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有一個奇葩朋友,半夜跟我告解。


一開始跟我說:我跟你說件事,你千萬別介意,別介意啊。


我:嗯~沒關係,你說


友:但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感覺,你可能會因為這樣而生氣,但我覺得身為朋友我還是要跟你說


我:喔~好,沒關係你直接說吧


友:那我就直說了呀...(接下來省略在鋪陳一大串)


我:你說不說呀?


友:是這樣的,我每次看你發一些文,我就想應該看一看,但就是看不下去...


我:那有什麼問題嗎?


友:就覺得很對不起你


我:關我什麼事呢?


友:就覺得你寫了那麼多,我應該看一看呀


我:然後呢?


友:我有幾次就是準備耐下性子,但看了幾行,就想著,你為什麼要寫那麼多,寫一大串呢?然後就放棄了,還是看不下去


我:那怎麼了呢


有:所以我說對不起你,而且你文章常寫得那麼長,真看不下去。誒~你可真別在意呀


我:喔~如果真是這樣,你就別在意了,我真不在意呀


友:是這樣呀


我:是呀,因為我以前也許會在意,但現在我真的不在意呀,因為我文章又不是寫給你看的,我是為自己寫的。而且最主要的目的是練習讓自己勇於寫(不管寫得如何,有時覺得自己寫得不錯,但事實未必如此。有時覺得自己寫得普通,但有些人未必反映如此,最終我只在意是不是接觸了自己的感受,也忠於表達我的感受,並且記錄我的感受)。


友:我聽你這樣說,我就更覺得過意不去啦


我:又怎麼了


有:就想說你這麼認真,我看看,耐心的看完又怎麼啦,但真看不下去呀


我:那你就別看了,也別放心上了,也不是只有你跟我說看不下去,也有其他人跟我說,而且直接了當的說,寫太長他沒耐心看,有些甚至沒跟我說就直接在社群退好友,省得繼續看了。


友:是這樣呀?不是只有我這樣說呀?


我:是呀,那有沒有好過些?不是只有你這樣說,但也有不是你說的這樣的。有人曾看過文章後鼓勵我,有人讓我知道哪些地方有共鳴,希望我繼續寫。也有人因為看到朋友轉發文章後加我好友,表示希望看我寫的東西。


友:喔~所以我這樣說,真的沒關係?


我:嗯,而且我真的不是因為自己覺得文章寫得好而寫,而是真的覺得需要練習才寫,因為常有朋友也會私下指正我文字哪有誤,標點用錯等,其實我常寫後,要在發表前內在是糾結的,到最後,我是帶著糾結按ENTER。漸漸我發現那個糾結,增長了我的勇氣,那個糾結讓我一直進步,最後我持續寫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這對我自己有幫助。


過去我是一個在意別人看法跟想法的人,而我並不知道,只是過得很辛苦。接下來透過不斷的自我學習跟成長,我才知道原來人可以為自己而活,可以成為想要的自己。


前些日子分享聽志仲老師的Podcast,讓我更放心也更聚焦在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我感到將所有的能量放在想要成為什麼樣的自己時,那是真正接觸到自己內在的渴望跟生命力的,頓時整個人都覺得很放鬆,很有希望。


過去我聚焦在想要成為跟哪些老師一樣,而今我會將焦點用在我要展現怎麼樣的自己。


這幾天我會觀察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樣?過去我常想在課堂上要向我的老師一樣帶冥想,我一直沒有這樣做,因為我覺得老師帶得太好了,我不可能像她一樣,所以我一直沒有在課堂上帶過冥想。


日前,我做了嘗試。只是在課前我想著,我想要帶冥想,我希望在課程的冥想能夠對學習有幫助,我需要嘗試,我需要練習。跟文章一樣,一定有人覺得可以,有人覺得不好,但收穫跟成長是我自己的。


我做了,感覺效果還不錯,爾且至少我嘗試了。我感覺到成為自己的力量,那會由內在升起對自己的支持。


當我不再跟任何人做比較,我就只是每天成為進步的自己,成為想要往目標前進的自己,哪怕只是一點點,都是一趟自我的旅程,無關乎他人。


當我不再想要成為別人,就像是脫掉了盔甲的束縛,盔甲雖然有一種保護作用,但也有其限制。脫掉盔甲的我,感到行動更加自如,更感覺每一步都走得輕盈愉悅。


寫文章跟分享課程,都是我學習跟成長重要的養份,是邁向整合自己的旅程,也是更接近自己的道途。


我很感謝志仲老師,他是啟發我勇於書寫的老師。我也很感謝他,他讓我體會到做自己是最有意義的。


至於我的吿解朋友,請你自在、自主。也希望你覺得哪裡不對勁的感受,也能成為幫助你朝向發現更多內在豐盛的線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407內容數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