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輩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與咀嚼上的困難,吃得越來越少,也為了預防代謝症候群,而採取控制卡路里的飲食方式,但你知道嗎,這觀念並不完全正確,越是年長,需要的營養必須越均衡,持續低熱量的飲食,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
長輩的身體機能降低導致無法像以前一樣吸收養分,但就是因為吸收能力下降,所以實際上需要的營養並不低於運動選手,而吃的東西也盡量越豐富越好,補足容易流失的營養,尤其在蛋白質的攝取,在維持肌肉方面更是一大重點。
而對於長輩來說,咀嚼能力與味覺會逐漸消退,所以很多食物會索然無味,造成許多厭食症的產生,導致長輩們營養不均衡,身體和心理產生的健康問題則變得頻繁。而營養不良也會導致
肌少症的發生,跌倒與骨質的頻率增加,造成住院與長期照顧的支出增加。
要改善營養不良與食慾的問題,
長輩飲食的原則有以下幾項:
1. 足夠的蛋白質攝取:
許多長輩會因為害怕三高與膽固醇所以降低肉類的攝取,但根據最新的飲食建議,長者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需是每公斤體重1.2,也就是說50公斤的長輩換算一天需攝取至少60克的蛋白質。而其中固體食物的蛋白質含量比例比液體食物高很多,若是擔心固體食物不易咀嚼,可以將食物先切成較小的尺寸,讓長輩更有食慾。也建議蛋白質的攝取平均分配在每一餐,避免集中在每個時段造成腎臟太大的負擔。
2. 每餐皆有蔬果:
因為消化能力的下降與活動力減少,長輩常會有便秘的情形,所以蔬果的攝取也很重要,可盡量選擇較軟的蔬菜,避免根莖部位,或是將蔬菜與主食一起烹煮可以讓長輩更容易吃下去(例如:菜飯、粥),而在水果攝取方面,若是怕不好咀嚼,可打成果汁讓長輩更好入口。
3. 少量多餐:
咀嚼與吞嚥能力的降低,可能導致一餐能吃的食物量不多,為了長輩能夠攝取完整的營養與熱量,可以增加一天進食的次數,不一定每一餐都需要準備的很豐盛,可以設定某些時段搭配小點心,例如:水果、牛奶搭配麥片或是一些蛋白質的補充,補足缺乏的的營養,吃的也比較沒負擔。
4. 能夠輕易入口的食物:
如前述所說,因為咀嚼與吞嚥能力下降,為了讓長輩在有吞嚥障礙的情況下也能正常進食並攝取完整且均衡的營養,我們必須去調整食物的型態。食物的選取已易消化與咀嚼為原則,蔬菜類避免太多根莖的部分以嫩葉為主,若是挑選肉類,魚會是比較好的選項,魚肉的肌肉組織比起一般肉類較低且更軟,或是挑選雞胸肉,避開會含有更多肌肉組織跟筋的部位,在處理的時候也可拍打以軟化肉質,烹調時避免烤或炸的方式,增加入口難度。
就像我們會對嬰兒的飲食特別關心與照顧,其實長輩也是一樣,需要更多的細心與耐心,不只是以上幾點需要做到,我們也應該多去陪伴長輩用餐,來了解他們的飲食狀況與營養的攝取,也可讓長輩的生理與心理更容易滿足,來讓「吃」更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