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棄之,散戶用一輩子驗證的ETF定期定額投資法

2023/04/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約莫兩三年前有三個理財主流
1.定期定額ETF
2.金融股存股
3.主動選股成為少年股神
其中主動選股在航海王翻船後,越來越被主流認為散戶很難靠主動選股擊敗大盤,而金融股存股前有防疫保單之亂,後有美國暴力升息,國泰金宣布不配息後,應該也很多靠金融股存股財富自由人士感到晴天霹靂。
因此唯一不敗的,可能只剩下定期定額ETF,然而號稱不敗,或許也只是無法驗證,因為近期的ETF表現,已經打破FIRE理財族對於退休的想像,所以目前大眾想問的只是:究竟定期定額投資ETF,到底是不是長期、穩定的投資策略?

投資ETF的缺點

沒有任何投資是穩賺不賠,或是毫無缺點,大家做夢也沒有想到,聯準會竟然會以"降低經濟發展"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並讓縮表成為一個看不到終點的漫長旅程,這也開始激起大家對於ETF投資策略的焦慮,畢竟他講求的是數十年有紀律的長期投資,誰也不想在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發現投資成果不如預期,因此筆者認為,以目前的定期定額策略來看,有以下缺點。
  1. 期間太長:雖然沒有人可以阻止你贖回ETF,但這個策略講求的就是有不斷加碼,且盡量不要贖回的鋼鐵意志,然而實質不能贖回的結果,勢必帶來面對低流動性的缺點,而天有不測風雲,除非生來含著金湯尺,否則誰沒缺錢的時候。
  2. 獲利時間點沒辦法配合用錢的時間點:FIRE理財族原本打的如意算盤是每年從ETF贖回4%以做家用,然而如果遇到向下大跌的時間點,贖回4%的金額可能就不夠用,例如原本打算每個月花3元,一年36萬,只要有900萬的資金規模就可以提領,但好景不常,因為股票下跌兩成,資產規模僅剩720萬,屆時贖回4%就只剩29萬,每月只剩2萬多可供花用。
  3. 投資過程只有累積錢:筆者認為,投資的樂趣,除了實際的金錢進帳外,還有在投資過程中,可以見到上班範圍以外的人事物,進而擴大自己的視野,而主動投資起碼還可以研究一下產業,看一下財報,但投資ETF就真的是很無聊的過程,雖說最輕鬆,但除了錢甚麼都沒有留下,而如果結局是錢不夠用,那還真的是一無所有。
  4. 違反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則:資本市場的運作原則,尤其是可怕的股票市場,是無法允許多數散戶賺錢的,當人潮往某個投資工具或策略移動,通常就是準備割韭菜的時候。

有錢人的投資方式

最近跟一位家族事業上百億的投資家喝咖啡,其投資之道很簡單,有個強勁本業做為後盾,業外投資則跟企業圈的老闆們到處投資,互相交叉持股,雖然有賺有賠,但更多的是在實際投資中找到值得經營領域,再深化投資,開枝散葉。
道理雖然不難,但需要有強大本業支持,以及一個穩定人脈圈,這也是只投資金融商品的人士比較難以複製的地方。

我的投資方式

筆者的投資主要以房地產為主,其魅力不僅只是增值及租金,而是在買賣的歷程,會建立許多人脈:房仲、建商、代銷、代書、公務機關窗口,往前端發展還有營造、土地開發、建築師,往後端發展則可能有物業管理甚至房客。
不僅隨著物件的累積增加人脈,甚至也拓展更多相關可能的經營領域,投資客出身轉戰設計師、物業管理、建商者也所在多有,而筆者自己則是從投資轉型建商的例子,且建立利息、旅宿、租金三種以上被動收入。

資本主義是否允許無腦投資的存在

資本主義就是強者稱王,弱肉強食的世界,多數投資者的虧損成就少數金字塔頂端的酒池肉林,只要是簡單、沒有門檻的方式,多半隱藏更大的風險或有更嚴苛的成就條件。
究竟ETF是不是散戶救星筆者不知道,但我不會將大筆金額投注在這個需要長時間才知道結果的商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