,坐大巴,第一次去墨尔本时,我觉得自己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哇塞!这才是大城市啊,哪里像我们阿德。我当时对我老婆说,你等着,一年后,我就带你们住进这座城市。但到如今,我依然蜗居阿德莱德。
也不是我不想去墨尔本,主要是因为只要提及搬家,总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人也老了,没有必要折腾,更没有必要去承受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小城市自然有小城市的优势。
也许真的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加上家人都不愿意搬走,我早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不再努力追求职业发展,觉得有一份工作就足够了。再加上自己也就十多年后就要退休了,在自己所剩不多的时日,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想当初在国内所经历的苦日子,难道吃苦还不够吗?
今天早上,我又像以前一样,背着书包,来到校园里,好好地看了两个小时的书。
其中一本书是企鹅版的中国现代史。当我看到中日战争阶段的篇章时,尤其是描述军事装备的大落差和平民的巨大伤亡时,我无法看下去,需要在面前宽阔的绿草坪上,走上十几分钟,才能平静下来。
我再次兴庆自己,能逃出那个生我养我的牢笼国度。所以我跟自己说,在澳洲,没有必要活得那么累。看身边享受生活的人们,自己也要融入其中,能活在人间,无忧无虑,本来就是人的权利。
昨晚我和我朋友一起读圣经的时候,他问我,最近怎么样?工作如何?
我说,我已经适应了,也习惯了。
我说的是真心话。做电话客户,每天难免会偶尔遇到不满和叫嚷的客户,我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我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意她们的愤怒,更不该念念不忘。
再说,我以前也有过,在电话中,对客户服务人员,非常愤恨地质问过。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我家安装的是某公司的网络,走的是定量型,一旦超过,公司就会自动扣钱。我每次都要打电话过去,跟他们理论这个不合理的规定。
一开始的时候,只要打电话过去,客服都会自动给我减免。但是次数多了,客服就不再减免,坚持扣额外的费用。我非常无理和粗暴,在电话中训斥客服,对方持印度口音。
如今我很后悔,我不该这样对待客服。我要跟他说声,对不起。
所以,如果我自己也曾经,在电话里,这样无理和无礼对待过客服,又怎么可能要求每一个人,在电话都是淑女君子般地跟我说话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153內容數
主要记录我每天工作,家庭生活,社交和阅读的经历。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移民,我目前定居澳洲7年了,有很多故事想和读者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风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平日的工作中,只要客户在电话中,没有显示出粗暴无礼和泄愤怒斥,我都会想法设法,去帮助他们,虽然我的权力极其有限。只要我能做到的,不会推辞和敷衍。 但有的时候,极少数的客户就是我们老家说的那种人,老虫变猪,又蠢又凶。老虫在我们湖南的方言中就是指老虎。 你知道的,老虎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极其凶猛
今天是周日。我们这里是20多度,时晴时阴,早上忙完了家里的事,就背上背包,包里有我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还有几本书,开始了在周边附近的闲逛。 没有想到,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非常安静,又非常适合坐下来,毫无外界干扰的读书写作好出处。 这里是一所小学。平时带我家的小狗狗遛弯,都会经过这里,由于不可以带狗进校园
昨天下班时,经过组长旁边,我习惯性对跟她打招呼,当时她依然坐在办公桌前,没有迹象要下班离开。 我走了几步后,她喊我留下。 我走过去,她笑着问我,你申请了多少过别的岗位? 我一惊一喜,无言以答,只好微笑面对她的询问。 在我们Medicare, 组长就相当于公司里的主管。其实应该是经理级别的,可惜我们这
昨晚应老婆的要求,答应晚饭后和她一起去海滩钓螃蟹。那里海风吹起来很厉害,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很容易感冒的。 这次我们吸取了教训。我除了戴上一个厚实的太阳帽后,再加盖上一顶老婆用的宽帽子。没有想到,今天早上起床后,依然觉得头昏昏的,估计是给海风吹的。 老婆她戴了一顶厚实的大盖帽,整个脸和头都包裹住了,只
Nick给了我这个周末写作的题目,说是我即将参加一个莎士比亚发烧友的演出彩排,急匆匆走上舞台,竟然因为紧张过度,忘了自己的台词,瞪眼看下台下的少数围观人士,不知所措。然后开始写下面的场景。 说实在话,我对于参加莎士比亚演出不怎么感兴趣,原因非常简单,那个莎士比亚剧本是有点带着古英语色彩的语言,就是我
早上坐儿子的车,来到city,因为老婆要我,给她的客户买一些代购的保健品。 儿子在一家住宿酒店做客房服务,因为每天的小时数,太少,无法今后独立养家。他不愿意去读大学,也不愿意去读技工课程。整天只是沉浸在他的游戏世界,我和他妈妈为此,有一段时间,忧心忡忡,焦虑万分,而又无助失望。 还在儿子听从我们的建
在我平日的工作中,只要客户在电话中,没有显示出粗暴无礼和泄愤怒斥,我都会想法设法,去帮助他们,虽然我的权力极其有限。只要我能做到的,不会推辞和敷衍。 但有的时候,极少数的客户就是我们老家说的那种人,老虫变猪,又蠢又凶。老虫在我们湖南的方言中就是指老虎。 你知道的,老虎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极其凶猛
今天是周日。我们这里是20多度,时晴时阴,早上忙完了家里的事,就背上背包,包里有我的苹果笔记本电脑,还有几本书,开始了在周边附近的闲逛。 没有想到,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非常安静,又非常适合坐下来,毫无外界干扰的读书写作好出处。 这里是一所小学。平时带我家的小狗狗遛弯,都会经过这里,由于不可以带狗进校园
昨天下班时,经过组长旁边,我习惯性对跟她打招呼,当时她依然坐在办公桌前,没有迹象要下班离开。 我走了几步后,她喊我留下。 我走过去,她笑着问我,你申请了多少过别的岗位? 我一惊一喜,无言以答,只好微笑面对她的询问。 在我们Medicare, 组长就相当于公司里的主管。其实应该是经理级别的,可惜我们这
昨晚应老婆的要求,答应晚饭后和她一起去海滩钓螃蟹。那里海风吹起来很厉害,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很容易感冒的。 这次我们吸取了教训。我除了戴上一个厚实的太阳帽后,再加盖上一顶老婆用的宽帽子。没有想到,今天早上起床后,依然觉得头昏昏的,估计是给海风吹的。 老婆她戴了一顶厚实的大盖帽,整个脸和头都包裹住了,只
Nick给了我这个周末写作的题目,说是我即将参加一个莎士比亚发烧友的演出彩排,急匆匆走上舞台,竟然因为紧张过度,忘了自己的台词,瞪眼看下台下的少数围观人士,不知所措。然后开始写下面的场景。 说实在话,我对于参加莎士比亚演出不怎么感兴趣,原因非常简单,那个莎士比亚剧本是有点带着古英语色彩的语言,就是我
早上坐儿子的车,来到city,因为老婆要我,给她的客户买一些代购的保健品。 儿子在一家住宿酒店做客房服务,因为每天的小时数,太少,无法今后独立养家。他不愿意去读大学,也不愿意去读技工课程。整天只是沉浸在他的游戏世界,我和他妈妈为此,有一段时间,忧心忡忡,焦虑万分,而又无助失望。 还在儿子听从我们的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墨爾本三個月的生活點滴,反思過去十年的自我追尋及成長。從與人建立關係的突破,到在運動與寫作上重拾自信,作者多元的經歷展示瞭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中尋找內心的平穩。透過對於飲食、旅行和文化的探索,文章展現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展現了作者如何在陌生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聲音。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自助旅行者分享在澳洲的多樣旅程經驗,從收入管理到和不同旅伴的邂逅,以及在旅途中的美食體驗和旅行心得。
Thumbnail
作為一個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要寫長篇英文文章是一個很大的心理關口,還需要習慣Small Talk,用英語在開會。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你或許也在經歷類似的變化。我不會說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也還在經歷中,但希望我的經歷和想法能帶給你一些安慰。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畢業後前往澳洲打工度假,一開始生活不順遂,找不到收入,但逐漸調整心態並開始接受小時數的打工,變得更有韌性。文章會提到如何降低支出、尋找工作的策略、與不同工作的體驗。作者回顧十年前的心態,希望再次擁有「better than nothing」的心態,敢於嘗試,建立新生活。
Thumbnail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有不錯的收入卻還是選擇離澳?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後,因為這四個原因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即將前往澳洲打工度假的故事,分享了我對這一新挑戰的期待和內心的緊張,文章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渴望和不安,以及對澳洲生活的期待和後續故事的展望。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墨爾本三個月的生活點滴,反思過去十年的自我追尋及成長。從與人建立關係的突破,到在運動與寫作上重拾自信,作者多元的經歷展示瞭如何在面對不確定性中尋找內心的平穩。透過對於飲食、旅行和文化的探索,文章展現了生活的豐富性與可能性,展現了作者如何在陌生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聲音。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自助旅行者分享在澳洲的多樣旅程經驗,從收入管理到和不同旅伴的邂逅,以及在旅途中的美食體驗和旅行心得。
Thumbnail
作為一個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人,要寫長篇英文文章是一個很大的心理關口,還需要習慣Small Talk,用英語在開會。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文章,你或許也在經歷類似的變化。我不會說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也還在經歷中,但希望我的經歷和想法能帶給你一些安慰。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畢業後前往澳洲打工度假,一開始生活不順遂,找不到收入,但逐漸調整心態並開始接受小時數的打工,變得更有韌性。文章會提到如何降低支出、尋找工作的策略、與不同工作的體驗。作者回顧十年前的心態,希望再次擁有「better than nothing」的心態,敢於嘗試,建立新生活。
Thumbnail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Thumbnail
陸續住了很房子,我對房子不敢有更多要求,我過去賺不多就隨便住住,大前提是便宜、便宜、便宜就好。 也因此,這幾年看過不少室友,各種奇特行為也可以出一本書了。這種相忍為國的情操,是住家裡的人無法相像的境界,也因此,過去我還曾被長期住在家裡的朋友嘴過:「你住的地方一點也不舒適,我不會想再去。」大概是這句
Thumbnail
有不錯的收入卻還是選擇離澳?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後,因為這四個原因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去年的種種原因之下,我離開生活很多年的台北,離開打拼多年的圈子,也離開工作建立起來的人際圈。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也不是多廣擴的人脈,畢竟我做得都是小助理的工作,身分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而且我每次換公司都會刻意斷絕大多數人的來往。這可能是因為我總是在精疲力盡、身心俱疲的時候離開吧,所以心裡都不願意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即將前往澳洲打工度假的故事,分享了我對這一新挑戰的期待和內心的緊張,文章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渴望和不安,以及對澳洲生活的期待和後續故事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