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快考試了、明明對眼前正在學習的內容是有興趣的,卻還是無法提起勁來讀書嗎?
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在需要讀書的時候維持高檔的衝勁,不被周遭嘈雜的訊息所誘惑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八個讓我在學習時更有衝勁、更有動力的方式✨
清除干擾源
這點超乎想像的重要,因為人的意志力是有極限的,如果讓自己處在充斥干擾源的環境中,等於每分每秒都要撥出心力來抵抗這些干擾的誘惑,分在學習上的心力就少了。
具體的作法有:
- 讀書時,書桌只留下鉛筆盒、書、水、時鐘等必需品。
- 電子產品關靜音,或者放到離自己很遠的地方。
- 空出一段時間做雜務,讓讀書時間可以心無旁鶩。
- 讀書時想到令人分心的事就寫到一張便條紙上,貼到旁邊,讀完再處理。
讀書前的儀式感
人的習慣可以透過一些行為上的hint來養成,因此試著在讀書前進行一些簡單的任務,比如先整理書桌、播放喜歡的音樂,或者幫自己沖一杯咖啡。持續做個幾次後,做完這些小任務自然就會產生讀書的情緒。
這邊要特別注意, 讀書前進行的小活動最好是「簡單」並且偏向於「體力活」類的任務,如果太耗腦力的話反而會消耗掉讀書的意志力喔!
切分任務
如果一次要自己讀完幾十頁的教材會讓人感到很有壓力,這會提高拖延症發作的機率。每個小時規定自己讀個十五頁左右(可以根據自己教材的難度與能力做調整),可執行度就大大地提升了。
可以試著這樣做:
- 評估教材的難度與自己的理解能力,分析自己平均需要多少時間讀懂一頁。
- 規定自己一小時讀完符合自己能力的頁數,如一小時15-20頁。
- 以較小的單位來進行規劃,可執行度就大大地提升了。
量力而為
有些人一次可以坐三四個小時不間斷地讀書,但也有很多人的注意力無法維持那麼久。試著記錄自己的注意力能維持多久,並以這個時長作為規劃學習的單位。一次只能專注25-30分鐘並不差勁,不要因為自己很容易渙散而苛責自己。重點在於找出適合的時間規劃方式。
可以試著這樣做:
- 讀書時計時,紀錄一週,了解自己大概讀多久會需要休息,以及一天可以讀多久。
- 把一天中可支配的時間以專注時長劃分,再搭配第三點進行內容與時間的安排。
問題導向式學習
人類天生就受到好奇心驅使渴求更多的資訊,學著善用自己的好奇心可以讓學習的沈浸感大幅提升。在學某個單元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這個章節我應該要學會什麼?學會這些我可能可以解決什麼問題?每個小節中的知識點互相有什麼關係?抱著這些問題學習可以讓你讀書的時候更有目的,後續的理解跟記憶也會更順暢。
可以試著這樣做:
- 讀書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個章節我要學會甚麼?學會這些我可以解決甚麼問題?每個小節的知識點之間有何關聯?
- 讀書時在文章旁邊自己做總結,整理這些問題的答案
適當留白、休息
排定學習計畫時不要把一整天的時間都排滿,這樣很容易會衝過頭,讀到後面時效率會很差,而且也會讓人很快耗光動力,導致往後幾天的計畫有很大的機率無法順利完成。
除了能夠為自己充電,留白的時間也能為計畫提供緩衝,比較不會因為突發狀況而需要重新安排。
可以試著這樣做:
- 規定每天幾點後就不要再碰書了,剩下的時間可以運動、休閒或者做任何事。
- 每週至少留一個下午休息,讓緊繃的腦袋徹底放鬆。
放棄完美主義
這一點的重要性僅次於清除干擾,很多人無法維持讀書動力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完美主義作祟。
「如果沒辦法讀2個小時以上那就不要讀了」、「筆記寫得好爛喔,看了就不想讀」、「昨天跟家人出門沒完成計畫感覺好糟,今天沒動力繼續讀了」,這些都是常見的完美主義導致的沒動力。這樣想久了很容易養成惰性,變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請這樣想/做:
- 真正完美的時機不存在,學習把握當下,能讀一點是一點。
- 大家都有計劃失敗的時候,暫時放下沒有完成的部分,該做甚麼做甚麼。
把夢想跟失敗放在眼前
仔細想一想自己的目標是甚麼,弄清楚自己正在為了甚麼而努力。這個目標可以是一個你心中的role model,也可以是你夢想的校系、工作,或者是未來嚮往的生活場景。想得越詳細越好,接著寫到一張紙上。
接著再想想,如果不好好努力的話會有怎樣悲慘的下場?夢想破滅之後你的心情會如何?同樣越詳細越好,然後寫到紙上。
把這兩張紙貼在書桌抬眼可見的地方,覺得沒動力了就看看自己寫下的這些場景,這樣很大程度可以提升學習的動力!
結語
其實這每一點都有蠻多可以詳細討論的~不過這篇文比較像是一個概論,礙於篇幅沒辦法深入探討每一點的細節。如果這篇文的迴響不錯那我就再找時間把每一點展開說說!
想要看到更多與學習、醫學系相關的內容的話歡迎訂閱我的方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