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對個人而言,代表著成就。除獨善其身外,也能推及及人地幫助著他人,在物質上、精神上、道德上的助益。但真的是這樣嗎?本書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教授可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成功是對個人的推崇,但對別人或許會是傷害。他為什麼能這麼說呢?在這本書中詳實地辯證他的觀點。
原文書名是THE TYRANNY OF MERIT。
什麼是「MERIT」呢?中文可翻成「才德」可以被稱為個人成績、功勳,個人才能及努力之成果。「TYRANNY」是暴政。中文可以直譯「才德的暴政」。
*************************
書名: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
英文名: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作者: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出版社: 先覺出版 2021年2月
*************************
◆什麼是菁英制度
政代表政治,政治是由各種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也是各種團體或個人為了各自的領域所結成的特定關係。集體決策可能是由一人或少數人或組織代理行使全體團體的公共政策。本書重點就在這裡,少數人有特殊的才能,稱為「菁英份子」,當今世界主流的技術官僚治國並因應全球化趨勢。
這些「少數人」菁英份子,就是有才德(MERIT)之人,而才德是怎麼產生的呢?作者提出「才德至上論」:我們一般人的概念中是在民主制度市場競爭機制下,在公平的環境下,憑藉個人努力後所產出的合理報償。菁英份子代理群眾之代理政治。但才德至上的菁英政治的代理行為衍生了一些問題。
◆暴政是什麼呢?
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的暴政,就是個人意識所下達的決策,影響民祉甚大,所謂暴政之下民不聊生。本書之書名「才德的暴政」是誇大的反諷法。用誇飾法引述菁英制度設計之不當施政,忽視了底層族群,會世世代代貧窮世襲,很難向上流動求翻身的社會現實慘酷面。暴政恐怕會影響到國家的政經的穩定,例如美國總統川普的當選,又例如「佔領華爾街事件」(註2)、「茉莉花革命」(註3)。
◆但是「才德(MERIT)」真的是公平的嗎?
我們說以前封建時代,身份是世襲的,出生後就已有階級差異,一輩子很難改變生活條件。但在,進入民主時代,號稱人人平等,但實質上也是不公平。因為父母的社經地位、經濟能力有差異,人一出生後,大家的教育權,也不會在同一個立足點起跑,所以又形成另類條件世襲。
作者舉例美國大學教育實際情形,哈佛大學學生有三分之二來自於所得最高等分的家庭,只有不到4%來自於所得最低五等份之家庭。調查了一下台灣大學學生的分佈情形,也是社經條件的篩選結果:台大學生的父親有27.9%是公務員、49.6% 是企業界的中高白領階級;父親是勞工的只有6.9%、農民的更只有1.6%。另一個2014年的研究,台大學生來源以雙北市最多,其中又以北市大安區最多。坦白說,才德除了出身家庭外、後天在成長過程中也有可能是運氣及貴人相助,不完全歸因於自身努力。
◆菁英制度的缺失
菁英才能出眾,本書作者提出他對才德制的批判觀點,菁英文化下產生「才德的驕傲」,對不同階段缺乏同理心,況且可能有黨同伐異的集結性,菁英者可能會利用合理化的勢,進行一次又一次不公平的分配,長久下,累積了道德上相對剝奪感,社會階級對立:「贏家與輸家」勝者會驕傲自大,敗者會受辱不滿,輸家對贏家有了憎恨。
◆才德與魯蛇間的差距愈來愈大
本書作者認為「全球化」是一個成因,「教育制度設計」又是另一個成因。
一「全球化」是自由競爭市場的高度信仰。經濟學的比較利益的資源有效分配論。因為自由化,更講求專業分工與經濟利益,但個人專業能力並無法與潮流匹配,有可能被邊緣化,所以從社會學或政治學角度,全球化掏空了公共論述,讓一般民眾備感無力,造成民粹反撲,意圖用仇恨排外的國族主義當遮羞布。
二 教育是通往菁英之道嗎?
在美國,受好的教育必須先有財力支撐。從小教育就是才藝的持續軍備競賽,為了讓小孩可以進入常春藤名校,有錢人甚至不惜發大錢買通有力人士走後門擠入名校,篤信文憑是擠進上流之門。所以,教育與收入與社會地位間有正相關(註4)。
在台灣,如同台大教授藍佩嘉的研究指出:「父母若無法持續參與、協助孩子的教育,就會被校方、社會輿論甚至國家福利機制歸類為「不適任父母」,但培育未來一代是需要資金的,這不僅強化了階級差異,也成為許多父母巨大的壓力來源,「跨階級流動」更因此成為許多勞工父母首重的教養目標。
弱勢家庭的教養困境,其實跟中產階級教養孩子的方式息息相關。花園與廢墟間,都是社會的一體兩面。
所以不管是西方的學者,亦或者是東方的學者,都很清楚點出「教育制度是往菁英,向上流動的策略之一。社會的不平等,貧富差距加深了【向上流動的困難】。
◆摒棄才德唯我獨尊的良方
一 修改大學入學申請方式
以哈佛及史丹佛為例,每年有四萬人爭取二千個名額。大部份申請者都有一定的實力。作者建議設定審查門檻下,採取抽籤方式選出名額。作者也知道有人反對抽籤,於是舉出四個大家擔心抽籤方式的解決方法。
二 重建工作尊嚴的貢獻正義
對勞工階級不滿的主因是生產者的地位被傷害了,因為才德篩選機和市場導向全球化造成的後果。要有一套綱領要處理分配正義,也要關切貢獻正義。作者提出公共審的管道與機會,尊重生產者而非消費者,重視生產者創造服務的價值。
三 謙卑的公民共善
主張平等自由主義,擁有才德者一定要寬懷心善,有同理心,心懷感恩。人們的價值不是取決於智力或教育權,而是仁厚、同情心與慷慨。大家一起思辯各行各業的公在共同空間與公共場域互動,學習協調與包容彼此的差異,政治群體應該追求什麼?「共善」才得以實現。
~個人心得~
我發覺西方學者在哲學教育上有很紮實的訓練,所以在這本書中一直推積著作者引經證典的證據支持他的論證。
看了這本書後,我對應之前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於2019年對台大社會系畢業生講詞提到「面對無力改變的巨大結構時,我們從來不是自外於「結構」,我們就是「結構」的一部份。「如果結構像是一道牆,這道牆之所以被築起,是因為每個人都貢獻了一塊磚」,也許並非人人都能發大財、成為台灣之光,但你一定可以滋養自己、扶持他人」。
她說:「菁英資源和階級優勢提供了我們社會流動的入場券,但這樣的位置也構成視野的阻礙,讓我們看不見人們差別的處境、容易掉進個人主義的陷阱,甚至偏執於單一、扁平的評價標準」。
她的這一番話主要是調查中產階級父母教育下一代的社會焦慮。顯然邁可.桑德爾教授的理想美麗新世界不是那麼容易去實踐!因為這是深固的社會結構,不是簡單的理念,就算桑德爾教授的宗旨是對的,但如何去改變缺乏實證的經驗,又如何去說服可以進行改善的菁英官僚們呢?若菁英官僚有自己的成見,又如何捨棄自己的利益去改革呢?如果,是你是我已是既得利益者,誰又願意去改變呢?又如果失敗時,那麼誰又願意當白老鼠呢?
我雖不怎麼認同邁可.桑德爾的做法。不過,他的思維讓我可以多加一窗景看世界。
個人傾向維持現今的才德至上論。我採信物競天擇理論,它是社會演化的自然結果,至少在形式上公平的原則下,讓有才能者自由發揮,在高度誘因下,才有可能突顯特殊貢獻之人;倘若為防弊之管制下,反而扼殺了創業家精神。
菁英文化是事實,它不完美,但我個人在當今仍是否完美中的次佳解。
不過,我同意邁可.桑德爾的共善觀。如同西方的利他主義,以及東方宗教的悲慈心,有能力之人當回饋更多需要幫助之人。有才德之人要站在更高的境界上看世界,看心態應該更謙虛。
最後,我引用藍佩嘉之名言:「拉開距離觀察自己所站的位置,我們可以看到更立體的社會圖像。不要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而要把世界放在你的中心」。
註1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被喻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以《自由主義正義的侷限>一書奠定學術地位,後續出版〈訂制完美〉〈正義〉等書。他的〈正義〉採互動式教學,創下哈佛375年紀錄,累積修課人數超過15萬人以上。
註2 佔領華爾街事件
發生於2000年,這個抗議活動代表了美國人的各種要求,其基本普遍訴求就是對於政治腐敗、以及大商業公司和最富有的1%的富人在政策制定上享有的特權的反感。在活動的官網上,一份有關活動的關鍵聲明中這樣表述:「最基本的事實就是我們99%的人不能再繼續容忍1%人的貪婪與腐敗」。「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我們不需要華爾街,我們不需要政治家」。
註3 茉莉花革命
發生於2010年末至2011年初的北非突尼西亞反政府示威導致政權倒台的事件。通貨膨脹、政治腐敗[19]、言論缺乏自由,及生活條件不佳突尼西亞的經濟增長率為3.8%,但失業率達14%,其中又有30%是年輕人,另有報導指青年失業率可能高達52%]。
註4 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的畢業講詞(2019-6-5)
駱明慶、林明仁等學者利用台大校務資料或是全國的稅務資料,都發現親代的收入、資產愈高,教育支出也越高,而子代越容易就讀公立大學、頂尖大學。不論是在過去獨尊聯考的時代,或是多元入學的管道,都出現類似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