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深層驅動未來的原動力&發現設計未來的洞見」
因果層次分析Causal Layered Analysis (CLA)
這是未來學者非常愛用的方法,目的在探索表面上所看到的現象,是由什麼深層的因素造成,那個因素是一種價值觀與迷思,驅使人們實現那樣的未來,經由探究深層價值觀找到另類的觀點、價值觀、迷思或是洞見,重新推測未來狀態。
CLA 的效用與其說是預測未來,不如說是創造改變的思考空間,去分析和創造替代未來。CLA 較少關注未來的水平創意思考方向,更關注未來的垂直思考的分析層次。
作家創造故事世界的方法
編劇與作家在創造故事世界時,是根據故事中討論的價值觀,設計出代表這件事的主角、配角、反叛,以及組織團體,再來設計出可能的對抗事件,讓兩個不同價值觀在故事當中相遇與發生衝突事件。角色他們的所擁有的價值觀,代表他們的性格,那是角色們所相信的價值觀與決策標準,所以根據他們所相信的標準採取行動,因此「價值觀」是建立「人造世界」的一切根源。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的解剖》所提到的價值觀系統就是所造故事世界很動要的一個編劇理論,另外《韓國影視講義1:戲劇──電視劇本創作&類型剖析》也提到相關的理論,就由價值觀創造角色與所處的環境,以價值觀所創作的故事方法眾多編劇書與理論皆有提到。
CLA編劇思維改良版
我們用故事創造世界的方式重新理解CLA,CLA的表現層等於故事,系統層等於故事世界的運作方式,也是故事的外在事件軸線,世界觀等於故事的深層價值觀,世界的一切由此驅動。兩者差異在哪裡呢?CLA的正常研究步驟是由上而下批派性地分析,而故事的價值觀理論是由下而上建構出故事。
原版具有4層次,但實務性的操作上時常有人搞混其概念,因此我將編劇理論的價值觀系統為基礎修改CLA。
CLA敘事版本,具有3個層次,1表現層、2系統層、3價值觀層+世界觀層。
表現層:一個事件、現象、問題、議題、研究,事件是可觀看到的故事,標準的故事指「某人」去做「某事」產生「某結果」的整個過程 。常見的表現層如統計數字、新聞報導、數據資料等。
系統層:描述是什麼樣的體制或系統造成這個現象,探究表象層之所以形成的因果,將會從社會、經濟、環境、科技、政治、教育、娛樂、文化等面向去看待。
價值觀層:描述什麼樣的價值觀、立場、迷思造成這個系統。有一群人相信這個價值觀,所以有意無意地創造出這個系統。通常價值觀是一群人支持的價值,是某一群人所相信的某個領域的真理。
世界觀層:世界觀與價值觀是同一層,都在描述價值觀,這個區域指造成系同層和表現層的主要價值觀之外,其他的價值觀、立場、迷思、新洞見都在這個區域。新洞見會將會是這層的描述重點。
CLA運用三階段
CLA的第一階段,從表象層開始描述現狀,再來分析現狀的系統成因,在探究這個系統所支持的主要價值觀。
第二階段,需要往右邊探索世界觀,找出其他的觀點與價值觀,再從中發現重要的洞見,那可能會是一個新的假設、新的價值觀、新的迷思,這可能會是新的解決方向,但可能這個新方向不一定會很新,如同洞見一般。這部分提供幾個常見的觀點方向,正方、反方、微觀、宏觀、未來人、過去人。
第三階段,第二階段選擇出想要的價值觀或是洞見價值觀之後,從新的洞見價值觀往上層移動,重新塑造未來系統層,與未來表象層,第三階段的目的就是將轉化過後的價值觀具象化的過程,能夠將所喜歡的未來設計出來的過程。下圖為修改版的圖示。
CLA原始版解說與分析改良原因
表現層:定義問題和頭條新聞。正式書寫地描述的現象與問題。經常與其他觀點脫節。
系統層:藉由系統的作用,從系統因果關係的角度說話。是社會、科技、經濟、環境和政治的因果層次,是系統的維度。要去解釋、質疑、描繪表象層的資料。通常是短期分析,無論是單變量還是多變量。比如是政策報告。
世界觀層:找出問題相關的世界觀(即找出不同利害關係人各自的價值觀),包括後代的觀點。更深層次的、不自覺地持有的意識形態、解開話語中的假設。辨別問題背後更深層次的假設。從多個世界觀理解問題很重要。這階層強調批判性思考。
隱喻層:尋找新的故事來創造新的表現層,就是新的頭條新聞。其中包含問題的無意識情感維度。要提出隱喻、諺語、成語、口號。深刻的故事,問題的無意識維度。這裡需要內心的轉變。解決方案來自新的敘述。
世界觀與價值觀分開的原因
原本世界觀層不強調造成表象層和系統層的主要價值觀,直接叫人描述一堆不同人的價值觀,根本搞混這層的重點,雖然研究目的在發現各種假設與價值觀很重要,但要清處思考方法應該要是「一階段、一步驟、一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思考,實務上在引導時,初學者參與研究時常搞混世界觀的意涵,就是因為這一階段直接跳過主要價值觀,因為從表象探索完後,探索造成表現的系統層,之後有要探討造成系統層的主要價值觀,之後再探索其他厲害關係人的價值觀才是順的步驟。才不會導致數個步驟與數個目同時進行產生的學習混亂的問題。
隱喻層不需要原因
(傳播、解決問題、指出迷思、提出洞見)
- 隱喻沒有傳播的必要,一個工具有一個主要方法的目的,且有其他更好的傳播方法可以處理。
- 隱喻沒有解決問題必要,有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處理。
- 隱喻沒有必要說是大家的迷思,每一個價值觀都是迷思,也都有人支持,沒必要多給一層。
- 隱喻可以是新的洞見,但多給一層多此一舉,新洞見可以直接從世界觀探詢,多給一層會使人困惑。
為了讓大家好懂CLA的運作與想要使用原始版的需求,也將原本的CLA方法提供給大家。以上相關的分析是由科幻故事創作者的立場觀看,以研究者的立場來看,研究更重視發現而不是創造,但卻想要一邊發現一邊創造,可能就是此原因造成與實務上使用原版會造成多數人難理解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