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得:五種惹人厭的行為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我的部門中,我需要負責帶領新人。我大一就在這個產業打工,一畢業就繼續留在這個產業。雖然跟新入職的同事比起來,我年紀比較小,但在這個領域工作的經驗比他們多一些。在公司內也待了幾年了,確實有能力帶新人。

在教學的過程中,新人常常會有「你年紀比我小,你懂得比我多嗎?」的態度。常常教了但又不聽,讓人感到很疲乏。雖然曾向部門主管反映過,部門主管也曾向新人解釋為什麼由我來帶新人,但似乎沒有多大效果。感覺這個想法已經根深蒂固了。

雖然有些是抱怨,但也是想跟大家分享哪些態度是讓人討厭的。

以下是我整理的五個令人討厭的行為程度:

不會又不問、問了又不聽、聽了又不做、做了又不對、不對又不改

不肯問、不肯學習

一開始接觸這份工作時,通常對於絕大多數的流程都是不熟悉的。若有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與其自己胡亂猜測甚至是自作主張,最快的方式應該就是直接問。
有些人會害怕問問題,但對於要帶新人的我來說,你不問我更害怕!

問了卻不肯聽,不接受建議

有時候即使主動詢問了,但又不接受他人的建議,還在用自己錯誤或不好的方式進行。這不僅浪費了別人回答的時間,也沒有任何進步。

例如:詢問部門提案的簡報應該如何製作。告訴對方提案簡報的格式後,對方又不去做,而是按照自己錯誤的格式進行。

例如:詢問他人是否需要修改自己的文件,但仔細地給出回饋後,對方又不予採納,而是繼續使用自己錯誤的方式。

聽了建議卻不肯採取行動和付諸實踐

雖然理解了提供建議和回饋的重要性,但是改進的速度很慢,一直沒有採取行動。

採取行動卻不肯正確執行,品質不佳

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實際執行了,但做了還是做半套。

例如:聽過別人的建議,知道在報告前需要先自己試講過一遍,建議是除了簡報以外,還要寫一份講稿備用。雖然講稿寫了,但只有短短一兩句話,一點幫助都沒有。

做錯事情後不肯改正並且不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有些人在犯錯後,卻不為自己的錯誤負責,甚至也不願意從失敗中學習教訓,以便作為下次改善的方式。


希望透過這些內容,讓大家了解在職場中什麼樣的行為是討人厭的。同時,希望大家可以交流討論,探討如何與新人互動,以及在職場中如何正確應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冠中的沙龍
7會員
10內容數
邱冠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29
前言 自從有了像 Notion 這樣的數位筆記工具,我們就不再需要手寫筆記。但這也導致了一個大問題: 我直接整段複製貼上到筆記就好了。 我看過很多人的筆記,常常都是一大篇文章直接複製貼上,然後稍微畫個重點而已。以往的手寫筆記為了省時省力,通常會是最簡短最核心的內容,也會是自己思考過所轉化的重點,但數
Thumbnail
2023/03/29
前言 自從有了像 Notion 這樣的數位筆記工具,我們就不再需要手寫筆記。但這也導致了一個大問題: 我直接整段複製貼上到筆記就好了。 我看過很多人的筆記,常常都是一大篇文章直接複製貼上,然後稍微畫個重點而已。以往的手寫筆記為了省時省力,通常會是最簡短最核心的內容,也會是自己思考過所轉化的重點,但數
Thumbnail
2023/03/16
為什麼選擇線上課程 在求學階段,我不是一個太愛學習的學生,反正就是應付考試,大部分的科目我都沒有興趣。而我自己在出社會後,發現自己有蠻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特別是工作技能的部分,畢竟這以前學校教育也沒有教得太深入。自己看書、看影片能夠學習到的地方有限,所以有時候會有想要找專業的課程來學習。 實體課程有它
Thumbnail
2023/03/16
為什麼選擇線上課程 在求學階段,我不是一個太愛學習的學生,反正就是應付考試,大部分的科目我都沒有興趣。而我自己在出社會後,發現自己有蠻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特別是工作技能的部分,畢竟這以前學校教育也沒有教得太深入。自己看書、看影片能夠學習到的地方有限,所以有時候會有想要找專業的課程來學習。 實體課程有它
Thumbnail
2023/03/15
我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兼職人員,每週不定期地會有些訊息需要提醒,像是近期公司的新政策、近期需要特別留意的事項等等。公司除了重要的信件會全體發送之外,剩下個別的狀況通常都是由我們自行佈達給兼職人員知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兼職人員,但為了方便即時支援與回覆,公司把所有兼職人員,全部加到同一個 Line
Thumbnail
2023/03/15
我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兼職人員,每週不定期地會有些訊息需要提醒,像是近期公司的新政策、近期需要特別留意的事項等等。公司除了重要的信件會全體發送之外,剩下個別的狀況通常都是由我們自行佈達給兼職人員知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兼職人員,但為了方便即時支援與回覆,公司把所有兼職人員,全部加到同一個 Lin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只要在同一家公司待一年以上,大概就會開始接觸到帶人,因為公司一直會有新人進來,然後主管可能也很忙,沒辦法帶他。那這個重責大任就會落到你的頭上了,也就是說,帶人是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碰到的事情。 帶人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教學技巧,會做事不代表你會教人,因為教人除了需要技巧之外,你還必須先突破自己的心魔。
Thumbnail
只要在同一家公司待一年以上,大概就會開始接觸到帶人,因為公司一直會有新人進來,然後主管可能也很忙,沒辦法帶他。那這個重責大任就會落到你的頭上了,也就是說,帶人是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碰到的事情。 帶人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教學技巧,會做事不代表你會教人,因為教人除了需要技巧之外,你還必須先突破自己的心魔。
Thumbnail
  在辦公室打滾的時間稍長,接觸的人也多了一些,有些年年招聘新人的往來公司會推出懵懂可愛的新鮮人來接洽,每一個人的談話應對技巧和工作能力有天生的高下之分,除此之外,會碰到什麼樣的工作對手,我認為和對方的企業文化以及前輩如何帶領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在辦公室打滾的時間稍長,接觸的人也多了一些,有些年年招聘新人的往來公司會推出懵懂可愛的新鮮人來接洽,每一個人的談話應對技巧和工作能力有天生的高下之分,除此之外,會碰到什麼樣的工作對手,我認為和對方的企業文化以及前輩如何帶領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你可能覺得說我這輩子都不會當主管,所以我不需要學怎麼帶人。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當你工作了一年以上,熟悉了公司的行政流程之後,你會開始發現:不斷地有新人湧入,因為每年都會有畢業生,而且這些畢業生都要找工作。 如果你把帶人當作一個負面的事情,想說:要花時間,花心力來帶一個人,好像真的是額外的工作。這個想
Thumbnail
你可能覺得說我這輩子都不會當主管,所以我不需要學怎麼帶人。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當你工作了一年以上,熟悉了公司的行政流程之後,你會開始發現:不斷地有新人湧入,因為每年都會有畢業生,而且這些畢業生都要找工作。 如果你把帶人當作一個負面的事情,想說:要花時間,花心力來帶一個人,好像真的是額外的工作。這個想
Thumbnail
在我的部門中,我需要負責帶領新人。我大一就在這個產業打工,一畢業就繼續留在這個產業。雖然跟新入職的同事比起來,我年紀比較小,但在這個領域工作的經驗比他們多一些。在公司內也待了幾年了,確實有能力帶新人。 在教學的過程中,新人常常會有「你年紀比我小,你懂得比我多嗎?」的態度。常常教了但又不聽,讓人感到很
Thumbnail
在我的部門中,我需要負責帶領新人。我大一就在這個產業打工,一畢業就繼續留在這個產業。雖然跟新入職的同事比起來,我年紀比較小,但在這個領域工作的經驗比他們多一些。在公司內也待了幾年了,確實有能力帶新人。 在教學的過程中,新人常常會有「你年紀比我小,你懂得比我多嗎?」的態度。常常教了但又不聽,讓人感到很
Thumbnail
到新公司也兩個月了 前些陣子被主管和前輩說學習狀態很慢 暗喻我的工作能力表現不如他們預期 其實有點難過...... 甚至被很喜歡很照顧我的前輩說 :「我請你抽空看的懶人包你回去有看嗎? 我覺得你沒有很用心......」 真的有點受傷.....看來自己努力想掩飾的缺點還是被發現了嗎? 我..... 出
Thumbnail
到新公司也兩個月了 前些陣子被主管和前輩說學習狀態很慢 暗喻我的工作能力表現不如他們預期 其實有點難過...... 甚至被很喜歡很照顧我的前輩說 :「我請你抽空看的懶人包你回去有看嗎? 我覺得你沒有很用心......」 真的有點受傷.....看來自己努力想掩飾的缺點還是被發現了嗎? 我..... 出
Thumbnail
六月畢業季悄悄溜走,迎來了九月職場新人季,剛準備踏入職場的你是否感覺很焦慮? 本篇分享的職涯内容不是'注意服裝儀容'或是'要有禮貌'這種較爲表面的新人須知,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
Thumbnail
六月畢業季悄悄溜走,迎來了九月職場新人季,剛準備踏入職場的你是否感覺很焦慮? 本篇分享的職涯内容不是'注意服裝儀容'或是'要有禮貌'這種較爲表面的新人須知,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
Thumbnail
要怎麼讓人意識到錯誤,自己又怎麼面對錯誤,原來認知和錯誤才是團隊成長的關鍵。 或許知道機會得來不易,或許知道外面競爭強烈,就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求生意志之下,導致早期在擔任管理或mentor時,對於同事和團隊成員的態度都相當苛刻,也許當時的我也沒有發現,自己的風格是讓人厭惡的。 面對散漫的同事 知錯
Thumbnail
要怎麼讓人意識到錯誤,自己又怎麼面對錯誤,原來認知和錯誤才是團隊成長的關鍵。 或許知道機會得來不易,或許知道外面競爭強烈,就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求生意志之下,導致早期在擔任管理或mentor時,對於同事和團隊成員的態度都相當苛刻,也許當時的我也沒有發現,自己的風格是讓人厭惡的。 面對散漫的同事 知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