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棄之,散戶用一輩子驗證的ETF定期定額投資法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約莫兩三年前有三個理財主流

1.定期定額ETF

2.金融股存股

3.主動選股成為少年股神

其中主動選股在航海王翻船後,越來越被主流認為散戶很難靠主動選股擊敗大盤,而金融股存股前有防疫保單之亂,後有美國暴力升息,國泰金宣布不配息後,應該也很多靠金融股存股財富自由人士感到晴天霹靂。

因此唯一不敗的,可能只剩下定期定額ETF,然而號稱不敗,或許也只是無法驗證,因為近期的ETF表現,已經打破FIRE理財族對於退休的想像,所以目前大眾想問的只是:究竟定期定額投資ETF,到底是不是長期、穩定的投資策略?

投資ETF的缺點

沒有任何投資是穩賺不賠,或是毫無缺點,大家做夢也沒有想到,聯準會竟然會以"降低經濟發展"作為貨幣政策的目標,並讓縮表成為一個看不到終點的漫長旅程,這也開始激起大家對於ETF投資策略的焦慮,畢竟他講求的是數十年有紀律的長期投資,誰也不想在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發現投資成果不如預期,因此筆者認為,以目前的定期定額策略來看,有以下缺點。

  1. 期間太長:雖然沒有人可以阻止你贖回ETF,但這個策略講求的就是有不斷加碼,且盡量不要贖回的鋼鐵意志,然而實質不能贖回的結果,勢必帶來面對低流動性的缺點,而天有不測風雲,除非生來含著金湯尺,否則誰沒缺錢的時候。
  2. 獲利時間點沒辦法配合用錢的時間點:FIRE理財族原本打的如意算盤是每年從ETF贖回4%以做家用,然而如果遇到向下大跌的時間點,贖回4%的金額可能就不夠用,例如原本打算每個月花3元,一年36萬,只要有900萬的資金規模就可以提領,但好景不常,因為股票下跌兩成,資產規模僅剩720萬,屆時贖回4%就只剩29萬,每月只剩2萬多可供花用。
  3. 投資過程只有累積錢:筆者認為,投資的樂趣,除了實際的金錢進帳外,還有在投資過程中,可以見到上班範圍以外的人事物,進而擴大自己的視野,而主動投資起碼還可以研究一下產業,看一下財報,但投資ETF就真的是很無聊的過程,雖說最輕鬆,但除了錢甚麼都沒有留下,而如果結局是錢不夠用,那還真的是一無所有。
  4. 違反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則:資本市場的運作原則,尤其是可怕的股票市場,是無法允許多數散戶賺錢的,當人潮往某個投資工具或策略移動,通常就是準備割韭菜的時候。

有錢人的投資方式

最近跟一位家族事業上百億的投資家喝咖啡,其投資之道很簡單,有個強勁本業做為後盾,業外投資則跟企業圈的老闆們到處投資,互相交叉持股,雖然有賺有賠,但更多的是在實際投資中找到值得經營領域,再深化投資,開枝散葉。

道理雖然不難,但需要有強大本業支持,以及一個穩定人脈圈,這也是只投資金融商品的人士比較難以複製的地方。

我的投資方式

筆者的投資主要以房地產為主,其魅力不僅只是增值及租金,而是在買賣的歷程,會建立許多人脈:房仲、建商、代銷、代書、公務機關窗口,往前端發展還有營造、土地開發、建築師,往後端發展則可能有物業管理甚至房客。

不僅隨著物件的累積增加人脈,甚至也拓展更多相關可能的經營領域,投資客出身轉戰設計師、物業管理、建商者也所在多有,而筆者自己則是從投資轉型建商的例子,且建立利息、旅宿、租金三種以上被動收入。

資本主義是否允許無腦投資的存在

資本主義就是強者稱王,弱肉強食的世界,多數投資者的虧損成就少數金字塔頂端的酒池肉林,只要是簡單、沒有門檻的方式,多半隱藏更大的風險或有更嚴苛的成就條件。

究竟ETF是不是散戶救星筆者不知道,但我不會將大筆金額投注在這個需要長時間才知道結果的商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Y不當上班族的沙龍
52會員
85內容數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2025/02/05
川普關稅大刀揮舞 雖然可能只是談判手段,但對台灣絕非好事。多數專家預期對台積電等高階晶片產業影響不大,但對目前苦苦掙扎的中低階科技業乃至傳統產業可能是一記致命打擊。這可能加劇台灣的貧富差距,進一步造成房地產市場區域發展的不均衡現象。 Deepseek 橫空出世 Deepseek 雖然短期內對美
2025/02/05
川普關稅大刀揮舞 雖然可能只是談判手段,但對台灣絕非好事。多數專家預期對台積電等高階晶片產業影響不大,但對目前苦苦掙扎的中低階科技業乃至傳統產業可能是一記致命打擊。這可能加劇台灣的貧富差距,進一步造成房地產市場區域發展的不均衡現象。 Deepseek 橫空出世 Deepseek 雖然短期內對美
2024/10/21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認為,房價下跌對換屋族有利,因為下跌後,換屋所需的"總價格"變低,然而考慮台灣買房通常會貸款的習慣,實際操作結果或許不盡然如此,以下分析,提供參考。 1.房價上漲情境 以一間20坪、總價800萬的房子為例,若貸款7成,則需要自備240萬,貸款額為560萬。當房價上漲100
2024/10/21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網友認為,房價下跌對換屋族有利,因為下跌後,換屋所需的"總價格"變低,然而考慮台灣買房通常會貸款的習慣,實際操作結果或許不盡然如此,以下分析,提供參考。 1.房價上漲情境 以一間20坪、總價800萬的房子為例,若貸款7成,則需要自備240萬,貸款額為560萬。當房價上漲100
2024/10/03
限貸令風暴席捲市場,擁房派士氣潰散! 最近房市可以說是哀鴻遍野,賣方紛紛降低開價,買方紛紛縮手觀望,房仲開始儲糧過冬,小白投資客更是面臨斷頭危機... 網路上也開始炸鍋,擁房派雖然還是認為房價長期只漲不跌,但卻是色厲內任,因為這波無法貸款的情境前所未見,如果房產真有泡沫,戳破後會影響層面會多大沒
Thumbnail
2024/10/03
限貸令風暴席捲市場,擁房派士氣潰散! 最近房市可以說是哀鴻遍野,賣方紛紛降低開價,買方紛紛縮手觀望,房仲開始儲糧過冬,小白投資客更是面臨斷頭危機... 網路上也開始炸鍋,擁房派雖然還是認為房價長期只漲不跌,但卻是色厲內任,因為這波無法貸款的情境前所未見,如果房產真有泡沫,戳破後會影響層面會多大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詡為存股老手,為什麼我自己帳上沒有任何一檔高股息ETF!
Thumbnail
自詡為存股老手,為什麼我自己帳上沒有任何一檔高股息ETF!
Thumbnail
📑文前提要📑當ETF開始氾濫時,你怎麼選?(談今周刊1382期封面故事,國民ETF)
Thumbnail
📑文前提要📑當ETF開始氾濫時,你怎麼選?(談今周刊1382期封面故事,國民ETF)
Thumbnail
存股一詞其實沒有一定的框架限制,我認為他是一種長期投資累積資產的過程。本次閱讀的「ETF存股」以指數化投資做為主軸,過去這一類型的書多數都是翻譯書,總是會少了一些從台灣投資人出發的觀點,但本書的內容從台灣出發至全世界,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認識到ETF究竟要怎麼投資,才能讓自己的累積資產的過程更順利。
Thumbnail
存股一詞其實沒有一定的框架限制,我認為他是一種長期投資累積資產的過程。本次閱讀的「ETF存股」以指數化投資做為主軸,過去這一類型的書多數都是翻譯書,總是會少了一些從台灣投資人出發的觀點,但本書的內容從台灣出發至全世界,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認識到ETF究竟要怎麼投資,才能讓自己的累積資產的過程更順利。
Thumbnail
在指數化投資蔚為風尚的今日,為什麼還需要選股,而不是買ETF就好了呢!
Thumbnail
在指數化投資蔚為風尚的今日,為什麼還需要選股,而不是買ETF就好了呢!
Thumbnail
現代人的理財觀念和10年前已經有很大的轉變,10年前市場上充斥著滿滿的主動型基金,後來很多的書籍、文章不斷的端出數據告訴大家,其實所謂基金經理人的專業判斷,很大可能性是輸給大盤,換句話說,傻傻買市場型ETF不僅管理費用超級低廉,重點是績效還更好。 所以,這幾年投信公司開發銷售各式各樣的"ETF"
Thumbnail
現代人的理財觀念和10年前已經有很大的轉變,10年前市場上充斥著滿滿的主動型基金,後來很多的書籍、文章不斷的端出數據告訴大家,其實所謂基金經理人的專業判斷,很大可能性是輸給大盤,換句話說,傻傻買市場型ETF不僅管理費用超級低廉,重點是績效還更好。 所以,這幾年投信公司開發銷售各式各樣的"ETF"
Thumbnail
ETF真的是散戶救星?資本市場是否真的允許散戶無腦賺錢? 越是無門檻、簡單、直覺的理財方式,往往潛藏更大的理財陷阱。
Thumbnail
ETF真的是散戶救星?資本市場是否真的允許散戶無腦賺錢? 越是無門檻、簡單、直覺的理財方式,往往潛藏更大的理財陷阱。
Thumbnail
0050台灣五十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ETF,他的成長性幾乎跟台股加權指數一樣。很多人用這隻股票賺價差,也賺股息。可是你一定聽過「定期定額」、「佛系投資」、「不用看盤就能賺錢」等類似的字眼。我跟你說,天底下沒有所謂的被動投資,不要被騙。
Thumbnail
0050台灣五十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ETF,他的成長性幾乎跟台股加權指數一樣。很多人用這隻股票賺價差,也賺股息。可是你一定聽過「定期定額」、「佛系投資」、「不用看盤就能賺錢」等類似的字眼。我跟你說,天底下沒有所謂的被動投資,不要被騙。
Thumbnail
4%原則 相信有在關注財富自由的朋友,一定都聽過這個法則,這是過去財金學者,把美國長期公債和股票做不同比率組合試算,只要我們每年的提領率小於投資組合的長期報酬率,就會有30年以上永遠提領不竭的退休金。 當然,這個法則對應到現在低利率的時代,已不太適用。但是這個概念是適用的,就是我如何利用穩健資產,作
Thumbnail
4%原則 相信有在關注財富自由的朋友,一定都聽過這個法則,這是過去財金學者,把美國長期公債和股票做不同比率組合試算,只要我們每年的提領率小於投資組合的長期報酬率,就會有30年以上永遠提領不竭的退休金。 當然,這個法則對應到現在低利率的時代,已不太適用。但是這個概念是適用的,就是我如何利用穩健資產,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