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什麼機密,司法院守著四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最近有關疫苗、論文、委託研究等等重大事件,人民發現,政府似乎不喜歡我們知道太多。資料能封存就封存。就不提供,你奈我何?行政機關如是,沒想到在少年事件處理法明文規定司法機關應提供少年事件資料的要求下,司法院也把提供資料的工夫,省下來了。

少年事件處理法是專為觸犯刑法少年所生的專法,以保障少年為目的。少事法同時在第83條、第83-1條規定,少年事件資料任何人不得公開,並盡早予以塗銷,是為愛惜少年名譽,使誤入歧途的少年回歸社會後,仍能改過自新。

但正因少年事件不得公開,實務跟學術都遇到一項問題:我們該如何研究少年事件?實務上,少年若想抗辯,無從參考其他少年事件案例。若參考性質不同的一般刑事案件,恐難比附援引。學術上,只能徵得少年或被害人同意,方得使用不涉及少年個人資訊之資料,困難重重。

立法者意識於此,早在108年5月留有美意,修正少事法第83-1條第4項,授權司法院訂定提供、統計及研究少年事件資料之辦法。修正理由提及,兒童權利公約第10號一般性意見第98段及北京規則第30‧3點,建請政府有系統地收集涉及少年司法之數據。

將近四年過去,司法院卻遲遲未訂定相關規定。筆者為尋解套,改以政府資訊公開法,分別於111年5月、9月向司法院申請提供少年事件統計數據。司法院卻僅以「目前未蒐集是類相關統計資料,尚祈明瞭」為由,敷衍了事。政府可以因為沒有統計、不想統計,就拒絕人民申請政府提供資料,滿足知的權利嗎?政府資訊公開法第四章「政府資訊公開之限制」,可沒有這個選項。

更甚者,若司法院不盡快訂定提供少年事件資料相關辦法,缺少社會關注、學術研究的少年事件,最終必然不進則退。在「政府挺年輕人」、「司法改革、全民參與」的口號下,司法院看似對少年事件信心滿滿,還設有兒少保護委員會,卻四年搞不定一部立法,也真是慎重其事,用心良苦了!(相關報導:觀點投書:別讓人命只值299元|更多文章)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學生

本文刊於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458096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nikitty的沙龍
7會員
22內容數
我是鄭胤宏,我的夢想是:「書生一掬傷時淚,誓灑大千救眾生。」現為中華兒童及青年協會理事長,文章刊於品觀點、聯合報、自由時報、奇摩新聞、中時新聞網、壹蘋新聞網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人工智慧(AI)的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人類是否能跟上其思維速度?本文探討AI看似被動回應的背後,是基於時代限制而放慢速度,如同時代對人類的憐憫。作者反思AI與人類時間流動的差異,並展望未來AI發展可能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最後以樂觀態度期許AI與人類共存。
Thumbnail
當人工智慧(AI)的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人類是否能跟上其思維速度?本文探討AI看似被動回應的背後,是基於時代限制而放慢速度,如同時代對人類的憐憫。作者反思AI與人類時間流動的差異,並展望未來AI發展可能帶來的挑戰與機會,最後以樂觀態度期許AI與人類共存。
Thumbnail
大家知道,現在圖書館也有電子書可以借閱嗎? 現在只要下載Hyread APP, 就可以在APP裡登入圖書館帳密, 然後就能免費借閱圖書館的電子書了。 電子書可用手機、平板或是Hyread自己出的閱讀器, 我沒有買他們家的閱讀器, 所以是上班午休時用手機閱讀, 或是下班在家用平板
Thumbnail
大家知道,現在圖書館也有電子書可以借閱嗎? 現在只要下載Hyread APP, 就可以在APP裡登入圖書館帳密, 然後就能免費借閱圖書館的電子書了。 電子書可用手機、平板或是Hyread自己出的閱讀器, 我沒有買他們家的閱讀器, 所以是上班午休時用手機閱讀, 或是下班在家用平板
Thumbnail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是《蘋果橘子經濟學》的續集,當初看到有人推薦《蘋果橘子經濟學》,結果陰錯陽差借錯書,借成《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所以在還沒看過第一集的狀況下,先看了第二集。 不過應該是沒什麼影響,《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每個章節都是獨立的,這本書特別的是,比較不像是在講「經濟學」,而是在講事情
Thumbnail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是《蘋果橘子經濟學》的續集,當初看到有人推薦《蘋果橘子經濟學》,結果陰錯陽差借錯書,借成《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所以在還沒看過第一集的狀況下,先看了第二集。 不過應該是沒什麼影響,《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每個章節都是獨立的,這本書特別的是,比較不像是在講「經濟學」,而是在講事情
Thumbnail
探討臺北市幼兒園院長之子性侵犯幼童的案件,分析法律對於兒少新聞的規範及其影響。雖然有犯罪事件發生,但媒體因法律限制而無法揭露事件詳情,這對社會與家長的知情權造成困擾。此外,透過對法律條款的解釋,探討瞭如何在揭發犯罪的同時,保護兒童的隱私權與安全。
Thumbnail
探討臺北市幼兒園院長之子性侵犯幼童的案件,分析法律對於兒少新聞的規範及其影響。雖然有犯罪事件發生,但媒體因法律限制而無法揭露事件詳情,這對社會與家長的知情權造成困擾。此外,透過對法律條款的解釋,探討瞭如何在揭發犯罪的同時,保護兒童的隱私權與安全。
Thumbnail
一個專案不同問題,一個問題不同單位,一件個案毫無溝通
Thumbnail
一個專案不同問題,一個問題不同單位,一件個案毫無溝通
Thumbnail
自從台灣的立法院為了防範道德風險,於民國99年修正保險法,規定15歲以下小孩身亡時,保險不予理賠,有的父母會將購買保險的時間推遲至15歲,此時,如何規劃青少年保險就成為家庭的重要課題。 青少年是迅速成長和發展的階段,也是人生之中一個獨特的時期,充滿著成長的欣喜,也充滿著因為探索發展與成長所面對
Thumbnail
自從台灣的立法院為了防範道德風險,於民國99年修正保險法,規定15歲以下小孩身亡時,保險不予理賠,有的父母會將購買保險的時間推遲至15歲,此時,如何規劃青少年保險就成為家庭的重要課題。 青少年是迅速成長和發展的階段,也是人生之中一個獨特的時期,充滿著成長的欣喜,也充滿著因為探索發展與成長所面對
Thumbnail
台灣最大電子書服務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7/3 公布 2023 上半年暢銷榜,前三名由長青 話題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我可能錯了》《底層邏輯》拿下。綜觀百大趨勢,小說 仍是讀墨讀者最愛;商管理財以 29 本穩坐第二大,主題首重 AI 與效率彈性。
Thumbnail
台灣最大電子書服務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7/3 公布 2023 上半年暢銷榜,前三名由長青 話題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我可能錯了》《底層邏輯》拿下。綜觀百大趨勢,小說 仍是讀墨讀者最愛;商管理財以 29 本穩坐第二大,主題首重 AI 與效率彈性。
Thumbnail
也許這個巧合相當的細思及恐,兩岸接連發生惡性重大的未成年殺人案件,也無獨有偶地激起民憤,要求重辦案件求處死刑,及取消未成年人的刑事豁免的民意水漲船高,在台灣甚至已經連屬送到立法機關,這說明一個問題,未成年人刑事豁免的制度已經形成法律漏洞,這個漏洞的形成不只是法制面的因果問題,教育及社會風氣都有責任,
Thumbnail
也許這個巧合相當的細思及恐,兩岸接連發生惡性重大的未成年殺人案件,也無獨有偶地激起民憤,要求重辦案件求處死刑,及取消未成年人的刑事豁免的民意水漲船高,在台灣甚至已經連屬送到立法機關,這說明一個問題,未成年人刑事豁免的制度已經形成法律漏洞,這個漏洞的形成不只是法制面的因果問題,教育及社會風氣都有責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