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畢業就進入體制內真的好嗎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答主是某黨口機關的公務員,進入體制前,最好能和過來人打聽以下5點: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強度、薪資待遇、心態要求、必備的能力素養等,提前打了「預防針」,才不至於後續在心態上產生較大的落差。
接下來我會具體介紹以下7個方面,方便你不走彎路,事半功倍:
1爲什麼考公熱?未來前景如何?
2黨和政有什麼區別?政府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3考公考什麼?什麼人能考公務員?
4公務員待遇和發展前景如何?
5公務員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工作強度如何?什麼樣的人適合當公務員?
6什麼專業對考公最有利?
7公務員需要的能力素養,考公要求與心得
伴隨公務員待遇的提高,以及公務員工作的穩定性與社會定位的「體面」,公務員近年一直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選擇。2年多的疫情,讓這個趨勢加了一個「更」字。
2022年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再次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通過資格審覈人數達到了212.3萬人,報錄比高達68:1。最高的一個職位,報考錄取比高達2萬:1。
近年,考公已經成爲大學主流方向之一,甚至一戰,二戰,似乎決不罷休。與之相關,在這一賽道上,也出現了大量培訓機構,甚至上市公司,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
與公務員相關,著名大學畢業生湧入中小學,下街道,下小縣城,都是一種典型的「體制」內的內卷,這不僅僅是求穩,更反映了大學畢業生選擇去向的狹窄。
這裏就考公做一個簡單科普,但也不限於考公,相關的「考編」都簡單科普一下。
1.雖然都是機關,都是公務員,黨和政是有區別的
公務員主要就是各級黨、政機關中的基層工作人員,我們經常說「機關」就是指這類,實際分黨的系統,與政府的系統。
比如省委辦公廳,就是黨的,省政府辦公廳,就是政府。再比如中宣部就是黨的系統,還有外聯部,是黨的外事部門。在教育上,各地有教工委,就是黨的系統,同時也有教委,就是政府。比如北京市教工委就是黨的系統,但教委就是政府系統。
另外團中央、總工會、全國婦聯等,屬於社會團體,但管理都比照中央機關,相關工作人員都是公務員系統管理。
2.機關和事業單位是有區別的
與各級黨、政機構相關,還有一類是相關
事業單位,
我們容易混淆這其中的區別。
公務員考試範圍表述中就有一句,比照公務員管理的相關事業單位也納入公務員招考錄用範疇。但和考公務員不同,事業單位均是用人單位獨立招考,考試也基本分筆試,面試。
比如決定公務員相關政策的,就是相關政府部門(國家公務員局),但公務員考試組織就是事業單位了,人社部公務員考試測評中心負責組織實施。
教育部學生司是屬於政府機關,是教育部的一個司局,管理高考與就業等工作的,其中的職員都是公務員。但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就是事業單位,負責高考的命題等。
這其中根本區別就是,政府負責決策,事業單位受政府委託,具體執行某項具體的工作。
還有一類事業單位很特別。比如人民日報,就是事業單位,但比照企業經營,核心就是運營好黨的喉舌。有些則是科研院校與學校。
3.公務員是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但事業單位不需要參加
最後總結一下:公務員就是黨的系統和各級政府機關,是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包括比照公務員管理的部分事業單位。
但是,事業單位是不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是各單位自己招聘。而所有事業單位,基本都附屬於不同層級的黨的系統或者政府機關。
4.公務員考試競爭最激烈的是哪裏?山東
山東,山東人熱衷當官是一種執念,文化,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最誇張的時候,山東一個省的報名人數能佔到全國的20%。山東地方公務員競爭也非常激烈。所以,你最好避開山東,避開山東人。
1.要想當公務員,需要先考公務員考試
主要是招考基層公務員,不包括領導。
科員及其他相當職級的公務員,需要經過相關考試,擇優錄取。換句話說,公務員考試主要針對基層公務員,不涉及領導。
2.公務員考試根據招錄職位分爲中央國家層面和地方兩個
中央各部門的公務員考試,由人社部相關部門只考試,相關需求單位組織面試。地方公務員則由各省級人社部門組織考試,相關需求部門面試。特殊的地方,也會由地方再次委託組織。
3.公務員考試筆試基本內容分「申論」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招考上,一般分筆試和麪試兩部分組成。筆試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申論」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申論」是這裏面的核心。你可以簡單理解爲考你一篇論述性文章。一般是給一個材料,讓你分析並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一點和過去科舉考試中的「策論」很像。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分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
4.面試是最後決定性的,不是筆試
通過筆試後,你才能參加相關用人部門組織的面試。面試一般會按1:5或1:4、1:3等不等的比例面試。
5.中央和地方公務員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難度不在一個層面
在公務員遴選與考試上,中央和地方的難度肯定是不同的,中央和國家機關的難度遠遠高於地方,雖然薪酬待遇上未必就高很多。中央公務員的資質水平還是明顯高於地方的,因此,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中央還是地方。
舉一個有點傷害人的例子。爲什麼北京教育最強的是西城?
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教育第一名一直是西城區,不是海淀,更不是東城,過去北京最著名的兩所中學全部在西城,最好的小學也在西城,爲什麼?爲什麼不是東城?
背後就是家長的區別。中央國家機關主要在西城,先不說中南海了。比如中組部、財政部、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教育部等等,但東城就不一樣了,主要是北京市政府機構。
西城的教育水平遠遠高於東城,表面是生源,背後本質就是爹媽的區別,是中央公務員與北京市公務員的區別。
6.有一部分人是不必參加公務員考試就可以當公務員的,這就是選調生
前些年爲培養黨的後備幹部,推出了「選調生」制度,即從著名大學選拔一批優秀畢業生,先到基層鍛鍊,然後再回到機關工作,重點作爲未來領導培養的一項特殊用人儲備制度。選調生均由各地組織部門負責,分省級與地方兩級。
對於清華北大等著名大學,如果想當公務員基本不必參加公務員考試,選調生就是最合適的途徑。尤其是一些省選調生往往給北大清華定向名額,競爭相對並不是很激烈。
只不過選調生往往需要到落後地區基層農村沉澱2-3年,當個村官是很普遍的,
想選擇這條路的人,需要能有理想,沉得住氣。
7.哪些人可以考公務員?
對於招考公務員資格,主要是學歷和年齡,還有應屆畢業生與有工作經驗的人。
學歷原則是專科以上,
但事實上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同時,不同崗位還有具體的專業與學歷要求,尤其是技術性崗位。
年齡上,
要求35歲以下。這是一個硬尺子。
應屆生與往屆生。
在疫情前,公務員招考更偏向有工作經驗的人,但是疫情期間,爲緩解大學生就業問題,國家特別要求向大學生傾斜,因此,各級公務員招考,目前針對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比例是歷史最高的。
1.差距不小,中央不如發達地區地方公務員
理論上公務員的待遇應該是一樣,但所有公務員薪資都有地方這一塊的各種補貼與獎勵。總體來說,東南部經濟發達地區,公務員待遇普遍都比較高,幾乎是西部的倍數關係。
對比下來,中央公務員待遇只是居於中位水平,並不是最高的,比如深圳、杭州的公務員待遇就比中央的高。
北京、上海因爲區位優勢,其公務員待遇也只是中上水平,遠不如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公務員。
待遇最差的肯定是西部,這和地方財力直接相關。
2.公務員的薪酬和級別直接相關,這個道理就不展開了
3.公務員最幸福的是退休金
很長時間裏,公務員是不必交相關社保的,而是「視同繳納」,目前也只是象徵性繳納,但在退休金上,卻幾乎是100%,即上班和退休收入差不多。這是一般企業很難相比的,尤其是社會上的各種企業。
4.職業前景
在中央國家機關,上升通道是最好的,
一般90%的人混一個處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超過50%的人混一個司局級也問題不大,尤其是你願意下地方的話。處級,在地方縣城就是縣長了。
地方公務員上升空間相對有限,
但想躺平混,是比較容易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正常。
1.公務員幹什麼?不僅僅是寫東西,更需要專業水平
很多人認爲公務員就是開會寫東西。基層公務員的確往往就是寫東西,這實際是工作的具體形式,並非你想寫什麼,而是對相關工作的分析,判斷,建議等。
當然,這種工作,很多時候具體表現爲給領導寫講話,給某些工作寫總結,給上面寫報告等等。所以非常鍛鍊你的分析判斷能力。
但公務員更重要的工作是對某一個行業和地方的相關發展作出佈局、規劃,制定相關政策,對於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等等,需要強大的專業知識儲備與經驗儲備。
2.工作強度:加班是家常便飯,謹慎選擇
一般來說,中央公務員工作強度非常高,加班是家常便飯,忙起來是連軸轉,遠遠超過互聯網大廠的工作強度,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地方公務員相比就輕鬆很多,尤其是基層公務員,混混,躺平的人非常多。
你是否適合當公務員?這是想走這條路的所有的人都需要問自己的一句話。
坦率地講,目前被呵護着長大的年輕人很多都不適合走這條路,不是能力,是做人。
1.需要有理想,公務員社會地位高,但經濟地位未必高
如果想掙錢,就不要去了。現在對公務員這方面管理是非常嚴格的,老虎蒼蠅一起打。
2.需要受得了委屈?公務員,尤其是最初當基層公務員的時候,必然受「夾板氣」,你需要強大的心臟
作爲人民的公僕,你肯定要承受來自基層的詰問與具體工作壓力,同時,你也需要承受來自領導的批評與壓力。
在學校裏,家裏,老師父母批評你還要看你心情,包括措辭,但是在機關裏,沒有這個說法。對於抱着「你可以批評我,但不能吼我」的孩子,你趁早不要去當公務員了。
3.如何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
這其實不算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中央和發達地區,更講規則,情況好很多。
另外,畢竟領導還是需要能幹,肯幹的人。所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複雜事情簡單化,不要過度複雜。
當然,到了地方基層,的確有些複雜,遇到一個能力人品都差的「老資歷」,簡直是災難,很煎熬人。怎麼辦?熬着吧,3年總會有變化。
1.招錄公務員時有青睞的專業,同時一些社科專業有誤導性
公務員崗位非常豐富複雜,往往需要有強大的專業知識儲備,因此對專業需求也是多元的,並不存在最好考公務員的專業,但是卻有相對而言更對口的專業。
文科方面,02經濟大類受青睞。
公務員來源多的幾個專業,財政,經濟,金融均來自這個大類。其次是法學,中文,工商管理類。
這裏面特別想說的是,
雖然每個高校的公共管理專業都號稱是培養公務員,但事實上,恰恰是距離公務員最遠的,
本科千萬不要去學,公共管理下屬的細分學科只有土地資源管理對口公務員。
工商管理下屬的細分專業如審計,工商,財務都還不錯,遠比公共管理整體適合考公。社會學和政治學等名稱上看起來和公務員有聯繫的專業也對考公沒多大幫助(後文會詳細說明原因)。
2021國考
2020國考
有專業限制的崗位數,能看出來公共管理比工商管理差了很多,更是遠不如經濟大類,法學,中文。(上圖爲第三方數據,僅供參考)
2.
對寫作能力要求比較高,但更需要分析判斷能力
就如公務員考試要考申論一樣,公務員對分析判斷能力,最後還是需要書面表達出來,從這個角度看,對你的文字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
但背後,是系統思維,是邏輯思維,即腦袋清楚。
因此,公務員考試中,勝出的往往不是文科生,更不是中文系的,反而是很多理工科學生,尤其是中央公務員體系中表現的非常明顯,主要是這些學生的科學訓練比較好,邏輯思維比較好,而不是發散的文學思維。
因此,我們如果可能,最好是先學一個理工科,再學一個人文社科,比如管理學科。如果就是文科生,在人文社科上,最好是選擇法律,哲學,馬列、歷史等基礎學科,並不一定是中文。
有志於公務員的同學,平時就訓練寫寫論述性文章,多讀讀當下的時事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人民日報的各種評論就是最好的範文。
1.事業單位基本都是用人單位獨立招考
剛開始就講了,事業單位是和公務員最接近的一個體制內工作,尤其是一些事業單位大權在握,更接近機關,也是大家喜歡的,但和考公務員不同,事業單位均是用人單位獨立招考,考試也基本分筆試、面試。
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縣級,往往是當地人事部門統一組織,而不是具體用人單位組織。
2.從事業單位到公務員,存在一個特別通道
公務員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但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之間還是有間接的通道。基層公務員需要招考,但到一定級別,就不是招考了。
比如你在某中央事業單位幹到處級,就可以直接調到某中央機關了,即不需要通過公務員招考了。
坊間流傳着一種說法,「京、黨、碩、男」是北京就業市場最受歡迎的四大標準,但據筆者瞭解,在京各大黨政機關招錄公務員的標準還是非常多元的,與其崗位需求、領導偏好和部門成員情況都有很大關係。
例如,教育部門很看重學校背景,尤其在乎本科就讀的高校;
工信部門喜歡招工科博士,特別是27歲左右就畢業的直博生,辦公廳、機關黨委等非業務司局也有此用人傾向;
紀檢部門特別強調喫苦耐勞,但不代表只招男生,筆者身邊也有女同學通過「祕招」考入。
在這裏,筆者取各家最大公約數,從能力素養、學校學歷、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等四個方面展開介紹,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一是能力素養,可以概括爲忠誠可靠+能說會寫+陽光積極。
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堅屋固。
平心而論,對於多數名校畢業生來說,進入機關工作絕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更何況多數部委的薪資遠低於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公務員,每個月七千多的收入也就勉強養家餬口,配租配售等隱形福利也越來越少,大家都是懷揣着理想信念考進來的。
機關裏常強調的「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看似簡單,實則是個人成長與進步的根基。這裏推薦《正風反腐就在身邊》《國家監察》等重磅反腐紀錄片,或許對你有啓發。
個人建議讀書時要入黨,越早越好,但一定是有信仰地加入黨組織,切忌功利性太強。
黨政機關大量日常的工作,從形式上看,就是辦文、辦會、辦事。工作人員能說會寫,是保證行政效率的關鍵。
在實踐中,申論考試裏強調的歸納概括、綜合分析、貫徹執行、提出對策、文章寫作五大能力僅僅是基礎,更需要個人以專業背景爲基石,以紮實調研爲素材,以系統性思維爲框架,加之多請示、勤積累,才能真正寫好/講好一項工作。
筆者讀書時參與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曾被中央領導批示,同時在權威期刊發表過多篇學術文章,對考公之路有很大幫助。
公務員只是一份普通的職業,體制內的多數人都要在精力付出和物質回報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曾有一位從事人事工作的學長告訴我,考公務員時不需要看家境,但考上公務員後真的看家境,如果是家境特別不好,需要改善生活條件的,這位學長十分不建議考公;
還有一位前輩私下講過,機關不喜歡招女生的原因有很多,生育問題僅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三個女人一臺戲」,領導都不喜歡自己的處室是非多。
筆者對上面兩種觀點不完全支持,但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你自身的是否無後顧之憂、不看重眼前利益,是否抗壓能力強、不在乎點滴得失,真的是職業選擇重要的參考標準。請注意,考公務員是一場雙向選擇,千萬不要鑽牛角尖。
二是學校學歷,部委的門檻,就是985高校及兩財一貿等211高校碩士畢業生,地方選調也很看重學校學歷,這點的確有點殘忍。
理論上,央選只面向部分985高校,各校的報考名額也是固定的,考生必須通過校內獲得報考資格。
據瞭解,
北大
將央選名額分配至各院系,由學院領導分配到人,有的院系看學生工作,有的院系看綜測分數;
人大
更誇張,面向全校所有擬報考央選的同學組織一場模擬筆試,分高者獲得報名資格;
上交大
由於生源多來源於南方,報考央選的熱度甚至低於上海選調,所有名額經常用不完,讓北京的兄弟院校很是羨慕。
近兩年,北大學子在央選中表現很亮眼,清華學子則傾向於去地方建功立業。
以河北、寧夏、吉林、福建等地選調爲例。
河北選調
分多批,第一批面向清北(本部,不含深研院和軟微),週六筆試、週日面試,週日晚上開始簽約,省直崗位隨便選;第二批面向985高校,省直基本上都是邊緣廳局,更多是市直崗位;再往後,很多學子只能投身基層(並不是基層沒有前途,只能說平臺很重要)。
寧夏選調生
更是一股清流,只面向清北+華五+人大武大廈大華科等少數高校。
吉林
選調的範圍也比較小,爲了鼓勵名校學子報考,免去了筆試環節,把面試改爲面談,地方求才之心很誠懇。
除了學校,學歷在地方選調中很重要,
筆者有一位博士師兄去了福建,轉正定級直接給了副處,他的起點或許是很多基層崗位的終點。這裏筆者建議,
報考地方選調優先考慮回家鄉,
有助於家庭和睦,進而促進個人長遠發展。
只面向個別高校,用人單位先篩簡歷看眼緣,纔是後面的筆面試。兩辦很喜歡清北,中央某政法機關眷顧踏實的理工科院校畢業生(舒克貝塔,說的就是你們),紀檢部門在法大招人不少。這塊不方便具體展開。
三是專業背景,中文、法律和計算機真的香,生化環材、社會學教育學要慎重,外語尤其是小語種是雙刃劍。
上面提到,行政機關的許多崗位和職位往往需要具有較強的文字處理功底、應用文寫作以及撰稿能力的人才,
中文
等專業的學子具備了很大優勢。
至於法律專業,除了對口的政法系統,隨着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不斷推進,各大黨政機關的政策研究室、政策與法規司等司局都需要大量法律專業人才,紀檢監察系統也是每年的招考大戶。
此外,隨着數字經濟的發展壯大,各部委各地方都很青睞工科學生,貴州等地還專門設置了大數據局,
計算機專業
學子大有可爲。
筆者還想提一下
財會類
專業,單從國考職務專業要求的數據統計來看,的確有相當比例要求會計、審計、稅務、財務等財會類專業,但這其中多數是各省市縣的稅務系統,如果僅看部委,財會類專業說不上通喫,而且太捲了。
生化環材,
即是生物工程、化學工程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四個領域的統稱,這些專業被戲稱爲「天坑專業」,不僅是科研之路難走,考公之路也異常坎坷,能報的崗位較少。
社會學、教育學
等專業雖屬人文社科領域,但專業學習與實踐工作嚴重脫節,也不太受歡迎,例如2019年央選,除不限專業的崗位,只有教育部門的一個崗位面向教育學類(該崗位也面向其他學科門類),可以說非常捲了。
外語類專業
絕對是「看運氣」的專業,中聯部、外交部等每年要的小語種專業都不太一樣,有的年份北外本科畢業可以上岸,有的年份北大本碩背景也無從下手。
當然,各大部位每年都會在國考中設置「駐外儲備人員」,有一定外語方面的要求,但專業不限制外語類。
四是工作經歷,事業單位、國企工作經歷有很大優勢,有工作經驗的「打工人」儘量避開和應屆生一起卷筆試。
基層工作經驗指具有在縣級及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歷;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經歷,不能視爲基層工作經歷。
筆者曾無數次見到有人在知乎等各種場合問,畢業找工作不籤合不要社保,是不是就能保持應屆身份三年?彷彿應屆生就是童子身一樣寶貴,能保佑畢業練成絕世武功、順利上岸。
對此,筆者建議儘量不要讓簡歷裏出現「待業」二字,就算以應屆生身份殺入面試,長時間待業備考也是用人單位所不願意看見的。
此外,部委、省直等多要求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驗,大家需要的是能幹事的年輕同志,而非只會考試(卻還要備課多年)的書生。
事業單位、國企工作經歷對公務員面試及差額考察很大幫助,符合人崗匹配的原則。
還有些部委在崗位表中備註「具有兩年及以上事業單位工作經歷,具體解釋參見網站公告」,這種一般是給直屬單位來機關借調過的同志準備的,畢竟人家在機關辛辛苦苦幹了一年,表現也很優秀,通常筆試入圍即可上岸,大家在報考時儘量避免。
此外,筆者強烈建議有工作經驗的「打工人」儘量避開和應屆生一起卷筆試,有應屆生出沒的崗位,筆試分數線相對更高。
又是一年畢高考季,俗話說,七分考,三分報。高考結束,報志願成了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理想與現實、興趣與就業,誰前誰後,孰輕孰重?
筆者真誠建議,不要爲了日後考公務員而強迫孩子報考不喜歡的專業,公務員只是人生衆多選擇中的一個,遵循內心的聲音纔是最重要的。只要你是一個品行端正、能力突出、積極陽光,到哪裏都不會差。
文章主作者爲高同學,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就職於北京某黨口機關。其他內容來自多位考公生共同編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0會員
    930內容數
    所見所聞,皆是感悟,人來人往,萬物生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tt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夢言川0.0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夢言川1.0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夢言川2.0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夢言川3.0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一夢言川4.0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一夢言川5.0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醫學檢驗學什麼?課程、出路與就業|從醫技系畢業後呢|NO.2 職涯方向與選擇|臨床以外的選擇文章分享醫學檢驗學所需的課程,職業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在醫院、生技公司和學術機構的職位等。透過國考後,可以成為醫檢師在醫院工作,也可以進入臨床試驗相關工作,另外也有生技公司和學術機構的職位。
    Thumbnail
    正職、約聘、派遣你最適合哪一種?職場新鮮人必看的就業攻略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在找工作時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類型的職缺,例如正職、約聘、派遣等。這些職缺在工作內容、薪資福利、勞健保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新鮮人應該在求職前先了解這些職缺的差異,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正職,也就是全職工作,通常被視為最穩定的工作形式。
    Thumbnail
    博士班畢業後,工作一個月心得根據《科技人才與研究成果服務平台》的報告指出,我國具有博士學位的人不論年齡,大約有6萬5千人,而近幾年,博士從事「教育服務業」的人正在微幅的減小當中。在少子化以及許多大學退場的衝擊之下,教職可遇不可求,也讓更多的博士流入到產業界或學校以外的研究機構中。 我拿到博士學位之後,選擇投入了產業界。
    Thumbnail
    2024-02-04
    剛畢業拿到執照一定要去大醫院嗎?沒有應該要怎樣 每一個選擇都會成為最後的養分 如果其實你不討厭護理 那試試看吧 走過這一路 我自己覺得走過臨床 會在這個領域裡面有很好的地基
    2023-12-12
    一顆米對於Mysta 要畢業的感想一個粉絲對於Mysta 畢業的想法
    Thumbnail
    2023-10-05
    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要做什麼:大學畢業一年半,我換了四份工作(下)在經歷了兩份工作,與一堆雜七雜八的爛事後,我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寫了非常多我對於職場的想法:不想再待在教育環境、老闆、主管 EQ 超級重要、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不可以偷懶 ,以及要有耐心等待好的機會,寫下這些內容後,我發現自己雖然自己依然不太知道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卻描繪出一個「理想的就業環境」,人在
    Thumbnail
    2023-03-07
    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要做什麼:大學畢業一年半,我換了四份工作(上)透過這個故事,我想告訴你:職涯這條路上犯錯是必要的,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聽起來令人灰心對吧?但好在我們可以透過一連串正確的小小選擇與修正,讓自己走在越來越適合的路上。
    Thumbnail
    2023-03-06
    不敢抽血,能醫檢畢業,還能當醫檢師嗎?先說結果,筆者順利從醫技系畢業,而且通過實習,並考過醫事高考,是法定上的合格醫檢人員。 我是個很能唸書的人,在學期間,醫檢的學理知識並不會讓我有多大的壓力(以有把握通過國考的程度來說)。 我做實驗會有點手抖……理所當然成為抽血苦手。 可是醫檢師的價值不只是抽血啊!
    Thumbnail
    學歷無用論:一張畢業證書的保鮮期有多長?一開始從事招募時,我有很重的學歷迷思,總認為把頂尖學校的新鮮人找進來,就能幫助各單位越做越好,但事情沒這麼簡單。 頂尖學校的新鮮人聰明、反應快,但常會出現自視甚高的人,總認為公司欠他們很多,常抱怨薪資不夠高、晉升太慢、看不到未來,我稱之為高學歷屁孩,尤其經常出現在MA儲備幹部中。 我想大概有30%機
    Thumbnail
    設計畢業生首度就業,面試要找大公司、小公司? (一)個人認為設計人員的個性(耐操、嚐鮮)及自身設計屬性(擅長造形、想點子、結構、CMF等等)。總是要求人及求職兩方面契合才是職場生涯的基本美好狀態。 我的第一個工作是台灣老字號的工業設計公司,主管到學校求人,請我老師推薦,因此我有幸畢業前就面試通過;敲定了一畢業就去任職。
    Thumbnail
    20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