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終章》、2020音樂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終章》那部紀錄片,關於坂本龍一,之前有跟你們聊過。
我受電影預告片剪輯吸引:關於海上漂到日本的鋼琴,輾轉與作曲家相逢。
王菲在《如果你是假的》這首曲子曾讚美過坂本龍一,由林夕填詞:
玩一個遊戲,探索一下愛情到底有多神秘,有沒有邏輯?我問我自己,如果你的樣子變成史奴比,是否留下一樣的回憶。如果你是瑪莉、是茱莉、查理,還是
坂本龍一,會不會有很大關係?
紀錄片裡面鋼琴沒有修好(一個破敗的琴身是無法呈現完美琴聲的),坂本龍一於《終章》裡說過:「鋼琴的製作過程是扭曲的、不自然的。」只為呈現完美的聲音而有意義,只為演奏而生。音樂家在離世前的手指再也無法像顛峰時期,但這無損作曲家與人民站在一起,反戰反核的內心力量。反對是因為感受到戰爭的黑暗,這部分在紀錄片以音樂呈現出來,雖然畫面很短,卻傳達出麻木的可怖。
911雙子星大廈被攻擊時,坂本龍一走在一片死寂的街路,聽到一個人彈唱一首憂傷的曲,他突然想起恐怖攻擊之後,他忘了彈琴(就像我們忘記要吃飯,作曲家是每天都要彈琴的人),在某種深度的情緒,音樂被人所遺忘,但也在這種深度痛楚中用音樂作為一個情緒的出口。
以下是我這些年寫的東西關於坂本龍一,我將內容獨立整理出來分享:
作曲家外貌突出,出演「俘虜」又受邀製作配樂,電子的音效在電影裡帶出奇異的異國情調,物是人非──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就像大風吹過,沙子從電影吹進入觀眾眼裡,由於配樂引起無數共鳴,坂本龍一彈得有點煩,直到有一天他再也不介意大家一直要求他彈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既然能被喜歡、既然要與人民站在一起反核,自己的過去私人不良感受也沒什麼要緊,在無數的表演中,這首曲子也呈現完全不同的味道。
作曲家平常需要蒐集聲音:從極地落雪、日常落雨或水流之聲;從單一的聲到整個大環境的合聲,就算是錄過千萬回林中蟲鳥與風吹葉落,所有的合聲也沒有任何一秒重複,這些總在故事化為真實。
《終章》的內容植入作曲者對於音樂的堅持、對抗強權、與病搏鬥,在每幕電影畫面你只能跟著坂本龍一的背影,不停的走,看完會異常疲憊。
「神鬼獵人」配樂表現殖民與被殖民的拓荒年代──作曲家在現代的居所,帶我們再度重入電影,剪輯的畫面是蒼涼無盡的大地。
電影「俘虜」的配樂,音樂家使用一台正常鋼琴。

「末代皇帝」裡,音樂家只能借到一台走音的琴。

「神鬼獵人」裡,作曲家則使用一台壞到底的鋼琴。

由於寫文,同時聽了線上的音樂會,跟讀者分享個人感受,音樂會本身藝術性質稍高,在沒有鋼琴的時候所呈現的世界憂微又黑暗,伸手不見五指,也許是一種內心表達,沒有旋律,對我而言比較幽冥。
坂本龍一開始進行鋼琴演奏時就回到人間,跟聽眾在一起,以溫柔有力的演奏傳達出感情。
有些經歷戰爭病痛的演奏兼作曲家寫下許多名曲,我並未瞭解許多,但在習琴中,每首曲子最後的結束都能在心中開出花,我猜想在國破家亡的無根下、在旋律結束之前,他們總是跟著光,或是作曲家選擇給每個後來接觸曲子的演奏者一個美好的結局,這點在音樂上清晰可辨。
    45會員
    206內容數
    故事小說以及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他不在了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坂本龍一:Opus 坂本龍一在臨終前「其實很想活下去」—— 這讓我反省藝術家擁抱世界的能力。沒有世界,藝術家無法挪用經驗投射於創作,或借由創作與世界溝通⋯⋯拿著熟悉、喜歡的溝通工具,與親眼目擊惡發生的世界,帶入真善美。
    Thumbnail
    avatar
    ペーパーモオン@TW
    2024-04-06
    【坂本龍一曾任專輯製作人】— 日本龐克先驅 Friction 說到龐克搖滾,多數人很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紐約 CBGB 俱樂部黏稠髒亂的地板或海洛因泛濫的倫敦,但日本東京的明亮都市燈光和繁忙街道也同樣蘊藏著龐克的粗獷風格。自流行音樂誕生之初,日本音樂人便汲取西方音樂的影響,創造出具有突破性的音樂作品,而在龐克音樂革命方面,日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比肩眾多西洋樂團。
    Thumbnail
    avatar
    克里夫異象
    2024-04-06
    坂本龍一的《鏡:KAGAMI》音樂會感動能深存千萬年,但電池可沒那壽命。
    Thumbnail
    avatar
    小白的窩
    2024-03-25
    《坂本龍一OPUS》 音樂大師的最後一場謝幕音樂大師的曲調,像是在訴說著故事,不一定是愛,也不一定是戀,那胸口的情緒,隨著音樂,或娓娓,或傾洩,似有話要說……
    Thumbnail
    avatar
    梅洛琳
    2024-03-19
    坂本龍一《鏡:KAGAMI 》|月夜鏡蝕之後,你想留下怎樣的光影?「藝術千秋,人生朝露。」是坂本龍一的訃告中,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在 2020 年二度罹癌後,他便和 Todd Eckert 著手打造這部 MR 虛擬實境演出作品《鏡:KAGAMI》。滿月蝕滅以後,如何延續藝術?始終是坂本龍一從未放棄探討的命題。
    Thumbnail
    avatar
    鄧海綿
    2024-03-16
    百年之後如果你也聽見我——坂本龍一 《終章》《坂本龍一:終章》開頭,是2012年12月,坂本龍一到岩手縣陸前高田的小鎮,為當地人演奏,當地許多人在海嘯中喪生。他們說,聽了坂本龍一的演奏,終於可以安心睡覺了。 坂本龍一對社會的關懷,也付諸於行動上:2011年日本海嘯和福島核洩漏後,坂本龍一發現了一架被海嘯吞噬過的鋼琴。鋼琴雖然完全走音,他卻認為
    Thumbnail
    avatar
    蔡牧希
    2023-04-03
    【專輯談】坂本龍一《12》|大師生命終章的日記與風鈴——那天以後,偶爾,會不經心地碰觸合成器和鋼琴的鍵盤, 像寫日記一般錄下草圖(sketch)。 從其中選了12首中意的草圖作成專輯。 不多加施予,敢於素然呈現。 今後直到精疲力盡為止,都會這樣持續記錄「日記」吧。 坂本龍一 (譯自 Ryuichi Sakamoto 12 官方網站)
    Thumbnail
    avatar
    學長音樂黑白講
    2023-01-19
    紀錄片《坂本龍一:終章》│ 比寫「爆款文」更重要的事在現在這個,眾多人渴望被看見的時代,如果你也擁有自己的自媒體,或者你也是一位創作者,你有沒有想過,你想要被看見的理由是什麼?動機,會決定方向,紀錄片《坂本龍一:終章》讓我認真的思考了這個問題,我想要我的品牌與創作,走到哪裡,留下什麼樣的影響力?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21-08-30
    《坂本龍一:終章》 每一小節,都是新的變奏對坂本龍一的印象原本停留在《俘虜》裡,那位內心熱情如火,卻不斷壓抑情感的軍官世野。而在紀錄片裡看到的坂本龍一,是位嬉戲於音樂世界裡的工匠,好像每天都能從那個世界裡找到一顆令他著迷的貝殼。
    Thumbnail
    avatar
    Kuan
    2021-08-09
    淳看電影:《坂本龍一:終章》、《搖滾師匠:細野晴臣》昨天因為小各師的貼文,突然莫名的想再回顧一下坂本龍一那個紀錄片,也補了一下細野晴臣的那部。兩部的氣氛,因為兩個歐吉桑不同的風格和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avatar
    張雅淳
    2021-07-11