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
《七月與安生》也看過金多美主演的韓劇
《那年,我們的夏天》,而且很是喜歡,不免對《靈魂伴侶》有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畢竟是曾經好喜歡的電影與非常欣賞的演員,究竟,韓版《七月與安生》如何呢?
*人生大哉問:靈魂伴侶真的存在嗎?
「女生之間的友誼」一直以來都是熱門主題,畢竟這「友誼」既複雜又難解,有人用了一生體會,也有人用一生解題,最終可能用盡生命仍然迷途,而不知歸路。《靈魂伴侶》裡的微笑(金多美 飾)與夏誾(全昭霓 飾)同樣地在一間教室相遇,一動、一靜──一個活潑不羈愛自由,一個盡力活成與別人相同的模樣。看似不相同的兩個人卻成了「靈魂伴侶」,真的嗎?
整部電影開始,有了似問句又似肯定句的話:「我以為你們會一直很要好」。其實不僅是友誼,面對這世間所有難能可貴的相遇,起始都是緣分,以為能一直好好的,包容對方的缺點,成全對方的心之所向,相知相惜,兩個無處安放的靈魂就像是我吃掉你討厭的花椰菜,你拿走我痛恨的胡蘿蔔,一切美好,有對方在的日子,無時無刻都是閃亮的。微笑用放肆妄為包裹著她的細膩,而夏誾用她的忍耐包裝著她強裝的堅強。
會這麼喜歡這個劇本,無論是《靈魂伴侶》抑或是《七月與安生》,恐怕是因為它不僅僅描繪女生之間友誼的某一面,還描繪情感伴隨而來的掙扎與痛苦,快樂與敏感,將這些摻雜在一塊。有人說太灑狗血,我卻認為很多時候因為一個「決定」,後果就得由兩人共同承擔──最懂你的是我,最懂如何傷害你的也是我。
*平凡有時是刺,偶爾卻是夢
像是電影裡說到,人之所以長得不一樣,就是因為每個人會活成不同的模樣。觀影後,發現自己的筆記上有一句話重複記了兩次:「過得像別人一樣的日子」。我們永遠不曉得這世界上是不是只有自己過得那麼痛苦,或許看起來和他人過上類似日子的人,內心同樣有著無以言說的痛苦。但偶爾還是因為社會眼光,或摯愛的雙親對自己的期待,讓「過得像別人一樣的日子」成了貌似最平凡卻最痛的無止盡煉獄。成全他人的心願,卻在某個時刻發現,他人的心願終究不是自己的心願,得用非常激烈的方式逃脫,才能從此過著心之所向的日子。
想要猖狂地活,在 27 歲死去,因為有才華的人都在 27 歲死去,像是我很喜歡的艾美懷絲。可是,有時候終得承認自己並不是那麼有才華,也可能其實並不想活得那麼漂泊不定。擁有自由看似可以任性,卻可能永遠沒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景;有些不自由反而是一種穩定,擁有能夠一起吃飯的人,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也特別喜歡那樣的生活。工作再累,回家有人等著,家常的菜餚吃起來也像山珍海味,這樣便足夠了。
以前覺得平凡是被迫的,長大以後發現平凡除了外在的狀態,更難的是內心。漸漸地不再追求高潮迭起如同戲劇般的生活,希望可以安穩地過活,不要老站在鎂光燈下,或許才能活得更久吧?至少現在的我是這麼渴望平凡。
*討厭到頭來,正是因為太過喜歡吧
如果你在乎一個人、愛一個人,你會在他的平凡裡頭窺見他的不凡。問自己也會問別人一句:「你喜歡他哪一點?」若回答是「全部」,那是籠統含糊的答案,對一個人深深喜歡,是連對方哪裡有顆痣都會仔細觀察,喜歡能夠被討論,討厭也能,能誠實地承認自己曾經討厭過對方,或許比說出「我喜歡你」還要勇敢吧。
微笑與夏誾彼此喜歡過也討厭過。討厭也是一種可以被描繪的心意,電影裡頭微笑讓夏誾知道,心意原來是可以被描繪的。抽離許多特定要素,置換成各式生活裡的人、事、物,都有可能讓喜歡變成討厭,最後也可能因為討厭,真正明白「珍惜彼此」的意義。在此,不免想起我內心另一部摯愛的電影《因為愛你》(Carol),凱特布蘭琪飾演的 Carol 有句經典台詞:「我的摯愛,人生若沒有意外,到頭來都會圓滿。」
越活越感受「圓滿」的樣貌即使相異,但有時接受就是圓滿。綿長的痛苦,也可能是締造快樂的基石。對你重要的人,在你的內心會有一套專屬於你的視角出發的「他的人生劇本」,希望他過得好、睡得熟、吃得飽,願他永遠幸福。
*靈魂伴侶的定義
影廳裡此起彼落的擤鼻聲,大抵也是因《靈魂伴侶》裡頭某個場景像極了自己的經歷。《靈魂伴侶》相較於《七月與安生》顯得更加柔和,但並不代表劇情不深刻,該轉折的地方絲毫不差,整體包裝卻更加文藝一些。也有可能是平時韓劇大鳴大放,印象深刻的多半是用力挖掘、真實呈現黑暗的那股勁。
對金多美過去的作品較多關注,因此,對於她的演技自然是完全不擔心,而全昭霓飾演的夏誾,從頭到尾像是比較內斂的角色,隨著劇情前進,仍然感受到那股強大的內力,耗時多年只為了最後那一次掙脫,且鏡頭語言流暢,紮實呈現所謂「靈魂伴侶」的奧義。想到當年金馬獎給了《七月與安生》雙女主角獎,我想,這同時是因為這劇本的底蘊便是如此,無論是七月與安生,夏誾與微笑,兩個人湊在一起才看得見反叛卻又彼此理解,若沒有對方的存在,單軸線的故事無法撐起全戲的張力,而因為彼此走進生命裡,最終,你是昔日的我,而我是昔日的你。
全文劇照提供:車庫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